最爱黄冕
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八卦连环掌,各门各派尽显神通。纵观中华武术的历史,无疑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史。所以武术的精神,首先是爱国。陈式太极拳是武术的组成部份,它是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在各界人士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陈式太极拳本身有较高的武德要求和道德修养,它不但是对每个习武者的起码要求,而且也是练好陈式太极拳所具备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练武,要具备有武德。“武”是干戈军旅之事;“德”指道德、品德,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宋计价人们的国粹、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武术被世界人民所认识后,逐渐在推向世界的大好形势下,更应该尊重武德、进行武德教育,更应该明白练武是为众人的身体健康。为人类造福的这一宗旨,所以练武要具备有高尚的武德修养,也是当代武术推向世界的时代要求。那么,具体到陈式太极拳武德范畴有哪些?应怎样去修养呢?根据有关陈家太极拳的历史考证,自陈王廷创造性地发展太极拳以来,先辈们已留下了不少的光辉论术和典范,精辟地阐术了陈式太极拳在思想上的道德修养,(详看陈家太极拳门规戒律及学拳须知)。结合当代社会高度的发展,武术推向世界的大好前景,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类造福,继承和发展陈式太极拳,为使中华武术掘起,腾飞世界。这是武德修养的宗旨和目的。陈式太极拳是多拳种的技术汇总,练武者都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武术道德情操,才能使自己的技术得到充分地掌握和发挥,才能继承和发扬、普及和提高陈式太极拳,否则,就会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就不能使中华武术冲小亚洲、腾飞世界,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将武术引到邪路上去。陈式太极拳的武德修养,有着几百年的光荣传统,有着极为严格的门规戒律教育下一代.(这也是陈式太极拳不够普及的主要原因)。要真正的学好练好陈式太极拳,首先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来作保证。古人云“非恒无以学成”;学论讲:“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有志者事竟成”;达到目标的奥妙,唯一的力量是坚持精神。古今中外,不管学文习武,凡是真才实学的获得,完全是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勤奋的学习精神,这也正是陈式太极拳在武德修养上的重要一环。太极拳一层深—层,层层妙无穷,若得太极妙,勤、学、苦、功、恒,只有这样持之以恒的信心,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熟练和掌握太极拳技巧,使自己的技术更上一层楼。谦虚和诚实也是陈式太极拳武德修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太极拳论讲:“学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学拳一定要谦虚,戒骄戒躁,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若不胜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薄之意,陈家先辈陈发科老师在北京一生传习太极拳,拳艺高超,徒弟众多,交结甚广,但他德高望重,从来没有对立面,有着“陈不中”之美称。这种光辉典范,给我们练武者作出了榜样。学练陈式太极拳也正需要这种谦虚和诚实的思想,只有保持这种谦虚好学的 态度,陈式太极拳才能真正学到手,练得精,运用自如。所以,骄傲和虚伪是进步中的大敌,是失败的阴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代如《三国》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都是傲兵必败的教训。为此,在陈式太极拳的武德中加强谦虚和诚实的修养是完全必要。提倡文明,反对野蛮,是陈式太极拳武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文明是表示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与状态。文明行为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譬如:当你与人相处时,是否有礼貌、尊重人、帮助人,在公共场合里是否遵守准则、不打骂、不起哄、语言干净、准确、优美。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你的行为就是文明。陈式太极拳的武德也正需要这种文明的行为,拳论中讲:“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学练太极拳即修身而养性,仁义为本,恭敬待人:不与狂徒较量,不与无知争强:别人争强,我可一让再让,不得以的情况下,再自卫,点到为止,但遇暴徒、敌人,要仗义勇为,不可手软。要尊师爱友。拳论讲:“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古代曾有天、地、君、亲、师的提法,把师同天、地、君、亲相提并论,说明了老师的重要地位,只有尊师爱友、虚心好学的高尚品德,才能师徒容洽,学习提高。浇花浇根,教人教心,拳教练一生。听其言,可知其行;观其拳,可知其德;武术中武德居首也。自有武术之日起,各路豪杰便尚武习武,保家卫国。古有三国单刀赴会的关公,明有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近有勇斗俄国大力士、开创“精武门”、令外国人刮目相看的霍元甲。当年中国人被辱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受尽外国人的欺侮。1900年庚子事变后,有俄国“大力士”来津,目中无人。霍元甲挺身而出,与之较量,使其狼狈败走,一雪“病夫”之耻。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意即正义的力量的胜利也必须以武力为依托。尤其在那些兵器不发达的朝代,练就一身好武艺,便可以精忠报国。在现代亦是如此。解放三军,哪一军不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不需“武艺高强”。而且,中华武术独树一帜,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怎不令中国人自豪呢! 武术的另一部历史便是发展史。自创立之初,多少能人志士,凭借自己的习武经验和聪明才智,悉心研究,大胆创新,所以才有了武术的各门各路各种套路。武术是一个相当大的活动平台,任诚心者自由发挥。从最初的击和刺简单动作,历经几朝几代,内容不断发展完善。周时《周易》,产生了太极学说,奠定了中国武术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剑术得到空前发展,所以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宋元时期,民间武术兴起,武术呈现繁荣景象。明末清初,武术得到很大发展。太极拳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资质聪慧,刻苦勤奋好习武,因生不逢时,无法书报国之志,故隐居乡间,立志创一套拳谱。他博采众长,始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流传于世。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首届国际武术节的举办,更是拉开了中国武术的大旗。“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武术的另一精神是精进。习武之人要充分发扬刻苦奋进的精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便是这种精神形象的说明。无论什么功夫,要想练成,必须狠下一番苦功。冬炼三九,夏练三伏。要抱定精益求精的精神。武术更讲究所谓“高平低下”。真正的高手往往闭门修练,待到功成之日,往往已是霜染双鬓。电影中的少林高僧常常是这种境界。练武之人偷懒一日,功夫便荒废一日。武术又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武术并非打打杀杀,那是武术最低级的应用形式。无数最高级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中华武术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学习中国武术也是接受和感悟中华几千年悠悠文明历史的过程。“练武先练心”。学习武术可以培养一个人扎实稳进的精神。少林寺练武很重视“桩功”锻炼,因为桩功不仅可以增强劲力,而且可以调理气息,修身养性。急不来,更求不来,需一个“忍”字先。学习武术不仅要下苦功,而且重在心法。所谓“心法”,便是武术的精髓所在。辟如太极,讲究“非顺即逆、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对立平衡”。他的一招一式,无不让人深深感触周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推而广之,生活中不乏不顺心之事,何不顺其势,先稳住自己,与之周旋,待机会来,再发起攻势。正应了太极进退的心法。习武之于修身,功效可见一斑。即此,我所理解的武术精神便可概括为八字诀“爱国、发展、精进、修身”。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讲究道德。文有文风、武有武德。音乐结合中国人或者男儿当自强
玉江style
《中华武术与武打影视作品的关系研究》 【摘要】武术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虽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又高于体育。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魅力不但在于其有丰富多彩的技术技能,更在于其具有东方民族文化的色彩。武打影视作品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民众习武的热潮,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何取利去弊,让武术借助现代媒体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例举证法,对中华武术与武打影视作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武术;武打影视;关系开题报告是一篇论文的大纲,所以只需要写出论文的框架。选题目的和意义可以写摘要的东西奥,希望对你的论文有帮助。
雨林之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一、 题目来源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六、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八、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778论文在线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一、题目来源社会实践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06年1月开题,2005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2006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2006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2006年3月—4月 资料整理阶段。2006年5月 最后成文阶段。 来源 : 最近在帮人整论文,这里下了不少写好的论文范本,如果需要可以给你
体育因其在教育、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设计(论文)
《中华武术与武打影视作品的关系研究》 【摘要】武术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虽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又高于体育。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
你是需要写什么题目的开题报告呢?开题要多少字?开题内容有要求吗?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
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八卦连环掌,各门各派尽显神通。纵观中华武术的历史,无疑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史。所以武术的精神,首先是爱国。陈式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