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伊兰0518
首页 > 职称论文 > 研究汽车侧滑论文背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丶沫小若

已采纳

为保障汽车安全运行,政府主管部门依据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汽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实行强制性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核发年检合格标志和道路运输证,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车辆不允许上路行驶和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那么汽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是怎么产生的呢?         为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实现转向轻便性以及减少轮胎的磨损,在汽车设计和制造时,要求转向轮、转向节和转向桥三者与车架之间有一定精确的相对位置——称为转向轮定位。转向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轮外倾角和转向轮前束角。         转向轮外倾角和前束角两个角度都可能引起汽车转向轮的侧滑现象。 A、转向轮外倾角         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预先使车轮有一定的外倾角,可以防止车轮内倾。         当转向轮具有正外倾角时,在实际行进中,由于有车桥的约束,转向轮不可能向外滚动,向前运动的转向轮就会有向外侧滚动的趋势。         如果转向轮是在滑动板上行进,转向轮会通过与滑板之间的附着力,推动滑动板向车辆内侧产生距离为Sa的位移,即为正外倾角所引起的侧滑分量。 B、转向轮前束角         车轮有了外倾角后,在滚动时,两侧车轮有向外滚开的趋向。而实际上,由于转向横拉杆和转向桥的约束,使车轮不可能向外滚开,因此,车轮将在地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的现象,从而增加了轮胎的磨损。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这种不良后果,汽车两转向轮设计两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之差称为转向轮前束,通常也用前束角来表示。         这样可使转向轮每一瞬时滚动方向接近于向着正前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了由于车轮外倾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由于转向轮存在前束,因此形成了前束角(设定转向轮前端向内偏移的前束角为正,向外偏移的前束角为负)。同理,具有正前束角的转向轮在行进时,转向轮应向内滚动,但因受车桥约束,在实际行进时,转向轮不能向内侧滚动。         如果转向轮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滑动板上行进,由于转向轮与滑动板间的附着作用,转向轮就会推动滑动板向外侧产生距离为St的位移,即为正前束角引起的侧滑分量。         侧滑台滑板向外侧移动为正,滑板向内侧移动为负。

192 评论

面包超人311

行驶的汽车因制动、转动惯性和其他原因,引发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出现横向移动(即向侧面发生甩动)的现象,称为侧滑。汽车侧滑特别是后轮侧滑,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常造成碰撞、翻车、掉沟等恶性交通事故。据我国某省对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的统计,因后轮侧滑而引发的事故占40%,其中,有50%是在驾驶员使用制动和转弯时发生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338 评论

Sunnygirl88

说俗了,ABS就是防抱死系统。EBD是防侧滑。ABS就是在1秒刹车100次不间断的重复来保证汽车在湿滑路面安全停住。我感受过一次。有一次我在冰路上开车,我那个车有EBD ABS很多的系统,结果前方出现路况,我在路上一脚刹车,感觉汽车往下坐的感觉,而且是那种重复的....很平稳的停住了!如果没ABS。。。那就就意外这会一脚刹车后冲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你能冲多远了...

198 评论

相关问答

  • 本田汽车营销论文研究背景

    有点难度啊 需要很长时间和精力,可以找专业的人帮你做一下 我知道一家,他们做的不错,包通过。加他为好友就行: 一一三六八七七 九二三

    山水平川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影响汽车销售量的研究背景论文

    题目: 新款车上市的营销策略摘要当今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而目前新车型推出较快,又找不到一种好的营销方案,使得很多推销员在面对新车上市问题上很头疼。所以有一套好

    猪头小队长198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防侧滑毕业论文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

    兰兰11011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汽车偿债能力论文研究背景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 (二)速动比率(三)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一)负债比率(二)股东权益比率和权益总资产率(三)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四

    Khloeklokl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遥控小车研究背景和意义论文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DVD、洗衣机、汽车等消费类产品越来越呈现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等趋势。各种智能

    小梦不吃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