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berry911
黄雯娇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传来秋的气息,桂花落了一地,遗憾的是南方没有银杏黄。
秋天的味道,总让我想起在北方求学的日子。初秋的季节,路边随处可见成熟的果实,尤其是银杏,成熟后自然落下在银杏小道上,一不小心踩上,那个味道能持续一上午甚至一天,或者更久。看着满枝满地的金黄,我每次都会小心翼翼地绕开,舍不得踩上去。
我是南方人,偏偏喜爱北方的城市。走在北方街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整个胃都快被它收买了。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北方的银杏,自我感觉,北方的秋天是很利落飒爽的性格,银杏树毫不吝啬地把绿叶染黄,只用一种颜色,便把秋渲染到了极致。
可惜南方没有北方那么豪横的银杏,叶黄落根,满地金黄。我想念北方温柔的十月,想念那里的天高云阔,想念高高耸立的银杏,想念风中飘零的落叶,就连即将来临秋冬的霾,我也是如此的想念。
在北方,总是可以更早一点体会秋天,每一天醒来,看着路边银杏树叶一点点变黄,一片片飘落,你知道它早晚会凋零成光秃的枝桠,像每一个自然到不能再自然的过程。可某天醒来,当你看见昨晚风吹过落了一地的黄叶,你也会不自禁地有点怅然。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无论是春天的俏还是夏天的美,都没有秋天的这份优雅。”银杏叶子渐次变黄,红叶染遍山野,老街秋色无边,银杏树下的斑驳阳光,让人只想慢慢感受北方秋景。
赏一片深秋的金黄,呼一处纯净的山间清风,有时候又会故意把衣服领子敞开,让微凉的秋风裹住自己更多皮肤。回到家中,坐在窗前翻到老照片,忽然想念曾经遇见的任何事。只是,人起的念,常常被尘世冲散、冲淡了。银杏则不同,整个秋天,就只想这一件事,不旁骛。
都说秋天适合思念,其实更适合见面,很想再回一趟北方,再到城墙道上走一走,拥抱那个鎏金色的北方,在银杏树下许个愿,和可爱的老师们聊一聊秋天的故事。
作者简介:
黄雯娇 ,女,1994年生,福建泉州人。现为赣州市委政法委四级主任科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青网、江西新闻客户端、《泉州晚报》《赣南日报》《瑞金报》等。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爱吃之虎虎
在消息写作中不需要写明出处的内容消息的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学会消息写作便意识着掌握了打新闻写作大门的钥匙。我们初学新闻的同志在看报读报时,看到的“本报讯、本刊讯、新华社南昌讯、据**社**讯”等开头的,都称之为消息,我们常说的“豆腐块”,任何一张报纸都有若干条消息。(二)消息的特点: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2、消息5W+1H,whe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三)消息的种类:1、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2、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3、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大家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二、消息与信息的区别信息与消息乍一看并无多大区别,但仔细分析,它们之间却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信息,对于在坐的大家都比较熟悉,乡镇、县直单位都要向本级、上级党委政府报写信息,这个叫政务信息,它是用较短的篇幅、最简洁的文字,及时准确反映政府、单位工作运转情况,以及与政务活动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供领导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形式。消息则是新闻的主体,是传播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消息比较复杂一些,而信息则相对简单一些。▲首先,从形式上看。消息的标题完整而全面,消息可以有引题、主题和副题,而信息却只有主题,一般没有副题,只有在特殊人物的身份需要说明和对科技信息需要补充说明两种特殊情况,才有副题,但绝对不能有引题。因此,信息要采用单标题,即只有一个主标题,特殊情况可以有副标题。另外,任何消息都有讯头,新闻消息的讯头用来标明消息的来源,而信息不需要讯头,不需要刻意标明作者获取信息的具体地方。其次,从内容上看。虽然信息与新闻消息都有导语,且导语的形式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在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它内容依重要与新鲜程度顺序排列。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和最多的信息。但是一般新闻消息的导语或主体部分可以有新闻背景,甚至有一些细节,而信息则要求直接切入正题,不做过多的展开,直来直去,言简意赅。第三,从语言风格上看。信息语言要求朴实、简洁、明快,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语,信息讲求一个“短”字,行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求说得多深多透,只告诉受众是什么不是什么,只求点到为止,既在“短”字上见真功夫。因此,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字数虽少,但内涵要丰富。字数少,要求不摆“龙门阵”,只登 “豆腐块”。信息短而实,不在乎有多长,三言两语,直截了当,把事情说清楚,抓住主要矛盾,给人以一清二楚的印象即可。而消息则可以多做渲染和铺垫,还有对背景材料的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错误地把信息等同于消息,认为得到了消息,就是得到了信息。例如,当人们收到一封E_Mail,接到一个电话,收听了广播或收看了电视等等,就说得到了“信息”。确实,人们从接收到的E_Mail、电话、广播和电视的消息中能获得各种信息,信息与消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信息与消息并不是一件事,不能等同。消息中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得到消息,从而获得信息。在我们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消息和信息呢,其实很简单:向新闻媒体投稿就写消息,向上级部门就报信息,消息可改成信息,信息稍为加工一下可改成消息,两者兼顾,这就解决了你们有些同志说的既要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又要完成信息报送任务,没有时间写的问题。三、怎样写消息(一)写什么(内容)也就是如何发现新闻。没有的写是我们及一些通讯员,甚至记者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是写出新闻的关键。我们报道组的同志也经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苦恼。就我个人发现新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一是从网上找新闻。现在各政府部门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他们会将本部门的信息上传到网站。我们就可以从这些部门的网站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同时,经常浏览一些本地的论坛,看论坛里大家最近在讨论什么问题。二是从会议上找新闻。其实每次会议都会传达很多信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特别是一些单位的经验交流更具有新闻价值。三是从公文中找新闻。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单位的工作简讯、工作总结等,其实这里面也蕴藏了很多新闻。我没事的时候就经常翻翻这些工作总结,也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总之,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新闻。(二)怎么写(技巧)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1、标题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2、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 赣南日报 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
买一份报纸,找到版面上编辑的联系方式,根据版面的收稿要求投稿,一般报纸约稿都是1000字以下,写好联系方式,一个月内不刊登基本就是不录用,录用也不会通知,一个月
江西日报社,旗下有江南都市报,法制日报,家庭医生报,南昌日报社有南昌晚报
人民日报及所属报刊: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市场报: 环球时报: 讽剌与幽默: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江南时报
《广西日报》南宁民主路21号 副刊 花山副刊、读书, 花山(散文、随笔、诗)黄祖松 杨映川 田代琳 9-2 530026 《南国早报》南宁民主路21号 红豆副刊
1、可以拨打当地媒体求助热线求助。 2、可以投稿到当地报社等媒体。 3、可以上一些媒体官网留言求助。 拓展资料: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一般来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