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es唯有Momo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是考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掌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但 毕业 论文的撰写与指导环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一个好的题目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方便大家。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希望大家喜欢!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题目篇1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 安全生产 管理 2、浅谈《安全生产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浅析煤炭行业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4、生产中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5、电工特种作业事故预防与安全操作仿真系统研究 6、企业安全 文化 建设分析 7、论倡导与弘扬安全文化 8、安全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研究 9、浅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10、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 11、浅谈坚持“以认为本”搞好施工安全管理 12、论建立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格局 13、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4、浅析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经济效益 15、论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形式、成因及其发展方向 16、浅谈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 17、浅谈企业如何抓安全管理 18、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9、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 20、论我国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2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研究 22、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之比较研究 23、生产过程安全分析与评价 24、管理理论视角中的现代安全管理研究 25、浅析煤矿行业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6、安全管理 措施 在预防煤矿事故中的作用 27、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 28、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29、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研究 30、事故应急管理研究 31、论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32、论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3、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放与应用 34、小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浅析 35、论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36、加强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探讨 37、谈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 38、论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 39、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40、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对策研究 41、美国煤矿企业生产法制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42、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探析 43、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研究 44、企业改制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初探 45、试论我国安全生产的运行机制 46、分布式数字管理系统及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47、安全生产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 48、企业生产中实时风险检测系统的初步研究 49、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 50、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政策研究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题目篇2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 岩土工程安全评估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知识库的构造与实现 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改进研究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监管体系研究 安全文化视角下的工程伦理研究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危险辨识与管理 方法 研究 深基坑工程安全预警体系研究 安全价值工程与煤矿安全决策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场理论及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研究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控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泵站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方法研究 引入安全因素的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天保工程审计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安全监理的控制研究 EPC/T总承包模式福清核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 地下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GZ市天然气置换工程的安全管理研究 四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咨询服务事务所企业化运作研究 青岛市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方式研究 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乌鲁木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评价与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群体行为交互影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重庆地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 钻井工程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县级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县区级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质量安全 保险 费率研究 高压输电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研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研究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海塘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霸吴Ⅱ回500KV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与优化控制研究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广州水务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交底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模糊积分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有效性研究 安全系统工程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煤矿企业外包工程安全管控模式研究 HX省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改进策略研究 输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农网管控系统工程安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安全链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管控体系设计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挣值法研究 建设工程监理安全责任之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赣南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ArcGIS Engine的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土 木工 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 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技术与方法研究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轨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防洪公路安全状况评价和工程措施研究 国际EPC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工业工程方法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火力发电厂脱硫技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失效模式分析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追溯管理研究 基于ObjectARX的工程图纸安全保护系统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安广江堤安全状况评价和工程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施工安全成本分析 余姚地区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 基于人因的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研究 新建变电站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及安全控制研究 重庆市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安全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工程安全监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重庆市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安全视阈下的载人航天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及机制研究 滨海新区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研究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及饮水工程后评价 引水工程安全运行的模糊综合评价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与工程保险险种选择研究 危险性较大门式膺架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高海拔地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 大型架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 装饰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输变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重庆市“金质工程”网络安全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大型工程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模型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落地工程建模及应用研究 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世纪城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供水工程优化选型及安全经济运行策略研究 临镇—子长天然气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公路工程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建筑工程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水闸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受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成技术研究 云桂铁路YGZQ-4标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研究 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特殊水质处理技术应用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研究 基于轻量级J2EE架构的水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 北京市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安全问题研究 建筑工程领域的执法行为研究 济宁市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分析与项目评价研究 送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及法定刑问题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聊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研究 宁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测算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泵站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乐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评价研究 通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及投资分析 OHSAS在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现研究 LNG接收站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变电站工程建设中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隐蔽工程电气线路的本质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诗诗2009
如果是2000字我看也不是专业性质的那就还是说点浅显的好。这是3000多字的,我觉得你把一些看着不必要的东西删删就可以了煤炭安全管理2002年以来,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煤炭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面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受利益驱动,小煤矿遍地开花,大煤矿超能力生产,“大矿大干,小矿蛮干”,直接导致“大矿大难,小矿多难”。据国家安监局煤矿事故统计显示,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5%,但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却占了全球的近80%,频发的矿难已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拷问着我国煤矿安全体制的有效性。矿难频发的原因根据调研分析,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因素外,引发矿难频发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矿平均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安全保障不足。全国有23300多座小煤矿,平均年产量不到3万吨,其总产量虽然仅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死亡人数却占了三分之二。在2005年全国亿吨煤炭产量中,约有7亿吨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不足,乡镇煤矿原煤产量仅占全国煤矿的38%,而事故死亡人数和特大事故起数所占比例均超过了70%。煤炭行业人才严重短缺和断档。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对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的调查表明,煤炭生产第一线技术员数量不足安全生产最低要求的半数,其中采掘区技术人员更为短缺,高级技工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3%;地方煤炭企业一线采掘区工人80%为更换频繁的农民工,乡镇矿工人中95%为临时工。煤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2004年12月发布的《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亿吨,但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仅为12亿吨,4亿吨需要对安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亿吨是安全状况不达标的,另外2亿吨是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小煤矿和已报废或破产的矿井生产的。目前,中国国有煤矿的安全投入欠账达500多亿元,生产设备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投入不足已成为当前煤炭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官煤勾结,亦官亦商。在许多矿难中都能够看到官煤勾结的影子。众多官员参股煤矿,还有许多煤矿老板亦官亦商,甚至是安监官员。去年8月,国务院下达撤资令,要求公职人员限期主动从煤矿撤资。据监察部统计,截止2005年12月23日,有4878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登记入股资金亿元,已经撤资亿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撤资进程缓慢。局部利益至上,经济指标主导一切。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的巨大冲动,导致干部错误的政绩观,需要当地小煤矿提供资金支持和代表成绩的经济数字,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官商利益链条。一些地方,中央政策、国家法律不能严格执行,被所谓的地方发展和局部利益所取代,甚至成了谁也不好公开反对的潜规则。这种表面看起来不涉及金钱交易的官商利益链条也是造成许多煤矿非法开采、屡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体制缺陷导致的短期行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许多煤矿不景气,大部分集体煤矿由于无力投入而被租赁、承包或转包,承包以后的矿主只关心承包期的利益,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因此累积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非法违规开采现象严重。2005年7-8月,全国煤矿60%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在已责令关闭或停产整顿但仍然违法生产的煤矿。由于停产整顿、关闭工作不落实,特别是为数众多的一些小煤矿,一些矿主,无视法律,漠视生命,管理混乱,从事违法违规生产的煤矿已经成为滋生事故、吞噬矿工生命的陷阱,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行业管理弱化,工作不落实,监管缺位和渎职失职。一些地方政府忽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地方安监部门和煤监机构在煤矿整顿关闭问题上缺乏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等待观望甚至渎职失职,有令不行,有案不查,有法不依,为煤矿的违法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恶性循环,雪上加霜。由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的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煤、电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电缺找煤,煤缺找矿,于是大矿增产,小矿开花,诸上原因,矿难频发;于是大矿整顿、小矿关闭、遣散矿工、产量下降;于是电力告缺、要求增煤、运输告紧、悲情再现。几点建议改变发展观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遏止矿难。矿难问题,说到底是发展观问题。矿难频发是我国高能耗、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的市场反映。下决心遏止矿难,必须要改变发展观,彻底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要坚定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煤炭资源应实行高度谨慎的保护性限量开发,确保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煤炭生产企业,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规模,提高回采率,大力提倡环境友好的“绿色开采”,坚决杜绝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的掠夺性开采。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力度,遏制高能耗、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过度需求,将煤炭需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要从政府的绩效评价、干部任用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入安全生产、资源利用率等考核指标,让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各级政府对经济社会事物的管理之中,大力倡导和扶持以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淘汰小煤矿,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化大煤矿和煤炭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从而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煤炭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同时还应该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推进煤炭经济走上集约、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对高风险产业如“煤制油”等,应科学规划,先示范,再规模,切忌一窝蜂上马。此外,还要特别警惕以发展这类高风险产业的名义圈占资源,造成新的煤炭资源流失和浪费。放开资源市场,尽快补齐煤矿安全欠账。为了尽快弥补安全生产方面的欠账、政府要增加投入,要确保煤矿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专款专用。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出让一部分煤矿的国有股权,用所得资金填补安全旧债。另外要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的市场化运营,通过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流转引入外部资本,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煤炭生产一线大多数是农民轮换工,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特定的用工方式既影响到农民工学习技术的主动性,也影响到企业对农民工技术素质的进一步培养。另外,随着大学招生和就业形式的变革,进入煤炭企业的大学生逐年减少,煤矿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03年全省煤矿工程类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为1599人,而到煤矿企业工作的还不足100人。人员素质低也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企业应采用多种形式与途径(例如定向培养、“三校生”、高职、岗位培训等),进行煤炭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包括强制安全生产培训,全面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攻关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针对我国煤矿安全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的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应该由国家和一些重要的产煤大省联合设立科技专项资金,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主体,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调动多方面的科技资源,迅速提高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过于依赖人力开采而导致死亡率过高的局面。要特别加强对突发性事故的预测预防技术研究,有效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活动。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将长效管理机制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生产防治体系。还要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监管,坚定不移地加大反腐力度,严防各种形式的官商勾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和举报体系,使违法行为和非法违规煤矿无藏身之地。要鼓励煤矿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举报,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的作用,维护煤矿职工的合法权益。深化改革,构筑煤炭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煤炭生产成本中应包括安全、环保成本,而已在生产成本中的工资又偏低(有资料统计,煤炭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仅万元,不足电力行业的1/3),亦需适当增加,因此煤价有所提高势在必然。但作为大户的电煤定价却难以做到煤电之间的公平对等博弈。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影响着煤炭的安全生产,因此,深化改革,构筑煤炭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是以政府为主的整个社会的责任。
iamjiaying
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瓦斯的涌出形式和涌出量对矿井设计、建设和开采都有重要影响。随着采深、开采范围和产量的增加,这类影响更加显著。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如果由于瓦斯爆炸而引起煤尘爆炸,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掌握瓦斯爆炸的原因、规律和防范措施,极为重要。 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涌出量是指生产过程中涌进巷道的瓦斯量。瓦斯涌出量大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量:即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体积。相对瓦斯涌出量:即日产煤一吨在一 昼夜内的瓦斯涌出体积。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决定于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煤、岩的瓦斯含量、煤的物理化学特性、开采规模、回采顺序、落煤方式、通风系统、地面大气压、风压和风量的变化,等等。新建矿井、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或新采区,需要预先知道瓦斯涌出量,作为设计的依据。这种在新区开发前,按照一定方法预先获得该区域瓦斯涌出量的工作,称为瓦斯涌出量的预测。预测瓦斯涌出量的方法,可以分为统计法和计算法两大类。我国采用的统计法,是根据生产矿井不同深度已采水平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大量实际资料,通过统计整理,找出相对瓦斯涌出量随深度(和沿走向)增长的规律,预测延伸水平或相邻矿井的瓦斯涌出量。矿井目前采用的瓦斯抽放方法主要有:煤层底板专用瓦斯抽放巷穿层钻孔预抽、顶板走向钻孔边采边抽、高抽巷、超前钻孔和顺层钻孔预抽、采空区抽放、高瓦斯煤巷封闭抽放等。 矿井瓦斯突出分布规律全矿井上旬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其中:甲烷为,二氧化碳为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甲烷为,二氧化碳为 m3/t;根据鉴定结果:我矿属高瓦斯矿井。但2005年4月由抚顺煤科院对我矿的6煤和13煤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确定为突出煤层,2005年5月经安微省发改委批准为突出矿井,13煤F10断层以南地质勘探线以1-12线之间、-560m水平以上区域, 6煤F10断层以南地质勘探线以1-7线之间、-640m水平以上区域,经抚顺煤科分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性区域。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我矿矿井瓦斯等级为突出矿井。突出威胁区中的构造复杂地带(断层、褶曲轴部等)附近30m范围内按突出危险区管理。 瓦斯突出治理措施1)防突措施分类:按作用范围划分:区域性防突措施、局部性防突措施。按作用效果划分:防止突出发生的措施、突出时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措施。按作用的技术性划分: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较大范围煤层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区域性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局部区域(如掘进工作面)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局部防突措施。2)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措施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能使其它相邻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被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保护层开采是预防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区域性预防突出的技术措施,几乎所有发生突出的国家都采用该措施,我国1958年成功使用此技术,目前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占突出矿井总数的26%。开采保护层的作用:(1) 地压减少,弹性潜能得以缓慢释放。(2) 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系数增加。所以被保护层内的瓦斯能大量排放到保护层的采空区内,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都将明显下降。(3) 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据测定,开采保护层后,被保护层的煤硬度系数由~增加到~。所以,保护层开采后,不但消除或减少了引起突出的两个重要因素:地压和瓦斯,而且增加了抵御突出的能力因素-煤的机械强度。这就使得在卸压区范围内开采被保护层时,不再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开采保护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不在保护层采空区留煤柱;(2)保护层采高小于时,必须检查其保护效果,否则要采取其它防突补充措施;(3)开采保护层,具有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应同时抽放卸压瓦斯。开采保护层后会使得被保护的煤层所受的应力得到卸压,被保护煤层的瓦斯解吸速度大大增加,必然使得瓦斯涌出量相应的增加。因此,在开采保护层时必须考虑到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治理措施。本设计在治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大的措施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法:(1) 在保护层顶板施工顶板走向巷道作为专用瓦斯抽放巷(高抽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连续抽放。(2) 在被保护层的底板巷道施工穿透煤层的大角度、长距离钻孔进行采前、采中和采后穿层抽放。(3) 在保护层顶板施工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连续抽放。(4) 施工专用尾抽巷对保护层进行尾抽,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连续抽放。(5) 对保护层的产量进行适时的调整,做到“以风定产”、“以瓦斯定产”。3)预抽煤层瓦斯及煤层注水在无保护层可采、单一突出煤层开采,经过试验预抽瓦斯有效果时,可使用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防止瓦斯突出。通过向突出煤层内打大量的密集钻孔,达到以下目的:(1) 钻孔造成煤层局部卸压;(2) 通过钻孔排放瓦斯,释放煤层瓦斯潜能;(3) 通过长时间抽放瓦斯,进一步降低煤层瓦斯涌出压力和瓦斯含量;(4) 引起煤层收缩变形、地应力下降、煤层透气性和煤的坚固性系数增加。煤层注水主要用于回采工作面它不仅可以使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应力分布改变而且可以降低煤层的瓦斯放散初速度。通过注水钻孔还可以排放煤层瓦斯起到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的作用。1) 注水工艺注水工艺主要包括 打钻、封孔、注水。2) 钻孔参数(1)孔径: 应在 42~100mm。(2)孔长:主要取决于阶段斜长及煤层地质变化。(3)封孔长度 : 钻孔湿润半径的 ~ 倍。(4)注水压力在注水过程中要注意注水的压力若压力过高会使煤沿弱面破裂,造成水流失。若注水压力过低则会注不进水,达不到湿润效果。因此应控制好注水压力做到“压而不裂,注而不漏”3) 注意事项(1)对于湿润性差的煤,注水中可加一定浓度的湿润剂;(2)注水泵尽量采用排量大的高压泵;(3)保证封孔质量;(4)孔数应根据注水区与注水有效半径确定;(5)对于难注水煤层,尽量采用“间歇注水”。 煤层采掘工作面预防突出措施一般规定(1) 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应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2) 在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相对掘(推)工作面。(3) 采掘工作接近或进入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和倾角急剧变化地带时,应进行防突效果检验。平巷掘进防突措施平巷掘进防突措施主要包括:大直径钻孔、超前钻孔、松动爆破、前探支架、水力冲孔等。1) 超前钻孔掘进工作面或回采面前方,形成三个应力带:卸压带: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均较原始值小,阻止突出;集中应力带:地应力较原始值高,煤层透气性急剧降低,阻止瓦斯排放,此带内保持着较高的瓦斯压力梯度和瓦斯压力值,是发动突出的策源地。超前钻孔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排放瓦斯钻孔。它的作用是排放瓦斯,增加煤的强度,在钻孔周围形成卸压区,使集中应力区移向煤体深部,人为地造成并保持在工作面前方有一个较长的卸压带,以防止突出发生。在运用超前钻孔防突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最小超前距 L≮5m;(2)防止打钻过程中,出现顶钻现象和喷孔;(3)确定合理的钻孔排放半径。2) 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松动爆破:在工作面前方存在有 5m 卸压煤体防护下,在前方 以外引爆几个深厚感情眼形成煤体松动的爆破方法。松动爆破方法的方法有两种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其作用原理是向掘进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区,打几个钻孔装药爆破,使煤炭松动,集中应力区向煤体深部移动,同时加快瓦斯的排出,从而在工作面前方造成较长的卸压带,以预防突出的发生。这种防突方法适用于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的煤层。技术要求:(1)孔长应大于8m;(2)孔数根据实测松动爆破有效半径确定;(3)每次爆破保持不小于5m安全距;(4)松动爆破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岩巷掘进通风技术措施由于岩巷的瓦斯含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本矿井所有的岩巷掘进都采用串联通风的方式来保证正常的工作。具体措施:采用水幕降尘技术,通过水幕降尘的作用,净化通过岩巷掘进的风流,使其继续用于其他用风地点。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1)通风异常的原因、类别和对策A 停电是停风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要通风机停电、局扇停电。B 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破坏或异常。如:风门未关好、风道堵塞、风筒脱节或破坏等。C 反风(2)瓦斯涌出异常的类别与对策A 煤与瓦斯突出B 瓦斯喷出C 冲击地压和顶板大面积陷落D 大气压急剧下降E 采掘作业(3)严格瓦斯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瓦斯检查制度及时发现瓦斯超限、瓦斯积存和防止瓦斯事故的措施。(4)严禁和杜绝一切非生产火源;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5)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为防止灾情扩大,应使灾区局限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和防止二次灾害。以上所述的治理措施,在我们开采保护层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瓦斯治理措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解决开采保护层中的瓦斯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以上的措施做进一步的研究:(1)如在施工底板穿层钻孔中,钻孔的布置方式、角度,钻孔的终孔点的位置以及每组钻孔的水平间距等;(2)在施工顶板走向巷时,巷道的布置层位、巷道布置的水平位置以及巷道与保护层的的法距等。(3)施工顶板走向钻孔时,钻孔布置与保护层巷道的水平距离,钻孔的终孔位置以及钻孔的封孔工艺等。 瓦斯防治综合措施结合新集一矿瓦斯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现采取以下措施对瓦斯进行防治:1) 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搜集瓦斯资料,实测煤层瓦斯含量、压力、透气性系数、抽放半径、百米钻孔瓦斯流量等参数,认真总结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的分布规律,尤其是要注意掌握瓦斯在区域构造带附近的赋存规律,每年必须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根据实际瓦斯资料,制定日常通风安全管理制度。2) 首次揭煤必须按突出煤层编制揭煤措施。3) 加强通风管理,合理分配风量,确保各用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流。4) 建立个体巡回检查和安全技术监控双重监测体系,以便掌握各地点瓦斯浓度,预防瓦斯超限。一旦瓦斯超限,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必要时人员需迅速撤至安全地点。5) 顶、底板抽放巷道层位要根据本矿井的经验数据并结合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分析确定。必要时可在瓦斯涌出量较小的区段进行试验,待取得准确参数后实施,以保证瓦斯抽放效果。6) 瓦斯抽放和治理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如尾巷抽排、上隅角埋管抽排等。 工作面降温措施矿井热害防治的措施很多,归纳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非制冷降温措施,又称开采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与通风系统,增大通风量,改革通风形式、采煤工艺等;另一种是采用机械制冷降温。本矿井热源多,散热量较大,为降低矿井的热害程度,首先采取了以下开采技术及通风降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 合理开拓部署。本矿井采用立井、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开拓方式;可尽量缩短进风风流线路长度,减少进风风流在通风路径中的热增量,降低采掘工作面风流的温升。2) 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U型通风,可减少漏风和采空区散热量。3) 合理集中生产。尽可能地减少热源点,有利于集中使用风量,充分发挥通风降温的作用。4) 合理增大工作面风量,把井巷风速控制在经济、允许风速范围内,尽量缩小风流与井巷围岩的交换面积,减少围岩传热量。同时,增大工作面风量,不仅能降低风流温度,而且能合理提高工作面风速,改善人体的散热条件。5) 采用煤层注水、煤岩巷湿式掘进,以降低煤岩体温度。6) 采空区进行黄泥灌浆充填、及时封闭等措施,抑制采空区的氧化散热。上述措施虽可避免或减少部分热源向风流中散热,矿井气象条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开采水平深、热源多,围岩与机电设备散热量大,采掘工作面的气温仍然较高。因此,本矿井还必须采取专门的降温措施,根据矿井具体条件,设计采用机械制冷降温措施,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矿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我国至今有23586个中小煤矿,其中3万吨以下占42.5%,9万吨以上的只占7.5%。2002年底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7.6%,矿均
学术咨询服务学术咨询、出版出书、期刊推荐、sci/ssci/ei、翻译润色等咨询服务在线咨询咨询期刊之家热点核心期刊国际学术入口生物医学SCI期刊目录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