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6

小耳朵累了
首页 > 职称论文 > 辽宁中医杂志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杜嘉班纳Ricky

已采纳

学生投稿学术类期刊杂志比较困难,但是也并非不可能。以下是可以参考的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辽宁中医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陕西中医 中国医药学报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山东中医杂志 四川中医 上海中医药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中西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针刺研究中草药中成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病毒学报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理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上海免疫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临床医学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综合临床医学(改名为:中国综合临床) 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理疗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华高血压杂志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荟萃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临床内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祝您成功!

288 评论

黑崎龍少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 复旦学报.医学版1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1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 广东医学20.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 上海医学23.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 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 山东医药 29.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 天津医药33.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 环境与健康杂志10.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 中国卫生统计12.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 中国职业医学 14. 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6.中国卫生经济 17. 毒理学杂志18.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 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 中国妇幼保健23. 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 中国针炙5. 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 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 辽宁中医杂志16. 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 18. 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 解剖学报5. 中国免疫学杂志6. 免疫学杂志 7.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 解剖学杂志 1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 生理科学进展 15.中华病理学杂志 16. 神经解剖学杂志17. 现代免疫学18. 病毒学报 1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5. 基础医学与临床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5.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 临床检验杂志 10.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 中国急救医学 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 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7.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1.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中华内科杂志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 中华血液学杂志6. 中华肝脏病杂志7. 中华消化杂志8.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9. 中华肾脏病杂志1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3. 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6.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 中国循环杂志 18.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 中国内镜杂志 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创伤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 中华烧伤杂志11. 中华麻醉学杂志12.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4.中华手外科杂志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8.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现代妇产科进展1.中华儿科杂志 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 临床儿科杂志4.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 中国肿瘤临床 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 中华精神科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 中华眼科杂志 2. 中华眼底病杂志3.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 5.眼科新进展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1.中华放射学杂志 2.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4. 中华核医学杂志5.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 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 华西药学杂志

159 评论

Rachelchel

qī lí sàn

Anisodus carniolicoides e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l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l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七厘散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同寿录》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朱砂、麝香、冰片、乳香红花、没药、血竭30g、儿茶,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其组成为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为细末,每服七厘,黄酒或白开水送下,外用白酒调敷患处。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扑损伤,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瘀血肿痛,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近代常用于骨折、外伤性关节炎等外伤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属血瘀兼热之内伤疾病。方中主以血竭化瘀止痛,生肌止血;辅以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生肌;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络开窍止痛;朱砂镇心安神;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止痛。诸药相合,具有瘀血能消,出血可止,内服、外用均可,而开窍止痛之功卓著等特点[1]。

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1]。

上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朱砂、麝香、冰片、乳香红花、没药、血竭30g、儿茶[2]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共研细末,密封贮藏备用。每服~1g,用酒或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以烧酒调敷伤处。[2]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本方是伤科名方。外伤瘀血肿痛、出血,治宜散瘀消肿,止血定痛。方中重用血竭活血祛瘀止痛为君。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共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使瘀散气行,肿消痛止,为臣药。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朱砂镇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2]

1.本方是一首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著名伤科方剂。不仅对外伤瘀血疼痛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内伤血瘀胸痛、吐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内服外用均可。[2]

2.本方用治筋断骨折,可加三七、土鳖虫、自然铜、接骨茶等,以增强活血止血、接骨止痛的作用。[2]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2]

4.冠心病:七厘散加减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耆、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勾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5.带状疱疹:治带状疱疹11例。治疗日期36天,平均天。服药12天后疼痛减轻或停止,23天红斑丘疹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无后遗症。

6.痔疮:本方为主治疗痔疮20例,内痔15例,犥外痔5例。痊愈17例,好转3例。疗程短者1520天,长者30天。先用温开水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g,洗浴 *** 半小时,再用疮药膏或磺胺软膏5g,加七厘散3g调糊状,涂于 *** 内外患处,每晚一次,连用24周,忌食辛辣及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

《辽宁中医杂志》(1982;2:12):两例局部外敷七厘散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皮损呈红斑、水肿、水疱大泡,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经局部用3%硼酸水湿敷,口服强的松和抗组织胺药,静注10%葡萄糖酸钙,均在1周内痊愈,斑贴试验证实,血竭是主要致敏原。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2]

《同寿录》卷尾

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上药各为末。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乳香1钱,没药(各去油)净1钱,巴霜(去油)1钱,血竭1钱,自然铜(煅)1钱,硼砂1钱,半夏1钱,归尾2钱。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有散瘀定痛之功效。

每服7厘,老酒调下。

上为末。

《伤科补要》卷四

雄黄1钱,白滑石3钱(共为细末,听用),巴豆3钱(去油)(捶千下,听用),杏仁3钱(去皮尖油)(捶千下,听用),真轻粉1钱2分(研细末)。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治五痈。

每服7厘或1分,空心姜汤送下。

将真轻粉用人乳和为1丸,外用面皮包,入锅内,甘草水蒸半炷香,面熟取出;去面,就热和前4味捶,为丸如卜子大。

《遵生八笺》卷十八

龙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儿茶5分,天芝麻(即土连翘)5分。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有止痛之功效。治金刃伤。

每服7厘。

上为细末。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

赤练蛇(煅存性)。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治无名恶毒,诸药不效者。

每服7粒,症重者加至14粒,好酒下。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芥菜子大。

孕妇忌服;煅灰时,勿犯铁器。

《文堂集验方》卷四

归尾1钱,红花1钱,桃仁1钱,大黄(酒浸)1钱,自然铜(醋煅7次)1钱,地鳖虫(去头足,炙焦)5钱,黄麻根(烧存性)3钱,乳香3钱,没药3钱,儿茶3钱,朱砂3钱,雄黄3钱,骨碎补3钱,古铜钱(醋煅7次)3钱,麝香5分。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治折伤。

每服,大人1钱2分,小儿7厘,陈酒送下。汗出为度。

上为末。

《种福堂方》有血竭三钱。

《跌损妙方》

归尾2两,儿茶6分,朱砂2钱8分,乳香2钱8分,没药2钱8分,红花8钱,雄黄8钱,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钱4分。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治一切跌打伤损。

每服7厘,烧酒调,百花酒送下;并用酒调敷伤处。

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以瓷瓶收贮。

《古方汇精》卷二

田三七1钱,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红花1钱5分,猴结1钱5分(研末)。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治跌打损伤。

口服,每用7厘;或搽涂。

《青囊全集》卷上

七厘散

Qili San

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人工麝香6g、朱砂60g

以上八味,除人工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鲜黄色,渐变红色(血竭)。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乳香)。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加乙醇2ml,振摇,滤过。取滤液5滴,置白瓷皿中,加1%盐酸溶液3滴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3)取本品,加乙醚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约9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3%磷酸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血竭素高氯酸盐36μg,相当于每1ml含血竭素26μg)。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精密称定,置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口服,一次1~,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孕妇禁用。

每瓶装  (1)  (2)3g

密封,置阴凉处。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辽宁中医杂志购买

    可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要给杂志论文的话,有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好,或者属于国内外首发论文,可以申请加急渠道优先审稿。

    等等等二爷de2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辽宁中医杂志社地址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邮政编码:110032

    贪嘴森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辽宁中医杂志稿件

    高。辽宁中医杂志目前被2022年科技核心数据库收录,属于新版统计源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相比普通刊来说,对稿件的质量要求较高。

    石语angelin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辽宁中医杂志印刷

    斜视 【概述】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

    阿圆凸凸凸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辽宁中医杂志几审

    高。辽宁中医杂志目前被2022年科技核心数据库收录,属于新版统计源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相比普通刊来说,对稿件的质量要求较高。

    川猫之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