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3

香雪海Jackie
首页 > 职称论文 > 达达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童心惠敏

已采纳

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罗马尼亚人,达达主义运动创始人。1916年,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与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这就是达达主义文学流派的最初形成。1919年,查拉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并发表了达达宣言,把达达主义运动推上了一个新阶段。次年,查拉前往巴黎,结识了布勒东和苏波等人,从此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融合。他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表演、展览和晚会,并创办了《文学》杂志,宣传达达主义。1931年查拉与布勒东等人几经离合后终于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组织,并发表《论诗的现状》一文。这篇文章与《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及茹弗的《血汗》序言被认为是20世纪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论诗的现状》阐述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主张通过分析和自发组合的方法来挖掘人类的潜意识。查拉幻想爆发一场既能破坏一切又能重建一切的文化革命,使人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意愿,自由表达思想。以查拉为舵手的苏黎世达达主义者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达达》的期刊。这本期刊1917年7月创刊,在苏黎世出版了5期,并在巴黎出版了最后两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们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一些人开始在他们的城市宣扬达达主义思想。 1934年,查拉赴西班牙,后站在共和主义一边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抵抗运动,战后在图卢兹创办了奥克语研究院,写了许多文学和艺术论文,探索艺术自由和主客观的关系。人类艺术史分为:原始美术(约300万年前起)、古典美术(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前古典或17世纪初法国后古典——19世纪末);现代艺术(Modernism/Modern Art,约1916——1960),即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运动;鼻后现代艺术(Post-Modern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西方现代艺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是基于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建立的,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基本概念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1] 主要艺术流派 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Post-Modem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后现代主义的事件性由于取消了永恒的本质,一切偶发的事件自身就具有意义。后现代行为艺术突出了事件的不可重复性,用令人震惊的现场效果,瓦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和理性秩序。阿多诺()和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观念性 现代艺术的自律观念遭到了颠覆,艺术单凭自身不足以构成艺术,艺术总是“关于什么”的艺术,有关艺术的理论解释也参与艺术的构成之中,艺术越来越接近哲学,成为一种思想观念。丹托(A. Danto)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4] 拼贴性 后现代的艺术也被认为是后历史的(post-historical)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中,将以往出现的各种艺术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已经失效,艺术的历史没有了“时间之箭”。艺术不再古今之分、内外之别,一切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可以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舒斯特曼()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4] 流行性 后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一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艺术界中流行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改头换面,但不管何种改头换面的风格都不可能在艺术界中占有持久的位置。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89 评论

風雨飘零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概述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无实际价值,包括艺术在内.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把这种无序当作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天性,并以之去颠覆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旧的秩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达达主义者试图通过对旧秩序的拒绝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历史“达达”一词的由来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苏黎世1916年,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流亡苏黎世的艺术家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活动社团,他们通过讨论艺术话题和演出等方式来表达对战争,以及催生战争的价值观的厌恶.同年10月6日,这个组织正式取名为“达达”.1916年7月14日,在这个组织的第一次公开集会上,巴尔公开宣读了所谓的“达达主义宣言”.1918年,查拉撰写了另外一份达达主义宣言,这份宣言被认为是达达主义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在此之后,很多艺术家都发表过类似的宣言.一本名为《伏尔泰酒店》的期刊是这以运动前期的主要成果.酒店关张之后,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开始转移向一个新的画廊.不久,巴尔离开了欧洲,而查拉则开始大肆宣扬达达主义的观点.他给法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写信,激烈的抨击他们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为达达主义的领袖以及名副其实的战略统帅.以查拉为舵手的苏黎世达达主义者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达达》的期刊.这本期刊1917年7月创刊,在苏黎世出版了5期,并在巴黎出版了最后两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们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一些人开始在其他城市宣扬达达主义思想.柏林德国的达达主义运动并不如其他国家的达达主义运动那样“反艺术”,而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色彩.德国的达达主义者热衷于发表煽动性的宣言,动用宣传和讽刺的力量,发动大规模的公众示威和政治活动.1918年2月,理查德·胡森贝克在柏林第一次发表关于达达主义的演讲,并在同年年底发表了一篇达达主义宣言.汉纳·胡赫和乔治·格罗茨用达达主义的观点来表达对战后共产主义的同情.格罗茨和约翰·哈特菲德在这一时期共同发明了“摄影蒙太奇”技术.艺术家们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并在1920年举办了一场达达主义的国际展览会.柏林的达达主义运动内部矛盾重重.库尔特·施威特斯纠集一些其他艺术家脱离了柏林的达达主义组织.施威特斯迁至汉诺威,并在那里发展了更具个人风格的达达主义.科隆1920年,马克思·恩斯特、约翰奈斯·西奥多·巴尔杰德和阿尔普在德国科隆举办了一场广受争议的达达主义展览.这场展览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虚无性和反中产阶级价值观.纽约在一战期间,美国纽约也和苏黎世一样成为大批流亡艺术家和作家栖身的场所.从法国流亡美国的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弗朗西·毕卡比亚结识了美国艺术家曼·雷.1916年,这三人成为美国“反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曾经留学法国的美国艺术家比阿特丽斯·伍德后来也加入了这一团体.纽约的艺术家们并没有以“达达主义者”自居,他们也从未发表过任何宣言或组织过任何政治活动.然而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出版物对旧的艺术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肆的炮轰,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纽约达达》等.在这些刊物中,他们将旧的艺术讥称为“博物馆艺术”.在这段时期内,杜尚开始以现成品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参加了“独立艺术家社会”组织.1917年,他发表了著名作品《泉》,是一个写有“R. Mutt”字样的小便池.然而这幅作品却被“独立艺术家社会”组织拒绝.毕卡比亚对欧洲的出访加强了纽约、苏黎世和巴黎的达达主义组织之间的联系.他曾连续七年坚持出版达达主义期刊《391》.这本期刊从1917年至1924年在纽约、苏黎世和巴黎出版.到1921年,大部分艺术家迁至巴黎.在那里,达达主义迎来了最后一个高峰并走向终结.巴黎法国的先锋派艺术家一直和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尔、布勒东在内的法国作家、评论家和艺术家长期保持通信.巴黎的达达主义运动高峰出现在1920年.这一年,达达主义运动的很多元老来到巴黎.受查拉的影响,巴黎的达达主义者们也发表宣言,组织大规模示威运动,进行舞台表演并出版了大量的刊物.达达主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巴黎公众的视野内是在1921年的“独立艺术家沙龙”上.让·克罗蒂和其他达达主义者们展览了自己的作品.达达主义音乐达达主义并不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或文学思潮,它也波及了音乐和录音领域.库尔特·施威特斯和阿尔伯特·萨维尼奥曾撰写《达达主义音乐》,一个名为“六人组”的乐队也曾在达达主义者的集会上演出过.影响尽管达达主义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但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到1924年,达达主义基本被新生的超现实主义所吞并,达达主义艺术家们也纷纷投奔其他流派,包括社会现实主义以及其他现代艺术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欧洲的许多达达主义者再度流亡美国,有一些则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之中,原因是希特勒不喜欢有颓废色彩的艺术.二战之后,许多新的文学和艺术流派纷纷诞生,达达主义的影响更加微弱.1967年,在巴黎曾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对达达主义的追忆活动.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在达达主义运动殒灭后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称“新达达主义者”的艺术家们重新在此开始他们的活动.然而两个月后,这群人也逐渐消失.而伏尔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馆,以纪念达达主义运动的历史.总体上讲,达达主义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艺流派,而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其艺术理念不具任何建设性,而是建立在对旧秩序的毁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势必无法长久.但正因为达达主义激进的破旧立新观,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没有达达主义者的努力,这些是很难实现的.代表人物及活动国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 法国 汉斯·阿尔普 – 瑞士、法国、德国 雨果·巴尔 – 瑞士 约翰尼斯·巴德 – 德国 阿尔图尔·卡拉凡 – 法国 让·克罗蒂 – 法国 马塞尔·杜尚 – 法国、美国 马克思·恩斯特 – 德国 罗尔·豪斯曼 – 德国 艾米·翰宁斯 – 瑞士 理查德·胡森贝克 – 瑞士、德国 马塞尔·詹可 – 瑞士 克勒蒙·邦撒耶 – 比利时 弗朗西·毕卡比亚 – 法国、美国 曼·雷 – 法国、美国 汉斯·里克特 – 瑞士 库尔特·施威特斯 – 德国 苏菲·托伯 – 瑞士 特利斯坦·查拉 – 瑞士 比阿特丽斯·伍德 – 法国、美国 参考文献理查德·胡森贝克,《达达主义鼓手的回忆录》,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格雷·马库斯,《唇印》,哈佛大学出版社 艾琳·霍夫曼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芝加哥艺术学院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郁达夫论文参考文献

    《迟桂花》是郁达夫小说中的重要的一篇,小说中描写了“我”应邀到杭州满觉陇翁家山参加朋友的婚礼的经历,赞美芬香不衰的“迟桂花”精神。 在那里“我”遇见新寡而回到娘

    悠然逸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达芬奇论文的参考文献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达芬奇绘画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正文: 达芬奇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的作品线条有些是十分刚硬的,有些是十分柔软的,这种刚柔并济的画法

    熊猫小胖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字母表达

    字母代表所引用的文献的类型,如[J]代表所引用的这篇文献来自期刊。 常见的参考文献字母所表示的类型有: 1、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

    mengjia09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日语暧昧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非常重视集体主义的国家。日本人喜爱委婉表达,尤其是语言上的委婉表达。因为它可以回避问题的实质,矛盾的冲突。日常用语中这类“委婉表达”也很常见。

    a4160663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表达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 例如:引用的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则,在参考文献中格式为: GB/T16159

    后知后觉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