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之程
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上市,在业内看来,这也将助推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
中国石油(, , )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蕊撰文指出,这种机械式的被动调整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反映国内成品油的供需变化,使得政府制定的价格与市场经常有较大偏离。原油期货交易可以反映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因此,开展国内原油期货交易有助于形成国内石油供需的晴雨表。若原油期货交易成熟,也有利于后期成品油期货交易品种的推出,推动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第三次上调。记者表示,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元左右。
布油高位窄幅震荡
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回升利空油市,国际油价开局收低。但随着地缘政治、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下滑等消息刺激,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上涨态势。
3月21日,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262万桶,至亿桶,市场此前预期为增加256万桶。
此外,3月23日,沙特阿拉伯能源官员表示,欧佩克成员国需要在2019年继续与俄罗斯及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协调供应限制措施,以减少全球石油库存。
这一消息更是强力拉升油价,布伦特原油更是再次站上70美元/桶关口上方。截至3月23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美元,收于每桶美元,涨幅为。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美元,收于每桶美元,涨幅为。
歪歪悠爱福喔
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内容摘要:国际油价的动荡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恢复石油期货势在必行。本文从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出发,分析了建立期货市场的条件及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差别,进一步探讨了恢复石油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石油期货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必要性 可行性 据国家能源部门统计资料,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可采储量只有吨,世界平均水平是吨。目前我国的石油产量为亿吨上下,居世界第五位,各类成品油产量1亿吨左右。同时,我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原油需求超过2亿吨,成品油消费量超过亿吨。 2003年中国消费了全球的石油,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美国。石油在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正日渐突出,而国际石油市场的频繁波动,又在时刻影响着中国经济。 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油价上涨,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石油市场新兴的需求大户,显然不可能置身局外。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油价上涨直接遏制我国GDP的增长。石油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表现为降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拉动物价上涨。油价上涨将导致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GDP增长率。油价上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石油消费总量和对外依赖程度,石油占一次能源比例越大、对外依赖程度越高,油价上涨的影响就越严重。 油价上涨给国内石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例如:航空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以石油化工为原料的制造业等。油价过高,便会影响到石油相关产业,从而引起连锁效应,使许多企业成本大幅度提升,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些企业甚至因为无法避免价格风险而面临停产、停业或倒闭。 油价剧烈波动严重影响石油石化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当然,对采油企业而言,油价上涨却是福音。例如,国际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海油的销售额就要增加9000万美元,纯收入就要增加6000万美元。但油价不可能只涨不跌。如果油价下跌,采油企业的销售额和纯收入就要下滑,就会使企业的收入不稳定,给企业的长久稳定经营带来不利因素。石油价格过低将使国内石油行业亏损,价格过高则会给石化及下游产业带来严重影响。 油价高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首先,高油价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带来了直接的压力。其次,油价上升将加大中国的通胀压力。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涨价的影响面十分广泛,从航空、汽车消费到石油化工、居民生活等,无不受到油价变化的影响。 建立期货市场的条件及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第一,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的目的在于商品实物本身。在现货交易中,买卖双方依据商定的合同条款,在确定的时间内进行商品实物的交割,从而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期货交易的目的则是在商品实物自身之外,或者说期货交易者对实物交收并不感兴趣,买卖期货的目的是利用期货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进行期货保值或投机获利。因此,期货交易一般并不涉及到实物所有权的转让,只是期货合约所有权的转移,以便转嫁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第二,交易的形式不同。现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随行就市,买卖双方直接商价交易。而期货交易则是集中在商品交易所内进行,买进或卖出的是期货合约,这种期货合约已是商品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契约,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品质规格标准的商品,并付清全部货款。期货交易可以在交易所内连续买卖、交易转手。而现货交易,即使是远期合同,由于其不标准性和特殊交易确定而难以进行连续买卖。 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期货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和投机功能。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如下: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企业合理经营,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 石油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可以综合反映出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预期,给企业以生产和销售指导。企业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同量操作,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油价的上涨是全球性的,然而,国外的航空公司所受的冲击却远远小于国内的航空公司,原因就是国外的航空公司参与到石油期货交易中,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从而使公司的航油成本得到预先的控制。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我国争取石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改变对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 中国虽拥有巨大的石油进口量,却在国际(石油)定价机制里连的权重都没有,原因就在于我国市场没有形成机制,采取的是国家统购统销、价格被动跟踪的体制。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必需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改革与完善石油的定价机制与流通体制。 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是以新加坡等地加权平均价格为定价依据。这种定价不仅价格接轨简单机械,调价时间滞后,而且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国内具体情况,所以难以反映国内油品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同时还公开了我国的贸易价格,会因国际价格被操纵而造成损失。而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开、集中、统一的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石油期货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全社会对石油价格的预期,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是真正的市场价格。因此,借助期货市场可以建立科学的石油定价机制及规范有序的流通体制。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助于解决国家石油储备。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由中央政府投资或者以其它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量的原油或成品油储备,在发生战争、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可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少或屏蔽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 我国已决定在“十五”期间建立石油战略储备,2005年,中国将正式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初步匡算,储备1000万吨石油,需用资金约250亿元,而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建设周期。从国际经验看,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是一条能够为解决国家石油储备提供双赢的渠道:既能为国家增加石油储备,又能节省大量的财政支出。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减缓WTO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国内油价逐步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走高的趋势下,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必然对我国石油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我国要逐步开放成品油市场,与其在2年后让国外成品油长驱直入,不如首先开放国内市场,通过市场化的竞争为国有石油企业参与将来的角逐打下管理基础。 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期货市场能够大大加快其市场化规模化速度。从铜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期货交易所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铜期货交易中心,为提高我国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利用其投机规范功能。 一方面可以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投机是指投机者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通过买空或卖空低进高出运作,期望从期货合约价差中获取利润的一种交易方式。期货市场系由避险者与投机者所组成,避险者不愿意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投机者却有能力而且愿意承担风险。原因在于在期货市场上用少量的本钱就能做数倍于本钱的生意,能以极有限的资金作高速的周转,寻求尽可能多的投机获利机会。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越强,市场成交量就越大,市场也就越兴旺,这种流动性主要来自投机者的操作。但其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严格地按照交易规则去正常地牟利,从而把投机行为变成一种有用的经济工具。有了投机者的参与,加快了价格的运动,增加了交易量,可更好地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我国建立石油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过去的探索是我们宝贵的经验 1993年4月,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开始试运营,5月份转入正式交易。当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250#燃料油四种。当时现货市场可自由交易的是在国家计划以外的企业自销油原油和成品油,分别占到当年产量的5%和9%,总量分别约有2000万吨和1000万吨,这就是当时期货交易对应的现货量。即使这样,日均交易量还是达到了26万吨,仅次纽约和伦敦交易所的水平,位居全球第三。为防范风险,交易所专门开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控制系统。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能使得相关人员获得了经验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期货从业人才。 市场需求力量日渐强大,市场条件日趋完备 投资者需求是石油期货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石油期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其相关现货市场的价格易变性使投资者产生了规避风险的需求。市场条件方面,一方面,在石油期货需求方面尤其是成品油期货需求方面,国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主体已经形成。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构架,有接近国际水准的高效率的交易清算体系,期货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广大石油相关企业的规避风险意识也不断加强。事实上,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都对石油期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采取了不少实质性的行动,如上海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合作研究建立亚洲能源衍生品市场。 国家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与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国家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稳妥地参与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 2003年2月2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在“第十三届亚太期货研究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将推动成立品种上市审核委员会,为石油期货等新产品的推出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客观条件还不够充分,但在理论与实践上恢复石油期货是必要的,我国应尽早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石油期货的恢复将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有利于中国入世后迎接新的挑战,有利于国内企业规避价格风险,有利于中国的期货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的规范发展。当然,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采取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开拓石油期货市场,如今年8月25日,原料油期货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并且要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期货市场管理体系。否则,就有可能使得石油期货市场变成一个纯粹的投机和炒作,最终走向失败。 参考文献: 1.陈松兴.期货管理概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2.王忠民,姬广坡,李忠民,徐文晖.期货贸易理论与实务[M].西北大学出版社 3.杨翼.不能忘却的中国石油期货[N].石油锋线,2003(2) 4.刘亚铮,巩前娜.恢复石油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难点[J].科技摘报开发与经济,2003(8) 5.陈怀东.关于我国开设石油期货交易品种的可行性探讨[N].政策研究,2003(4)
欧阳安Muse
据有关市场人士的分析,认为新加坡燃料油纸质期货市场上有1/3到1/2的成交量是来自中国内地的。而那些小企业则根本无力通过国外的期货市场来规避燃料油交易中的价格风险问题。面对石油的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国际油价波幅增强的局面,国内相关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化解石油价格的风险,缓解与日俱增的能源危机,我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等多元化的措施。 据上海证券报2006年8月25日刊文,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自2004年上市到2006年7月31日,燃料油期货累计成交金额达到12501亿元,日均成交亿元。平均每天有140至160家会员参与交易,日成交笔数在2至5万笔之间,日换率高达200%甚至500%,持仓量增加稳健,交易活跃。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五个指定交割油库都设在广东,广东作为中国燃料油的贸易中心、消费中心、集散中心和油运中心之一,在中国燃料油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海燃料油期货的兴起,必将为中国成为全球燃料油市场的定价中心加上一块重重的祛码,而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也将成为全球燃料油市场的油运中心。曾有业内人士预言,亚太地区的油运中心和集散中心将很快随着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而逐步由新加坡向中国转移。中国必将登上全球的燃料油市场版图。经过几年的运行,我国的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燃料油期货己经成为我国广大燃料油消费和经营企业的一个有效的对冲工具。中国的燃料油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切实反映中国燃料油市场供需状况的“中国定价”。原油期货也即将上市。为中国改革原油和成品油等大宗资源类商品的定价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中国的石油市场体系和期货市场体系,健全和完善中国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构建企业和政府对于能源金融衍生品的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积极参与石油产品的国际市场定价体系,彻底改变中国石油消费量与石油定价权严重背离的局面,保障国家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金融衍生品的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安全和稳定,维护国际正常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市场需求和实际交易量很大,但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限制,这类交易还处于灰色地带,除极少数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公司外,大多是在幕后通过不同方式委托代理商转手操作,很多时候甚至要购买黑市外汇进行交易,交易的公开性和交易信息获取的平等性得不到保证,因而总体上的保值效果不佳,对新加坡市场的影响力也小。
许小丹丹丹
由此看出,我国燃料油期货交易风险与其他国际市场的石油期货相比,甚至与我国的其他的期货品种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简单套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经验,或者直接套用我国其他期货品种的风险管理方法来进行燃料油期货交易的风险控制,显然是有偏误的。 在期货市场上,每当有新品种上市,交易所往往都会大费周折地调研筹备,期货公司招兵买马布局分析师严阵以对,而现货商则磨刀霍霍找到了套利的机会。但如果市场成交量不活跃,没有投机者的参与作为市场润滑剂,一切都是白费。燃料油期货首次出现了所有合约零成交的惨淡景象。燃料油期货流动性枯竭只是几个大合约品种的一个缩影。不少大合约品种交易量持续低迷,铅、焦炭、甲醇的成交量都不尽如人意,在流动性枯竭边缘徘徊。 2011年,上期所将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标的由发电用油调整为船用油,以适应船用燃料油大幅增长的需求,同时决定将交易单位从每手10吨修订为每手50吨,交割单位从10手(100吨)修订为50吨。修订后的燃料油期货合约自FU1202合约开始执行,从此燃料油进入了大合约行列。上海中期期货总裁助理吴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燃料油所有合约零成交,与之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合约调整有一定关系。这阻碍了一些小型投资者的介入。此外,这些年燃料油产业链本身的现货交易活跃度也有很大的下降,这也会影响到期货市场,很难说零成交是由合约变大这单一原因引发的。”吴君认为:“中国市场还很不成熟,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结构短时间内还改变不了,合约的规模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人数。但是,市场接受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股指期货,它也是大合约,但是参与主体比较广,这和市场的基础有关。股指期货面对的是整个证券市场,而甲醇、燃料油面对的是某个现货产业的市场,商品期货资金密集度没那么高。合约的规模是一方面,市场本身的规模起到更决定性的作用。铜、黄金合约也不小,但是他们的市场相对比较大一些。”事实上,一些小合约也会因为重复设计而被冷落,如螺纹钢与线材、强麦与硬麦、豆一与豆二,大合约并不是成交清淡的关键原因。 职业投资者管洪志表示,燃料油本来波动情况就不是很好,变成大合约以后资金使用率降低,波动也小,所以没什么人去做,这是投机心态造成的。管洪志认为,投机属性是商品活跃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燃料油的交投清淡和投资者心理有关。“中国人一贯的偏好是投机,哪个品种投机频率高,日内波动越大,大家越愿意参与;越是不愿意波动的品种,大家越不愿意参与。”“橡胶从5月移仓到9月大合约,一样有那么多人参与,一样活跃,整个市场橡胶投机氛围非常浓厚,这说明交易清淡和大合约关系不大,参与者更关心的是市场波动率是不是很高,振幅是不是很大。中国大多数投资者不喜欢稳健的、能够一点点赚钱的品种,喜欢的是属性比较强、能一天赚几十万的品种。”管洪志说。小麦也曾经历过成交很活跃的时代,但是由于市场原因,国家对于粮食价格进行了严格控制之后,投机性的丧失,使得价格波动越来越小,逐步影响到了市场的交易积极性,成交量逐渐下滑。东航金融期货研发部经理岳鹏认为,产品的交易活跃度还与整个品种的产业链条长短有关。以PTA为例,PTA上游接石油,下游接棉花,上游涉及能源,下游涉及纺织消费。产业链链条越长,交易者的活跃度就越高。 由于商品期货每一个品种的专业性都很强,要激励投资者介入,期货公司普及服务必不可少。而往往市场的冷清可能使得期货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减少相关产品的关注度,而关注度的下降则无形中提高散户投资者入市门槛,投资者更少地介入,使得市场更为冷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经纪公司以经纪业务为主,哪个合约最活跃,最受投资者关注,他们就会尽可能去完善研发体系。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的节奏越来越快,鸡蛋、玻璃都要上,如果客户不参与,经纪公司等于是做无用功,肯定不会做了。”管洪志说。不过岳鹏认为,一般投资者来这里交易,首先看合约,他的资金能不能做得起,然后才关注流动性、成交量。不需要去认识它到底咋样,很多人炒PTA,却没见过PTA,但是他们还是会去炒PTA。大家都知道硬麦是什么,但是它就是不活跃。“有些品种不活跃,其实与没有深度挖掘产业上下游企业来参与期货交易有关,这样的期货品种就缺乏了实质性的需求。”吴君认为,交易制度应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成交逐步不活跃,是否考虑将合约从大变小;投机过度的时候,把合约从小调大。实证统计研究表明,2004年8月25日~2010年8月25日,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与黄埔燃料油现货价格相关系数为,与新加坡燃料油价格相关系数为,与WTI原油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燃料油期货价格在与周边市场高度相关的同时,也表现出其走势的独立性,表现为价格变动幅度较NYMEX原油与新加坡价格偏小,同时与国内现货市场之间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客户对国际油价的不同看法, 一般来说,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Fuel Oil)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燃料油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燃料油主要是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类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量,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燃料油、减压燃料油、催化燃料油和混合燃料油。常压燃料油指炼厂常压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减压燃料油指炼厂减压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催化燃料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燃料油(俗称油浆);混合燃料油一般指减压燃料油和催化燃料油的混合。3、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燃料油、炉用燃料油及其它燃料油。
影子kerry
中国原油需求量较大,中国的成品油提价应该会降低国内成品油的需求量,所以会导致原油的短期回调,由于成品油提价政策已出,在提价前大家炒预期,所以一直在涨,提价之后预期也炒完了,可能有回调,要看其他因素了,关注原油价格。
可以给你一些资料,参考一下内容和结构:(一)油茶:项目可行性报告油茶,又名茶籽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种之一,油茶种子榨出的油称茶油,是优质木本
浅谈如何做好成品油直分销差异化经营论文 摘要: 在越来越开放和透明的成品油市场上,如何确保企业市场份额和企业盈利的稳中有升如何打造一个有自身鲜明特色、与众不同的
门槛低,开户简单随着国外地缘政治的影响,原油今年来也一直在持续的上涨,很多投资者在其中都看到的机会,想要去参与,但是由于原油需要50万门槛才能开通,那自然很多人
成品油年内第三次上调,会对原油的收购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原油的企业成本上升!
石油价格上涨,使得部分地区改用生物燃料。而玉米又是其中很重要的生产原料所以就影响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