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hana0217
据日本科学家统计,人在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为上午,而下午13点至15点工作效率则为最低,而15点至19点工作效率则又会有较高提升。然而在日企,如果很快完成当天工作,效率提高,对于公司领导者而言,会判定为你是工作不饱和。因为在管理层方面,已经将下班时间定为晚上9点。随即会继续加量,直至当天9点能完成。对于公司领导层而言,看的是人工成本。雇佣两个人做所支付的费用,会远高于支付一个人的加班费,所以在员工的工作量能够将将完成但只需一个人的前提下,必然选择一个人加班,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了。每月都有人离开公司的很多做法导致内部管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陈先生说,该商社每个月最少会有一名员工离职。商社设立至今已经70年,但是超过20年的老员工据了解并没有。也就是说目前为止,还没有人顺利坚持到领退休金。而在平时,也会保证每个月有一名员工入职,陈先生入职至今2年,已经算“老员工”了。是否该领域的商社,均是此种做法呢?据他了解,另一家对手商社,员工数与他们一样但业务也仅为他们公司的一半,也就是说处理同样一件事2个人对应,而待遇则优越于张先生所在公司。公司利润虽有减少,但员工的稳定性非常强。目前有一名员工顺利退休,而其他部门还没有人离职。
夜未央周
日本社会,一直以“加班地狱”的形象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每天,在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的东京,6点半起床的上班族向地铁站蜂拥而至,将一节节车厢被挤得如同装满沙丁鱼的罐头。在1小时漫长的旅途后,这些白领在各自公司开始一天的忙碌。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许多人直到到凌晨,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在这样的氛围里,日本的职工“有条件要加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加班”,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接近50个小时,领先世界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加班大国,被外界公认为是“加班地狱”。所以早在90年代的日本,因加班导致的过劳死和自杀的新闻就已频繁见报。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却少有人想到中国社会也会走到这一步。2006年,《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一篇报道,指出中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60万。这一极具争议的数字,后被部分媒体解读为过劳死并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这些舆论的哗然里,各个行业的中国职工们,下班时间仍是越来越迟。在上个月的国家统计局数据里,全国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长达到了小时,比起去年同期多了半小时。而网上有专家称,中国90%的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50%的行业周加班4小时以上;80%以上职场人“被迫加班”,70%的“加班族”无偿加班。而其中加的最狠的,便是为大众所知的华为和碧桂园。首先是华为,员工的平均加班时长是4个小时,办公桌底下放行军床,一遇到重大项目即加班加点,窝在公司通宵达旦几天几夜。因为也引申了不少段子,除了众人所知的日本专家外,还有一个是华为员工给老婆发短信,员工发到:“老婆,早点休息,我可能要11点回去。”果然,第二天11点回到了家。而碧桂园的加班文化,则是通过一张要求设计人员通宵加班出图的文件火遍了朋友圈。除此之外,碧桂园为了让员工加班,还还做出了如下诸多规定:项目摘牌到开工超40天离职;开工期超7个月,项目总离职;按时下班的部门不得增补人员。有传言,许多进碧桂园的毕业生因为不堪加班,只能偷偷哭,从而被老人调侃:“什么,还有哭的时间,看来是工作不饱和啊。”虽然这两家公司的加班极其严重,但它们取得的成绩也不容小觑。通过18万员工的加班加点,华为在各个业务大展拳脚,先是通信业务领域与爱立信博弈,后在手机业务领域抢走三星大片市场,此外还涉及了存储、网络设备、云服务诸多领域。而它取得的成绩更是傲人:5G专利全球第一,手机出货超2亿,2018年的营收额度是BAT的总和还多。与之相比,碧桂园则通过员工的高强度加班,搞起了“高周转”战术:在全国各地四处拍地,拿地后立刻开发,6个月内完工销售回笼资金,随后又继续拿地开发。也正是通过这个战术,碧桂园从顺德的一个本土开发商,挤掉了老大哥万科的位置,成为了所谓的“宇宙第一大房企。”当然华为和碧桂园的发家,除了各自公司员工的加班奉献,也离不开碰上好时机的影响。前者享受着因为高等教育普及带来的工程师红利,同时又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在国内的爆发;后者赌对了国运,等到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爆发。不过两者的机遇,大多数的企业家看不到也等不到,为了盈利与生存,他们只能选了另外一条路:尽量地让公司员工多加班。
包华包华
日本加班严重真的很普遍。
日本提出了对每月加班时间设定60小时上限的政府方案,计划将一年内的最高加班时间压缩至720小时,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繁忙和空闲时期来调整加班时间。
连政府都要出台政策来限制加班,可见日本加班文化是非常严重。
日本人经常加班到22点后,尤其是在东京等地区,加班会更加晚,所以东京的夜生活很繁华,因为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很晚才下班,商店自然关门更晚。
每个年龄段的加班情况,可以看到23~35岁是加班的高峰,之后加班时间基本是逐渐减少的。每个月的加班时间,23~35岁之间一般在50小时出头,40代在45小时左右,50代在40小时左右。
过劳死在日本很常见,不仅是因为经常加班,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加班。即使加班到很晚,他们还会去按摩,去休息,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放松,才能够睡好觉,保证明天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工作。
李晓锦Baby
1、切入点:日本普遍加班引起“过劳死”这种社会问题后,主管部门“厚生省”通宵加班,研究解决方案。2、日本灭亡、日本沉没、日本崩坏,这类的话题在日本社会比较多的,一直存在,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危机意识。从加班看出个人、公司、社会的这种危机意识。
Dana是天枰座
其实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一些传统文化,所以才导致日本人大部分都会选择加班。再加上他们也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很高,才有了日本的加班文化。
日本加班现象严重,这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有很多人因为日本加班严重,还会患有抑郁症、压力大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但即使是这样,日本的加班文化也仍然是很严重的。我觉着这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以及日本的传统文化所造成的。
日本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而且他们那里的人也是十分积极上进的,不会有懒散的情况发生。而日本人的人为了加班,他们可能早上都吃不了早饭,晚上也吃不了晚饭。所以可见日本对加班真的是很看重的。
而且日本人真的是一刻也不会放松自己,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做错的话,可能就会连累整个公司,他们是完全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同时他们也不想要去这样做。所以日本企业的员工他会认识到自己是整个公司中的其中一人,所以他们就不会掉队为整个公司负责。
而且日本的一切事情大多数都和事业相关的。以及社会地位和家庭都和日本的事业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日本人的加班文化也才会这么严重。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表现。总比那些懒散慵懒的人要好很多。
日本的加班文化虽然很严重,但是我觉得也一定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
xiaohoulee
日本人工作压力确实大,对工作要求非常认真。曾听人说,量同样一个水槽的尺寸,我们最多十分钟量完,日本人会量两个小时,毫不夸张。他们把工作时间请假当成耻辱。整个民族氛围就是这样。
靓丽人生000
因为地域相隔,我们惯于对不同地方的人“贴标签”,对于日本人,向来是加班频繁,早出晚归,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这是普遍现象吗?世界是多面的,标签形式的认知是单一的,亲身体验往往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欢迎在评论区和小通分享你的经历,看看岛国人民到底什么样~最近在知乎上看到有网友提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提问的下面有很多留日华人的回答,看看他们都说了点啥?ID:培根/ Living in Tokyo作为在日本生活工作多年的上班族,下面是我个人体验的加班去很晚还去喝酒的原因:1.确实是想去喝酒虽然我学生时代一直觉得啤酒很苦不好喝。但现在累一天和同事或朋友坐下来闷上一大口啤酒的感觉特别爽,再点几个好菜简直舒服爆了。现在我还会周末傍晚去小公园拿罐啤酒边喝边发呆2.同事聚会大家会说没有在场的人的八卦这一点我不知道国内是不是也相同,同事一起聊天除了抱怨上司,就是说没有在场人的八卦,而且一般是不好的八卦。你不去参加大家就会说你,所以如果你最近如果做了什么不太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那就记着多参加一下聚会,让他们没空说你坏话。3.可以跟同事聊一些工作上不能说的话日本人很分工作(ON)和非工作(OFF)这两种不同场合,工作时一般不会特别聊一些私人的东西。这就需要在下班后聊一些对方的私生活从而促进感情。特别是平时工作上需要对方帮忙的情况很多的话,要在聚会时多了解一下对方兴趣爱好。4.日本人不灌酒,和中国的酒场感觉很不同日本聚会喝酒,大家点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啤酒或低酒精鸡尾酒系。特别是第二天如果需要工作,大家不仅不会劝酒,反而会整体都喝少一点。相当于吃顿饭加上晚酌,其实一点都不痛苦。平时板着脸的上司也会在几杯酒下肚后变得特别平易近人,其实有利于职场氛围的改善。ID:陈博 /东京八年,纽约在住这个分行业和工种,一般企业和工种其实喝酒没有那么多。企业里的喝酒有三种,一种叫做饮み会,这是部里或者科里组织的比较正式的酒宴了。一般逢年过节,送往迎来,项目结束的时候举办,频率不是很大,平均两个月左右一次吧,而且一般都会选隔天休假日的时候举办,所以问题不大。比较人性化的是没有劝酒和逼酒,比较的麻烦的是日本人喝的时间特别长,二次会三次会四次会,一直不走的话能喝到凌晨四五点,有时候一帮老爷们喝完了酒还要跑卡拉OK去吼一下。而且日本人也不是不注重家庭,如果家里有事不参加或者提前走也是非常正常的。第二种是和其它单位,客户或者供应商的交流,这种频率其实也不高。专程出差到别的城市拜访其他企业,晚上一块吃酒也不是必须的,因为日本人没有这种酒场影响交易的文化。
据日本科学家统计,人在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为上午,而下午13点至15点工作效率则为最低,而15点至19点工作效率则又会有较高提升。然而在日企,如果很快完成
弁当,中国人写做便当,跟饭盒或者盒饭是同一个意思,南方人说便当便当,就是简易方便。中国人吃饭讲究文化,自然是要越深邃越复杂越好,简易方便吃顿饭,听起来自然没有什
日语论文题目 学日语的朋友你们是否还在为选择论文得题目而烦恼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日语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一、认知视域下的汉日场所惯用语对比研究 二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
后现代设计一. 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及其发展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最早明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