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唬同学
一般情况下,很多学校的抄袭率要求是在10%-15%之间,这是没有reference的要求。如果包含reference,一般30%以内是合格的。抄袭率是用来检测你的论文是否抄袭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如果你的论文标红比较多,抄袭率在40%以上,这种是一定要修改才能提交的,否则大概率会被判定为抄袭。另外想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的抄袭率整体检测下来是达标的,但是抄袭部分主要集中在一个段落,也可能会涉嫌抄袭,也是需要修改的。
冬眠的羽毛
1.英国的毕业论文讲究逻辑和重点,这需要同学们在进行论文前,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观点和方向,吃透文献,不能仅仅为了充字数,不然表达过于浅层,导师一眼就能看出来。2.定主题之前,先了解下相关的文献。任何一篇文章都要有新的数据或者新的观点出现,有你自己的想法,有你总结的新成果,这样的论文才能被认可。3.写论文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引用数据论点,但如果抱着国内写论文的态度习惯摘抄的话,那肯定是过不了的。不是你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写reference。只要借鉴了一句话,只要不是你自己的内容,都是必须写清reference的。
招妹0916
论文分数的评定综合了多方面因素,论文润色做得好,分数不会低。
论文润色时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润色语言
应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
1、特定单词或短语的过度重复。
2、不合适的用词(例如,太过情绪化或非常不正式的词语)。
3、性别歧视的语言,特别是用男性代词来概括人。
4、陈词滥调,方便但缺乏想象力以及过度使用的表达方式。
二、润色语法
1、主语及其动词应该一致。
2、动词时态在每一段中应该一致。
3、代词(he, she, they, it等)应该追溯到所指的人或物。
4、注意组合语句之间的连词或分号。
三、润色标点和格式
1、确保正确使用逗号,引号和撇号。
2、确保大写所有的专有名词和标题。
3、论文格式要保持一致,检查页边距、字体大小、行距、标题页、页码和字数。
睡不死也睡
distinction(非常优秀),成绩在70%以上
1、80+, Outstanding piece of work
2、70~79,Excellent piece of work
merit(成绩良好)成绩在60%-69%之间
pass(成绩及格)成绩在50%-59%之间
Fail(成绩不合格)成绩在50%以下
山里吃吃
定量分析一般情况字数会多点,大概12000-18000字。如果定性分析的话字数相对要少很多,大概8000-12000字。因为定性分析相对会难的,需要收集大量有效的数据,运用软件,研究方法等做各种材料进行思维软件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结果不好得找原因,看下那部分出现问题了,所以相对比较麻烦,字数也少一些的。我学金融的,导师要求字数就10000字,当时我找英国翰思教育辅导的,结果最后加上数据,reference,目录等差不多有15000字了.他们服务很好,内容、数据分析方面都不错,建议你可以去他们官网咨询下
素颜~红太狼
我去年的硕士毕业论文拿了Distinction, 用一个公式简短地回答这个问题:提前规划+高效地阅读理解+边读边写+反复修改+研读老师修改反馈。下文将用亲身经验详述。
第一、提前规划
为什么要提前规划?为了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规划能将写论文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能预估每项小任务所需的时间,进而指导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同时,规划还能预留充足的时间,规避风险, 从写完初稿到论文截止日的期间,可能随时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少论据,欠字数,超字数......总之,预留的时间越充裕,就越不怕意外。记得我在提交毕业论文的前1周,发现自己分析错了采集上来的数据,幸亏预留了最后一周火速修改错误,否则就要与Distinction擦肩而过了。
规划什么?确定选题、制作working plan-列出从着手到完成过程中待办事项和时间,心中有数。
那提前多久规划呢?我个人的经验:课程进度过半时开始规划,确切地说,可以思考选题问题了:是否可以从已学内容中切入?是否可以从接下来几周学习内容中选择一个方向?带着这样的思考上课,我在结课前就已能迅速锁定选题,结课前还能与老师沟通几个来回,吃颗定心丸。
第二、高效地阅读理解
虽然这里的重点貌似是阅读,但关键词实际上是高效和理解。
海量地阅读,相信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论文写作忠告。一篇优秀的论文一定基于大量的阅读,但大量的阅读却未必产出一篇高分论文,甚至有时候可能也不是决定因素。我毕业论文的文献引用数是78个,而我的一位英国同学则牛逼地引用了167个,最后我俩都拿到了70+。
那什么才是决定性因素呢?我认为第一个关键词是高效,即有策略地阅读。读硕期间的一位导师曾说过 Read strategically at MA level(在硕士学习期间要有策略地阅读)。当然,策略阅读有不同视角的解读,每种解读都会让我们从中受益。
比如在二语习得的文献中就介绍了不少阅读策略,比如精读、泛读、跳读和浏览等,这些阅读策略在范亚飞老师的“未走过,已懂得”一书中也有专业系统的介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完成硕士所有论文后对阅读策略有了自己的解读。
逐篇阅读这一方法听上去非常用心,读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或者文章可能最快需要半小时甚至更久,读完70篇理想状态下则需要2100分钟,也就是三十多小时,关键是硕士学位攻读期间,我们需要完成3-4篇论文,有时还要同时参加讲座,研讨和社交,所以现实的苦逼,时间精力的有限不允许我们逐篇阅读,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分主题阅读,反复阅读经典文献(肯定不完善,欢迎大家补充)。
分主题阅读
第一个策略是分主题阅读,根据论文提纲中,集中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章节选。好处有:增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另外,也有助于系统思考撰写这一主题的思路,因此阅读更有针对性,时间投入产出比高,记得在某一概念的段落时,刚阅读完了7-8个相关的文章节选,我就已经初步构建完了写作思路。
反复阅读经典文献(Seminal paper)
第二个策略是反复阅读几篇经典文献,比阅读多篇文献更有用,Less is more. 从经典文献中,我们不仅能理解某领域的所有重要概念和研究成果,还能学习优秀发表论文的写作思路,指导我们当下的写作,还能让我们发现论文写作切入的角度。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就和识人一样,见一次聊一次不能全面了解这个人,文章读一遍所接收到的信息不全面,理解程度不深刻。我在写一门叫Psychological issues in language learning课程的学期论文时,把导师出版的一篇文章阅读了不下10遍,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了老师构建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最重要的是深度分析了老师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的思路,甚至还模仿了这位老师首行空格的论文格式,最后这篇论文得了73,不能说这个阅读策略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但对结果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哪些文章可能是经典文献呢?我会分为以下几类
理解
论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 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
19年12月刚美研毕业。有没有毕业论文要求是分学校和专业的。同一所大学的不同学院,甚至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大多数学校都有学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的要求,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
研究生毕业一般没有要求英语必须过几级。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各科目不能有挂科的情况,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 研究生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到三篇论文,这是对学生的学
硕士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 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