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子伊
我国企业会计规范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尤其在加入WTO之后,大量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涌人国内,大量国内企业到境外从事投资、融资活动,因而,如何做好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之间的衔接,就成为日益紧迫的课题。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此后,逐步推进非上市公司采用新准则,这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过程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关健词:会计规范;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1 会计规范总体概况 会计规范是一套用于规定、约束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处理与信息生成等行为的法律、标准制度和惯例的总称。一般来说,会计规范应具备内容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式上的权威性和公认性,时间上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以及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会计规范体系就是由各项会计规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按系统论的观点来阐释,会计规范是一个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规范、会计理性规范、会计道德规范以及国际会计慢例。 在我国,会计规范则主要采用了“准则”和“制度”两种形式,具体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次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第二层次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第三层次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则又是按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各级行政机构制定、颁布和实施各项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指制订、颁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有关会计方面的规定、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会计道德标准;企业内部则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有关会计财务的制度、规定。应该说,我国现阶段采取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规范模式。首先,会计准则又个含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现实是初级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会计制度在易学性、操作方便性方面,更能满足广大会计人员的需要;其次,会计准则在应用中更多地是依赖于专业判断,这给了会计人员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从而客观上也为当前一些会计人员粉饰利润的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此外,会计准则应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而从截止2006年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来看,还不足以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所有这些,要求我国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时候,运用会计制度与之相配套协调。 2 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 企业会计制度是指国内的各个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制订的具体会计操作规定。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它可以对会计准则的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从而保证会计准则实施的目标性与科学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盆。在我国,会计制度的产生、变革都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社会经济环境是一个宽泛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因而企业会计制度从它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在不断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持续演变着。 3 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的缺陷 现行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仍有很大缺口。尽管当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13个行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但很多交易和事项仍缺乏相应的会计规范,尤其是一些特殊事项、特殊交易和新兴业务。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少通用的标准在处理相关事项、交易和业务有着相互冲突的规定,而特殊的事项、交易和业务又找不到相应的规定,这些说明,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实际上仍存在相当大的缺口,实务中还有很多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标准而只能用会计推理的方式来解决,而这种会计推理被认为操纵的可能性极大,最终的后果就是会计处理很不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楚。按照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会计制度体系的设计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最初是作为指导会计制度的规范出现的。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起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是在《会计法》指导下制定的原则性的会计规范,而会计制度是在会计准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的会计规范,这样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应当由三个层次构成: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它们之间应该是指导和被指导的上下级关系。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实际上与会计制度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两个标准体系并列,经常造成不一致和混乱,影响会计实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较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范的制定不规范。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国外的标准,且注意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体现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可是在会计制度的出台以及解释方面,随意性就较大。一个明显的表现就体现在对企业会计制度解释的规定上,当新出台的规定及解释与原先的解释不一致时,可以轻易地否定推翻原先的解释。另一方面,会计制度的制定不规范也体现在各个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制定和设立会计制度上,某种意义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企业根据自身现实来有效进行会计工作的灵活性,也给一些企业随意制定自身会计制度、滥用会计政策提供了可能。因而,财政部应该明确所有的会计标准包括会计制度在内的立法权全部归属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每一个解释都要通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并以公告形式发布。 结束语:我国目前实行会计法律规范为指导,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共建、平行推进的双轨制模式,是当前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实际可行模式。在这种会计规范体系之下,理想的结果是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企业会计人员薄记水平的提高,加之会计准则中提供了各类业务的具体详细处理方式,从而使得会计制度的作用逐渐弱化,当会计制度对企业没有参考价值时,就可完成由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熊哲玲,梁静.论我国会计规范改革方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作者简介:李明东,男,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储运销售公司财务科)。 补充: 【1] 吴健. 企业会计规范问题探析[J]. 上海企业 , 2006,(07) [2] 本刊编辑部. 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示意图[J]. 财会通讯(综合版) , 2005,(01) [3] 李易.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J]. 财会通讯(综合版) , 2004,(07) [4] 何存花. 建立科学会计规范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0,(S2) [5] 高文静. 建立与WTO相适应的会计规范体系[J]. 辽宁经济 , 2005,(03) [6] 李红, 马瑛. 我国会计行业如何面对WTO的挑战[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 2002,(03) [7] 胡东明. 建立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J]. 铁道经济研究 , 2004,(04) [8] 鞠红兵. 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基本结构[J]. 中国审计 , 2001,(12) [9] 党建玲. 关于会计规范体系的思考[J]. 西安金融 , 2004,(09) [10] 杨靖, 李克桥, 田小凤, 王淑珍. 加强会计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 集团经济研究 , 2006,(03)
家装e站邯郸站
试论新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毕业论文 [2010-05-14 03:26]【摘要】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会计事项的不确定造成会计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弹性,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在解读会计职业判断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方法职业素养 1 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 2006年财政部颁布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细则较多,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更多的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这些加大了会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会计人员应当结合本企业的情况做出职业判断,具体可能反映在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落实、资产减值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判定、或有事项的预计与处理等方面。面对新的经济环境, 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任务。 有学者提出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笔者认为应对这一定义中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进行补充修正,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应当涵盖会计的全过程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不能局限于会计核算、编制报表, 其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与会计估计等。 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实质,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对经济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会计人员选择恰当的职业判断应遵守以下原则: (1)遵守会计规则。公认或权威的会计法规会为会计人员反映客观的会计信息节约大量成本,因此,遵守会计规则是实施恰当职业判断的首要原则。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因新情况的出现而显得缩手缩脚,或者因为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没有把握而难以正确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它相关机构都有责任对会计人员实施业务指导,加强其对会计规则的正确认识, 以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 (2)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会计是融技术方法和专业理念于一体的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会计职业判断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始终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会计人员者的较高职业道德素养是会计制度发挥效用的沟通基础。 (3)公允的反映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会计职业判断只有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以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同时重视对企业所处的经济、技术及法律等综合环境的分析利用,才能做出合乎目标的理性判断。 (4)前瞻性的预测风险。会计职业判断随时面临着后果不确定性的风险,除职业人士意识到的“显性风险”外,还有因个人在实施判断时的局限而导致的未识别到的“隐性风险”。失败的判断带来的不仅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还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该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前瞻性的进行风险预测。 2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及特点 会计职业判断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引导和控制就可能导致信息失真,但目前,在我国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未给予职业判断应有的重视,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不高。 (1)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不强 一些会计人员对职业判断的运用仅限于会计专业范围内,往往容易忽略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新型经济业务特别是会计准则未做出明确规定的,习惯性从现有做法中找方法,找现成的解决办法,很少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对现有准则中的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没有深刻领会,不疑难经意间就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业判断。由于习惯了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详细规定,我国会计人员实务操作往往照搬照套,很少去思考各种会计处理的本质内涵。会计处理逐渐僵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弱化。 (2)会计职业判断不能完全独立? 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一定会影响企业的价值,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当它与管理者的目标不一致时,常常会让位于管理者的需要。在我国,企业管理者的会计选择行为通常凌驾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之上,一些管理者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因此导致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比如,2004年四川长虹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提取了高达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增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约亿元,而2003年对于应收账款的计提却为零。可以说,有缺陷的企业管理结构对会计职业判断的非独立行为提供了直接推力。(3)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千差万别,一些会计人员业务不太过硬,碰上新型经济业务习惯性向上级请示,或向制度制定机关问讯。对于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作出处理的经济业务,如果没有上头的首肯或上级机关发文,会计人员总觉得不稳妥或是不知所措。这一方面造成了制度制定机关习惯性插手会计实务工作,另一方面造成会计人员普遍缺乏自信心,这样必然导致会计职业判断出现功能性衰退,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职业判断时创新思维方式的发挥。 3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对策 (1)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竖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计划经济条件下,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主观上造成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由“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能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更在主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因此,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时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的空间范围,以减少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 (3)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会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积累,对经济知识的全面把握有利于其职业判断信心和能力的增强。会计人员一方面要自觉加强学习各项财务制度,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合理的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善于积累执业经验,善于利用岗位轮换提高综合业务素质,通过交流和总结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后,要指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更应当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讲求职业道德,审慎地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 中经专网.逆向会计职业判断: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选择.转贴于中经专网[2] 孟元清.如何做好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之友.. [3] 许家林,冯俊,王辉.关于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财务与会计导刊. [4] 钟志贤.论会计职业判断与能力提高.当代经理人.2006,21. 【参考文献】 [1] 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 刘彦.也谈会计职业判断[J].河北财会,2002(9). [3] 陈继初.论权责发生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J].会计之友,2002(9). [4] 张继勋.审计判断应遵循九项原则[J].财会通讯,2003(1). [5] 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吴荣生,钱爱社,邵国良.刍探会计职业判断[J].财会研究,2002(5). [8] 杨荣辉.会计职业判断探微[J].财会月刊,2001(7). [9] 曹孟行,向红梅.刍议会计职业判断[J].四川会计,2002(5). 主要参考文献林斌。2000.论不确定性会计。北京:中国出版社,40—43林钟高。1997.会计行为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魏明海等。2000.盈利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7—21夏博辉。2003.论会计职业判断。会计研究,4:36~40于玉林、李端生。2001.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 参考文献: [1]郑文华.浅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绿色财会,2007,(10). [2]倪华,王兰玉.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及对策.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3). [3]李振宇.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的影响.现代商业,2008,(6). 参考文献: [1]张彩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6,(1). [2]王永珍,田广菊.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应对新准则挑战[J].中国农业会计,2007,(3). [3]张伟.对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18). [4]苏红敏.谈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J].会计之友,2005,(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5-79. [3]杨小华.浅议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J].教育评论,2005,(2):94-96. [4]招燕.会计教学改革与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J].市场论坛研究探索,2006,(9):参考文献 [1]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7-10.
VV爱吃007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等后面的复制品吧
嵌入式技术论文篇二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摘 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含义、发展、现状和我国在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的机遇,重点介绍了嵌入式
参考文献格式怎么设置 参考文献格式怎么设置,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参考文献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参考文献,在文章中参考文献的运用还是很广泛的,只是大部分人并不知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我的分享吧!以下是详细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