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拉米酥
吴藻是个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出色的女词人。在中国妇女文化史上,这是位较早觉醒的女性。女性的觉醒,大抵始自于婚姻问题,但仅止步于此,觉醒尚难有深度。吴藻的女性自觉,可贵的是对人生、对社会、对男女地位之别以及命运遭际的某些通同等问题,都有其初步的朦胧的思考,从而成为这种思索和悟解、觉醒长链中值得珍视的一环。这阕《金缕曲》是《花帘词》中的作品,《花帘词》编刊于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春,也即系吴藻三十岁前所作,而此词编次甚前,乃吴藻二十三岁前后的心声。上片有两个要点,一是“问天”,二是女性自省。问天,是对不公世道的抗议。世道之不公,扼杀才性,对男女其实都一样。然而“豪士气”难消时,最激烈的形态却是“咄咄书空”,那么就没有理由让女性一定要将“愁”视成“吾家物”,没完没了地形诸笔端。这是吴藻对女性弱点的自省。把女性从“愁”中解脱出来,自省也即自强,挣脱的乃是一个软弱的情结。看似平易的词语中跳荡的是颗强毅的心,吴藻是深刻的。下片紧承这自省而来,强化女性自振意识。“英雄儿女”既然“无别”,而且“千秋收场”全皆是泪成血,那么女性红妆们就不必放不下“柔情”,应和须眉男儿一起去唱“大江东去”。人们都熟悉秋瑾女士《满江红》词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之句,而吴藻则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已有此觉醒则更可贵。吴藻强烈意识到“柔情”、眼泪改变不了“皆成血”的收场,感动不了“苍苍”的。吴藻的能有此震聋发聩之唱,与她介入男性历来独主的文化社会有密切关系。而其之所以得能介入社会文化生活,又是因为有袁枚到陈文述这个鼓励女性文学文化的“性灵”系列的存在,吴藻正是陈文述“灵伯”之女弟子。文学史家们不该轻忽这一事实。
烈香杜鹃7366
《宋代女词人评述》作者:任日镐著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4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宋代女词人传费振刚主编;刘敬圻 诸葛兵著吉林人民出版社你在哪个学校,看图书馆里能用读秀么,读秀里的资料很丰富补:清代女词人顾太清作者:雪林女士 刊名:妇女杂志 出版日期:1920 期号:第7期关于清代女词人顾太清作者:储皖峰 刊名:国学月刊 出版日期:1927 期号:第12期清代女词人关秋芙评传作者:宗鸣 刊名:人道 出版日期:1948 期号:第9期清代女词人吴藻——读词札记作者:彭俊彦 刊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1980 期号:第5期绡山寻踪-清代女词人贺双卿考辨作者:张国擎 刊名: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1985 期号:第2期清代女词人吴藻的悲情生活作者:李保民 刊名:食品与生活 出版日期:2004 期号:第9期清代闺秀词的代表——徐灿词研究作者:文革红 刊名:理论观察 出版日期:2004 期号:第4期评《清代四大女词人——转型中的清代知识女性》作者:吴国梁 刊名:清史研究 出版日期:2003 期号:第3期论清代满族女作家太清词之“气格”作者:薛海燕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2 期号:第1期论清代满族女词人顾春及其《东海渔歌》作者:李杰虎 刊名:河南社会科学 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4期尘梦半生吹短发,清歌一曲送残阳: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和他的词作者:卢兴基 刊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1期尘梦半生吹短发 清歌一曲送残阳——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和她的词作者:卢兴基 刊名:阴山学刊 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1期清代滨州才女刘眘仪作者:石业华;阎林蔚 刊名:春秋 出版日期:1997 期号:第6期清代女性词人自我形象的重塑作者:汪青云 刊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2期论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爱国词刊名: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12期论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爱国词作者:段继红 刊名:名作欣赏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24期清代女词人顾太清作者:汪玢玲陶理 刊名:东北史地 出版日期:2005 期号:第2期清代女性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作者:杨萍 刊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5 期号:第6期没有搜索到明代女词人的相关文章
有关参考文献的写法 导语:参考文献的写法是怎样的呢?这个成为广大应届毕业生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我分享的有关参考文献的写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参考文献的写法 (一
芦荟的作用 一、美容的作用 芦荟能够改善皮肤的质地,营养肌肤,保持皮肤的白皙、嫩滑、弹性、红润光泽,市场许多的化妆品的含量表上都称有芦荟,其实,新鲜、成熟的芦荟
最简单的是用百度学术,输入论文题目,查到你要的文章,点引用,复制粘贴即可!
1、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
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膑等人,而吴起总会给人差一筹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吴起在政治上的成就太高,楚国变法不弱于李悝和商鞅;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