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莳光
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教育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尤其重要的因素。好的人才离不开好的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要占领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先机,首先要注重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纵观人在不同阶段思维和学习的特征,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又要特别注重幼儿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创新往往源于差异,源于头脑中的奇思妙想。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具有差异性和一定的想象力,在幼儿阶段,这种差异性又表现得更为明显,想象力也更为丰富。若能在这一阶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促进幼儿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幼儿教育;创新性思维;培养;探讨
一、幼儿的思维特征与学习特点
人的发展分为多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人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是存在差异的。其中,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脑力和兴趣的形成和开发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今后思维和学习习惯形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在思维方面,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中他们的想法往往天马行空而又新奇独特。在学习方面,幼儿更倾向于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事物,因此他们更能接受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针对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面的独特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上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元授课形式,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并不是靠简单的短时间内加强教学强度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在长久的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的一步一步地培养出来的。在教学中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样的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和活跃幼儿的创新性思维。笔者认为,采用以下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具有明显的效果。
(一)采用小故事的教学形式
幼儿最先接触的儿童读物一般都是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小故事是他们开始认识世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把小故事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引进幼儿的课堂,针对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倾向,十分符合幼儿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对活跃幼儿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在课堂中运用小故事来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在幼儿本来就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往往就能事半功倍。通常来说,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就能从父母和儿童读物等途径中熟悉不少的故事。对于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来说,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小故事的这一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日常教学,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效果。
(二)采用教学内容情景化的教学形式
情景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这一形式通过模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的环境来加强和丰富学生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情景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等诸多优点。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各种教学道具把日常的枯燥单调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让幼儿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情景构建中去,并通过情景剧、小品、影视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直观的呈现。在情景化后,教学的内容能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教学的效果能大幅度地得到提高。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学的形式,能够给予幼儿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情感、活跃了幼儿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把幼儿带进具体的场景之中,就是既能让他们“用心”来学习,也能让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情景的模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幼儿能够极大限度地参与到了课堂中来,有了充分展现自我兴趣特长和丰富想象力的平台和机会,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三)采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创新这一行为正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能被满足的需要或是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创新离不开生活。因此,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上,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之中,还应该扩展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去。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在现实社会中教师可以利用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幼儿主动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植物标本收集和制作、参观科学展览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平时也可以通过和家长的互动来一起共同引导幼儿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多动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利用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创新回归生活的本源,有利于幼儿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上进行思考并作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能充分体现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效果。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整个人才教育过程的起步阶段,其教育质量的优劣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也要从幼儿教育阶段着手。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上,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糟粕,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要针对幼儿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和大胆采用多元的能充分发挥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效果教学形式,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作者:阚艳红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安头屯镇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赵双英.如何在幼教中加强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0(20)
[2]刘亭,陈朴.创新教育——21世纪幼儿教师的必然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
[3]徐益丹.幼儿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探析[J].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2010(17)
[4]姬东风,郑秀丽.学前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前大班幼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2(15)
jason大魔王
幼儿创造力培养思考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幼儿创造力培养思考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了,发展幼儿创造力成了学前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幼儿来说,创造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属性,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正逐渐由贫乏和零碎向丰富和完整发展,所以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绘画尤其是创意画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也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范围对幼儿的绘画进行恰当的启发和指导,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幼儿而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就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创意绘画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创造力 发展 创意绘画 学前教育
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创意绘画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对某些事物具体属性的了解是极其模糊的,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属性模糊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思维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发展幼儿创造力与进行创意绘画的过程中,幼儿需要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来绘制出自己想象中的'东西,这样一来既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活跃,又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
其次,对幼儿来说,绘画活动是他们比较喜欢的课程活动,所以美术课在幼儿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绘画、感知自然界的事物,老师通常会通过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让幼儿自己进行创意绘画来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就需要老师在教幼儿绘画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进行绘画,这样一来不仅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兴趣这个老师的指引下,那些有绘画天赋的幼儿在课堂上凸现出来,并使他们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
在幼儿创造力发展与进行创意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范画
虽说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学生逐渐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但是还是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大包大揽。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比如,在教幼儿绘画的时候,老师没有让幼儿自己去观察事物,然后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具有创造力的图画,而是将图画画在黑板上,并叫学生按照黑板上的图画来画,这样就禁锢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对幼儿的发展极为不利。
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不够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
幼儿的思维模式和我们大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但是有些老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喜欢将大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他们认为幼儿学习主要是通过老师传授来获得知识的,对于创造力来说,以后可以慢慢地发展和培养,从而错过了幼儿最好的发展创造力的时期。在美术课堂上,对于幼儿一些千奇百怪的创意绘画,老师往往因为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画而对幼儿进行批评,从而打击了他们创造的积极性,抹杀了幼儿的天性,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如何将幼儿的创造力与创意绘画联系起来
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所以在指导幼儿绘画的时候,要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虽说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画的图画在我们看来只是几个圈、几条直线而已,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他们对自己所感知的事物的独特的描述符号,这都根于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们绘画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从幼儿的生活出发,重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具体表现在:
教幼儿学会观察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多带幼儿走出课堂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与此同时,老师还要帮助幼儿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大自然,并在此过程中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幼儿画春天的景色时,老师要带幼儿在室外对大自然的一些特征进行观察,让他们看看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可以观察植物、动物以及感受一下春天与冬天、夏天的不同。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后,幼儿则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意绘画,画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春天的样子,这不仅能够使幼儿了解季节的变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3)篇。
鼓励幼儿进行观察
老师在平时要多鼓励幼儿进行观察,为幼儿营造宽容自由的创作环境,如,老师可以让幼儿对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用创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客观合理地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这样就增加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并让他们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用图画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幼儿在听音乐和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节,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使幼儿的思维模式和想象力得到了开发,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还使幼儿从创作中获得了乐趣,为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做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老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学习。如,对于18个月到3岁的幼儿来说,正处于 涂鸦期 ,他们会对自己所观察或者感受到的事物以涂鸦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在这个时期,不培养怎么画,而是让幼儿自己用口头描述自己画的东西,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于3到5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处于 象征期 ,这一时期的教学应该侧重观察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观察中进行创意绘画,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对创造的兴趣,并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和进行创意绘画。如,老师在上课时可以为幼儿展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便很容易地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这样一来,幼儿的个性特点得到了表现,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挖掘出幼儿的绘画天赋。
对于幼儿来说,老师在教他们绘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他们的创造力进行培养。老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来感受自然界的事物,还可以根据幼儿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对他们的绘画进行适当的指导,但是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幼儿。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自己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创意绘画,这样一来既有利于锻炼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并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宋爱慧.创意绘画与幼儿创造力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XX(02).
[2]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特点[J].西北师大学报,2015(12).
[3]常丽芹.幼儿美术教育的学习不等于扼杀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5(8).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并把创新作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一、好奇——创新
苏东坡曾说过:“ 文章 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作文 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
我们写文章强调“意为先”,写电视广告文稿亦如此。电视广告的魅力来自创意,没有创意就没有生命力。 创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和文学创作一样,电视广告文
要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一成不变的课堂,努力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并把创新作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一、好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