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4

花花的老妈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西方体态语比较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ragonyanyan

已采纳

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132 评论

bluefiresky0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非语言差异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非语言差异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

摘要: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进行传情达意,然而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语言交际,殊不知语言交际只是人们交际的手段之一,而忽视了用非语言交际来进行表达。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行为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接触等等。

关键词:

跨文化 语言交际 符号

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规则来约束,也没有一套确定的符号系统,它可以连续不断地使用,也可以配合语言行为进行更完整的交流会话。在非语言交际领域和语言交际领域中,文化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非语言交际中,同一个体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交际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的作用,在我们走进一个饭店的时候,就会看到服务员一边说:欢迎光临,一边对我们微笑鞠躬这其中的动作都是对所说的话的一种补充,从而更生动形象地辅助语言交际顺利的进行,使语言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更直观具体。

一、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可信度较大,很多非语言交际完全处于无意识支配之下,比语言行为更具有真实性。

首先,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因此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表达非语言交际行为则需要综合把握周围的情况才可确定。例如,一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既可以表示愤怒,也可以表示亲昵的关系,那么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就要在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

第二,非语言交际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系统,并且每个动作所表达的意义也不是固定的。例如,拇指与食指弯曲做“0”状,其余三根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圈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而在我国却是数字“三”的意思。

第三,非语言交际在表达时可以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来到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他是否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行为举止等都在不断地传达某种信息。

第四,非语言交际的手段有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的表达,例如,哭、笑、生气等一部分表情。而有些则是后天习得的,如一些手势、姿势和服饰等等。

二、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中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及服饰的差异

1.眼神表达的差异

眼神的传情达意的功能是我们在交际时运用的最为普遍的一个内容。西方国家的父母从小就会告诉他们的孩子,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是表示在聚精会神地听,二是表示一种诚意、一种尊重。而眼睛如果转移或者是看其他的地方就表示对讲话人的`不尊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人们则认为讲话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在听领导讲话时,下级的眼睛要向下看才是表示对领导的尊重。

眼神还对话轮转换起调节作用。听讲话的人逐渐加强对讲话人的注视,点头的次数增多,这说明话轮即将转换,听的人可能要接着讲话。“接替的暗示要想成功,对话的双方必须在交换角色的哪一点活力哪一点不远时目光接触。这些的暗示有助于我们了解何时放弃谈话,何时得到反馈并核实反馈何时继续相互作用。”[1]165

当我们看到陌生人时通常都是目光触即移开。如果与陌生人的目光触碰后迟迟不肯移开接触的视线,则往往包含着好奇、喜爱、产生兴趣等含义,尤其是一个男孩盯着一个女孩看了很长时间,则代表他对这个女孩子有好感。但是我们的文化背景中盯住陌生人看是不礼貌的,而白种人则不忌讳这些。

2.手势表达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会运用手势表达一定的含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们中国是表示杀头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里却表示吃饱了的意思。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手势也具有不同意义。

每个民族又有他特有的手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知道和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的上面是表示希望事情能够顺利的进行;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路旁的司机向上伸出大拇指,是表达他想打车,还有一些手势语也越来越国际化了,像:食指和中指做出“V”型就是表示胜利的意思,还有把两只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或者“没有办法”的意思。

3.身势表达的差异

总的来说,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的人们交流时动作较多,并且动作幅度也较大;而北欧、英美人,东亚地区的人的动作却较少、幅度也较小。

美国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站立和坐着的姿势与我国的师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觉得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太随便,教师管理的不严格,而英美人则认为我们的教师管理的太死板,束缚了学生的自由。这就是因为教育思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在我国表示同意的时候可以用点头来表示,“而斯里兰卡人却习惯用微微摇头来表示肯定和同意,表达否定答复或不同意时则使劲的摇头,但在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则还是要点头。”[2]12可见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他独特的意义。

4.面部表情表达的差异

面部表情确实存在着民族种族的区别,不同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和程度存在着差异。我们通常认为西方人面部表情多,东方人喜怒不形于色,难以捉摸。而研究又表明男人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感情,而女人则相对容易外露一些。

微笑方面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虽然微笑一般都是表达愉快心情或者是友好,但美国人认为笑是表示高兴或者认为某件事很有意思。日本妇女因为慌乱或者遇到尴尬的事情而微笑。

5.服饰穿着的差异

现代社会中,服饰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衣着象征着身份和职业,某些大型的公司都有自己公司特制的正式服装,公司的职员工作的时候必须穿上制服,在西方国家尤为重要。什么样子的场合搭配什么样式的衣服,在当今社会中是很有讲究的,正式的场合,如参加宴会、重要的会议要着正式的服装,在参加西方国家的社交活动中,请柬上往往都会注明着装的要求,印在请柬的右下角处,而像一些随意性的聚会则没有要求,穿些随意休闲的就好。

125 评论

幸福的小萝卜

体态语运用的技巧与策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体态语及其词汇,充分发挥体态语在教学中的功能。掌握运用眼神的技巧与策略,传情表意;掌握的运用姿势技巧与策略,以助语言;掌握运用表情的技巧与策略,感染启迪;掌握巧修仪表的技巧与策略,以作示范;掌握巧识学生体态的技巧与策略,以知导行。熟练掌握体态语运用的技巧和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身体动作,每个教师都会做;面部表情,每个教师都有。但是每个教师会做的动作和每个教师都有的表情与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的体态语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丰富的体态语词汇,熟练掌握和运用体态语的技巧与策略。所谓体态语运用的技巧与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势、表情等巧妙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引起学生共鸣,热烈地烘托出交流的气氛,增加教学效果。体态语运用的技巧与策略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因素进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高超精湛的艺术,有时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43 评论

我最牛牛

“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上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肢体语言,即“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妙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的确,肢体是教师自身形象的一个生动直观的窗口。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体态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近,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那么,究竟何谓体态语呢?(一)、 “ 体态语”的定义人际间交流的工具和符号,可以概括的分为两类:即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言语交流指的是利用有声的自然的语言进行交流,即语言符号系统。非言语交流是指运用言语(说和写的方式)以外的其它渠道传递信息的交流方式。而构成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有三种:即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和有声交流。其中动态无声交流又称体态交流,即体态语。它是以人体姿态、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手势和其他动作。这类非言语行为既可于言语同时使用,又可单独使用,它在师生交流,理解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传递情绪、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既可用点头、手势等代替自然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指示,也可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辅助说明, 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二)、 “ 体态语”的作用体态语(Body Language),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形象,生动,易帮助学生理解,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它还具有以下的作用:一、替代母语,安全融入第二语言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 模仿能力也是异常的突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来进行教学。但是又由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词汇量不够大,,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而且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与交流空间,所以教师用一连串的英语来解释一个单词或词组,学生不但听不懂,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而在用动作表示语意的过程中,手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象形、指示、表情、达意等多种功能,是体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手势应做得舒展自如,手的动作使用合理,如手心向外,左右轻轻摇摆表示“Hello!”“Hi!”;手心向下压表示“Sit down!”;手放在胸前介绍自己:I'm ……;这些内容可以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但更多的内容既要靠教师的动作,还要有入境的情景,学生才能理解。如教授“May I come in?”时,我走到门口敲了几下门,然后一边用手指向教室里面,一边说:“May I come in?”80%的学生猜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进来吗?”又如,在教授句型“I get up at six o'clock”的时候,刚开始他们不明白“get up”是什么意思,在经过提醒“in the morning”之后,学生们就猜:哦,周老师在早上六点钟刷牙或周老师在早上六点钟洗脸。针对这一反应,我就坐在凳子上,做着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的动作。如此一下,效过甚好。 学生马上就心知肚明了。接着我问他们:“When do you get up?”的时候,一切就顺利多了。此时的Body Language为教师避免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母语进行讲解起了很好的作用。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演技。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例如,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体态语游戏——看动作,猜词语(look and guess)。这个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教师在台上表演一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由地猜。教师可以用“Really?”或“Maybe.”来回答他们。这样不仅回忆了大量的单词,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但学生的想象力是活跃的, 因此,结果各有千秋也是正常的。有的想象合理但缺乏创意; 有的新颖但不合理;有的既合理又新颖。 对于不同的想象,教师都不该持否定的态度。三、 活跃课堂气氛, 使语言更加形象如果一种语言不加任何修饰, 那学起来就比较干巴、无味。 特别是对于喜欢多变的小孩子,他们是一个最不能拘泥于单一的群体。 如果看多了,听多了,说多了,就也有一种想动一动的欲望。 所以教师有时候可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如:在教授动物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和你一起做动作,这样的课堂才是童年生活的课堂。小手甩一甩,小腿扭一扭,小嘴动一动,愉快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提高了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 教师丰富的表情与动作使语言更形象化了。四、 发挥体态语特殊的情感魅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各种体态语中眼的动作比较特殊, 既有调节功能,又具有说明和表露功能。熟练的运用眼神的各种变化便能表达出各自内心的思想,意图、情感及其它体验。如教师双目炯炯有神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目光与学生目光接触会使学生产生你在注意他的感觉。正确的使用好每一个眼神,可以使英语课上得生动有趣,效果显著。一个赞许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在英语课上积极回答,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鼓励,他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三年级的常婉祎同学就是这样,每次看到我赞许的眼神,她总是更加专心,积极地表现自己;一个期待和鼓励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学习成绩一般、胆小、不敢开口的学生得到鼓励,变得轻松,大胆,并能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常衡是一个胆小,不敢开口的学生,每次她主动回答问题,我总是竖起大拇指给她一个“Good”。即使答错,我也会用她的优点如“常衡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来鼓励她。让她在教师期待和鼓励的眼神中,养成敢于放声说、大胆讲的习惯。 一个责备的目光,可以使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交头接耳的学生得到暗示——老师正注意自己呢,他们会马上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当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用责备的目光来对待学生,否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面对学生,教师应当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这样才能使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 运用“ 体态语”的注意点1、 体态语言要有针对性。三年级英语课基本上可分为四类:交际用语、单词、童谣和英语歌曲。在这四块教学中要求教师使用体态语言要有针对性。在教授表示“动物”的单词时,我采用一边做动作一边呼出“音”的体态方式,而教授表示“颜色”的单词时,我通过拿出了一个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我为学生吹气球,吹好后说出该颜色的读音,通过这一体态来完成。其他颜色气球找学生来吹,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单词授完后,我将吹好的气球一个个抛向空中,看谁先说出该气球颜色的发音就把气球奖给谁,学生兴趣高昂,于是,自然地实现了英语课的教学目标。2、 体态语言力求准确恰当。小学生无论在学习语言上还是在活动上几乎都是以教师为准则。所以,教师的体态要到位。在教授“a rhyme:Rain,rain,go away”时, 我拿了一个双响筒,一边慢慢有节奏地打着,一边有感情地说着,并伴有让睡懒觉的“Little Jony”赶快起来的体态及表情,学生在有节奏的声响中看着老师的体态及活动,似乎已经体会到了这首rhyme的语意和朗读特点,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兴趣很高。通过教学实践,我初步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正确、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 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深厚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个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应学会在英语课上充分发挥 体态语言的优势。

218 评论

相关问答

  • 明朝武器和西方比较研究论文

    明朝科技虽然只是作为官僚贵族的玩物才出现。但明朝的科技懂那么点历史的都知道,尤其是火药与造船业,十分发达!郑和下西洋的旗舰宝船排水量7000吨,可载人1000左

    亲爱的小慧慧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浅析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

    爱漱口的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西方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论文

    在男性的作品中也可以凸现女性意识。在中国,女性意识随着人的解放和民族解放运动渐渐浮出历史地表,它一方面从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出发,以女性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去体

    hocc豆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美体态语的比较研究论文

    肢体语搜索言(body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

    水之语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日敬语的比较研究论文

    还是敬语比较好写吧。。。日语里敬语有很多,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等等,使用的方式都不同,这些拿出来和中文里的敬语做下对比,还是比较有可写性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汤糖躺烫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