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梦想
房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探讨
作为房建施工中的基础项目,地基项目的施工状况对整体工程有着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房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探讨论文,以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分析了当前房建施工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施工技术,并探讨了其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几点常见质量问题,包括基础处理问题、防渗施工问题、蜂窝麻面现象等。
关键词 : 房建工程;施工技术;注意问题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化。在这种环境下,为了赢得生存与发展,一些建筑企业将房建施工质量作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优势,强调房建施工的保质保量。从现阶段房建施工状况来看,施工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渗漏现象出现频率较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结合房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工程状况,采取科学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以有效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房建工程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在房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注重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房建施工质量,进而更有效地解决房建渗漏问题。
1 房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探讨
地基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作为房建施工中的基础项目,地基项目的施工状况对整体工程有着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房建施工中,必须确保地基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地基工程施工技术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1)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深基坑支护作业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现场考察,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及基坑深度,确保其施工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需时时关注施工所在地水位状况,保证基坑底与水位相隔距离在1m以上,必要时可采取持续排水措施。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挖土机的间距在10m以上,并在施工周边设置相关的警示牌,搭建安全栏杆,以增强施工的安全防护。当需要进行人工吊运时,应提前检查起吊工具,确保工具的安全、牢靠,进而为起吊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2)桩基的施工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是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频繁的桩基施工工艺。在施工中,要确保孔洞直径与深度分别达到3m与100m左右。在完成灌注桩基作业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入适量的水泥浆至桩侧桩底,以此来确保灌注桩具备较强的稳定性。
钢筋施工中技术应用
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在进行梁柱节点的箍筋施工时,可采用现场焊接施工工艺,开展施工活动,在骨架搭建基本完成后,把预先准备的符合标准的柱纵筋套入骨架,并扎绑牢固。其中,应注意纵向短筋与箍筋角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0mm,以避免出现两者之间相互碰撞的状况,并且在其下料时,可将纵向短筋转换为细钢筋。
框架柱纵筋施工技术。在框架柱纵筋安装过程中,根据安装施工的实际特征,可使用焊接与机械相连的施工工艺。对于需要搭接的地方,为避免搭接面积不足状况的出现,应注重对搭接末端的处理,采取弯折处理措施,让弯折钢筋与下部纵筋中轴线保持互相对齐的状态,以确保搭接的高质量。
保护层的施工技术。在进行保护层下料时,相关施工人员可结合情况,将梁箍筋高度合理降低20mm左右,以确保梁骨架受力均匀。在柱纵筋与梁纵筋保护层的厚度达到40mm以上时,则需要在梁端安置钢丝网。
模板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梁模板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梁模板施工前,首先弹好轴线与柱边线,在弹线的基础上固定好压脚板。其次立起柱模板,完成斜拉顶撑,并保证垂直度与模板对角的位置无偏差。在这个过程中,需在梁底标高位置进行缺口的预留,并设置木档,保持木档与缺口间的距离在20m以上。在进行柱箍安装时,确保柱箍之间的距离在50cm。对于大面积的柱截面,需进行模板的固定,其固定材料可为直径10mm的对拉螺丝。
柱模板的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柱模板安装的高质量,需严格进行轴线与梁水平线的弹划,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支柱标高作出适当调整,拉线找平模板。当梁模板的跨度在4m以上时,需对梁底进行施工,完成起拱要求。在柱模板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直径大于30mm的钢管来搭设梁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应用
(1)混凝土配制的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施工技术标准,采用地热性水泥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凝结时间等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粗骨料与细骨料应分别为连续级配砂石、中粗石,并将木钙减水剂或粉煤灰作为其施工使用的外加剂。
(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浇筑施工时,应遵照相关浇筑施工原则,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确保混凝土浇筑的一次到顶。在进行浇筑前,施工人员应检测混凝土的质量,以确保浇筑施工的高质量。对于检测出的不合格混凝土,需重新进行搅拌,并防止对施工材料的注水。另外,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需保持在300mm,不可相差太大,当出现较长的浇筑停顿时间时,还需根据施工情况,设置与之对应的施工缝。
(3)混凝土振捣的施工技术。在振捣施工中,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使用坡角、坡中间和坡顶等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其中,应尽可能将振捣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0mm。在完成振捣作业后,需将混凝土表面通过刮杠抹平,并铺撒直径在10~20mm范围内的碎石至混凝土表面,并通过木抹再次将其表面抹平,以提高振捣施工的质量。在完成混凝土振捣施工后,还需注重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混凝土施工的最佳效果。
2 房建施工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房建施工的基础处理问题
在房建施工中,地基是最基础的部分,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确保房建施工的安全,应注重对地基的施工处理,采用优质的施工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以此来保证地基施工的高质、高效。
在进行房建施工前,需要先进行施工现场的地址勘察,但部分施工单位通常是根据主观意见及设计经验进行施工,而未对现场作出详细的勘察,致使房建工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减少房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需要认真进行现场勘察,结合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及相关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草图,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基础施工的安全、高效。
防渗施工问题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渗水问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主要由框架梁柱与砌体外围间的裂缝造成的。房屋的渗水现象会影响到其建筑的外观、使用年限、功能及维修效果,因而必须注重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应预先进行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检查,确保其符合使用标准。同时,在砌筑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密度或强度不一致的.砖块。在框架结构施工中,应将每天砌筑的高度控制在以内,当其高度达到200m,应适时停止施工,在7天后再继续进行施工。在进行保温板施工时,应结合建筑高度,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当高度在20m以上时,可采用黏贴技术完成保温板固定作业,而当高度在20m~100m范围内时,便需要采用黏贴相结合的施工工艺。
防裂施工问题
在房建施工中,还需注意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的应用。首先,需提高配合比、振捣力度等各道工序的施工效率,并注意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注水量,以降低浇筑温度。为防止浇筑高差过大状况的出现,可采取分块分缝工艺。其次,施工人员还需加强对养护施工工作,通过及时洒水,保持新浇筑混凝土结构水分充足,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出现结构表面的裂缝现象。
蜂窝麻面问题
在房建工程中,蜂窝麻面出现频率较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把握好砂、水等混凝土中各配料的比例,以防止浇筑完成后产生泌水问题。在安装模板时,为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必须密封严实拼缝。当完成浇筑施工后,为防止砼中粗骨料发生沉底状况,需对砼进行适当的振捣,让其成形,以此来达到预防蜂窝麻面质量问题的目的。
3 增强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业主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活动,确保人员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只有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去,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创新施工管理方法
在房建施工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施工技术的发展需求,应进行施工管理方法的创新,将技术指导作为施工管理的基础,通过施工现场指导、监管等途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混凝土强度控制标准发生调整时,应及时了解其详细内容,并进行管理方法与施工质量控制手段的创新,正确对待房建工程施工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以此来实现对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体系
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房建施工详情,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体系,将施工方案与计划、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技术具体数据控制等纳入到施工管理体系中,确保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有章可循,以便于落实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更有效地提升房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 城市建筑,2014(1)
2 周永涛.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筑,2014(1)
3 赵育红.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4)
4 孙金龙,朱士斌.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力发电,2005(6)
5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3版)[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太仓站沈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那么要写好一篇建筑学论文该从哪里找资料呢,下面来看看我为大家准备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吧。
篇一:
[1]王辉.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3(7):484.
[2]赵其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运用[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3(5):23-25.
篇二:
[1]冯峻.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2.
[2]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杨致远.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风险及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篇三:
[1]陈一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建筑节能,2017(04).
[2]杨柳.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10).
[3]王鸿宇.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探讨[J].山西建筑,2012(08).
[4]石俊龙,程大磊,林晓波,等.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研究[J].北方建筑,2017(01).
篇四:
[1]王辉.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3(7):484.
[2]赵其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运用[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3(5):23-25.
【扩展阅读】
建筑学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日益增多。现代的建筑在高度上越来越高,而地基深度却越来越深,对地下水的处理要求也比以往传统建筑的要求高出许多。众所周知,一旦地下水位高于地基深度时,极易出现建筑工程基坑坍塌、沉降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项目建设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地下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深基坑的情况,而深基坑常常会带来地下水渗漏的情况。所以,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采取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基坑的施工安全和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的来源和危害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主要有2个来源:第一、地下水渗透。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并为了让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设计时一般采取开挖更深度的基坑来提高其承载力,而基坑的深度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渗漏速度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地下水的渗漏量事渗漏速度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如果降水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通常造成基坑涌水、涌泥、涌沙渗漏,甚至引起基坑崩塌。第二、积累水量。基坑施工过程中,上层地表的渗水或雨水会不断的积累到基坑,积少成多,如果排水不及时,积水会浸泡基坑,使土体变软,严重的会导致基坑塌陷。
2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水的`问题,人工降水法应用最广泛。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以下分别介绍降水法中的轻型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降水方法。2.1降水法(1)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基坑的四周或一边埋设井点管深入到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安装输送弯管和集水管,最后水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后,地下水通过一系列环节最后从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下。这种方法特点是:机具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沙现象发生、提高基坑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坍方等情况使用。(2)喷射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井点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地下水并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可达6—20米,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3)管井井点降水法。此法的降水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用吸水机通过吸水管将水吸出排走。此法使用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此法适用于渗透水量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导致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真空井点降水法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2.2截水法此法是针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通过截水帷幕来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通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墙等施工方法在基坑四周构建一层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厚度和长度要根据基坑壁的土质、渗水量、基坑的深度和基坑等级等因素决定,有时需要辅助施工防护桩或防护墙,让截水帷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6cm/s。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当采用前一种方法时,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2.3明沟排水法此法最简单,适用于浅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特点是解决较小的渗水和雨水累积基坑中的排水方法。使用此种方法排水时,注意排水沟要挖在基坑的外围,沿着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并根据现场的情况设置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使用这种方法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没有注意将排出的水及时排走而发生回灌现象,导致基坑内的水越排越多的情况,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时引起基坑边坡土体塌方。所以,在排降水的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要注意观察排水情况和基坑土体浸泡、沉降、滑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地下水处理注意事项
在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基坑排降水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科学合理的排降水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排降水方法。具体来说,根据三种情况来制定排降水的施工方案。a.基坑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的选型;b.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深度超过3米,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c.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②要持续进行排降水。从基础开挖一直到基坑土回填完成都要进行排降水,而且在排降水过程中各个井点要做到持续运转,各个井点要平衡的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同时,要落实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对排降水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井点降水深度不平衡,排出的水回流,基坑边坡土体滑坡、塌陷,开裂,支护体系开裂、位移等情况时应该及时解决,或者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一起制定解决方案。③要注意监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发现新的地方发生地下水渗透时,不能擅自采取排降水的工作,而应该向技术负责人报告,通过专业人员勘察后制定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案,选择降水方法并制定降水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降水速度符合地下水渗漏的需要,才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同时,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该注意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和复核降水情况和降水措施的情况,及时地对基坑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基坑降水工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为项目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水一直处于不平衡、浑浊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施工应急预案,使用合适有效的滤网和砂滤料来处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建筑问题。然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由于经常涉及深基坑的情况,基坑排降水自然日显重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地下水的排降水的施工技术,采取合适的排降水方法,以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让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学院,2001.
[2]李琳.工程降水对深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刘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与变形预测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张杰.杭州承压水地基深基坑降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毕业设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开始写作的关键,先选好题,再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大家喜欢。 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具有预测能力的呼
房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探讨 作为房建施工中的基础项目,地基项目的施工状况对整体工程有着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房建工程中施工技
自己学学吧 用的时候不会就213了
一. 前言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一个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参加工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