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素包
2002年11月21日的《自然》杂志封面讲述了大米的故事。中国科学院的冯琦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篇关于栽培水稻品种水稻4号染色体测序的论文。有3500万个碱基对,占4号染色体的;对水稻4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共鉴定出4658个基因;水稻4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序列已完全确定;对水稻亚种间的比较、重复序列和基因簇进行了研究。
这是中国首次完成大基因组中单个染色体的精确测序。2003年1月23日,《自然》杂志的封面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徐星等人对“古氏小猛禽”化石的研究成果,证明它是四翼动物,可能会滑翔,代表着飞行进化向活跃的拍打飞行阶段,为鸟类恐龙起源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2004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的刘振峰和他的同事成功地确定了菠菜主要采光复合体的分辨率X射线晶体结构,这张照片成为了《自然》杂志的封面。这一结果将人们对光合作用中光能收集和能量转移过程的认识提升到了原子数据的水平。2006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家关于恐龙进化的研究再次出现在《自然》杂志的封面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的孟进及其同事报道了来自中国内蒙古的中生代新哺乳动物,它将哺乳动物滑翔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7000万年,并进一步证实了中生代哺乳动物在形态上的分化,分类和生活习惯远远超出了我们之前的理解。由于更准确的同位素“年龄”最终确定,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北京猿人头骨于2009年3月12日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
山中彩虹
1、2002年11月21日刊的《自然》封面讲述了对水稻的故事。2、2003年1月23日刊的《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徐星等人对“顾氏小盗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论证了这是一种四翼动物,并且可能会滑行。3、中国科学院的柳振峰及同事成功测定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 Å分辨率的X射线晶体结构图成为了2004年3月18日刊的《自然》封面图片。
佐鉺三鉺洞
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的第5篇,曾2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自然》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在Nature发布文章为何难,下面具体分析:
一、《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会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关注。所以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非常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是否正确有效。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提问与质疑给予处理,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从而不能发表。
二、科学的发展基本发端于西方。几百年来西方科学在全球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像《科学》、《自然》、《细胞》、《柳叶刀》等,全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都在西方,而全球一流的科学家也都在西方,包括评判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是由西方提出并打造出来的。科学是同行评价体系,如果一个顶尖的研究脱离了同行的评价体系,其成果和地位就很难在业界认可。 所以说,如果你能在nature上面发表文章的话,说明你在这一领域有非常深的认识,研究和了解,并且能够在这个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三、要想在Nature 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的文章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
主要讲地理和自然风光!
影响因子:42.778(2019年)。 《自然》(英语: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于1869年11
出国有可能,国内可能性不大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著、调查研究、临床研究等。《中国自然医学》杂志主要读者对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