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哲藤1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光中的这篇《我的四个假想敌》写的很有意思,看着四个如花似玉女儿的父亲时刻警觉会有假想敌来攻城掠寨。读罢顿觉吾苏宅危险已不远矣,好在我只面对一个敌人,不似老余要面对四个,但是,万一,唱唱日后特别招眼,给我陆陆续续招回来若干追求者呢,吾岂不是要以一五十知天命之驱独自应对若干二十多如狼似虎的小青年,生女儿何其麻烦也。
但是,不对呀,我担心的不是以上这些啊,我担心的并不是数量,而是最终有一天终会有一人把我的唱唱领走。一想到这很是怅然,既已生之养之为何又要眼睁睁的失去。
不舍,不甘,不忍,不乐,也许要到失去之日方知其中滋味。至少余光中有四个女儿,可以逐步的失去,分开来就没有那么痛了,我可是只有一个,一下子就全没了。
万一,老余家四个女儿要举行集体婚礼呢,那他岂不是比我还痛。
但是,即使比别人痛少那么一点点还是掩饰不了我的痛。“人生就是在不断前行中成长。”这句话我觉得应该改成:人生就是在不断前行中失去,而失去才让我们成长。我可以拒绝成长,但是我没法做到不失去。所以成长往往对应着“无能为力”。
老余的这篇文章写的嬉笑怒骂很是有趣。
比起余光中,爸爸的敌人少了两个,算是幸运的吧!爸爸不用像余光中一样一次要操心四个敌人呢!
余光中的俏皮又幽默的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用非常轻松愉快的方式告诉我们他的不安与排拒感,对於女儿们的男友,不论是把他们形容成摘水果的人或是敌军,在在都表达了一种审慎及戒备的的心态;相对的,我的爸爸可从不像余先生一样把此种心态表露於外,让我们这两个女儿知道,或许可以说,我们从来也不清楚爸爸对於我们交男友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心情,根本也就不清楚爸爸是不是也把男朋友当成了假想敌?不过,哪来的假想敌可想啊!根本连个敌人的影子都没见著,爸爸也就无须操心了。
「作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是亲密战友。」妈妈通常比爸爸来的早知道消息。纵使不是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女儿跟妈妈之间也会相互讨论,纵使只有一点小小的暧昧,母女俩也可以聊的非常的愉快,甚至妈妈会比女儿更加高兴,甚至还会问:「你们到底在一起了没?」然而爸爸总是最后知道消息的人。不论爸爸是否知道最新消息,在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时,他总是无时无刻地提醒著我们:「要认真读书。不要随便和男生出去!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千万不要忘了读书才是自己的本分啊!」每一次的提醒总让人觉得是多余的,因为我们都自认为非常的聪明,自己会注意到的,不需要爸爸的提醒。然而,在这些提醒的话语中,是否就暗示著如同余光中对於女儿男友的排拒感,我不知道,只是觉得爸爸很可爱,爸爸的可爱是在对於交男朋友的事竟想用朴拙的技巧就想阻止女儿对恋爱的憧憬,一切显得有点天真。
余光中用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我父亲用右手操作重物,用左手支撑家屋,余光中用幽默有趣的文章,娓娓道出内心对女儿的心系;我父亲用简单的几句提醒,守护著女儿的幸福。我在想,虽然父亲并不是个出色的文学家,也不会写出一篇脍炙人口、感动人心的巨作,但是在内心底为女儿思量与关爱绝对不亚於巨作的感人。我的父亲没有假想敌,有的只是对女儿的安全与未来的担忧,有的只是对女儿的幸福的关怀。
第一次了解到《我的四个假想敌》这篇散文时,好像有点改变了我对散文的印象。以前,我对散文的感觉是无病呻吟,无聊散漫这种,不过读了这篇散文,才发现原来散文之中也不乏贴近生活、形散而神不散的佳作。
这篇文章中,将女儿的男友或者追求者比喻成自己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不舍与依恋。作为一个女儿,我想切实地体会一下父亲的感受,怀着这样的心态拜读了这篇文章。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字里行间都是父亲的不安与不满。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爱女心切的父亲,而不是平时所了解的那个心系家国天下的诗人作家。从而也让我体会到了天下所有父亲的忧虑和无奈。
作者在文中提到说“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作为父亲的遗憾和无可奈何。在我们年少无知的时候,父亲是我们最好的玩伴,天天给我们“当牛做马”,玩的不亦乐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有了许多小秘密,一些女孩之间的秘密。这些私密是不能对父亲说的,只能给同为女性的母亲倾诉。久而久之,女儿与母亲的关系近了,与此同时,与父亲的心开始变得遥远了。
又如“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便是父亲的不安与恐惧。作为天一样的父亲,已经习惯了为子女遮风挡雨,突然有一天,翼下的雏儿不再需要自己的庇护,这样的失落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更何况,在父亲看了,不远处还有一些“天敌”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家孩子,这样的担心是每一个父母都有的。试问天下父母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入“虎口”呢?由此,作者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再如,“四个女儿也自有不乖的时候,在恼怒的心情下,我就恨不得四个假想敌赶快出现,把她们统统带走。但是那一天真要来到时,我一定又会懊悔不已。”这句话把父亲面对女儿的矛盾心理完全地,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读者。当女儿调皮捣蛋,让人苦恼时,希望她们赶紧嫁出去;然而当女儿真正嫁人时,父亲又是万分不舍的。这样的心态跟我们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每次放假回家,父亲总是嫌我太过吵闹,让我赶快回学校。可是当我真正要离家归校时,他又总是用那满含不舍的眼神送我上车。我只是到外地求学而已,父亲都是如此不舍,要是我真正要出嫁的话,不知父亲到底会用怎样的心态送我上“轿”。
这篇作品中还有很多话语能够引起我的共鸣,或者让我心生感悟。可是在这儿不便一一赘述,以免给人繁富杂乱的感觉。
总之,这篇散文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叙述将自己的.恐惧、无奈完完本本地呈现给了读者。更是用一些熟语、典故将全文的结构串联起来,使其更加圆润连贯,耐人寻味。
读余光中先生的《我的四个假想敌》,赞叹他的文笔,失笑于他文字中的幽默诙谐,同时,更是领悟到了他身为父亲对假想敌们非故意的防范,欣赏他对女儿们终将成为人妇这个事实的感慨、思考。
文章主要讲的是,时光荏苒,四个女儿渐渐长大成“少女”,也将会有四个“少男”偷偷的蹑手蹑足的来将原本只独属于“我”的四个女人“抢”走,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无奈、不甘与防范。
在“我”的眼中,十岁以前的女儿是最可爱的,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而在十七岁以后,她就一心奔向假想敌的怀抱了。尽管“我”一直是一棵劳苦功高,坚定的果树,但令人可恼的是,果实成熟了,竟是要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不过想到当年,“我”也是因为一位少女开门揖盗的情况下才破垒而入,抱美而归。可如今作为父亲,“我”却不愿意女儿们如此。
而在女儿们投向假想敌的过程中,假想敌们在暗处,“我”在明处,他们更是有家里的“内奸”接应,着实让“我”悔恨于当初未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保卫女儿们。如今“寇入深矣!”他们的照片顶替了女儿们喜欢的明星,被24小时供奉。情书,电话络绎不绝,更有甚者,已入家庭沙发,餐桌,与女儿嗫嚅密谈,默默相对。尽管有时候女儿们不怪之时,恼怒的想假想敌们早点把她们带走,但终归仍是不舍,懊悔不已,实属人生两大寂寞之一!
旁人问“我”如何要求女婿的条件,对待他的省籍,学识,相貌,“我”认为一切缘分上天安排,顺其自然,幸福就好!
文章诙谐幽默,我们眼中似乎浮现出一个无奈委屈孩子气的父亲。采用各种比喻,例如“女守将”,“昏君”,“敌人的炮火”,“平时鸭塘一般的餐桌”等,既形象的说明了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让人眼前一亮,读来爱不释手。
“女儿都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因此父亲对假想敌有敌意可谓情有可原。而这也正表现了一位父亲的自豪,无奈,不舍吧?
时光匆匆,我们总会很快的长大,飞出父母的羽翼保护下,独当一面。而在这时,勿忘父母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不论再忙再累,抽出时间多点关心他们,多回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从此,我们要成为他们的保护神,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那般,照顾关爱他们!
小二2004
《我的四个假象敌》 是余光中先生在女儿长大步入恋爱时所写的文章,内容大都是女儿男朋友的问题。 他将四个女儿未来的丈夫或男朋友看成四个敌人形象的概括了父亲与男友间的必定永恒的矛盾,语句会写幽默,在字里行间也看出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宠爱。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立意象全文的4个部分是这样创立“核心意象”和“系列意象”的:第一部分比较概括地叙述“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第二部分主要从父亲的想象中,叙述父亲与男友产生矛盾的过程;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那是具体地描写“假想敌男友”步步争夺、以致父亲难挽败势的经过;第四部分则改换角度,用父亲答客问的方式明示处于败势的父亲被迫提出妥协的4条件,以此深化父亲在人生这一阶段遇到复杂的、微妙的难题时的人生境景。 这篇文章看了一遍,在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一句话“女儿是上辈子的情人啊!”我们常常说父爱是深沉的,确实父亲爱女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他们表面上弱不禁风,实际上内心肯定会不快,养了那么多年的女儿最终还是跟着别的男的跑了,余光中先生应该是幸福又是不幸的,能够有四个小棉袄,但是最后陪她们老去的终究是别人。 回想自己与父亲的沟通,常常只是在你吃饭了 没,最近怎么样啊,要吃好喝好啊,忽然有点感伤,明白原来在父亲的心底一直埋藏着一颗对女儿难舍的心。 我想说“父亲不要担心,女儿不是不孝的人,会一直爱你的,直到生命尽头。”
dp73255815
《我的四个假想敌》出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书店出版有限公司于1987年1月出版繁体字本,1997年11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简体字本。该散文集还获选1999年香港电台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办的第七届“十本好书”选举之一。本散文集是余氏纯抒情文集之一。全书共载散文二十篇,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抒发的情怀也有所不同。如《牛蛙记》、《吐露港上》、《春来半岛、《山缘》、《飞鹅山顶》是作者居于沙田时写下的,记的都是沙田朴素的风景。同期写有《沙田七友记》、《送思果》等记与好友欢笑离合的轶事。《轮转天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秦琼卖马》则是他回台湾小住时写下的杂感。他在本书的幽默风格非常明显,尤其以《我的四个假想敌》最为突出。文中作者把其四位女儿的未来丈夫当作假想敌人,把男孩们对自己女儿的追求写得像攻城战似的,戏称女儿们「内奸」,开门揖盗,母亲则是女儿们的战友,他自己则是一个蒙在鼓里的昏君。追求者向余氏女儿投的情信,余氏写成轰炸其信箱的炮弹,又把女儿们的追求者的来电,写成实弹射击,把父亲对金儿被男友「抢去」的无奈表达得非常生动有趣,使读者会心微笑。其幽默感足以媲美林语堂、钱锺书。余光中(1928— ),原籍福建永春,南京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到过江苏、安徽、上海、重庆等地,自称为“江南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读书,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迁往台湾,后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任军中翻译员,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1958年入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台湾和香港多间大学任教,出席世界不同地方的学术研讨会。五十年代与覃子豪等诗人创办「蓝星诗社」。曾主编《现代文学》和《文星》。参加过现代派诗歌论争和乡土文学论战,为台湾两次重要文学论争的主将。创作有大量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出版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消遥游》、《听听那冷雨》和《隔水呼渡》等;评论集《掌上雨》、《分水岭上》等;另外翻译有《梵谷传》和王尔德《理想丈夫》、《不可儿戏》等作品。曾获吴三连文艺奖散文奖、金鼎奖主编奖等。
建议上一些日文网站检索·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
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月夜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