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9

欠我一场爱情
首页 > 职称论文 > 力量素质研究现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穿风衣的猫2012

已采纳

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关系探析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关系探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对以前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等角度,对功能性力量、传统力量的内涵、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共同,之处以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价值所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厘清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为相关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地认识力量训练提供方法思路。

关键词:

功能性力量;传统力量;训练关系;

一、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概念

(一)功能性力量训练

“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名词最早在1997年由着名运动专家gray提出,他认为人的运动是一个完整的“动力链”,功能性力量训练并非是身体一个部位的训练,而是神经系统以及深层小肌肉群的训练。Boyle将功能性力量训练解释为:人体是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运动的,不稳定的身体状态会让人体力量难以顺畅发挥,通过身体协调整体的练习,激活身体深层肌肉和小肌肉群,可以提高动作的平衡稳定以及身体控制能力,以此促进专项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说,功能性力量能令运动员将力量运用到运动技能中,它的训练是以运动质量来衡量的,而不是用负重或数字来衡量的。

(二)传统力量训练

传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自身的神经肌肉系统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之间关系,可以分为相对力量与绝对力量;根据完成不同动作所需要力量素质的特点,可以分为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传统力量训练是依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制定特定的训练计划,针对单一的某一块肌肉群训练,从而提高对专项的控制能力。

二、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特点

(一)功能性力量训练特点及优势分析

功能性力量训练注重了多角度整体性练习以及各肌肉群的协同作用,肌肉在运动链各个平面的协调练习,它是与运动项目的专项性相结合进行的力量训练,但不强调某一运动动作中四肢力量的过分发展。功能性力量训练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器械维持身体重心相对平衡的'弊端,通过身体在运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采用最多的器械有:瑞士球、平衡球、滑板、充气垫、小蹦床、平衡盘等等。练习者多是运用这些器械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力量训练,这些训练器械加大了训练中人体重心的不稳定性,进行不稳定性力量训练,不断调整自身的不稳定的状态,实现肌群能力稳定性的提高,同时使核心力量增强。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内,功能性力量的训练主要安排在一般和专门准备期。在通过完整的功能训练周期后,可以使人体在运动中的力量有效传递,在激烈的身体对抗项目中,可以有效保证身体平衡性,保证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从而也能避免在对抗中受到伤害。

(二)传统力量训练特点

传统的力量训练注重单个肌肉发展,肌肉力量增加的同时,肌肉体积也在增大。传统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动力性等长收缩训练、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等动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和循环训练法;其训练手段包括负重抗阻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等七种主要练习手段。由于传统力量训练对于单块肌肉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所以传统力量训练可以很直观看到训练效果。如:深蹲练习,主要发展我们的下肢力量,对下肢爆发力要求更强的运动项目能够更直观的获益。但也体现出了训练的不足,会出现上下肢力量不协调状况。虽然大重量复合型训练动作对于我们核心力量有一定的提高,但对于深层小肌肉群发展还是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完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力量素质训练。

三、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价值主要是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以及人体各小肌群和深层肌肉群的力量。长期的功能性力量练习可以提高核心小肌肉群的发力能力,尤其是脊柱周围的小肌肉群,从而提高身体的核心稳定性,身体运动时可以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提供更好的发力条件,从而使得灵敏性以及完成动作的速度提高。对运动项目技术支持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简单地认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为传统力量训练打基础。

传统力量训练的价值追求体现在通过有固定支撑,对人体肌肉群进行逐个或分块的单一维度训练,从而达到增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等效果。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于下肢的弹跳能力爆发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获得。对于传统力量训练来说,若想增加某块肌肉的力量,需要有强大的核心力量和深层小肌肉群的辅助,从而使肌肉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说,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二者相辅相成。

四、结束语

功能性力量训练是近些年在竞技训练界中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式,特质在于加强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以及核心区域深层肌群稳定性力量的增强,使得身体在高速运动或不稳定状态下,通过人体运动链的平衡控制作用以及运动链的不同部位和环节力量的衔接、传递和整合,来提高力量输出的效率,帮助技术动作在身体不稳定状态下更好发挥。而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生理学、解剖学及运动训练学上有着较大差异,但也都存在自身的优劣势,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弥补大小肌群发展不平衡、运动损伤的概率减小的同时,也需要结合传统力量训练发展基础的力量素质,两者都不能被否定,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协调发展。所以我们不可因为新型的训练方式出现就抛弃了传统的力量训练方式,所谓“传统”,就是一定在过去某个时期内产生巨大的训练价值,并可能在未来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对于功能性力量训练,则应以更长远目光对待其创新发展,通过今后严谨的实证研究挖掘和提高其对各运动项目的运用,并加以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瑞东,陈小平.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肌肉募集特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05):73-79.

[2]王志伟,闫军海.核心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关系探讨[J].内江科技,2012,33(10):63-64.

[3]功能性训练[M].人民邮电出版社,胡安·卡洛斯·桑塔纳,2017

98 评论

格桑之门

羽毛球运动速度和力量训练方法和生化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羽毛球运动速度和力量训练方法和生化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在羽毛球专项训练中,速度和力量练习是制胜的关键。依据运动生物化学原理,分析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对羽毛球运动成绩的影响,探讨提高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素质的一般训练方法和多球训练法,并就羽毛球运动员力量和速度素质训练过程中的营养补充提出建议。

关键词:

羽毛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生化分析;

引言: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其他国家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快速崛起,已对我国形成威胁。目前,世界体育强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项群理论中,羽毛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具有移动距离短,速度、方向多变的运动特点。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移动快速”“技术全面”“特点突出”已成为现代羽毛球竞技的主要特征。力量素质是最基础的身体素质,对速度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1],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都是羽毛球训练中的重要内容。羽毛球运动员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速度和力量训练,才能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2]。

1、速度和力量对羽毛球运动成绩的影响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速度是“快”的基本表现形式,依赖于运动员的基础体能和技能;而相对速度是“快”的高级表现形式,指运动员的变速能力,即对速度的控制能力,这是羽毛球运动员对其基础体能和技能的一种合理应用能力。羽毛球运动员只有在具备了绝对速度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相对速度,才能在比赛中获得优胜[3]。

力量是速度的基础,提高速度不能只进行单一的速度练习,也需从提高肌肉力量着手。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羽毛球运动中的基本素质,也是发展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员在场上快速移动达500次左右,其中蹬、跳、跨、步法移动、起跳扣杀等,都需要良好的下肢力量;前场的搓、勾、推、扑、挑球和后场的高、吊、杀球等,也需要一定的上肢力量和躯干力量。因此,羽毛球项目对力量素质要求较高。

从生化角度分析,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主要取决于体内的能源物质,即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含量及其分解和再合成的化学反应速度。一般来说,体内ATP含量极少且相对稳定,人体速度与力量主要取决于CP的含量。由于CP在体内自行代谢为尿肌酐,所以,测定运动员尿肌酐数量可间接评定其速度与力量素质。同时,可通过10s多球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评定速度与力量素质,血乳酸增加越少,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能力越强,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素质越好[4]。

2、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训练一般方法

、速度训练

根据羽毛球场地的特点,速度训练要以短距离、多变向急停和起动、多组数练习为主。羽毛球运动中的速度训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反应速度训练中,通常给予运动员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让运动员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如听口令、看信号的起动跑和变速跑等。大部分动作速度训练具有较强的专项化特点,常常与羽毛球专项动作一起进行练习。以上肢的动作速度为主,最典型的是羽毛球的“鞭打”核心动作训练。位移速度主要指下肢的移动速度,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的移动能力。羽毛球运动员的位移速度取决于步法,想要提高步法的速度和频率,除进行必要的短距离(50m、100m)速度跑和专项步法训练外,还需增加下肢的力量训练,如半蹲跳、深蹲跳、跑台阶等[5]。

、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一般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3种,其中,快速力量中的“爆发力”是羽毛球运动中十分强调的力量类型。爆发力指的是在极短时间内,以最大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提高爆发力意味着既提高速度,又提高力量。大负荷快速训练是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主要方法,多采用动力性练习。上肢爆发力训练通常有俯卧撑、哑铃挥臂等;下肢爆发力训练包括半蹲负重起、双摇跳绳、蛙跳等;躯干部位爆发力训练则有直腿收腹、仰卧起坐、负重快速转体等。

3、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素质生化分析

羽毛球比赛由多个短时间高强度的回合构成,10s内的回合时间占大多数。10s内大强度运动生成的乳酸不多,在每个回合的短时间高速运动中,羽毛球运动员主要依赖于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因此,要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必须提高其磷酸原(ATP—CP)系统的供能能力[6]。

羽毛球训练中,速度练习须与专项特点及比赛要求紧密结合。采用符合专项特点、与比赛动作相同、协调机制相似的专门或完整速度练习,对发展快速能力最有益。这些练习都要在接近比赛所能达到的最高动作速度或移动速度下进行,在降低难度的'条件下要做得更快,在加大难度的条件下要做得尽可能快,以获得必要的速度储备。羽毛球项目的常规速度训练方法很多,如10×50~60m跑、20s变速跑等,但这类训练方法使用频率不高。多球训练是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最常用的方法,如多球杀上网、多球进攻、接四方球、多球前半场侧身抽球等。

研究证明,经过10球×20组的多球训练后,男运动员每组的平均完成时间为±,心率最高为次/min;女运动员每组的平均完成时间为±,最高心率为次/min;运动后的血乳酸含量平均在4mmol/L左右,主要依赖于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7,8]。因此,通过科学的多球训练可有效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能力。为了提高多球训练的效果,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每组运动强度达到90%,心率在175次/min以上;二是每组运动时间为10~12s,运动间歇时间为30~40s;三是练习组数控制在15~20组;四是每次训练后血乳酸为3~5mmol/L[9]。

4、提高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素质的营养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运动员运用不同训练方法提高速度和力量素质的同时,营养补充也不容忽视。羽毛球运动员进行速度和力量训练时,蛋白质是合成肌肉蛋白的前提,若蛋白质摄入不足,运动员可能会出现无力、身体疲惫等情况,还会影响训练情绪与训练效果。因此,必须保证蛋白质的科学补充。此外,训练前还要保证充足的糖原储备,一般是运动前6h食用一些高糖食物,如白砂糖、红糖、藕粉等。训练期间,适当补充糖分如糖水等,提高运动员的血糖水平,避免其影响运动能力。训练后,为及时恢复体力与运动能力,通常在运动后几小时内补充适量的糖分[10]。

5、小结

在提高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素质的训练中,提高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能力是关键。实践中,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多球训练方法,严格控制运动负荷、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等,同时注意运动前、中、后的营养补充,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磷酸原(ATP—CP)系统供能能力,进而促进其速度和力量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仲丽.试论体能训练对提高羽毛球竞技水平的作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6(2):176-177

[3]战红.浅谈羽毛球运动的速度[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104-106

[4]林文弢.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5]高烨,康川.新赛制下羽毛球运动的速度要求和训练方法[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47-49

[6]李裕和,林文弢.羽毛球比赛时间结构与供能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3):26-31

[7]唐辉.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093-1094

[8]林文弢,杨亚南.血睾酮与运动能力[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1):15

[9]林文弢,李裕和.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生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2):74-79

[10]蒲艳,马光成.运动营养及其在羽毛球训练中的科学补充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5):53-54

169 评论

佳丽子伊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具体措施研究论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措施,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那么相关的措施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具体措施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打开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地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且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不论是学校、家长抑或者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体能提升也更为关注。游泳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体育项目,其不仅有着身体、意志双重锻炼的效果,更是国家体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着从小培养、择优培育的原则,青少年运动员在日后必定大有作为。这就要求教练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着力培养其参与游泳运动的兴趣与技能水平,让孩子们的汗水与付出得到回报。本文就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

引言:

游泳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它能使人感受到不同于陆地的漂浮感,在泳池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喜欢学习游泳知识、乐意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反观世界泳坛,人才发掘与储备是一方面,对训练策略与措施的掌控又是一方面,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论哪项运动对运动员体能都有要求,只不过游泳对运动员体能要求更高,其与技能水平间存在着正向关联,为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助力其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做好体能训练。

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全面发展

目前,体能训练已有着明显的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趋势,且被细化出了诸多分支,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其身体协调性,能有意识的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为技能训练的展开做铺垫。

(二)有助于运动员的心态调节

在挥洒汗水时我们常常会忘记心中烦恼,体能训练的有效开展能舒缓青少年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以身体的疲惫感来冲淡心中苦闷,养成用体育运动舒缓心情的好习惯,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使其主动融入到专项训练中来。

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问题

(一)青少年运动员处于敏感期

青少年属于身心发育最快的时期,他们经历着许多自己未曾感受到的变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与运动素养间的关系也有较大差距,为此就要求教练员根据运动员个体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以满足特定年龄段中的体能发展与个人成长需要,控制训练强度使青少年平稳度过敏感期。

(二)教练员观念上的差异

在开展力量训练过程中,不同的教练对力量训练存在认知差异,部分教练认为大力量训练会给运动员身体带来较大负担,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他们而言是尤为不利的;而另外一部分教练则认为,大力量训练对锻炼学生意志力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能有效提高其身体适应力,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这种观念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上的差异,而事实证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力量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教练员采用科学适当的训练方法,做好力量训练,为运动员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必要基础。

教练员对速度训练的认知也有较大差距,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十到十二岁间一般情况下不安排速度训练,等到了十三、四岁再集中式的"突击",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已经错过了最佳速度训练时期,导致速度与力量训练不匹配,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动作频率与身体协调,其技能水平提升速度缓慢,达不到预期要求。

除此之外,我国从二十世纪末就开始将游泳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提上日程,且在长时间发展中其地位与作用更为凸显,而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导致教练员的思想逐步固化,片面地认为必须通过大运动量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许多青少年教练员更是将耐力训练作为主要内容。从国际的角度来说,长时间、大运动量有氧运动模式已经走下神坛,甚至处于被摒弃的边缘,目前小周期才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耐力训练方式。周期长、运动量大的训练会消磨意志,让孩子们不在那么期待训练、不在那么喜欢游泳,所以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积极改变传统训练方式以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教练员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

现阶段,大部分教练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运动员游泳技能水平提升上,却忽视了对其体能素质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训练效果与预计目标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正确认识体能训练的价值与作用,提高体能训练所占比重是必要的。体能训练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有效帮助青少年提升身体爆发力、耐力与柔韧性,更能为技能训练的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奠定必要基础,让游泳训练更科学适用。为此,教练员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努力寻找"技能"与"体能"间的契合点,让两种训练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借助各自优势功能、发挥合力,着力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不断丰富体能训练内容

在传统的体能训练中,由于模式单一、内容单一,一段时间后对青少年来说不再新鲜,那么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大大降低,甚至有些孩子会对游泳这项运动产生反感。对现在的青少年而言,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宝、家长的心头肉,而体育训练本身就是艰苦的,与日常生活中的"养尊处优"有着强烈反差。虽说走进青少年游泳队的孩子们都是好苗子、也是有兴趣在该方向上发展的后备力量,但兴趣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影响到他们怎样跟家长反馈训练情况与表达个人情感,所以保障体能训练的多样性、提升趣味性就显得尤为关键。首先,教练员应按照青少年的敏感期变化来合理安排力量、耐力、速度训练所占的比重,始终保持训练项目的多元化。其次,要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内容,以调动青少年的训练积极性。比如在针对臂力进行训练时,教练员可以引入"掰手腕"这个小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这次掰手腕和你们想象中的掰手腕不同,这次不需要你们用腕力取胜,这次我们要手腕内侧相对,用臂膀发力压倒对方,看看谁才是最后的强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发力的感觉,并在求胜欲的驱使下努力拼搏、证明自我。总的来说,训练可以通过游戏、合作竞争等形式呈现。对于年纪较小的运动员而言,游戏训练法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要有侧重、突出重点,保障训练效果。对于年龄超过12岁的运动员而言的,既然已经走上游泳运动之路并坚持了许多年,自然不能轻言放弃,训练中有没有游戏元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反倒是慢慢走入青春期的他们求胜欲更强,需要更多展示机会,同时自我意识所占的比重也上升到了一个峰值,需要在竞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此教练员应该积极创设竞争与合作的大氛围,让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竞争中磨一磨心高气傲的脾气、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真对待训练中的每一次竞争,从思维认知中将竞赛常态化,为参与大型赛事做足准备,以平常心展现真我。

(三)合理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合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调整相应的训练目标,有效转变训练模式,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体能训练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体能训练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促进效果,相关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以更为多样的形式灵活开展训练工作,顺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有效调动运动员的参与热情,着力提高游泳水平,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昝伟.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的现状分析与革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6,(17).

[2]曾喜佳,郑顺新.运用心理学手段提高青少年游泳教学效果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3]殷剑侠青少年游泳教学和训练中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体育师友,2017,(2).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华为公司质量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华为最重要的基础是质量,从以产品、工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扩展到涵盖公司各个方面的大质量管理体系。那么,我为大家分享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分析,欢

    李小墨Len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研究论文

    物体愈重,要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愈难。这就是说,物体的引力质量愈大,它的惯性质量也就愈大,非常精密的实验证明,任何物体的惯性质量同它的引力质量严格地成正比例。19

    兰生幽荣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能力及论文质量

    在评职称时,县级论文一等奖可以作为申请人的学术成就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评委也会考虑申请人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此外,评委还需要综合考虑申

    大庆张总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论文

    项目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看看,想了解更多请锁定网。 一、项

    羅潔愛爾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论文

    随着国家城市化程序的加快,以及国家新一轮的基础设施的兴建,工程机械的市场也日益增大。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以电子资讯科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

    520美食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