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4

芥末花vera
首页 > 职称论文 > 汉字阅读顺序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AA平淡的一生

已采纳

因为语言的多余机制吧。不只顺序颠倒有时不影响,即使漏掉一两个字,有时也不影响阅读理解。比如“你吃饭了吗。”就算说成“你饭吃了吗。”“你饭了吗。”也不存在太大影响。是因为在语言中会故意存在一些重复的、多余的内容。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遗漏而影响理解。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语言的预设机制啊,有些内容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大家在潜意识里约定俗成地就知道啊,那如果说出来了顺序错了也不影响嘛。还有一些上下文啊的联系啊,也可以弥补一两个顺序颠倒引起的阅读障碍。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心理学上的原因,不是很懂就不阐述了。

220 评论

夢女孩儿

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理论就叫做贝叶斯理论。当然,贝叶斯理论是人脑对自身思维的数字化模拟,并不是说人类也在利用同样的算法思考问题。实际的大脑思维远比贝叶斯复杂的多,这一点毋庸置疑。人脑是有“自我学习”的过程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我们一辈子看过一万个红苹果,于是提到苹果第一反应就是红色。某天突然看到一个蓝色圆球状水果,你第一反应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苹果。这就是已有信息影响了我们对新信息的判断。回到语言识别的问题。请看这句诗句: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这句错句不影响阅读,因为“床前”=A,“光”=C。而有了这两项之后,A+()+C,你自然而然会觉得中间的就是B。别说“床前月明光”没问题,“床前月月光”,“床前XX光”,都不影响阅读。这就是人类的智能,你有了相关信息A和C,就可以得到B 但是,缺乏这些信息的人类,就不会有这样的反馈。

189 评论

篠田麻里子

新华社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统计信息,目前汉字的总数已经超过了8万,而常用的只有3500字。虽然常用字的数量没有多少变化,而字库总量却变大了,这是为什麼呢?中国汉字总量是多少,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总汇汉字之大成」评价的《康熙字典》,在书后附有《补遗》,「尽收冷僻字,再附《备考》,又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之字」,收录的汉字是4万多个。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入了87019个汉字,而已经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咨询设备公司的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据称是目前全国最全的字库。与庞大的汉字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代日常书面语常用的不同的汉字数量一般都控制在三四千个。数量上并没有超过最初的文字甲骨文。国家在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选收了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总共只有3500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前副所长纪恒铨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字总量有增有减,但基本字的数量则比较固定。汉字有很多,可以分做很多层面。中国常用汉字有2500多个,只要掌握了它们,就可以熟练阅读现代汉语书面语了。《毛泽东选集》5卷本,使用的不同汉字也不超过2000多个。小学语文大纲规定学生应该认识3000个汉字,如果掌握了1800多个汉字,也就可以脱盲了。纪恒铨说,文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传达著一定的信息,不同社会阶段文字适用特点也不同。随著社会发展,一些文字就被逐渐淘汰了。从现代汉语角度,人们传情达意需要更简便的方式,「4万甚至9万多汉字,恐怕许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汉字中的生僻字很多,即使自己记住了,如果交流时对方不懂,还是没用」。许多生僻字就是这样逐渐被淘汰出常用字。随著社会的发展,为了表现新的事物,语言也在发展,9万汉字的背后是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由於中国文字积淀的历史长,这些字就构成了汉字库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包括国家编撰的《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的收字上。在语言文字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出现了大批的异体字和不规范字,就像孔乙己曾经坚持「茴」字有四种写法一样,汉字中的异体字是汉字家族日益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50年代,国家曾经做过一个异体字整理表,然而工作还未结束,随著汉语拼音化方案的提出,这项工作没有进行到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晁继周先生这样解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参与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的刘庆隆先生介绍,做这样一个大的字库收集整理工作,不但备查备用,还可供国内两岸四地及国外进行汉字文本印刷、古籍整理和研究适用,而且为人名名录及证件制作、中国地图地名标注提供了水平很高的字库工具。90年代初,国家制作过一个包含20902个字的国家标准字库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字表还远远不够使用,目前补充工作还在开展中。整理汉字库的原因,刘庆隆认为一是适应国际上要求建立国际字标的需要,做成一个国际通用的字库以方便国际文字的交流,目前国际ISO国标委员会正在收集各国文字;二是适应计算机输入法的发展、扩大计算机字库的需要。目前信息产业部的计算机标准化研究所也正在进行汉字字库的统计整理工作,已经整理出来近7万字;第三,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字体变形使得一些字看起来已经不像汉字,需要整理以便统一。

119 评论

金色年华119

“研究表明汉字顺序不影响阅读”指的是将汉字顺序打乱,依然可以分辨一句话的意思。比如: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这是因为人一次并不是只读取一个汉字。普通人精读一段文字的时候,一次凝视大约读取个词。

当看到“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这句话时,因内容常见,眼睛粗略扫描后,潜意识便默认这句话是一句简单句式,不用深加工,大脑的浅层意识会按照记忆中的顺序,自动对文字排序,以自认为正确的形式解读,并记忆。

扩展资料:

人眼看文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逐个扫描的,而是成区域的扫视。人眼盯着一个汉字看的时候,余光可以看到这个汉字左边的1-2个汉字,右边2-3个汉字,加起来,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个汉字。

同时,在阅读整段文章时,眼睛经常是跨行阅读,跳跃着前进。如阅读熟练,能够多看几行,甚至“一目十行”。

所以调换相邻或者隔了一个字的两个汉字,实际并不会对读取造成多大影响。但假如调换的汉字超出了这个距离,阅读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即便一小段话只换一对汉字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趣味测试题网络走红 证实汉字顺序不一定影响阅读

115 评论

萌萌小妹纸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证据推理出了正确的信息。

例如:“春眠觉不晓,处处闻啼鸟。”当我们看见“春眠”二字之后,再喵一眼后面的内容,只要是学过的人很少会再一字一字去看的,所以是喵。于是变成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哈哈很有意思的,有些人看书你几行几行的看。

人的惯性阅读取决于人所处的语言环境,和不同语言以及文字的排列方式没太大关系。只要人对某种文字熟悉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现代人看古人的竖排版,看得比较吃力,再加上没有标点符号,常常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汉字顺序颠倒错乱后,读者的阅读理解正确率仍为92%,这说明读者识别到那些词素位置颠倒的错词以后,仍能激活正确的词,从而获得语义。不过读者对词素位置颠倒的高频词的识别明显要快于词素位置颠倒的低频词,这印证了之前说的,人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做出自我判断。

人眼看文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逐个扫描的,而是成区域的扫视。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人眼盯着一个汉字看的时候,余光可以看到这个汉字。同时,在阅读整段文章时,眼睛经常是跨行阅读,跳跃着前进。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整体性知觉会优先于细节成分的知觉。人与生俱来就喜欢忽视细节,尤其是在自认为对某一领域已经很熟悉的情况下。

148 评论

shuixinggege

以丙等星的例子为例:“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当我们看见“床前”二字之后,再喵一眼后面的内容(只要是学过的人很少会再一字一字看的,所以是喵),基本上就调出以前的知识储备。于是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也是大脑节省认知资源的一种机制。另外一些时候,“明光月床前,地霜上疑是”就影响阅读了。附一篇关于《词素位置颠倒对汉语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该文献深入了解~有研究表明,词素单元的加工在词汇识别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词的识别的必经阶段,且在词素单元的加工过程中词素位置信息的加工晚于词素单元本身的加工,发生在词汇加工的后期。2010年的这篇研究发现相对于阅读正常的句而言,阅读含有词素位置颠倒双字词的句子明显更加困难,通过眼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阅读这些句子时,阅读时间变长,眼跳幅度变小,回视次数增加,这些指标均表明句子阅读理解的难度增太了但是速者的阅读理解正确率仍为92%。其阅读理解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这说明读者可以识别那些词素位置颠倒的词。这是因为双字词是可以通过词素进行通达表征的,即通过词素的激活到达整词,从而获得语义。这篇研究的实验二则以高频词和低频词为目标词进行研究,探讨词素位置信息在不同词频条件下是否起作用。

255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章阅读1000字

    最低应该在八分钟完成,因为对于高考语文的话,他的时间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阅读一篇1000字的文章,最低在八分钟完成。

    涅槃053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的绪论研究综述顺序

    排版时文献综述是放在论文前面吗 论文的前面???你指的是正文的前面? 如果你指的是 这个前面 那不对哟 文献综述属于正文 一般放在绪论/前言 或是专门列一

    马秋云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性论文阅读

    怎么选择文献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一种情况可能是你复习的时候有什么没看懂,想找篇论文帮你看懂。另外,还可以列一个专题清单,据此搜索论文,然后整理出一个热点笔记。

    luoyue123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实证研究论文写作顺序

    根据学术堂了解,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主要遵循以下五大步骤:1、确定论文选题在硕士论文的选题上需要注意“五新”,即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同时需

    chetcn094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文献字母顺序

    录入需要排序的姓名在行首,注意要每个姓名占一行,也就是输入完一个姓名后要按一下“回车”键换行。 很多论文的参考文献是需要按作者名字的拼音和字母顺序排序的,很多人

    哆啦瞄瞄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