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4

风荷丽景
首页 > 职称论文 > 母猪产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芳儿beauty

已采纳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据统计,仔猪的死亡率一般为20%-30%,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于仔猪腹泻的占总死亡数的49%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措施得当,防治及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疫病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是仔猪饲养阶段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此类症候发病率常常在20%-30%左右,严重的小猪场甚至到70%-100%发病,并引起一定量的仔猪死亡,痊愈猪生长缓慢,推迟出栏时间,给养猪业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在实践中对该类症候采取预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以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一、病因 我们认为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症候,多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下痢,甚至脱水、水肿的仔猪疾患。 1.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常见,病毒类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饲料、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引起腹泻。 2.饲养管理方面,补料、断奶、转圈等因素引起仔猪应激;母猪少乳、缺乳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仔猪怕冷,如不能搞好保温工作,铁、硒等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也是此病的诱因。 二、防治措施 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综合防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1.疫苗预防注射,针对本场常发生的仔猪腹泻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如用大肠杆菌四价基因苗或自家苗在母猪产前20d接种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主、被动免疫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的方法。 2.抓好母猪产时管理。母猪进入产仔栏(床)前应对产房彻底消毒,可用2%烧碱液消毒产房,对产栏、产床可用1‰碘黄金消毒液消毒。产前对母猪的腹部、乳房、外阴部用1-2‰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擦洗,然后用温开水洗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保证卫生接生。 3.母仔一针保平安。仔猪出生后未吃乳前口喷2mL鱼腥草加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同时母猪注射8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20mL鱼腥草。可防治母猪产后感染仔猪奶源性腹泻和清理仔猪胃肠道预防仔猪腹泻。 4.搞好仔猪管理。正像我们分析病因时,仔猪刚出生时是怕冷的,仔猪出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后逐步降温至22℃左右,简单的可用灯箱保温,有条件的小猪场自制应用电热保育箱也取得明显的效果。及时补料,仔猪出生后5d开始诱食,也可人工塞入仔猪口腔2粒颗粒料,不但可使仔猪胃肠尽早适应饲料,还可明显提高断奶重。注射铁、硒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刚断扔时应限饲,并采取少添勤喂避免腹泻。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在仔猪3、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mL、;此方法在多个中小猪场应用效果很好。 5.抓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根据附近村及本村养猪场疫情情况,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的饲养管理,制订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进行定期消毒,无疫情时7d消毒一次,疫情临近时,每天消毒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建沼气池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发生仔猪腹泻时,及时隔离病猪,及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场地。 6.饲喂添加剂: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就需要添加助消化类添加剂如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保证正常消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柠檬酸维持胃内正常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并且对有些病毒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三、药物治疗 正确用药、早用药、用对药是减少患病仔猪死亡的重要方法。 1.对因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即减一顿料即可,但是应保证有清洁的饮水,母猪、仔猪同时注射鸡新城疫I系50羽/头干扰病毒繁殖可起很好的治疗效果。 2.仔猪后海穴注射十滴水每头5mL,一天一次,一般2次可痊愈。 3.土霉素,,,次碳酸铋, g共研末,加水少许拌成糊状,用器具送入仔猪口中每天2次,2d仔猪可痊愈。 4.用去氧氟沙星口投,连用两天,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调节生理机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B12mL,30%维生素C2mL混合后采用腹腔注射。仔猪体型小,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腹腔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避免扎伤肠等器官。 6.中药防治。仔猪白痢散由白头翁、黄连、车前子等组成。 以上药物方法可选用一至二种使用,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殖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国汉,阙俏敏.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措施初探.畜牧市场,2009(07) [2] 王红宁.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国畜牧杂志,2006(06) [3] 高广生,孙放.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养殖技术顾问,2011(03) [4] 李兵,韩建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因与防治对策.农技服务,2009(02)

189 评论

欧欧里里

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摘 要】泌乳期是母猪饲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泌乳母猪的任务很重,除了要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外,每天还要为仔猪提供5~8kg的猪乳,因此,做好泌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泌乳期母猪的养殖,应从能量与营养、猪场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母猪;泌乳期;饲养管理

1 能量与营养

能量与营养是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泌乳期母猪除了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需要消耗正常能量外,合成和分泌乳汁还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泌乳母猪在此阶段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泌乳期母猪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能量

研究表明,哺乳期母猪需要维持的能量比空怀期要多5%~10%。母猪每千克乳中含的消化能,猪利用消化能转换为产乳净能的利用率约为60%,所以每千克猪乳需消化能。据试验,使用每千克含消化能的饲料,对哺育5头仔猪的母猪可供应4kg,一窝仔猪超过5头时,每增加1头,需增加饲喂量。

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母猪,母猪每天的能量需要应根据母猪的体重、窝产仔数和仔猪的生长率而决定。如体重为的母猪带12头小猪,每头小猪日增重240g,则其需要含的日粮。

蛋白质

母猪在泌乳期维持泌乳量的营养需要量很高,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性能极为关键。从母猪泌乳性能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从增加到时,相应地,赖氨酸也从增加到时,母猪的泌乳量均呈线性增加,以18%的蛋白质和的赖氨酸水平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摄入低蛋白日粮的母猪,其泌乳期间体蛋白损失增加;而泌乳期间摄入高蛋白日粮的母猪,其体蛋白损失减少,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 乳中蛋白质的水平也相应升高。

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随饲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添加量的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含量就会随之增加。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尤其是高产母猪,常表现出临界缺铁性贫血状态,这不但影响其健康,而且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有机铁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引起矿物质间的拮抗作用,因此,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有机铁不但能有效缓解高产母猪的缺铁状态,而且能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另外,饲料中Ca、p的比例不当也会影响泌乳母猪的泌乳量。

2 饲养管理

在泌乳期,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泌乳母猪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极大的作用,可以使泌乳母猪更健康,能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泌乳期应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干燥。除每天清扫猪栏和冲洗排污道外, 还要坚持每2~3d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

掌握投料量

产后不宜喂料太多, 经3~5d后逐渐增加投料量, 至产后一周,母猪的采食和消化恢复正常后可放开饲喂。工厂化猪场,在35日龄断奶条件下,产后10~20d时,日喂量应达~5kg,20~30d 泌乳盛期应达到~6kg,30~35d后应逐渐降到5kg左右,断奶后应据膘情酌减投料量。

饲喂次数

以日喂4次为好,时间为每天的6时、10时、14时和22时。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每次喂量不宜太大。此外,饲喂时应该将前一次吃剩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饲料的累积与败坏。

运动

在饲养管理中,要使母猪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增强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泌乳力。

饮水

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呈线性相关,若其饮水量增加,它的采食量也会明显增加。若母猪的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母猪便秘,进而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的概率增加。另外,环境温度太高时要适当降低饮水的温度。

3 疾病预防

做好泌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极其重要。泌乳母猪常见的疾病有乳房炎、产褥热、产后无奶或少奶、产后瘫痪等疾病。

乳房炎

一种表现为乳房肿胀、体温上升、乳汁停止分泌,该情况多出现于分娩之后,主要因精料过多且缺乏青绿饲料引起便秘、难产、发高烧等疾病而引起乳房炎;另一种表现为部分乳房肿胀,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仔猪中途死亡,个别乳房没有仔猪吮乳,或猪断奶过急,导致个别乳房肿胀,乳头损伤,使得细菌侵入而引起乳房炎。

在母猪分娩前急剧减料是预防乳房炎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在母猪产前和产后日粮中添加药物,增加其免疫力;此外,还要保持猪栏地面平整和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栏舍,在母猪产仔前后及哺乳期,每天使用新洁尔灭液擦洗乳房和乳头;仔猪出生后剪平犬齿,以防咬伤母猪乳房。

产褥热

母猪一般于产后感染,染病时体温上升到41℃、全身痉挛、停止泌乳,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该病的症状是: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愿行动或步行不稳,痉挛而出粗气,大便稍干,奶少或无奶,有的患畜从阴门中流出有臭味的污红色液体。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母猪产前要减少饲料喂量,分娩前最初几天只喂一些轻泻性饲料以减轻母猪消化道的负担。

产后无奶或少奶

病因:母猪妊娠期内饲料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水平太低,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糖水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母猪过胖,内分泌失调;母猪体质差,产圈未消毒,分娩时容易产生产道和子宫感染。

防治:妊娠期母猪应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分供给;饲料不宜过精过细,使分娩母猪达八九成膘即可;进入产房前一周,用渐减法使饲料给量降至哺乳日粮的1/3~1/4;产后3~5d内用渐增法恢复哺乳母猪的饲料给量,每天不得少于1kg豆饼;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仔猪出生后剪牙,固定奶头,并加强乳房按摩。

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为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同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的猪都有发病的可能。

预防: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并多垫清洁干草,每天人工翻身2~3次,加强产前运动,给予充足的光照。

4 小结

在泌乳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问题来临或者即将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能量与营养上,调节饲料成分,满足泌乳母猪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中,做好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管理上的漏洞;在疾病预防中,尽量避免泌乳母猪的常见疾病,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只要我们对能预见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就能使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

[摘 要] 随着我国畜产品总量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优质化、健康化的趋势,三元杂交猪具有生产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饲料报酬率高等特点。大力推广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本文就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三元杂交猪 饲养 饲料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52-01

一、 三元杂交猪的主要优点

三元杂交猪可以充分发挥上一代种猪的高繁殖性能、高瘦肉率和快速生长特性。一是瘦肉率高。三元杂交猪和配套系猪瘦肉率一般为60%-67%,而普通猪瘦肉率一般为50%左右。二是饲料报酬高。从我市的实际饲喂效果看,每头三元杂交猪和配套系猪从出生到100千克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250千克左右,料肉比为2. 5:1,而普通猪从出生到100千克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320千克左右,料肉比为3. 2:10三是适应性强,抗病力强。

二、 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措施

1.品种血缘组合需科学

三元杂交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对其屠宰率、瘦肉率、日增重以及料重比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三元杂交猪的培育必需科技规范、严格管理。父母系的血缘要清楚明白、必需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为日后的考察研究提供相关信息。当前农户饲养比较理想的品种是长大梅等“两洋一土”的组合。因该组合含有25%本地猪血缘,平均日增重可达到克,瘦肉率61%以上,其对本地环境及气候也有着比较好的适应性能。

2.选择早期生长发育良好的苗猪

苗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对与其后期的增重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当苗猪在45日龄的体重 能够达到公斤以上就标志着该苗猪其成长发育良好。所以只要在胎儿期、哺乳期中的仔猪一旦生长发育良好,如此到仔猪的育肥期其日增重、料重比等生产性能就会达到理想标准。如果对苗猪的日龄无从知道,可通过观察仔猪其性器官的发育程度来判定。当苗猪在20-25公斤左右,而母猪阴户或公猪睾丸都还没有萌发,则意味着仔猪的生长日龄短,生长发育良好;反之则生长受阻;因为仔猪其性器官的发育程度受饲养日龄影响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

3.在饲养管理上,坚持“四改”

一改,将饲喂单一料改为配合料(也就是混合料)。

二改,将熟料改为生喂。除开马铃薯、生豆饼粕等,其他都应生喂。

三改,将稀喂改为湿拌喂或者干喂。

四改,将“吊架子”改为直线育肥(也就是“一条龙”)。而所谓的“吊架子”就是在生长育肥猪的中期,以青粗料为主拖架子到后期加料催肥的方法,这种方式对架子猪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原因就在架子猪在此阶段中肌肉生长是最快的,“吊架子”造成营养不足,肌肉没有充分生长,等到后期加料后脂肪沉积量过多了,最终就会使肉猪的瘦肉率大大的降低。因此,饲养杂交猪应该采用直线育肥方式,即是从仔猪断奶开始直到肥猪出栏,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饲养方式及标准,全期用配、混合料饲喂。通过此种饲养方式能使肥猪增重快,肥育期短,周转快,出栏率高,饲料利用率及屠宰率也会相对提高,但需精料较多。

4.喂养饲料的合理选择

猪体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是不同的,要分别进行科学喂养。瘦肉猪体重在40-60公斤以前,主要是长肌肉骨骼为主,可喂干全价颗粒料或湿拌料。如自配全价饲料,配方可用:玉米、豆饼(粕)15%、米糠15%、大麦15%、钙粉、酵母粉2%、食盐、添加剂,充分拌匀,让猪自由采食并给以饮水。猪体重60公斤以后以沉积脂肪为主,此阶段要限制采食量,每次吃到8成饱即可,也可适量搭配一些低能量饲料,使饲料所含能量减少,既节约饲料,又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

5.搞好饲养生态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由于三元猪外血占的比重大、生长强度高,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较为强烈,影响到其正常生长,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甚至可能会造成死亡。如当猪处于高温环境中,其食欲就会相对下降,增重缓慢;当猪处于低温环境中,则会使猪的营养消耗增多;当空气中受到严重污染或者周围噪音严重,都容易使猪群难以平静,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咬尾、咬耳、打架等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所以饲养期间一定要保持猪舍的冬暖夏凉、尽量减少噪音、通风透气、密度适宜,才能使猪群健康。

6.筛选最优杂交组合,搞好制种程序

不同品种间杂交,后代一般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但是,不同的组合,杂种优势不一样。一定要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找出适合当地推广的最优组合。同时,杂交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应有一定的制种程序。一般说来,第一轮 杂交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的品种;第二父本,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一定要高。在我市,普遍用长白猪做第一父本;第二父本,一般都选择杜洛克,从而生产 出杜×长(大)×本三元瘦肉型商品猪。

7.适时出栏

三元猪一般在80-90公斤时屠宰为好,因为这时猪的瘦肉率、屠宰重、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综合经济指标达到较为理想水平,是最佳宰杀上市时间。提早出栏,肉猪尚未长成就屠杀是个损失,过迟出栏则一来多消耗饲料,二来肥肉大幅增加,肥猪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掌握好适时屠宰上市。

结束语

总之,三元杂交猪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只要认真负责、精心管理、细心观察、科学饲喂,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静泉.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的测定[J].当代畜牧.2010(07)

[2]胡印夫,于存洋,王连峰,姜福龙,呼新平.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注意事项[J].现代畜牧兽医.2007(01)

[3]徐彦祥.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00(03)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产房护理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护理学专业参考文献(通用110个)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

    pollyshen2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母猪产后护理毕业论文

    转的帖:产后母猪的护理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整个机体发生剧烈的变化,机体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受到细菌及病毒的侵袭。因此,对于产后及流产后的母猪应重视护理工作,以促使母

    zhenghan1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母婴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的发展不普及对于母婴用品企业的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母婴用品企业自媒体平台的营销模式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目前正处于雏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

    爱尔兰咖啡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母猪产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风荷丽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育肥猪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摘 要】泌乳期是母猪饲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泌乳母猪

    bayueshis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