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吃成胖嘟嘟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曾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1.宽松和谐激趣法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2.赞扬欣赏激趣法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3.认真倾听激趣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亲其师,信其道。”
尘封1205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课标中对于第一学段也就是一二年级的古诗部分的要求有:阅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中,古诗词更受重视,篇目增多。一二年级四册教材课文部分共收录了9首古诗,分别为《江南》《画》、《静夜思》《池上》《小池》、《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敕勒歌》、《村居》《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语文园地部分收录了10首古诗,分别为《咏鹅》《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风》、《春晓》《赠汪伦》《寻隐者不遇》《画鸡》、《梅花》《小儿垂钓》《江雪》、《赋锝古原草送别(节选)》《悯农(其一)》《舟夜书所见》。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山水田园的写景诗,也有思念家人、送别故人的抒情诗,更有反映人间疾苦的…… 这样的编排也对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觉得古诗词课比较难上。于我而言,一开始我准备古诗词课都无从下手,教学设计上觉得没啥东西好做,似乎古诗词就是读读背背、讲讲诗意,尤其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古诗不像课文那样有趣,可以把课堂设计的精彩又有起伏。后来,观看了很多名师的视频以及别人的公开课展示,我感叹于别人的古诗词课堂可以上的那么充实又跌宕起伏、精彩万分。可是,问题又来了,深奥的字理识字、高大上的意境分析、犹如演出般的诗词咏唱、入情入理的情感体会等,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设计并不适合我的孩子们,生搬硬套的诗词课堂变得不伦不类,孩子很懵,我很累,教学效果非常不好。 反复思考,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古诗词教学套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 明确课堂目标似乎是每一个老师都懂的基本知识,然而我一开始就在这上面犯了错误,可能有很多同事也有这样的问题。同样的古诗词教学,对于高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新课标明确规定,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阅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很明显,无论是从内容、诗意理解、情感体验方面,还是文学知识、古诗词独特语言魅力等方面,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的要求都是最初级的,并不需要深入专业的分析与学习,重在培养兴趣与基础积累。所以,我们需要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要简单明确,这样就不会像我一开始一样把古诗词课上成识字背诵的课,也不会上成太复杂的文学赏析课,陷入课堂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微乎其微的困境。 二、古诗课堂中的识字教学 很明显,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还是一个主要部分,所以古诗词课同样也承担着识字教学的任务,并不例外。但是由于低年级古诗较为简单,学生在预习中基本就能做到熟读甚至背诵,不存在读不出来的问题,所以我们有时就会忽略了在语境中的识字教学,而急于进入诗意的讲解。这样的课堂,生字的掌握是表面的,不扎实的。所以,相对中高年级,一二年级的古诗课设计中还是要重点考虑识字教学的比重,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在结合诗意语境的情况下,对生字做好解读、认读、拓展练习。尤其是有些字存在古今异义、古今异音的情况,这样的生字更要重点讲解,但是又不能脱离语境,上成单纯的识字讲解课,那样非常枯燥且理解记忆效果不好。 三、切合实际的多样化诵读 语文教学中不论哪种文体都需要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是要反复出声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古诗词本就以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美,所以更要多读、反复读、多种形式读。但却不能为了读而读,比如机械地要求孩子分组读,卡节奏读,设计好了课上读几遍而不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动,还有唱读与演读。我不是说唱读演读不好,但是我们的孩子能力达不到,作为教师的我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唱诗,照猫画虎,表演痕迹很重的课堂诵读完全是无意义的,看着热闹没有实效的。 那一二年级古诗词应该怎样读呢?首先纠正孩子的背诵式读诗,上段提到了,低年级古诗较为简单,孩子在预习时基本能做到熟读甚至背诵,那么课上一读,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流畅背诵起来,语速快,没有断句,没有起伏。听完孩子第一遍读就基本掌握了他们的情况,接下来就是针对性纠正练习。一、划分节奏,指导学生听录音或者教师的范读,划分每一句的节奏也就是断句点,然后尝试自己读。二、体会重音起伏,在诗意的讲解中理解每句话中哪些字词是需重读哪些需轻读并做好标记,练习。三、体会感情选语调,不同题材的古诗诵读的语音语调是不一样,送别诗要舒缓、轻叹,田园诗要轻柔、明快,思乡诗要低沉、忧伤,战争诗要大气磅礴……所以要在讲解中理解诗意并选择合适的感情基调融入进古诗的诵读中。四、配乐拉缓语速。由于孩子已经背熟,所以放慢语速的诵读总是很难做到,一不提醒就做不好,那可以采用配乐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把学生一下子带进那种慢速诵读的环境,自然而然诵读语速也就慢下来了。以上的练习贯穿课堂,因学生情况而定,学生一两遍读好了就进入下一步,学生找不准感觉就多练习几次,教师相机调整与指导。 四、灵活用好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大都采用诗配画的策略进行诗意的讲解。但是这个“画”怎么用,何时用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首先,低年级学生理解力不强,平面的图画就不如有趣的动画更能帮助它们理解并进入古诗的意境,所以古诗课我往往会选取一些有趣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其次,动画出示的时机要选好,不能在学生读了两遍古诗后就直接出示动画讲解诗意,这样的理解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读与字义学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解读诗意,并展开想象去描绘诗歌所叙述描绘的画面,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最后再出示动画。三、动笔作画,当然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只能选取简单的简笔画对应某些词句做练习。 五、情感体悟没必要一步到位 每一首古诗都有他想要表达的感情,然而低年级学员本身就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力较弱,并且他们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支撑他们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比如说思乡、哀叹民生疾苦等。在最初的古诗教学中,我就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非要让孩子们懂其中的感情,讲不出来我就课件出示,让他们去读去背,机械性的完成教学任务。慢慢地我发现这样毫无效果,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古诗感情只需要初步感悟,表达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不需要非得诉诸于整齐的文字。感悟诗情一个好的方法就是以演悟情。迎着春风去广场上放风筝,体会那种快乐;在夏日的骄阳下扮演一名锄禾的农夫,感受那种艰辛;想象自己是撑着小艇的娃儿,用双手划船去采莲……简单的演,展开想象的演,符合诗意的演,演着演着孩子就体会那种感情了。 在摸索中改正,在学习中进步。我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还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但也在一步步更适合我适合我的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
小学科学问题探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14层 邮编:400013《课堂内外》小学、初中、高中版编辑部电话: 、 63658980 、 63658979传真:投稿信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论文2000字 论文题目: 浅谈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导入法 摘要: 俗话说“良好胡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犹如一本小说
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 高校教学效率低下效果差和效益不高,原因并不在于学习主体。关键在于教学主体所采用的“填鸭式”、“你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