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4

冰雪皑皑
首页 > 职称论文 > 古代交通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乐淘淘

已采纳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对古代几种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总结。交通工具,总的说来,可分为畜力和人力两大类,畜力交通工具有骡车、牛车、驴车、羊车、大车、驴、骆驼、马等。人力交通工具有船、人力车、三轮车、轿和白桥、扛肩、担挑、冰床等。古代交通工具有:1、骡车,又称轿车,是用骡子驾辕的一种车。据陈育丞先生介绍,骡车是辛亥革(蟹)命前北京的一种主要载人工具。向有“京车”之誉。骡车由车身、车轮和车轴、车围、套具四部分构成。车身有车辕、车前盘、车厢、车后尾四部分,主体是车厢。车厢有穹形顶棚,有门有窗。官用骡车车轮较高,辐条较细。车毂凸形,车轴稍长,俗名“陕西脚”。普通骡车车轮俗称“笨脚”,跑车车轮特别沉重,以免翻车。北京骡车的车轴(轴承)很有名,车行时触发出一种极清脆悦耳的响声。车子跑快了时,远远听去仿佛是京剧鼓板“单皮”在“放丝鞭”。只有北京的工匠具有制造这种车轴的技能。车围有内围、外围之分。外围用蓝布,在距车底盘约半尺的地方向上翻卷,卷起的部分,改用杂色缎,镶以黑缎边缘,名为挽手。内围,下部用杂色缎,镶黑边,名为卧厢。上部与车顶多为白色或淡蓝色。夏天,外围两侧各开大小不同的纱窗。纱窗之上加蓝布遮阳,下熏黑绸飞瞻,名小帐子。车前也架遮阳,名大帐子,夕阳西下或晚上行车,大帐子已不需用,便撤去。夏天,为了车厢通风,撤去里围,只留卧厢及车顶,周围遮以熟罗帘子,以防日晒。雨天,车外加油布。冬天,车上罩以灰色或黄色的氆氇雪顶。套具则包括骡子驾辕时用的鞍子、夹板、笼头、缰绳等物。鞍子较大者,称为大鞍车,多是王公贵人、满族命妇乘坐的。车夫三人,两人拿辕,一人牵骡,皆步行。另有小鞍车,用途较广,人人可坐。清末一些纨绔子弟多在小鞍车的制作和装饰上争奇斗胜。北京骡车所用的骡子,多来自陕西,人称“西口”,以颈长、胸宽、腰瘦、胫细者为优。毛色则以“缎子黑”、“野鸡红”、“菊花青”、“墨里藏针”、“香青”等为上乘。北京车把式的技术是很高超的。在最繁华的大栅栏,路仅容两车击毂而过,北京的赶骡车者也既能避人,又能避车,绝少事故。过去北京的骡车,有自用的,也有营业性的。自用的,无需多说;营业的,就是专门拉送客人的。但只有“站口儿”一项。所谓“站口儿”,就是骡车营业者白天在固定的一处胡同口等待乘客赁坐。起初多自己赶车,待收入渐厚,便再拴一辆,可雇人执鞭代赶。2、骡驮轿,是用两头骡子驾驮的一种轿。这种交通形式实质上是坐轿,但这种轿不是前后2人或4人或8人抬行,而是前后各有一头骡子驾驮着轿杆而行,故称骡驮轿。这种轿比一般轿略大,可坐2人。轿内备有寝具,可以躺卧,是适于长途旅行的一种交通工具。一般可日行百里。行途中有两人赶骡,一人徒步,一人骑驴。3、驴车,是由驴拉的车。过去,北京的驴车很多。后来骡车,马车兴盛起来,驴车日渐减少了。驴车也有自用的和营业的之分。自用的驴车,如粮店有自备驴车,外出送货用。郊区农民有自用驴车,用以进城拉粪土或卖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营业驴车是用以拉送乘客的。有“站口儿”和“跑趟子”两种。“站口儿”者和营业骡车一样,在一定的处所等候雇客,或送一程,或包车来回。 “跑趟子”又叫“跑海”或“趟子车”,即赶着驴车沿着一定的路线来回拉客。过去,在天桥到永定门,东四到朝阳门,西直门到海淀等路段,都有趟子车。趟子车由某地到某地,是有定价的。因这种车较简陋,定价也很便宜。早到的乘客抢占前辕坐处,比较舒适。后来者便盘腿坐在车厢内,比较苦。最后上车者,只能坐在车尾,有被颠簸下来的危险。民国以后,这种驴车逐渐绝迹。4、牛车,过去,北京的牛车主要是慈善机构育婴堂用以捡拾婴尸的。牛车上有一个大木箱,后面开一洞口,洞上悬一幅黄色布匾,上书“陆地慈航”四字。每日拂晓,育婴堂有人赶着牛车到处转,遇到婴尸多为被掐死的私生子便拣拾起来,从洞口放入牛车上的大木箱内。有的被拣回的婴儿尚未断气, 还可以救活,也收养在育婴堂内。5、羊车,这是少数人家特地制造的一种小型轻便的敞车,由一头山羊驾车。可以用来驮载一两个小孩外出游玩。6、骑驴,驴是既易饲养又较驯服耐力的牲畜。骑驴代步,方便省事。从前,北京城内骑驴往来的人多有。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初一日,北京大风,有人骑驴从正阳门前过,被风倦起,落到了崇文门地方,人驴俱无恙。北京城内也有人家养驴营业,招客骑行。从新街口到西直门,交道口到安定门,东四到朝阳门等街上,多有这样的营业驴。从宣武门到白云观,营业驴更多,以便人们到白云观赶庙会、进香或游玩。所以,今宣武门东河沿街旧称赶驴市。这里的驴似乎更有灵性,雇客付钱骑上去后,不用驴夫跟随,驴就主动地驮着雇客快步跑到白云观,停蹄不动,待雇客下来。早在白云观的合夥驴夫拉到客后,用手一拍驴身,驴又自觉地跑回赶驴市。这大概是因为这种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来往于赶驴市与白云观之间,也就有了经验了。驴,不仅可供人骑,,而且还能驮货物。7、骆驼,具有温顺、吃苦、耐劳的天性,用来驮运货物,胜过驴骡。过去,北京西郊石景山一带和南郊南苑一带,有不少靠骆驼为生的驼户。他们饲养几头骆驼,或驮脚,或跑买卖,挣钱糊口。驮脚的是为别人驮运货物,挣份脚钱。跑买卖的是拉着骆驼到外地贩运货物,既挣脚钱,也赚货利。旧日北京的驼户主要是从门头沟驮煤,从大灰厂驼灰,从西山里驼木材等,到北京城里送货或贩卖。拉骆驼按“把”而计,大把8只,小把6只,一般一个人拉一把。为了途中互相帮助,常常好几把一起走。但民国以后,现代交通逐渐发达,对进北京城的骆驼队也有新的限制,只准3只为一把。如果6只或8只一把,前后有六七丈或八九丈长,影响城内交通。过去,北京的骆驼都是从口外贩卖过来的。据陈琪先生讲,他的太爷就因去口外贩卖骆驼发了家。但是,拉骆驼主要在春、秋、冬三季,尤其冬天最忙。夏天,要赶着骆驼到口外去放牧。8、人力车,又称洋车或“胶皮”,南方多称东洋车或黄包车,是清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一种人力载客车。这种车的车形,大家在电影电视中都看到过,两个车轮承托个一个半圆形或方形车厢,车身前有长长的两根车把,一个人坐在车上,一个车夫拉着车跑。北京出现的第一辆人力车,名叫铁皮车(车轱辘用铁皮做成,故名),是日本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御用车(现在颐和园内陈列着)。后来,北京便有人仿造,所以清末北京街市上多见铁皮车。民国以后,车形多有变化,铁皮轮换成胶轮,车厢多改为半圆形。黑色、棕色、黄色的都有。那时候,虎坊桥的“西福星”、崇外上三条的“东福星”、东华门大街的“懋顺”、西四的“华馨”,还有“起顺”、“双和顺”、“悦来”等字号都是制造人力车较有名车行。有钱有势以及社会名流之家,往往自购人力车,雇专人包拉。大量的人力车都是一些车厂子的,穷苦的车夫租车拉客;像朝阳门大街的“马六”车厂、“繁华”车厂,崇外上头条的“五福堂”车厂等,都属大型的,它们都拥有一二百辆车。一些小车厂仅有二三十辆或一二十辆车。旧日的北京城里,人力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在十字路口、胡同口,常有三五辆或十来辆人力车在等座。尤其在戏园子、饭馆子、澡堂子、东安市场、西单商场、旅店、火车站、天桥、公园、八大胡同(妓院)等处,候客的人力车更多。拉人力车的,分白天班和黑夜班,又有拉包月车和拉散座的分别。比较有名的人力车夫,还获得“一溜烟儿”、“伊犁马”、“花裤腰”之类的绰号。旧社会北京的人力车车夫是极为辛苦极为悲惨的。他们忍受着车厂主的残酷剥削,又常常受到一些恶棍警察的敲诈勒索。每天早出晚归,满街奔跑,挣几个钱仅能糊口而已。新中国成立后,人力车才完全取消。9、三轮车,是30年代后期才出现于北京城内街巷上的。据任有德先生回忆,北京的第一辆三轮车是日本侵略者送给汉奸江朝宗的。后来三轮车逐渐增多,成为北京城内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三轮车靠车夫登踏而行,比人力车省力,而且可以拉两个人。现在北京街头上仍可见有载人三轮车。载货的三轮车是平板,叫平板三轮。10、手推车,是一种独轮车。车轮在车身下面,居中。二车把在后,末端系有车襻。人推车时,车襻搭于颈后和两肩,两手分握车把,向前用力,推动车轮运转。车轮车轴原为木质,较笨重,推车费力。车行时,车轴摩擦车耳,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后改进为胶轮轴承,推车省力,且无噪声。手推车功用较广,既可载人,又可运货。旧日北京卖水的、卖菜的、掏粪的,以及农民运土运粪、运稼运粮,大都用手推车。11、喜轿和白轿。过去,北京的平民百姓也用轿。一般结婚时用的轿叫喜轿,送丧时用的轿叫白轿。喜轿是结婚时新娘坐的,一般为红轿,轿夫4人,前后各2人,有的地方除红轿外,另有两乘绿桥,是男方娶亲太太和女方送亲太太坐的。20年代后,流行新式婚礼,北京人结婚才渐渐改用马车或汽车迎亲。白轿是旧时有钱人家发丧时用的。老北京的风俗是,送葬的晚辈乘坐白轿。若是女人,限于已婚者,未嫁女子不能坐白轿。12、扛肩、背负和挑担。扛肩俗称“窝脖儿”,是旧北京城里的一种行业。干这行的人主要是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极少数“窝脖儿匠”为皇室扛运贵重陈设,这样的“窝脖儿匠”专归皇宫懋勤殿绳子库管。窝脖儿需有一定技能,一般人“窝”不了那些又长、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他们的“窝”法是,先将要搬运的物件放在一个一尺半长、一尺七八宽的长方木板上,并用软线绳捆绑好。然后由二人抬起,放在“窝脖儿匠”的垫有一根下铺棉布垫板条的肩上,“窝脖儿匠”一手扶物件,一手前后甩动,两眼向前平视,迈大步急行。到达目的地后,仍需二人将肩扛物件接抬下来。除了肩膀能扛外, “窝脖儿匠”还需有健步如飞和拆装各式家俱的技能。清末北京有名的“窝脖儿”范茂贵,仅用4天时间,就把60斤重的铜狮子“窝”到遵化马兰峪的慈禧太后陵墓去。背负就是背运东西,甚至背人。清末,北京多大雨,街路积水成河,没膝没腹的,一般人难以通行,遂有专门背人过街而挣几文钱者。至于旧时北京卖菜的、卖鱼虾的、卖鲜花的以及煤铺送煤、灰铺送灰、饭馆送酒菜等,多是担挑。扛肩、背负、担挑,都是以人力为主的交通运输形式。13、船是主要的水路交通工具。古代的船也是多种多样。远的不必说,明代有黄船(御用)、马船(由川滇转送马匹专用,永乐迁都北京后,专用运送官物)、快船(水军征战用)、海运船(备使西洋诸国)、供应船(为皇室捕渔用)、后湖船(在南京后湖,为楼座船,供游览用)、战船(征战用)、粮船(又分遮洋船和浅船二种,均用于漕运)等等名目。② 清代则有粮船(漕运用)、战船(又有外海与内河战船的区分)、水驿船(用于水路驿站)、应差船(又有沙船、便民船、黄快船、楼唬船、宣楼船、大江差船等细目,备官府随时差遣)、救生船(专于江河激流险滩处备抢险救生用)、浮梁渡船(藉以渡河用)等等类分。③ 但是,在北京地区能见到的,仅黄船、粮船、水驿船、浮梁渡船等而已。黄船,在上面的《御用交通工具》部分,曾谈到龙舟,就属黄船之类。《明会典》载:“国初造黄船,制有大小,以备御用。至洪熙元年(1425年)计三十七只;正统十一年(1446年)计二十五只。常以十只留京师河下听用。”④ 《养吉斋丛录》所谓前明遗留于北京皇城西苑太液池中的“蓬岛飞龙”一船,是否就是明代留用于京师湖中的黄船之一呢?颐和园内至今存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雕造的石舫,光绪十九年(1893年)稍加改造,改名清宴舫。这个石舫虽然只具有象征意义,并无实用价值,但通过它可以想见明清黄船的样子。明初南京后湖(即玄武湖)船或许与其相仿。14、粮船,是专门用于漕运的船。海运粮船叫遮洋船,河运粮船叫浅船或剥船。北京作为金、元、明、清的帝都,它的粮食供应和财源完全仰赖于东南。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大规模的漕运,就没有北京作为千年帝都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当年北京的粮船是很多的。永乐初,无论是海道运输的遮洋船,还是运河运输的浅船,都能由直沽(今天津)溯白河而至通州。后来只有蓟州军饷用遮洋船海运,北京和通州国库里的粮食,全由浅船运输。明万历年间,用浅船运达京、通仓的米粮达370万石,而遮洋船运至蓟州的军粮仅24万石。同时间内,全国造船共12143只,其中浅船占95%以上。据文献记载,一只四百料浅船,底长5丈2尺,头长9尺5寸,梢长9尺5寸,底阔9尺5寸,底头阔6尺,底梢阔5尺,头伏狮阔8尺,梢伏狮阔7尺,梁头14座,底板厚2寸,栈板厚1寸7分,钉1尺3钉,龙口梁阔1丈,深4尺,使风梁阔1丈4尺、深3尺8寸,后断水梁阔9尺、深4尺5寸,两 〓(上“广”下“敢”)共阔7尺6寸。打造这样一只浅船,需用楠木7根,楠木短枋、连二枋、连三枋各一块,榆木1根,杂木5根又3段,大小钉锔700斤,艌麻200斤,油灰200斤,桐油30斤。⑤ 清代的运粮剥船大小有变。例如顺治初年造的粮船,船底长5丈2尺,中间阔9尺5寸,龙口梁、使风梁阔均不过1丈4尺,断水梁阔不过9尺,船体大小与明代浅船相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题准,各省粮船式样改定为长7丈1尺,阔1丈4尺4寸,较以前增大。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因“各省漕船过于高大沉重,行走濡滞”为由,议准北河官设剥船1500只,每只身长5丈8尺,中阔1丈8寸,后阔8尺1寸,九舱,每舱深3尺,装米300石,⑥ 又比康熙时船小了许多。15、水驿船是水路驿站专用的船只。样式不见记载。明代于通州设有水驿,必定有水驿船无疑。16、浮梁渡船,是以船作桥渡河涉江的交通方式。据《清会典事例》卷939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将顺天(府)通州额设桥船五十内,拨给三河县泃河六船。”这样以来,通州的桥船尚余44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拆造通州桥船二十二,作为定额。”此后,通州则有22只桥船。雍正元年(1723年),“古北口滦河设渡船四,交与汛官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题准,“直隶省古北口渡船朽坏,别设渡船二,增设桥船十四。”作为浮梁渡船,需要的是坚固耐用,无需精雕细饰,所以这种船如同运货的马车、骡车、大车一样,样式简单,制作省力。无论黄船、粮船、水驿船和浮梁渡船等,除顺水时可借助水力、顺风时可借助风力之外,主要还是船夫的纤拉和撑划。也就是说,仍是一种以人力为主的水上交通工具。17、骑马。马是古代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次论文主要介绍马。历朝历代的驿站,都备有若干马匹,以供递送文书的人或过往官员骑乘。马跑得快,跑得远,将士出征离不开它。但在北京城内,文武大臣上朝,除了少数高官之外,都要骑马。

225 评论

巫毒小子

和现如今比起来,古时候没有飞机和火车等交通工具,交通似乎不方便。不过,仔细一读古诗,则会发现,古人的交通工具也别具趣味。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慢悠悠的牛车可能最普遍了。牛车速度虽慢,但负重能力强,最适合农用。杜甫在《上兜率寺》中写道:“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据《法华经》记载,“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坐着白牛车,于悠悠路途中,并不耽误赏景,可算是一大乐事了!马也是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孟郊在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46岁进士及第,从此别开生面。因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胸臆,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再不值得一提。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骑马疾驰,四蹄生风,诗人心中的抱负抒发得淋漓尽致。牛车给人厚实的感觉,深得农人们的钟爱;而骑马则更显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这两种交通工具,显然都不适合大家闺秀。深闺女子出门,一般都坐轿子。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中写道:“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在诗中,“步辇”即为轿子。不过,轿子也分为多种,有供大家闺秀乘坐的轿子,也有供爬山的游人们乘坐的轿子。另有首诗写道:“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舟人仰看胆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诗中的“肩舆”便是扛在肩头上的小轿子,既可抬着轿子走一般的路,更可攀登险峰,可谓轻巧便利。有牛、马、轿,自然也少不了江南水乡随处可见的轻舟。柳宗元在那首脍炙人口的《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独钓,别有一番风趣,但也显得凄凉无比。古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分为两种,一为畜力,如牛车、马车和驴车,以及“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中的羊车;另一种则为人力,如轿子,还有人力车。如此看来,尽管今天的交通工具更为便利,但古代的车马更别有一番趣味。

181 评论

美棉家纺

“舟车劳顿”,语出古语,想必车马船帆是中国古代远途的主流交通工具。

在历史性典籍中,长途交通运输首选船舶,傍岸后陆路交通运输再转乘车马。

通过参研典故成语,早在三十万年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发明了航海的船舶考察全球,并完成了绝大的经纬线测绘工程,撰写了黄帝《万年历》又称《黄历》。

而经纬线测绘工具,更是需要车马由陆路运送到航海的船舶上去,较之海船的发明制造不逞落后,更况“年”字的绕日测算工具已经应用,何况车呼?

“轿”字从车,与车同类,也是中国古代的陆路的客运交通工具。

其次,便是“马”,“车马”一词,马既是托拽牵引车辆的输出动力,亦是供人骑乘的代步工具,马早在原始母系社会就已经是人的好朋友了,没有道理不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有牛车不在话下。

而独轮手推车,更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短途快捷方便的运输交通工具。

213 评论

FLYINGJOHNNY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中的一个分支。运输工程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水上交通、管道交通五项内容。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1、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

2、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融合预测研究

3、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

4、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及拥挤扩散范围估计方法研究

5、基于CIC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集成管理研究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风险认知研究

7、基于出行特征的交通工程设计研究

8、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经济领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9、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方法研究

10、基于多维矩阵WBS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集成管理研究

11、轨道交通工程绿色施工与清洁生产研究

12、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13、天津地下交通工程混凝土墙耐久性研究

14、国内轨道交通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研究

15、基层质监机构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研究

16、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监管体系研究

17、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线路选线规划设计研究

1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研究

19、面向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服务集成与系统设计

20、重庆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

21、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置原则研究

22、在生态脆弱区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恢复研究

23、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4、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5、交通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

2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27、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对策及关键技术研究

28、公路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分析研究

29、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

30、基于GIS的城轨交通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31、重庆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32、重庆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管理与组织方法研究

34、轨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35、国道G4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优化与仿真研究

3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研究

3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

38、深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39、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压力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40、轨道交通配套通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41、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42、轨道交通工程主控模式下变电所综合监控的应用研究

43、甘肃圆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

44、城市交通智能感知与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

45、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系统的实现及其文本信息的数据挖掘研究

46、中铁二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47、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8、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分析及评价研究

49、道路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50、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轨道交通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51、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52、北京市部分拥堵点段交通疏堵改造工程案例研究

53、浙江JH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管控研究

54、宁波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合同管理研究

5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研究

56、交通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实践研究

57、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58、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5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风险管理及工程保险问题研究

60、审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61、大型交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与预防

6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控制网的测量与研究

6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64、某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65、轨道交通建设中前期配套工程合理实施的研究

66、考虑风险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本与进度研究

6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与实践

68、青岛市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69、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

70、杭州地铁2号线1期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及配置研究

71、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研究

72、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7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费用定额比较分析

74、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变更研究

75、风险分担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定价研究

76、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77、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

78、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79、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

80、交通工程边坡在振动力作用下行为特征研究

8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组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82、道路交通信息获取多参量感知与传感器网络优化

83、城镇密集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研究

84、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虚拟集成决策技术研究

85、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86、城市轨道交通明挖车站建设碳排放计算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87、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办公收发文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88、大型改建工程的交通影响分析和改善规划研究

89、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

90、数字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接口管理

91、磁浮和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及隧道消防系统研究

92、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9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94、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BT模式研究

95、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96、慢行系统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研究

97、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98、辽宁LQ交通工程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案例研究

99、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种轨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101、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查检测标准化研究

103、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

1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105、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交通安全研究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文旭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

    大睿201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古代美学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

    dreamydrea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古古代论文题目

    古代文学不仅成就了一代代文人雅士,也缔造了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史;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历代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乃至普通人还源源不断地从中吸取营养,提高

    星耀夜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古代军事论文题目

    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军事论文,那比如说像一些兵法,《孙子兵法》都是很优秀的军事论文。

    leleba201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古代先秦论文题目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

    静静娃童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