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风度
近年来,黄石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主三化”的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坚持用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县域经济,立足市域全局统筹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市域资源优化配置、要素共建共享,使全市经济呈现出协调并进、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05亿元,增长2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95亿元,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 一、区域定位功能化 在区域竞争中,黄石市既树立武汉城市圈内“经济传动力越来越强,同城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机遇意识,又强化“不能功能化,就会边缘化”的危机意识,千方百计确立其在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性功能地位。一是着力在实施国家战略上发挥示范作用。以黄石、大冶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转型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在“中国特色”公租房建设管理模式、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和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奋力将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二是着力在产业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围绕“打造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目标,打造全国重要的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已有2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2家企业全国产能和销量第一,3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名,4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拥有中国名牌9个、驰名商标8件、出口名牌1个,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三是着力在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作用。依托已开工的大广和杭瑞高速、即将开工的黄咸高速、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开发的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与新兴铸管合作开发的沿江重化工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构筑辐射鄂东南、皖西、赣北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产业布局集群化 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延伸及配套,发展“八大产业”集群。一是挖潜升级强集群。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积极引导骨干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黄石市先后实施94亿元的新冶钢特种钢管和重冶锻造、16亿元的新兴管业扩建、亿元的有色20万吨阴极铜改造、21亿元的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30亿元的100万吨山力薄板等项目,促进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实施10亿元的1600万台东贝高效无氟压缩机、与比利时LVD公司合作投资6亿元的1200台(套)大型精密数控机床等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兴集群。近三年,实际利用外资88122万美元,实施了1亿美元的宝成3000万双品牌运动鞋、15亿元的合兴50万锭高档精梳纱、亿元的安达亿片汽车轴瓦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轻纺等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互补发展促集群。围绕黄石市“八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支持大冶市创建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阳新县创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脱贫致富的示范县。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功能分区、互补发展的原则,使大冶市依托利达、合兴纺织、茂晨铝业、山力板带、武汉重冶、宏力重型数控机床等项目,形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使阳新县依托宝成制鞋制衣、安达汽配、华新“双千万吨”水泥骨料、远大制药等项目,形成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使黄石市依托中粮、雨润、永大、劲牌、富川油脂等龙头企业,形成两个产值过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 三、园区开发多元化 深入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着力构筑起黄石与武汉城市圈对接融合、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对接融合的大园区,形成依托“一圈”(武汉城市圈)开发“一带”(黄石沿江经济带)、依托“一带”发展“三园”(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区工业园)、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培育黄石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一是积极探索“融合驱动”的发展模式。按照“传统产业互补、新兴产业共建、协同配套发展”的要求,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先后引进武汉重冶投资20亿元在大冶灵成工业园建设特钢模具、武汉日新能源在黄金山工业园建设30兆瓦光伏发电、远大制药投资亿元重组阳新富池化工等项目。近年来,黄石市与圈内城市实施重点合作产业项目30多个,总投资达60多亿元,加快了黄石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二是积极探索“托管带动”的发展模式。由黄石经济开发区对大冶市15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托管,三年多来,起步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完工,机械工业园、科技产业园等10多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相继开工,通过“托管带动”加速了黄石市区与大冶城区的对接融合,依托开发区带动县域发展的效应初步显现。三是积极探索“共建互动”的发展模式。在阳新棋盘洲新港物流园探索市县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以此带动阳新、黄石港、西塞山沿江72公里经济带的发展。四是积极探索“飞地联动”的发展模式。黄石市突破行政区划,通过规划引导、税收分成等办法,推进市县联动、市区联动,积极支持黄石港、铁山到黄金山工业园区创办工业园。三年来,黄金山工业园区投入近30亿元,建成区达50平方公里;阳新城区工业园投入2亿多元,建成区达平方公里;大冶城西北工业园投入20亿元,建成区达20平方公里,在2009年湖北省113个县(市)区开发区考核评比中综合排名第一。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区域性大城市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中心市区与大冶、阳新的全面对接和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一体化。坚持大规划的理念,按照“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1111”市域城镇发展体系,形成以市区和大冶城区为中心、阳新城区为副中心、以10个中心镇为纽带和以10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双迎”(迎接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和建国、建市60周年)活动为契机,两年来共实施了217个,总投资334亿元的工商、城建、民生等项目,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宜居水平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按照“同城化”的要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安全饮水、文体事业、广播电视、村镇建设等,按照重点突破、整镇整村推进的原则,建立新农村建设联系点110个。三年来,市级累计投入10多亿元,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力争到2015年达到56%。二是推进交通设施一体化。着力打造外联内聚的路网体系,实施了鄂东长江大桥、大广和杭瑞高速黄石段等20多个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特别是随着武黄城际高铁和黄咸高速的开工建设,黄石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新开通和在建3条隧道,启动了3个物流中心建设,使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和长江黄金水道公铁、水陆联运实现“无缝”对接,黄石城市发展也由“环磁湖”扩展到“环大冶湖”。三是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全面启动涵盖市域范围总投资近100亿元的生态环保项目,重点实施辖区内湖水生态、327个开山塘口和万公顷石漠化荒地等修复治理项目,关停“五小”企业1000多家,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实施了29个、60多亿元的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着力在生活垃圾处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引进香港创冠集团投资亿元建设的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国家住建部评为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年底建成后,可解决黄石城区和大冶、阳新30公里半径内的生活垃圾;将大冶城区公交纳入市区大公交系统,实现“同城化”发展;与农发行合作为县(市)区担保融资1亿元,大力实施“学安工程”和“乡镇医院达标工程”,力争两年全面完成农村学校D级危房改造和乡镇医院达标任务。 五、发展环境最优化 黄石市始终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发展提速。黄石市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两集中一代办”,将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并授予服务窗口收发权、初审权、组织协调权和相对审批权,全程代办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目前全市24个职能部门已全部成立了审批科;同时,依托3G(TD-SCDMA)电子政务应用国家级试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审批项目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发展添力。近几年,黄石市狠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引进了3家金融分支机构,使全市金融机构达到15家;成立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壮大市担保公司,资本金由1亿元扩充到今年的3亿元,为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近30亿元,同时,创新“采矿权质押贷款”、“铜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新型信贷品种,1―8月份全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其他贷款11个百分点;做大做实城投公司等市级融资平台,为县(市)区担保融资4亿多元。三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发展减压。抢抓黄石被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机遇,近年来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15个、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万亩,争取增减周转指标5025亩;2009年7月,《黄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正式获批,可为黄石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制约其发展的用地难问题得到缓解。 近年来,黄石市在抓市域带县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兄弟市州比还有很大差距。黄石市将深入贯彻罗书记和李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市州的好作法和好经验,努力把黄石市县域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快乐之光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网络化及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新兴铸管邯郸工业园区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为例,叙述了网络构建的具体做法和部分子网的开发思想。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开发建设 我公司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公司各单位都组建了计算机网络以实现计算机的辅助管理,电脑已有过去的数台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台,从单机应用模式变为联网模式。为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有必要对网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建设。网络规划 作为企业的一个工业园区,对内构建企业局域网,对外应能联入外围工业区和外围厂,这两点在网络规划时都应考虑到。因而根据此特点和公司各单位的部门划分,园区内电脑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用电脑,二是管理用电脑,三是财务用电脑,四是劳资系统电脑。在这四种类型中,办公管理用电脑数量最多,相互交流也较多。经过分析,我们将企业局域网按应用类型分为对应的四个子网:生产子网(LAN1);管理子网(LAN2);劳资子网(LAN3);财务子网(LAN4)。这四者连接起来构成了企业的主干网。网络规划如下:LAN1网段为,LAN2网段为,LAN3网段为,LAN4网段为。每个网段的第10个地址保留用作主控域服务器,并将30网段的第11个地址用于工业区的内部WEB服务器。企业主干网的拓扑图如图所示:可以选择的局域网有Netware网,WindowsNT网和Windows2000或Windows9X对等网等。根据公司的园区规模和实际需求,我们选用Windows2000或Windows9X对等网,采用这种局域网的优点是不需要配置较高的专门服务器,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连接方式可采用总线型网络结构(多在生产子网中采用),星型网络结构和环型网络结构。我们大多选用星型网络结构,它的优点是连接简单,维护方便,稳定性相对较高。连接设备一般为8-24口的交换机、网卡、光纤转换器、光纤、双绞网线等设备,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在通讯光纤的入口采用带路由的转接器。网络实施 网络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网络设计,网络布线和网络软件的编程配置。1、网络设计网络设计应根据网络的规划方案,对工业区的网络进行统一布线设计。哪些地方需走光纤,在哪个单位设立链接点最经济简便等作为最优先的考虑。有关办公楼内、医院以及学校楼的布线,在其建筑平面图上设计网络布线方案,标明各楼层集线和每个信息点位置,在图上画出从转换器到各信息点的布线路径,并根据路径计算所需网线长度、根据信息点统计出所需的交换机配置和数量以及打墙孔的位置,按需要配置护线PVC套管和槽板,最后制作统计表,汇总所需的各种布线材料,并作出概预算,以便合理安排资金,按需购买材料。2、网络布线布线按照已设计好的方案进行。首先从各信息点向交换机配置位置处进行布线,在每个汇合处将线束紧,并用合适规格的槽板或套管加以保护,网线中间不能打折应尽量保持平直。其次是双绞线两端的制作,制作级联线和直通线。在局域网布线中,双绞线与RJ45接头引脚采用568A和568B两个标准。级联线一般用于交换机间相连,采用568A的压法,直通线用于交换机到计算机终端的连接,多采用568B的压法,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最后校线无错后将转换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3、网络配置和软件编程A、IP地址的分配在网络连接中,选中“IP/TCP”属性,按规划的网段输入各分配PC的地址和子网掩码,这样即可通过IE浏览器输入公司的WEB服务器IP地址后,进入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实现公司信息的浏览、发布和公文档的相互传送。B、管理应用软件的编程工业区各生产厂(包括外围厂)根据各自的管理性质,编制完成内部生产管理系统并通过内部局域网服务器建立局部数据库。工业区程序员完成工业区信息发布平台和管件合同、成品库管理等系统,最后统一规划联网合并,使之工业区各厂通过局域网实现数据共享,各类生产、运输计划的下达、日报表数据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快速传送,从而取消频繁的传真发送。其系统图如图所示:远程数据库上客户端或本地数据库客户端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与中转服务器建立连接(中转服务器有固定IP地址/互联网域名),中转服务器保存各客户端的动态IP地址(联接到Internet时得到);远程数据库要求与本地数据库交换数据,中转服务器(通过交换相互的动态IP地址)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条暂时的通道;通过远程数据库与本地数据库通道完成数据交换。
铸造生产的统计过程控制摘要:本文讨论统计过程控制和数据收集带来的好处,它们能够提高各种铸件的质量和降低成本。许多人错误地认为SPC实施困难,既费时、费力和费钱又
只能给你个大概思路,当做借鉴吧,行不行你自己决定。既然对比就要有实例,所以这类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例证和数据。中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最好举例有代表性的,然后
模具制造技术与发展趋势摘要】论述了模具与模具工业概况,以及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模具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同时对国内外的模具市场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连铸铸铁水平连铸课题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铸铁经过水平连铸方法生产的型材,无砂型铸造经常出现的夹渣、缩松等缺陷,其表面平整,铸坯尺寸精度高(土L 0mm)无需
好宽的范围,就只讲转炉炼钢的发展也不止5000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