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的小蛇
为什么说马克斯·韦伯是现代思想的开篇?很简单,因为韦伯标志着现代思想的成年。韦伯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呢?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自传》其中会给予我们答案。 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是个大学里的老学究,没想到的是他非常关注社会现实。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韦伯写信给德军的实际指挥官鲁登道夫,要求他向协约国献上自己的头颅,挽回德国的荣誉。鲁登道夫当然不会就这样自杀了,但他同意和韦伯见面。结果两个人唇枪舌剑,辩论了好几个小时。我很难想象,世界上有哪个学者能和一个将军展开这样的辩论。 不仅如此,韦伯还在报刊上经常发表政论文章,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亲身从军,他参与建设和管理军队中的野战医院;在战后又加入德国的谈判使团,作为顾问参加了凡尔赛和会;还参与起草了一战之后德国的共和国宪法。韦伯不是一个象牙塔中远离大众的学究,而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的学者。他是一百年前德国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这就是韦伯思想生涯的第一个特点。 韦伯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宗教、政治、哲学、历史甚至还有音乐,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叫《音乐社会学》的书。这位20世纪初的德国人甚至还写过一本《儒教与道教》,专门来探讨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因其涉猎广泛,被公认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这是韦伯思想生涯的第二个特点。 然而这样一位大学问家,学术生涯却颇为短暂。韦伯25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30岁就成为正教授,令同辈学人望尘莫及。四年之后,韦伯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离开了大学,有几年的时间完全停止了学术工作,病情缓和后才恢复学术研究。 又过了十六年,到1918年,也就是一战结束的那一年,才正式重返大学。可是回到大学才过了两年,韦伯就染上了当时肆虐欧洲的西班牙流感。1920年的6月,刚满56岁的韦伯英年早逝。在56岁的生命中获得如此卓越的成就,让人惊叹,也令人敬畏。韦伯的墓志铭:“我们再也见不到他的同类,尘世的一切莫不如此”。这句话用在韦伯身上再恰当不过。 那么韦伯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发现,为什么我们会说他是现代思想成年的标志呢? 成年人的两个标志:第一是明白自己,对自己的过往有真正的理解;第二是反思自己,能看透自己存在的问题。韦伯标志着现代思想的成年,正是因为他完成了这两项任务,看清现代,反思现代,让现代社会迈入了“不惑”之年。看清现代,就是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在韦伯之前,西方的现代化已经高速发展了两百多年,但对于现代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片面和表面的层次。直到韦伯以理性化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理论,才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来龙去脉和运转机制。 反思现代,就是指出现代性最深层的缺陷。这些缺陷不是现代化曾经战胜过的那些问题,比如愚昧无知等等;我们现在说的缺陷,是根植于现代化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随着社会进步而消失,反而会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学术界将这类问题叫做“现代性问题”。韦伯对现代性的正反两面,第一次做出了最全面、最清晰的分析。从此以后,西方思想家只要讨论现代性问题,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无法绕开这座里程碑。 韦伯到底洞见了现代社会的什么奥秘?其实并不复杂,简单说三个字:“理性化”。这三个字,就是现代性问题的关键。启蒙运动之后,在理性和科学的帮助下,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在古代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贫困艰难。甚至王公贵族也未必过得很好。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去世的时候只有32岁,后世学者根据记载,推断他是死于感染导致的持续高烧和衰竭。设想当时如果有抗生素,又会怎么样呢?还有十三世纪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他的王后一生中生育了16个孩子,前15个孩子中的男孩全部在十岁之前夭折了,直到第16个孩子才顺利长大成人,王位的继承才有了着落。你看,无论是皇帝还是国王,在疾病面前都毫无办法。到了启蒙时代之后,短短两三百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说一个简单的数据:人类的平均寿命,两百年前还只有25岁,到了2016年,已经达到了72岁。 这么巨大的成就是怎么获得的呢?韦伯发现,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地理大发现,这些大事件背后,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动力,就是“理性主义”。 当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去的不幸都是由于蒙昧和无知造成的,如果用理性清除掉蒙昧和无知,我们就会走向真理,越来越幸福。然而,也恰恰是马克斯·韦伯,这位深刻理解科学理性力量的思想家,却站出来告诫人们,有些问题,甚至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科学无能为力。1917年的11月7日,一个冬日的夜晚,在慕尼黑的一间艺术大厅里,正在进行一场演讲。大厅里挤满了年轻的学生,还有许多著名学者。韦伯在台上演讲,题目叫“以学术为志业”。 身在台下,我们满以为,韦伯会告诉大家科学有多么伟大的意义,值得青年人去献身。然而,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认为科学是通向幸福之路,这是“天真的乐观主义”,只有书呆子才会相信。科学根本无法回答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意义”这类问题。韦伯举了一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位病人生命垂危,只要送到医院,我们就能用医学技术维持他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去抢救这位病人呢? 如果病人只能维持生命,但根本无法好转,又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拖垮他的家庭,你认为应当做何选择?如果病人自己希望,不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抢救,你认为要怎么选择呢?如果你知道病人在这种状况中非常的痛苦,你又要怎么选择呢?医生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即使他有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最高超的技术,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值得”的,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 韦伯用数百万字的著作,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和理性如何塑造了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精神的深层结构中形成了怎样的“运行方案”。但同时,他又向我们指明,这些方案、以及方案背后的理性主义,不仅很难带我们走向真理和意义,还可能会让我们离意义越来越遥远,甚至还会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麻烦。这些方案是怎样的,这些麻烦又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韦伯的第一个重要命题:世界的祛魅。 而这个命题也将是我明天文章的标题。
yukisnowfox
出版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等。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男,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双慧眼,这样就可以识人辨物,看透人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真假难辨,心隔肚皮。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呢?有一句话说得好,想要看清一个人,不是看他的顺境,而是看他的逆境。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也有顺境和逆境。有的人从小顺风顺水惯了,逆境一来立刻就趴下了;而有的人则能凭借优秀的品质,在逆境中乘风破浪,最后绝处逢生。所以,逆境中,才能真正看清楚一个人。如何真正看清一个人01在逆境中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在顺风的时候,即使能力不足,但由于身边的朋友很多,所以很多问题都无法显现出来。一旦到了逆境中,身边的朋友无几,手中的资源也有限,才会真正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能力不足的人,往往会被困难打倒,从此一蹶不振。有真本事的人,则会在逆境中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最终化险为夷,东山再起。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了美国汽车行业的一个传奇。02在逆境中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顺境看素质,逆境看品格。一个人在条件优越的时候,就算品行再好,也最多只能说明他的素质不错。要想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需要看他在逆境中的表现。有些人在富有时可能表现得很好,但是在突然失去一切之后,就会开始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而有的人则能不管生活贫贵与否,都能始终如一的关爱和照顾身边的人。也只有这样始终如一的人,才真正值得深交。03在逆境中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真心黄渤曾说过:当你成功了,身边就都是好人,都对你客客气气。虽然这句话很直白,但是反应的问题的确很深刻:当你成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来祝贺你;但是当你在底层挣扎的时候,身边的人大都对你冷漠以待。巴尔扎克说: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认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有的人在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会整天围在你身边,让你觉得他就是你的挚友;可是等你稍微不如以前,他就立刻会弃你而去。如果在逆境中,有个人依旧对你不离不弃,那么请你一定要好好珍惜。04在逆境中一个人才能真正读懂人生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经历逆境的磨难,只是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如果一个人少年就很得志,在没有经历过逆境就飞的很高,那结果,一定是摔得很惨。所以有时候觉得,大器晚成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似乎才是正确合理的顺序。逆境之于我们,即是苦难,也是财富。正因为有了逆境的考验,我们对人生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明天星期天
韦伯的主要著作什么?马克斯·韦伯,经济学家,出生于德国图林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政治论文集》(1921)《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经济与社会》(1922)《中国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代犹太教》《音乐之理性的和社会基础》《科学论文集》《一般经济史》《国家社会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政治论文集》、《政治论文集》、《学术理论论文集》、《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等。
梁朝伟可爱
宗教社会学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研究开始于名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并且继续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里进行探索。他对于其它宗教的研究则由于他在1920年的突然去世而中断,使他无法继续在《古犹太教》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包括了计划中对于诗篇、塔木德犹太人、以及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研究。他所完成的那三个主要研究都关注于宗教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宗教理想间的关系、以及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新教徒的生活伦理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在新教里发生呢?”韦伯在这篇论文里解释了这个悖论。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清教徒的对照,他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专注于早期的中国历史,尤其是诸子百家和战国,在这个时期主要的中国思想学派(儒教与道教)开始突显而出。《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在这本书中他检验了印度社会的架构,对照了正统的印度教教义与非正统的佛教教义,以及其它民间信仰的影响,最后并研究这些宗教思想对于印度社会在现世上的道德观的影响。政治社会学在政治和政府的社会学上,韦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便是一篇名为《政治作为一种职业》(Politik als Beruf)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韦伯提出了对国家的定义:亦即国家是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在这篇论文里韦伯主张,政治应该被视为是任何会影响到控制暴力的权力分配的活动。政治也因此是纯粹来自于权力。
挂在盒子上723
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男,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韦伯曾于海德堡大学求学,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的起草设计。韦伯同泰勒和亨利·法约尔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弟弟为德国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出版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等。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研究开始于名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并且继续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里进行探索。他对于其它宗教的研究则由于他在1920年的突然去世而中断,使他无法继续在《古犹太教》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包括了计划中对于诗篇、塔木德犹太人、以及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研究。他所完成的那三个主要研究都关注于宗教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宗教理想间的关系、以及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
什么是悖论?笼统地说,是指这样的推理过程:它看上去是合理的,但结果却得出了矛盾。悖论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能得出不符合排中律的矛盾命题: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为假;由
我是理科生,我的想法是:先简述沙特阿拉伯的缺水现状、原因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其次简述南极淡水的“质”和“量”的优势,接着简述南极冰山的形成,最后反思运输冰
伯明翰大学论文挂了,当然能重写。可询问伯明翰大学。最直接的是问你的指导老师。
法匹拉韦相对原子质量: 目的 检索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评价法匹拉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不久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1916年,威尔逊当选连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