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9

哈哈2974
首页 > 职称论文 > 宁波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蘁嘬天唑地

已采纳

宁波的特色经济明显表现在块状经济和临港工业。前者萌芽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形成规模,它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后者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依托宁波优越的港口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港口工业经济。 一、 宁波市特色经济发展概况 (一) 块状经济发展概况 目前全市块状经济共有145块,占全省总数的30%。其中,单体规模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有90多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0亿元的有6个。至2002年底,全市块状经济年产值达124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6%。 宁波块状经济是在自发型和政府推动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一个个的产业集聚区。大的块状经济由一个或几个乡镇组成。如培育了雅戈尔、罗蒙、布利杰、培罗成等知名服装品牌的宁波服装块状经济,现有1800多家企业就分布在鄞州石契镇到奉化桥头镇一带的五六个乡镇间;慈溪胜山镇从事服装加工的农户1万多家,占当地总户数的90%。旬山的爵溪街道只有1万多人口,却集聚了400多家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另外,宁海西店镇的小五金、城关镇的文具、慈溪周巷镇的食品等,也都是以镇为单位、特色产业集聚的块状经济。而小的块状经济则只是一个或几个村,但其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视。如慈溪横河相土村、余姚陆埠江南村等一大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在当地起到了龙头作用;相土地村依托宁波慈兴集团、环驰集团,带动了全村300多家企业生产微型轴承,2003年该村产值达到亿元;江南村则以前店后厂的形式,聚集了水暖器材生产企业200 家,兴办了江南水暖城,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余姚泗门镇上新屋村生产的电动剃须刀占领全国县以上城市70%的市场,临山浦中村的电话机按键全国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97%。 随着块状经济的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协作不断完善,使名优产品脱颖而出,如海天塑机、新海塑壳打火机、沁园过滤式净水器等。目前,宁波已有95家企业的114种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单打冠军”。而产业的集聚更是直接促成了宁波各类专业市场的形成。全市建制镇共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300多个,平均每个镇有近3个,像慈溪周巷仪器批发市场、鄞州宁波轻纺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都是块状经济的产物。 (二) 临港工业发展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宁波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截至2003年底,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临港工业企业共有635家(其中大型企业107家),实现工业产值692亿元,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利税总额9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16. 9%、29. 9%。 宁波临港工业呈现“六业兴旺”的格局。(1)石化行业:在镇海炼化不断扩建的同时,先后兴建了LG甬兴、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生产聚丙烯树脂、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丙二醇、ABS等产品。现已形成了以原油加工为源头、化工液体中转码头为依托的多种化工产品共同发展的局面, 2003年化工业产值达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2)能源行业:目前宁波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基地之一,其发电量约占华东电网总发电量的10%。2003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613万千瓦,全年发电量为336亿千瓦时。2003年能源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3)汽车行业:宁波汽车整车生产正在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相当发达, 2003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4)钢铁行业:宁波的深水良港优势,使钢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产品有冷轧不锈钢薄板、钢、成品钢材等,2003年钢铁工业总产值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5)造纸行业:宁波造纸行业在“九五”期间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在1994年以后,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白板纸项目的建设,使宁波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档包装纸板生产基地。2003年造纸工业总产值为20. 8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6)修造船行业:宁波有较强的船舶工业基础,规模以上企业有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新乐造船有限公司、宁波恒富船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2003年修造船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临港工业产值的。 目前,宁波临港工业发展呈现出集聚趋势,已形成了北仑、大榭、镇海、市区沿江工业群四大板块,并在产业构成上各具特色。(1)北仑临港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以化工、冶金、汽配、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目前拥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8家。2002年产值亿元,利润26亿元,分别占北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的、。(2)镇海临港工业区由镇海开发区和澥浦至龙山化工区组成,以石化、电力行业为主,机械行业为辅。现有规模以上临港工业企业22家,2002年产值264亿元,销售收入267亿元,利润16亿元,出口交货值22亿元。(3)大榭岛临港工业区以石化为基础,以出口加工、内外贸易、仓储运输为支柱。主要在建项目有:25万吨原油中转基站、恒信成品油码头、利万石化高等级改性沥青等。(4)市区沿江工业群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能源为辅,主要企业有韵升集团、波导公司、中华纸业、庆丰热电、长丰热电等。 二、 宁波特色经济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 有利条件 1、拥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经商意识比较强烈。“块状经济”作为一种人脉基础上形成的地区性商圈,其渊源大多根植于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中。“工商皆本”是浙东学派所提倡的思想,所以民众经商意识比较强烈,“宁波邦”遍及海内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波人凭着自己善于经营、能够吃苦的优势和特长,怀着渴求致富、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强烈愿望,走南闯北,跑运输,做买卖,或从事小商品、小配件生产,发展家庭工业,跨出了个私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并逐渐由此发展壮大,最后形成了地域相对集中,产品趋同,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产业群。 2、体制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宁波的改革开放起步较早,市场体系发育较为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得到历史性再造。到2002年底,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 。投资主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非国有投资逐渐占据主要地位,1990—2003年,宁波民间投资累计约1903亿元,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 3、区位条件优越,以港口为龙头的交通网络体系日益完善。宁波有通江达海的运输优势,沿长江可上溯至苏、皖、赣、湘、鄂、渝、川等省市,向外可直达韩国釜山、日本神户、中国香港和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宁波港具有作为国内、国际航运枢纽必须具备的位于扇面中心的地理位置。目前已发展成为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的综合性港口。2003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 8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7万标箱,分别列全国大陆港口第二和第五位。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兴建,加快了宁波接轨大上海的步伐。 4、开放程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宁波是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华东地区重化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七五”、“八五”期间,国家和省在宁波投资兴建了镇海炼化、北仑电厂、浙江脯纶厂等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奠定了宁波临港工业的基础。临港区域的北仑新区,拥有国家级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岛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是宁波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也是宁波临港产业集聚区。临港业已形成的石化、钢铁、机械、造纸、修造船、能源六大行业体系,涉及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等12大类,这些行业已进入产业扩展时期,临港工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宁波新材料、注塑机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电子信息等行业具有增长潜力。 (二) 尚存问题 1、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宁波产业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领域,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一般市场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不高块状经济中的许多企业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靠仿制“克隆”,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民营经济正面临着规模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加快发展的趋势与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矛盾。 2、产业链比较短,深加工能力弱。宁波的传统产业和临港工业大多产业关链度不强,产业链较短。以临港工业为例,尽管宁波已形成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但内部各个企业独自发展,对周边其他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或带动性不强,并未真正形成具有柔性专业化特征和合作网络特征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原材料工业,宁波更是处在相对落后的状况。 3、资源制约日益加大,成为块状经济和临港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1)水资源制约。宁波是我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区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够平衡,局部地区用水紧张。(2)电力供给不足。由于近几年用电量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大工业用电大幅度增长,宁波出现供电紧张的状况。(3)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家对建设用地控制越来越紧,土地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4)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既缺少一批有影响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也缺少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化人生产的应用型熟练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5)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的排污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局部地区水污染、酸雨污染、海域污染仍较严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制约了区域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 加快发展宁波特色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促进块状经济做大做优。大力培育科技型、外向型和规模型企业,全面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鼓励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的路子,完善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和人才保障体系,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下大力气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和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宁波块状经济做大做优。 (二)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按照“专业立园、规模强园、特色行园”的发展思路,重点考虑规模性、集群性、增长性等因素,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园区、综合园区、特色工业园区“三足鼎立”的园区经济格局。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园区管理机制,增强园区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园区综合环境竞争力。 (三)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临港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要积极依托港口优势,着力抓好北仑产业集聚区、镇海化工产业集聚区、象山港产业集聚区、余慈产业集聚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使这些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发展装备工业,针对重大技术准备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不高的薄弱状况,充分挖掘宁波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优势,积极参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融入正在逐步走向全球化的世界装备制造业体系。要借助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有利条件,与国外的资金、技术、原料、零部件、营销网络,以及设备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如电子通讯、机械、船舶修建、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工业等,提高出口导向型工业占临港工业的份额,提升临港工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 (四)加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要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跨国经营。目前,有三种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可供借鉴。一是万向集团的“万向模式”,即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成为某一产品的全球生产基地或制造中心。二是“领带中心”的“嵊州模式”。利用比较优势,为国际著名品牌加工、代理,依托国际著名品牌的连带效应,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我市杉杉集团与意大利法拉奥公司、日本伊藤忠合资组建国际品牌公司,利用国外企业的设计技术、人才、销售网络,开发国际品牌,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三是温州的“正泰、德力西”模式,在一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产品或行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研制,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发挥宁波中小企业众多,加工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鼓励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生产配套,促进产业集聚,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成长环境。 (五)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强区域内合作。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主动接轨上海为重点,在产业对接、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招商引资、环境保护、人才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与长三角各相关城市的合作,使宁波经济成为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舟山、嘉兴二市乃至杭州、绍兴、台州、温州等省内城市的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分工,共同促进全省临港工业的发展。同时要善于利用与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上海、杭州、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提升宁波的科技和管理水平。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内强化自律,对外加强交流。块状经济起步于千家万户的小作坊,产品具有同类性。在发展之初,单个业主为了追求自身利用最大化,很容易出现随意降价、假冒伪劣等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一旦在业主之间互相传染,就会造成全行业的恶性无序竞争,使全行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为此,需要形成行业组织,并以行业组织的名义去调解、保护本产业的发展,发挥其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政策研究、信息传播、技术交流、专业培训、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其作为联结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行业协会也是学习海外、同海外团体交流的有效载体。 (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相协调。要推行绿色制造,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通过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绿色经营等手段,推动工业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全过程预防型转变,推动工业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努力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要推进绿色营销,突破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要高度重视解决生产要素瓶颈制约问题,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积极抓好要素资源配置的规划和建设。如编制实施全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推进重大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境外引水工程,基本缓解供水矛盾;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模,依法保护耕地,严禁滥占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和围涂造地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抓紧在建能源项目建设,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和有序用电管理,尽最大可能满足生产生活用电。

316 评论

么么哒哒啦

给你点资料,自我对你有帮助!宁波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重枢纽.2007从2007年的国内外环境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仍然面临较为有利的条件,但考验和挑战也在增多,一些新的趋势和动向值得关注。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但基本面仍然较好据IMF最新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比2006年低个百分点。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受房地产降温的影响可能出现小幅回调。但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有限。美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大多认为此次调整是温和的,整体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增长率将维持在。欧元区内需增长势头较好,失业问题有所缓解。虽然利率上升和欧元走强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预计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左右,处于近几年的较好水平。日本经济在出口带动下已走出通缩,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经济复苏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出口可能受美 国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但经济仍可实现2%左右的较快增长。2.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有望高位回落,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能源资源利用率继续提高,全球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会有所回落。近几年需求和价格上升带动了产能和运力扩张,供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市场供求角度看,价格有望高位回落。目前,国际油价已回落到每桶60美元以下,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也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供应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未来能源资源价格走势仍不明朗。3.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仍将继续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也在增加2007年,国际贸易仍将继续扩张,跨国投资依然活跃,世界贸易量仍将增长7%以上。但是,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受挫,许多国家在全球化冲击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其他产品延伸,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 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4.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较好,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发展阶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都将增强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投资、信贷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总体上看,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5.中国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但吸收外资面临新考验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成本较低、社会政治稳定等优势,近年来中国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吸收外资也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趋势有所减缓,一些跨国公司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加大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中国一些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也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纲要》的深入实施,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6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20000亿美元。文秘杂烩网

278 评论

karastt823

宁波地区经济特点主要是大力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宁波借助“互联网+” 制造向智造转型,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新经济新动能是推动宁波经济的重要抓手。然而宁波的传统制造业曾面临低水平竞争、产能过剩困境,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突围,向高附加值的领域纵深前行,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选题。

在借助电子商务成新经济“代表作”,园区计划打造成与上海前滩、深圳前海齐头并进的“前洋”高地,未来五年,园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以上,招引、集聚企业2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翻两番。

扩展资料:

在宁波市工商联在提案中提出了产品供需错位、新旧产业失衡、发展动能不强、发展信心不足、发展环境欠佳等五方面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高质量供给新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环境三大建议。

针对打造高质量供给新体系的建议,宁波已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培育品牌,已有222家企业、318个产品入选“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梯队,数量居全省前茅。

针对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目前正通过“四个加快”开展工作,即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加快使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宁波大力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人民网-宁波推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房地产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应该不好写,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还要有个人见解。

    sy四叶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构建策略研究论文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综合的、人文化的象征。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欢迎参阅。 一:民营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内的民营企业得到了

    廖小可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资产结构优化论文研究背景

    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的研究背景是什么上市公司筹资结构研究|关键词:上市公司 筹资结构 筹资方式 筹资成本 一、绪论 研 (一)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几

    彼岸之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投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范文

    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 风险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很好的风险管理措施,开发商就会被可能发生的损失所困扰,其担忧可能会使其终止某些开发与经营活

    川猫之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

    愛戀寶寶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