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雨里大太阳
摘 要:0引言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植物,含有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红花主要产地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治疗痛经、胸痹、心痛、腹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用途[1]。本研究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和总结,下面进行以下内容的报道。 1红花
关键词:化学成分论文
0引言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植物,含有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红花主要产地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治疗痛经、胸痹、心痛、腹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用途[1]。本研究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和总结,下面进行以下内容的报道。
1红花
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上部分茎杆呈现直立的状态,为白色或淡白色,无毛且十分光滑,下部分茎杆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重锯齿、小锯齿或无锯齿,由底向上叶逐渐变小,红花叶的质地较为坚硬,有光泽。红花主要有怀红花、散红花、川红花、南红花、西红花等多种品种。红花多数生长在温暖、干燥的气候中,一般红花的种子发芽在20℃-30℃左右即可,生长温度在20℃~25℃,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贫瘠性,但是偶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灌溉,从而保证红花的产量。红花的抗水性较差,生在环境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对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肥沃的砂土壤作为基础,一般紫色夹沙土和油沙土最为适宜红花的生长。红花作为一种长日照植物,充分的日照能够保证其发育良好,籽粒饱满,红花的生活周期为120天。红花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肠胃出血,女性经期过多的症状,红花中毒患者会出现神志萎靡不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惊厥的现象,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皮疹等症状。一般引起红花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对红花的误用和用量过大,在临床应用中,孕妇禁止使用,有溃疡病或者血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中要注意红花的用量不宜过大。
2红花的化学成分
红花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红花多糖、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红花含有一部分醌式查耳酮类化合物,醌式查耳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红色素和黄色素,在其它植物中比较少见。黄酮类化合物和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是红花中含有的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挥发油为低脂肪酸、烷烃以及少量的芳香脂,红花多糖主要是由于红花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脂肪酸主要为棕搁酸、亚油酸、甘油酯、月桂酸以及部分不饱和的脂肪酸。
3红花的药理作用
对血管系统的作用。一方面,红花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在进行使用红花黄色素的治疗后,在给药4天左右时间后患者的血压开始下降,在给药2~3周左右药理作用达到最高,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浆中的肾素活性均出现了明显下降,表明红花能够对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起到作用[3]。另一方面,红花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有效改善缺血症状,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减少漏出乳酸脱氢酶(LDH),同时使线粒体的肿胀程度和膜流动性下降,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缓解患者的心肌缺氧程度和心肌缺氧性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情况,充分体现红花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症状起到重要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脑缺血是一种病理复杂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脑中的血液流量减少,导致脑中的缺血缺氧,自由基产生,炎症因子和细胞的参与,导致了神经细胞的希望。红花中的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能够有效的治疗脑缺血症状,对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充分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致使血小板的血液开始聚集,血小板内的游离钙的浓度不断升高的同时,中性粒细胞就会开始聚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受体拮抗剂,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血小板粘附,血小板中的游离钙离子就会不断升高,这就使得红花能够有效的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抵抗,在临床中针对血栓和炎症等病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增加血液循环流畅水平。
抗氧化的作用。组织缺血和再灌注的`过程,就会导致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增强,从而给血液循环带来一定的障碍和损伤。在对小白鼠的试验中可以看出,红花提取液能够有效清除羟自由基,从而抑制小白鼠的肝匀浆脂出现氧化,红花注射液能够有效拮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效果,有效减少IL8的含量,有效的阻止了IL8和炎症进行反应,充分对恶性的循环产生了阻止作用[4]。红花中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由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在清除羟自由基的同时,保护了人体中的细胞膜,在淤血中能够加快血液循环阻碍作用,从而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抗氧化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肿瘤的作用。肿瘤需要在一个营养的环境中成长,需要血液能够提供排出代谢的产物,肿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治疗和阻断引起了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血管发生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环节就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红花起到对b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充分的抑制作用,针对肿瘤进行有效治疗和抑制,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综上所述,尽管现阶段对红花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红花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与活血化瘀的治疗中,另外红花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红花研究的不断深入,红花在临床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一叶一菩提
云南文山烤烟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的分析教育论文
上部烟叶浓度大,香气量足,随着卷烟降焦工作的深入进行,对可用性较高的上部烟叶的需求增加,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烟草行业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和卷烟品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烟碱含量偏高、还原糖及糖碱比低、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是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特征[3],目前国内关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研究较多[4-6],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7]。试验通过对文山州B2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旨在为文山州烤烟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烟样采集和测定
2013年在文山州采集有代表性B2F烟叶127份,每份 kg,其中文山19份、西畴14份、砚山31、丘北25份、马关7份、麻栗坡12份、广南19份,取样按照“GB 2635-92烤烟”标准进行。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和氯含量的测定按照王瑞新等[8]的方法,同时计算主要烟叶化学成分派生值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上部叶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ility Index,CCUI)采用隶属度函数模型来确定,按公式CCUI=计算,式中Nij和Wij分别表示第i个烟叶样本、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值和权重系数,其中0 采用IBM SPSS 软件和Excel处理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文山州不同区县B2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统计分析 文山州B2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根据“国际型优质烟叶”化学成分指标[9]:烟碱,总氮,总糖18%~24%,还原糖16%~22%,钾,氯。由表1可知,砚山、马关、丘北和广南B2F烟叶烟碱含量较高,均值都在以上,部分样品烟碱含量达4%以上,西畴和麻栗坡烟叶烟碱含量适中。丘北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值较低,其它区县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各区县总氮含量总体上均在适宜范围内,钾含量总体相对较低,均值均在2%以下,氯含量总体上均较低,均在以下。 文山州不同区县B2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分析 将上部叶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作为评价文山州不同区县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的因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计算各化学成分指标的隶属度,使各参评的'主要化学指标的原始数据转换为的数值。常用于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价的隶属函数类型主要有2种,分别为:S型和抛物线型,其中烟碱、总氮、还原糖、糖碱比和氮碱比的函数类型均为抛物线型,函数表达式为: 云南文山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见表3,由表3可知,西畴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最高,均值为,可用性指数在和的样本量比例分别为和50%。麻栗坡和文山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较高,均值分别为和,可用性指数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砚山、马关和广南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较低,分别为和。丘北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最低,为,其中84%的样品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在以下。 3 总结与讨论 近年来,关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12-14],烟碱含量偏高、还原糖及糖碱比低、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是目前我国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主要特征[15-16]。化学成分统计分析表明,砚山、马关、丘北和广南B2F烟叶烟碱含量较高,均值都在以上,部分样品烟碱含量达4%以上。丘北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值较低。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析表明,砚山、马关和广南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较低,丘北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最低。综上分析说明,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仍然是造成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较低的原因之一,同时,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较低也是影响丘北上部叶化学成分可用性较低的重要原因。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素以“衣冠之国”位居,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在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服饰上有极其显著的反映
分析论文写作格式是有标准化格式的,包括绪论,文件综述,提出研究假设,论证过程,研究结果,研究不足与反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分析化学3、化学学报4、催化学报5、无机化学学报6、物理化学学报7、有机化学8、分析试验室9、色谱10、分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