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无锡小呆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土壤的论文答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蝎兔兔

已采纳

土木工程论文答辩常问问题

论文答辩时导师会问什么问题应该是很多同学关注的。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论文答辩常问问题,欢迎阅读借鉴。

1.结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2.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4.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6.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7.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8.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9.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0.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1.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2.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3.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4.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5.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6.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7.你设计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装修了吗?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一种类型?

18.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19.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20.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21.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22.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双向板?

24.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25.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26.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27.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28.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29.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30.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31.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32.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33.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34.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35.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36.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37.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38.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39.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40.试述你设计的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什么叫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2.建筑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3.针对毕业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有哪些内容?

4.简述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

5.什么是方案设计的“立意构思”?

6.建筑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7.民用建筑平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8.如何确定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

9.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0.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11.如何确定走道的宽度和长度?试说明走道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12.说明门厅的作用及设计要求?如何确定门厅的大小及布置形式?门厅导向设计有几种处理手法?

13.建筑平面组合有几种形式?说明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4.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15.确定房屋的层高和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16.住宅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7.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8.什么是建筑立面的“虚"和“实”,虚实设计的手法有哪些?

19.什么是清水砖墙?什么是混水墙?

20.建筑立面的构图规律有哪些?说明比例尺度的含义。

21.建筑立面设计的具体处理手法有哪些?

22.墙体在设计上应有哪些要求?

23.窗台构造设计应考虑什么问题?构造做法有几种?

24.勒脚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25.墙身水平防潮层有几种构造做法?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什么地方?

26.在什么情况下需设置垂直防潮层?

27.何谓变形缝?画出屋面变形缝构造。

28.叙述圈梁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及其设置位置。

29.构造柱与圈梁在建筑物中起什么作用?构造柱与墙如何连接?

30.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外装修有哪些类型?各适用在什么类型建筑中?

31.隔墙、隔断有什么区别?试述其各自的类型及其特点?用图表示隔墙在楼板上的搁置构造。

32.楼地层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哪些作用?试说明你毕业设计楼板的类型及楼面做法。

33.结合你毕业设计的内容,说明雨篷的构造?与墙体的防水处理方法;

34.简述自己毕业设计楼梯的类型及其楼梯构造设计的步骤。

35.绘制建筑施工图中,平面图应注意哪些问题?你在毕业设计的平面图中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6.屋顶施工图设计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简述屋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37.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有哪些具体措施?简述你的毕业设计屋顶构造的依据,为什么采用你图纸中的构造做法?

38.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如何处理?毕业设计中,你选用的门窗是如何与墙体连接的?

39.简述建筑剖面施工图的设计要点。

40.你认为建筑总平面图在施工中有哪些作用?

41.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应用建筑构造标准图集的?你选用了几种标准构造?

42.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进行平面组合设计的?画出你所设计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图。

43.通过毕业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44.确定建筑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你设计中是怎样考虑的?

45.楼梯设置有何重要性?应满足哪些要求?

46.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设置防火分区有何作用?

47.建筑设计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怎样计算?

48.电梯布置有哪些要求?对结构方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9.判别建筑方案优劣应考虑哪些因素?

50.建筑平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分为几个基本部分?

51.水平交通和竖向交通有何不同特征,设计中怎样考虑?

52.电梯井道尺寸如何确定?

53.建筑平面组合设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主要作用?

54.剖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与平面设计有何关系?

55.建筑物理设计包括哪些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56.怎样体现建筑节能环保要求?建筑材料选用时怎样考虑地区差别的影响?

57.房屋排水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58.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方案设计有何主要区别?

59.建筑方案设计时如何兼顾结构设计和其他工种设计?

60.楼地面与屋面构造各有何特点?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70 评论

一杯甜柠檬水

谈净土洁食问题“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0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22亿吨,其中我国粮食产量约5亿吨。这些粮食均是在全球17亿公顷(我国占 1.2亿公顷)耕种土壤上生产的。正是因为这些土壤能提供作物生长的养分和水分,也就是具有土壤“肥力”,才能使粮食获得稳定的产量,才能维系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一方面,土壤中如果没有充分的养分和水分,没有“肥力”,就不可能使作物正常生长,更谈不上获得稳定的产量,而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含量,对作物生长讲,经常是供需不平衡的,必须注意调节,特别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向土壤中加入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各种“有害”元素,使土壤及水体发生污染,就会导致农产品品质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的好坏。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农产品质量不良的因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即水、土、气、生等方面的污染,是导致农产品品质不良的重要根源。以往人们关注的是“蓝天、碧水”,认为只要天蓝,水碧,就能保证农业环境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岂不知,除了“蓝天、碧水”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土壤质量的安全,只有保证了“净土”、才能保证“洁食”,才能保证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最终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净土”,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将影响大气,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也会影响到水体,致使天不再蓝,水不再碧,即使天蓝、水碧,也会有毒害物质飘在空中,溶在水中,或进入土中。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净土、洁食”比“蓝天、碧水”更加重要,都是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安全问题。土壤污染是农产品不安全的源头不洁净的土壤是指遭受不良物质污染的土壤。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我国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其中,在一些污灌区土壤镉的污染超标面积,近20年来增加了14.6%,在东南地区,汞、砷、铜、锌等元素的超标面积占污染总面积的45.5%。有资料报道,华南地区有的城市有50%的农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有万亩连片农田受镉、铅、砷、铜、锌等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也曾发生千亩稻田受铜污染及水稻中毒事件,一些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镉污染普遍,其中有的市郊大型设施蔬菜园艺场中,土壤中锌含量高达517毫克/千克,超标5倍之多。其次,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成药),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特别是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制,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可超过100公斤/公顷,甚至高达219公斤/公顷,较粮食作物高出1~2倍。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目前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据调查,一些名特优农副产品中,有机磷检出率100%,六六六检出率95%,超标2.4%。另在全国16个省的检查结果,蔬菜、水果中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因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引起人畜中毒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自1997年至2001年共发生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8起,中毒415人,个别地市高毒、高残留农药每年造成急性中毒5~7宗,受害人数约300人。类似的急性中毒事故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沿海大部分地区的大田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2000年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100%,六六六、滴滴涕超标率为28%和24%。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第三,过量施用化肥也会造成土壤污染。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吨氮,其中我国用量达1726吨氮,占世界用量的21.6%。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量为224.8公斤/公顷,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有4个省达到了400公斤/公顷。据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目前在农业结构改制后的蔬菜、瓜果地里,单季作物化肥(折合纯养分)用量通常可达569~2000公斤/公顷以上,如一些蔬果种植大县的化肥平均用量已达1146公斤/公顷;滇池区蔬菜花卉基地,一季作物氮磷肥用量(纯养分)达687公斤/公顷,最高可达3300公斤/公顷;其化肥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0公斤/公顷),较之世界用化肥首户的荷兰还高出一倍多;每年农田使用化肥氮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吨左右,有些地区饮用水及农产品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均明显超标。2000年下半年,华南地区有的城市监测到菜地土壤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33.1%;据中国农科院对某地32种主要蔬菜调查,蔬菜硝酸盐含量比80年代初增加了1~4倍,其中有17种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欧盟提出的最低量标准;2001年长江三角洲的个别省份农产品出口由于监测不合格而损失数亿美元。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土壤污染正在向不同尺度的区域性发展,并对各种农产品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壤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1.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已成为新的、长期潜在的区域性土、水环境污染问题;2.大气中有害气体细粒子和痕量毒害污染物构成了土壤与大气的复合污染,城市光化学烟雾频繁并加重;3.农田与菜地土壤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突出,硝酸盐积累显著,已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4.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普遍,已发现一些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有害污染物的潜在高风险区。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活动是产生土壤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大量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向农田转移,过量的化肥与农药大量在土壤与水体中残留,造成我国大面积农田土壤环境发生显性或潜性污染,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应当指出,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严重后果仅能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因此,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控制与修复土壤污染,才能实现农业安全,保证人畜健康。值得商榷的几种认识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社会上有各种提法。如�建立“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等。的确,21世纪的农业应该建立以“生态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但生态农业并不等于或不能完全保证农产品是安全的。如果不能从本质上实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杜绝有害物质的介入,不能通过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与全程质量控制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则上述的这些提法均是无济于事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商榷。1.“有机”不能替代“无机”,有机肥并非是最“洁净”的人们一般认为有机肥培肥土壤是最安全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第一,农业增产的实践证明,1公斤化肥,可增产5公斤~10公斤粮食。我国粮食的增产,有30%~35%是靠施用化肥取得的,化肥的贡献不容忽视。正确地说,化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才是最有效的增产措施。第二,从对环境的污染看,无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只要施用不当,均会出现污染。过量施用化肥是有害的,但有机肥若用量过大,腐熟不全,施用季节不当,也会对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产生污染。特别应注意的是,当前农村中的有机肥有不少是来自含化学激素或重金属等饲料饲养的畜禽排泄物,不少企业制造的商品有机肥的原料也不纯净。因此,有机肥也会变成引发土壤污染的根源。第三,目前社会上提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A级、AA级“绿色食品”等,是以不使用或少用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为主要标准的,其中以有机食品为最高等级。然而,这些标准还有待于国家对土壤与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监测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后才能真正做到。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2. “无土栽培”不能代替“净土”种植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已广泛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或基地,并以高度集约的方式,进行无土栽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部分城市的蔬菜、瓜果供给,获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从国家的粮食总体需求来看,至少在近阶段(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仍然不能取代广阔的农业耕地。因此,必须在发展无土栽培蔬菜、瓜果的同时,继续强化全国耕地土壤肥力的培育与土壤污染防治,用“净土”生产粮食,造福于人民。3.目前的“生态农业”并非等于安全农业所谓“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贯彻生态学原理,做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建立多层次的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并按区域特点建立生态区域模式。从而使现代生态农业在促进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重要推动作用。生态农业是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国家及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核心是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其中土壤与环境质量是农业生态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需要投入实力,坚持不懈,科学实施的宏大工程。而目前多数地方多只是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尤其不注意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大家应对此有清醒认识。4.“净土”不等于“洁食”的确,洁净的土壤只是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基本保证。事实上,洁净基地生产出的清洁农产品,还需经过储存、运输、深加工、市场流通直至餐桌等诸多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些全过程质量控制,最后到达餐桌仍是清洁的,才算农产品的真正安全。因此,在农业安全生产中,除了从防治土壤污染这个源头抓起外,还必须注意防治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并通过建立与制定国家与地方一系列的农产品规范,完善质量认证、监测、管理、法制等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农产品的“全程清洁”生产,才能使农业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保护和治理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建议1.开展全国土壤质量本底调查,建立全国土壤质量监测网络,为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利用方式、不同投入水平、不同管理模式均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虽然已经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但最近的一次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当时所获得的有关土壤环境质量的信息甚少,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如最近在太湖地区进行的土壤质量调查,其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的空间变异很大,环境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如果不全面摸清各地土壤质量本底情况,针对不同质量土壤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就根本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壤质量的本底调查十分紧迫。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推动全国性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调查,如国土资源部的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土壤污染调查;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土壤质量研究等。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各部门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缺乏必要的统一与整合,造成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因此,建议国务院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资源和技术的整合,逐步、分区、分阶段地开展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国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并建立长期的动态监测体系。2. 尽快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土壤有机与激素类污染物质的监测和研究,并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就农业生产中污染物而言,FAO(联合国粮农组织)迄今已公布了相关限制标准共2522项,美国则多达4000多项,其它发达国家的控制标准达数百项甚至上千项,而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仅涉及62种化学污染物,所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中,也仅规定了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控制标准,这与发达国家的限制标准不相适应。此外,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对PCBs(多氯联苯)、PAHs(多环芳烃)、PCDD/PCDFs(二恶英类)等与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也制订了有关的质量控制标准。而我国新近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仍是引用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重金属仅限5种,农药仅限六六六和滴滴涕,其它有机污染物未涉及。因此,建议加强土壤中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监测和研究,尽快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3.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土地质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是解决农产品品质的根本措施。据江苏的经验,必须在摸清土壤与环境质量本底,抓好“净土”这个源头的基础上,选好主要农产品,明确技术规程,通过试验示范抓好并建立五大体系,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与认证体系;质量安全农产品管理与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执法体系。对大面积遭受污染的土壤,必须开发行之有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并对有关环境技术基础与原理,如土壤污染形成机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持久性微量毒害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及人体健康危害;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生物修复;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过程与机理;痕量气体污染、细粒子污染及酸雨的形成、危害机制与防治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恢复和提高其土壤与环境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应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与产业。此外,应将生态环境资产损失计入生产成本,以绿色GDP指标来衡量和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成就。4.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加强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应利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包括质量安全农产品发展的生产基地布局、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农业清洁生产规划等,加强污染土地整治与修复的资金投入。同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京津塘和东北等地区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在全国建成一批安全、优质(营养、保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此外,应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在保证国家现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新法规。在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工作中,重点应该包括制定合理的土壤质量保护条例、湖泊和近海养殖规划,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养殖,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和污水废物集中处理,合理使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绿色农药,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重视土壤、水体和大气持久性有毒物质及其长期危害效应的监测。5.加强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安全、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影响到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命运。因此,土壤环境质量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开展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让全社会都知道只有“净土”才有“洁食”,只有“洁食”才能“健康”,只有“健康”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净土、洁食”与“蓝天、碧水”是同等重要的国家生态与环境安全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要像治理沙尘暴,治理长江、黄河与水土保持一样,刻不容缓地对待和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土壤与环境污染问题。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天空更蓝,水更清,土壤更洁净,食物更安全。

350 评论

云中子的小白

2022年11月28日。武汉大学2022年下半年博土论文答辩时间是2022年11月28日,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研究土壤的论文

    谈净土洁食问题“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0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22亿吨,其中我国粮食产量约5亿

    海派小小甜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土壤期刊

    期刊是主要可分为一般、学术、行业、检索等多个内容类型并且定期出版的刊物,而农业这个属于第一产业,专门研究农业的科学,在国内都有哪些较具影响力的农业期刊呢,国家级

    烂醉的猫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土壤相关论文题目

    铁铝土过去曾称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由于都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所处地形又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故其开

    呼啦啦达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土壤污染与防治的论文

    meiyou

    公山虚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土壤污染的论文2000

    由于回答限制,很多出处的页面网址不能加上去,见谅。1.中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地区的污染现状及成因: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

    樱花落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