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1

fishmoon00
首页 > 职称论文 > 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论文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mini罗

已采纳

著作《外国学术名著提要:社会人类学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译作) 北京三联书店 12-30-97 《当代人类学》(译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 月版(此书涉嫌剽窃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 《社会的构成》(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民族国家与暴力》(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心与物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由此及彼,有彼及此——人类学随笔》 民族出版社 2008论文唐宋时期人口增长与泉州港的勃兴 《福建人口》1986年第1 期 心理人类学述议 《人类学研究》试刊号 Marriage and local tradition: perspectives from Huian county SOAS China Festival London 1-1-88 浅谈考古人类学的研究 《中国人类学会通讯》第101 期 文化进化论:回顾与前瞻 《人类学论丛》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Civic and popular festivals in the PRC London China Seminar, London 政治人类学与传统政治制度分析 《建设中国人类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1-91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treatment of folk religion in the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Oxford oriental Insti 1-1-91 试论考古人类学 《当代中国人类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or a contest history: representation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1-92 Twisted memory: epics,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 Turku Worshop on Oral Epics along the Silk Road 1-1-92 Imperial and popular versions of almanacs and time in Quanzh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3 Quanzhou: the Chinese city as cosmogram 《Cosmos》1994年第2 期 The cosmography of the Chinese city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4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regional theatres in post-revolu 英国关于中国研究的年会Leeds 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Late Imperial China》 1995年第2 期 2-1-95 文化想象的力量:读萨伊德东方学 《中国书评(香港)》卷6 1-1-95 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卷13 1-1-95 政体与基层社会的转型 《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1 期 1-1-95 人类学与文化学说 《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1--2期 1-1-96 外国学术名著提要:社会人类学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社区方法论 《民俗研究》1996年第4 期 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取向的对话 《广西民院学报》 1-1-96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o in Southeast China Oral Tradition 功能主义人类学的重新评估 《北京大学学报》 2-1-96 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概述 《世界宗教研究》 2-1-96 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3-1-96 宗族、社会与国家——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3-1-96 在文化理解中开拓中国人类学的视野 《北京大学学报》 4-1-96 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 5-1-96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若干特点 《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 7-1-96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现代的自醒:塘东本田野调查与理论对话 《社区研究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经济,符号 《读书》 11-1-96 历史、人情与互惠:闽南两村社会互助与福利的民间模式 福建与台湾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12-1-96 功能主义与英国社会人类学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社会学研究》 4-1-97 地方道教与民间信仰:法主公研究笔记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1-97 华北的家族与村落:山东威海资料的初步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 期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布迪厄:制度、实践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2 期 2-1-97 超越文化局限,建构中国人类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 期 3-3-97 民间权威、生活史与群体动力——台湾石碇村的信仰与人生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9-97 空间阐释的人文精神 《读书》1997年第5 期 5-1-97 思考的实践 《读书》1997年第7 期 7-1-97 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 期 人与社会再生产:从《生育制度》到实践理论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 期 地方道教与民间信仰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0-6-97 体验·自觉 《读书》1997年第9 期 11-2-97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超越文化的局限:本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卷20 5-1-97 象征与仪式的文化理解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出版社 12-1-97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村落视野中的家族、国家与社会-福建美法村的社区史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2-2-97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译作) 北京三联书店 12-30-97 当代人类学(译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 《民俗研究》1998年第1 期 1-1-98 象征的秩序 《读书》1998年第2 期 2-1-98 船帮、妈祖、跨世纪 《读书》1998年第7 期 7-1-98 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第24卷 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社会的构成(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民族国家与暴力(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The Fa Zhu Gong Festival: The Birthday of God or the Reprodu 欧洲汉学会第12届大会主讲演,爱丁堡 9-10-98 王铭铭 History,fraternity and reciprocity-the folk model of welfar Chinses social sciences yearbook( 1998 ) 10-10-99 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 《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村落姓氏与权利 《民俗研究》1999年第1 期 2-10-99 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_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 期 6-10-99 民族与国家_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之一)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6 期 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 《民俗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家庭危机与公共权力_台湾石淀乡生活史研究笔迹 《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 10-10-99 逝去的繁荣_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他者的意义_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 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本土化国际研讨会” 汉语人类学_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江苏吴江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11-10-99

349 评论

让雪飞CXF

进入学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的魅力,将这种特色体育传承下去,也可以锻炼身体。

271 评论

我的飞飞

提高体质,提高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提高学生的体魄,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变得更加阳光

312 评论

电冰箱5

桂东南地区民族特色体育活动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特色体育运动越受欢迎,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强盛民族特色文化发挥积极性作用。

推进民族特色体育运动融入校园体育课堂,有着深远的意义。桂东南特色体育运动有着高健身价值、高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让蕴含丰富文化底蕴及内涵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能更好的传承地域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

桂东南地区拥有众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各有千秋,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及内涵。2010年11月,广西教育部门联合自治区体育局开展一个“民族体育进校园”的实践活动。而在我国其他较发达省份,早已经有多间学校开展了这项活动。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是各个少数民族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传承,融合文化、习俗和体育运动合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某一时期中某一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竞技、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等各方面。

而校园经历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体育课堂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术的平台,也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摇篮,每一个师生都有可能成为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拥护人和受益人,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课堂改革火热进行的当下,教育局以及当地学校应该提倡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让每一个师生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以保护,将桂东南民族体育文化这股热流传承下去。

遵循各地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地理位置不同,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校园体育课堂中,体育课普遍为球类或田径等西方化状态,这使得校园课堂单一,学生会因为校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而对体育课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倦以及抗拒感。

桂东南民族体育有着各种丰富的体育项目,如果将这些能够反映本土生活形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具有竞技类、表演类、游戏类的体育项目融入到课堂中,不仅能让师生学习到民族体育项目,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新颖感。

例如少数民族的打陀螺、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项目,它们有着各自的娱乐之处,也有着健身性,可以改变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点缀校园文化生活,做到教学内容灵活化、多样化,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体育课堂面临着课程改革的广西地区,这无疑给桂东南民族体育走进学校课堂提供了空间,让每个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丰富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领悟到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就下发了许多关于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文件公告,提倡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会两项能使自己锻炼身体并且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这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学校课堂中广泛开展“强身健体,阳光体育运动”,这项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在现在的学校体育课中,广泛学习的都是三大球或者田径等西化的普通项目,这对我国体育发展是岌岌可危的。

所以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民族体育锻炼项目。而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健身性,多样性。例如桂东南民族体育中有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舞狮。这是一项通过敲锣打鼓的节奏声将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的运动项目。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完成各种造型和表演动作,这对训练者来说,不但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协调性。

民族的生命力是否强悍体现于民族的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体魄意志是否坚强、生活是否充满活力。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传统的练习方法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体育锻炼态度。正确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锻炼态度及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329 评论

QINGCHUN曲终人散

将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素养,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文化思潮冲击下可持续传承的一条路径,应坚持地域风格,强化文化内涵,体现时代要求,注重健身效果;课堂教学,须遵循地域文化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

170 评论

gracesea123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

社会教育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

3.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经验证据

4.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

5.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6.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

7.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

8.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

9.“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

10.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11.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12.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律探析

13.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

14.社区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国外社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6.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17.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

18.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

19.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

21.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

22.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3.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24.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

25.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

26.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

27.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

28.社区教育究竟是什么?——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

29.社区教育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30.贵州苗族社区教育价值观研究

31.南京市社区教育评价初探

32.关于建设常州市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思考

33.基于生态环境下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

34.玄武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三名”工程的实践研究

35.探索社区教育的郑州模式

36.社区教育区域化推进策略回顾与思考

37.互学互教:重塑教学资源观

38.老年大学学员学习需求调研报告——以上海市X老年大学为例

39.城市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的认识重构和发展再思

40.芜湖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着力点之思考

41.发挥民间社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42.区级社区大学引进高层次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的探索

43.社区教育课程的分析与建设策略

44.智慧型都市社区终身教育学习系统的.特点:创意、创新、创客、创业

45.基于城市化发展的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46.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

47.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

48.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

49.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

50.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

51.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

52.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53.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54.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55.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

56.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57.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8.南宁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59.试论青少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60.对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简要探析

61.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62.刍议老年教育如何选择定位

63.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社区教育智库建设的启示

64.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管理特色探析

65.栖霞街道“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探索

66.雄州街道志愿者队伍自主建设探究

67.“社会妈妈关爱团”扶持特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

68.引导社会民间组织打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69.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70.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71.社区教育助推家庭农场发展的方法初探

72.浅谈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73.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与思考

74.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和探索

75.依托社区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

76.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验与反思

77.浅谈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发展的“三三三”模式

78.微信课堂在社区教育中的实用性探索

79.新形势下农村老年教育培训的实践和思考

80.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设发展的研究

81.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2.开展“送课到社区”活动的实验探索

83.浅议老年学校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84.清末民国桂东南女学研究

85.加强校外教育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86.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则

87.云模式下网站美工设计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应用

88.结构功能主义:老年学习价值的生活诠释与科学建构

89.基于产业化视角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体系研究

287 评论

阿迪思念

玉林师范学院是公办院校,玉林师范学院(Yuli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4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

学院简介

学校的前身是1945年创办的广西省鬰(yù)林师范学校,1952年,改名玉林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广西玉林专区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玉林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合并升格为玉林师范学院。2015年,被确定为广西4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746亩。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64个普通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484人,专任教师10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71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779人,共培养外国留学生人数近1100人。

学校育人成绩显著,先后获评为广西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首批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教师培训基地、广西第一批初中教师教育基地、广西第一批幼儿园教师教育基地、广西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获得广西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区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学校年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六年荣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有65个普通本科专业。

玉林师范学院王牌专业

截至2017年2月,学校有广西重点学科3个,广西“十二五”硕士点授权学科1个,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1个,广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1个。

广西重点二级学科(3个):应用数学、生物化工、中国现当代文学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1个):系统科学

广西“十二五”硕士点授权学科(1个):中国史

广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1个):应用统计

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1个):数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2月,学校有广西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

广西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师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学、汉语言文学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1个):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思想道德修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口语艺术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2月,学校有广西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个,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基地1个。

广西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深度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桂东南特色农产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桂东南珍稀经济物种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桂东南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培育基地

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基地(1个):桂东南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自治区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个):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桂东南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申请到各级科研课题项目1219项,国家级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获得省部级项目8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94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13篇。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237项,其中获得自治区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2017年3月,该校林华坚老师及其团队的科技成果《玉林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艾滋病健康教育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荣获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该校成功组织申报了3项广西科学技术奖,并有1项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获5项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2月,学校先后被授予“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社会实践服务团”、“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院系概况

截至2017年2月,学校设有商学院、政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普通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27个高职(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学科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藏馆资源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各类型文献总量万册,其中印刷型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种,年订购中外文报刊2000多种,订购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中文学术搜索、百链云资源、中国经济信息网、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EBSCO、大成故纸堆和联图非书资源云服务系统等中外文电子资源。

学术期刊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是由玉林师范学院主办,面向中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不定期出版教学研究刊物《高教论坛》。201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其“太平天国史研究”、“桂东南历史文化研究”、“泛北部湾经济论坛”等栏目。

学院荣誉

一.学校荣获省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21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国家基金项目65项。

二.学校先后被授予“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273 评论

相关问答

  • 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

    其实云南一直都是大家旅游最想去的,所以会造成商业性的开发,想保护不仅仅需要个人还有当地政府,在现在多元化的社会,很难保持,有些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说的算

    我是小鱼儿呀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社会发展研究期刊投稿

    社会发展研究是c刊 《社会发展期刊》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c刊有两种说法

    爱步loveayu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社内编辑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14-13

    叽叽咕咕喳喳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电话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14-13

    仙呢榕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论文集

    著作《外国学术名著提要:社会人类学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

    fishmoon0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