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0

贝贝哈拉
首页 > 职称论文 > 地理小博士论文范文低碳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yiqinww

已采纳

当今,打开电视机我们不难发明,荧频上灾难片屡见不鲜。前几年的《后天》及最近的《2012》,都因此世界末日为题材的电影。不雅影后的我们在赞美高超的拍摄技能的同时,心里难免有担心与疑问,世界末日真的会来吗,到那时真的会像电影里的情节那样吗? 只得说电影中的情节是有一定的预见性和真实性的。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有生命的物质多样性削减、极端天气的频繁浮现,都是电影情节的前奏。因而,环保问题一天比一天成为全世界的核心。 时下最紧张的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低碳生活这个概念。家喻户晓,引起全球变暖的根本缘故原由是碳酐排放超过标准。超过限量的碳是在人类出产和消费过程中孕育发生的,要削减碳排放就要响应的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出产勾当。 长期以来,世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的能量物质消费布局都因此砂礓燃料为主的,并且因为出产技能等问题,在进行工业出产的过程中碳酐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大天然开始了她低级阶段的“抨击”。这时许多人才俄然熟悉到了这种出产方式所造成的紧张后果。于是,为了挽救天然,低碳的生活理念应运而生。 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只管即便削减,从而减低碳酐的排放量,是一种简略而又简朴的生活方式。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减低工业出产过程中碳酐的排放量的相关技能问题,是无计可施的。那末,我们只有秉着低碳的这样一个生活态度,来配合努力营建一个低碳的生活情况,从而处理完成全球变暖的问题。要想将这种生活态度付诸行动其实也很容易。 要开始低碳生活,起主要改掉以高耗能为价钱的“便利消费”的癖好。之后,逐步形成一种低碳的生活习惯。形成这种习惯其实很简略,比如,骑脚踏车外出、少改换电话、煮面条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顺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出门购物自备购物袋等等。只要我们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华侈,就能开始我们的低碳生活。可是,低碳生活并非要让各人决心的去俭仆而抛却恬静的生活,而是但愿各人可以或者许返朴归真与天然调和相处。 从此刻开始,插手“低碳族”的行列吧,掩护我们赖以保存的家园,为人类的夸姣未来配合努力!

249 评论

dyanne1987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从小做起。

123 评论

小白黄条条猫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例如:1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2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4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5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等。6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7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8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长时间不用选“关机”;9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10即将过期的香水,可喷洒在塞入枕头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过的地板上;11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12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车。 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共同开始低碳生活!

305 评论

土耳其电信

大概人们一直以为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动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坏地球,虐杀大自然。还为眼前的利益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没想过这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还愚昧无知、 得意洋洋地宣称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将如何?人类还能征服自然吗?〈〈后天〉〉给了我们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这部可怕的灾难片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永远主宰着人。 《后天》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主要是讲人类不断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严重的惩罚。冰雹 、闪电、 暴风雨、 龙卷风、 飓风 、洪水、 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南极冰融化等种种灾难降临在人类身上时,人类才觉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经太晚了。因为灾难转眼之间席卷而来,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温室效应将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龙卷风 、海啸、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灾都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 飞起的汽车 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几千年来,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现在就要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个动人之处;人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 友情 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点我非常的鼓舞。也许,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吧。但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这时候人们应该明白:人类不是万能的。自然可以随时瞬间灭绝一个种族。记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住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 ”——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 、一种鼓励 、一声祈祷。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何变化?犹记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见雪的踪影。越来越温暖了,不是吗?其实作为一个怕冷的人来说,我更喜欢这样的暖冬。可是暂时的舒适背后是否隐藏着危机呢?对于这种明显的变化,不知人们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气候学家发现并预测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持续全球变暖将使北极积雪迅速融化,而地球为了自我调节直至回归平衡,会进入冰河期,人类将在最后一个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对了结果却估错了时间。因为这场灾难不是在若干年后,而是现在。 就在后天预测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袭击了东京,一位极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还在和妻子谈话,后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处热带的南亚次大陆竟然被大暴风雪所覆盖;冰川融化后的巨浪把整个洛杉矶撕裂殆尽。最令人震撼的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了,万物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一艘万吨巨轮竟然被冲进了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纽约又变成了一个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纽约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过影片,那可怕的场面真使我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感同身受的惧怕。原来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将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来的天灾人祸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大问题。 多一座工厂,多一辆车,多一台空调,毁灭就会早来到一天! 或者,也许我们赶不上那天,但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一代,他们要怎样咒骂我们在这个疯狂年代给他们制造的灾难?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珍惜环境,尽可能的让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减轻一些负担吧!保护环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话,难道我们真的想要“后天”的来临吗? 看完影片,走出房间,我庆幸的是:外面还有阳光,而我们的世界还没被淹没。 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让地球更美好。

143 评论

甜蜜到腻

文库里有 输入;地理 环保

282 评论

小薰1988

曾经,地球母亲留给我们丰富的能源使我们沾沾自喜,感叹地球上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十九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加快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日趋恶化,冰川开始融化,沙尘暴年复一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珍稀物种日益减少。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哭泣的汶川,玉树大地震,令我们悲痛欲绝,大西洋冰岛的火山强烈喷发,让整个欧洲笼罩在浓烟尘粒之中,法国大作家雨果早以告诫过我们:“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链的任何一环断裂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地球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烦躁的她这儿一挥手落一阵雪,就变成了冰天雪地,去年南方的雪灾,今年新疆的雪灾牵连了无数同胞的心呀;她那儿吹口气,暴雨倾盆而下,淹没了多少农田和建筑,泥石流让树木大片大片地消失。全球正在变暖,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像被火烤了一样,流着泪融化着。我甚至看到北极熊坐在一块小小的冰上蜷缩成一团,手撑一把小黄伞,样子十分可怜。可不是嘛,“厄尔尼诺”现象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踊跃加入环保行列,号召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积极实践低碳生活,从节电、节气,节水,合理利用和回收等点滴出发,所谓的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要做到低碳生活很简单:1选用节能空调,夏天空调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家里所有灯泡均改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2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3选用节能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4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出行,多使用环保袋等等。■“低碳”建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举手之劳关掉不必要的电灯难道不是举手之劳吗?事实上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夜晚家里人尽量在同一个房间里活动,进出家门时随手关灯……想加入“低碳生活”一族么,不妨看看以下建议。●及时关电脑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的用电都耗在使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平均一台台式电脑每天耗电60至250瓦。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乘公交车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网上付账单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挽救树木、避免在发薪日开车去银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选择小房子人们都向往大房子,但大房子在无形中会增加碳的排放量,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加热和制冷,就拿暖气供应来说,大房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维持温度。房子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大,现在美国每户家庭每年平均要排放18吨温室气体,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非再生能源。●舍弃牛排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8%,甚至超过交通业。地球上共有15亿只家养牛和野牛,17亿只绵羊和山羊,而且它们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如果你转做一名素食主义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吨。●打开一扇窗我们每年人均排放约25吨二氧化碳,怎样减少这个数字?有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几度。数据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调调高一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度电。●挂根晾衣绳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这样,你总共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备购物袋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都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期间还要产生有害的温室气体。下次去杂货店的时候,别忘记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谈到全球变暖,如果你不了解复杂的碳捕捉(CCS)技术,那也不必慌张。事实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树木本身。要是你嫌自己种树太麻烦的话,至少可以捐钱给环保组织,让他们代劳。亲爱的同学们,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涓涓细流可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堪造就莽莽林海。为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为了留给后人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开始环保新生活,为共创绿色家园而努力吧!

292 评论

胖子9451

要着重写低碳的好处,注意首尾呼应。例子: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上,我们深深感受到各国领导对气候环境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的排放,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少用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 本次峰会上,不少国家纷纷宣布自己的减碳目标。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此前,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50亿吨。 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的人自备购物袋,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并由此督促自己减碳。有的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而且还经常参加"旧物交换"、"绿色出行"等活动。此外,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此外,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了,以欧盟为例,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灯后将减排3200万吨二氧化碳。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低碳环保的市民。

198 评论

相关问答

  • 低碳论文小妙招

    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

    西关少爷Bill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地球小博士的论文范文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 工作计划 ,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精心给大家整理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格式,希望大家喜

    太仓站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地理小博士复赛小论文题目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资源有:A.林业和种植业B.商业和采矿C.旅游和采矿D

    SmartGir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低碳生活小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低碳生活议论文【三篇】,希

    平淡的朝发夕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地理小博士论文素材高中

    你好,关于地理的论文,这个太笼统,你看你对那一个感兴趣。高中地理论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杜桥中学 何林林[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

    幸福人生16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