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0

Antares米罗
首页 > 职称论文 > 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ATA木门韩林

已采纳

个人觉得研究第四方物流的意义更大一些,第四方物流的再造过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管理的再造,或者是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再造,但其中还包括其他服务于第三方物流的项目如(物流人才猎头,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办理相关的资质,nvocc、报关权等)比较笼统,不概念化!现在物流管理公司越来越多了,所以建议你写第四方物流!好像我毕业的时候就是写滴这个

132 评论

多多吃多多评价

就目前国内外的物流行业现状而言,第四方物流还是比较理论的,而应急物流则迫切需要发展,也就是实际操作的需要。写论文都可以选,只不过不是物流发展不同阶段的两个问题

217 评论

城阳高升移门

日前,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的一份题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的报告预计,2007年中国现代物流将保持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万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物流业将出现7大趋势:1、大宗商品专业物流继续成为发展重点;2、注重和谐社会建立,物流系统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3、适应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物流格局进一步发生改变;4、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进行,物流园区发展面临优化调整;5、规范物流市场发展,推进物流信用体系建设;6、物流基础工作建设继续深化,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7、人才培养进入多元化阶段,物流学科构建与完善迫在眉睫。物流人才培养进入多元化阶段我国物流业人才短缺现象依然存在。中国物流教育与广大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寻找合格的物流人才仍然是个难题。“合格的人才不仅包括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而且也应包括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冯耕中研究员说。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物流业从业人员大多数素质较低,很多人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跟不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报告认为,师资力量薄弱是物流业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学院派”的教师往往实践研究不足,“实践派”教师又常常缺乏宏观、系统的思维,影响创新理论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文能武的师资缺乏普遍存在。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工作沿着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层面全面展开。物流学历教育和学科体系建设快速跟进,物流学历教育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已经建立。报告表明,相关物流认证考试逐步展开,按照“考培分离”的原则,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流师行业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国际认证项目正式在中国生根开花,注册采购师培训认证项目与ITC成功地实现了嫁接。同时,随着技术、市场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2007年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将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物流教育理念现代化的趋势。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是物流人才培养多层次化的趋势。物流既是一个产业,同时物流又存在于众多不同的行业之中,每一个行业中又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物流工作岗位。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就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物流教育界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物流人才。第三是物流教学内容实用化的趋势。物流教育要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既重基础,又重实用,实现物流人才知识技能的博与专的有机结合。为适应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重建和持续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将成为2007年物流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以战略眼光重建物流学科体系,并将物流学科体系的完善制度化、长期化。同时,加强物流师资建设将成为物流人才战略中的优先工程。大宗商品专业物流成为趋势。打破行业垄断制定物流规划伴随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我国物流业亟待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同时要进一步改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部门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垄断。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门复合型服务产业,它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专家指出,我国专业化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并不断成熟,形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外资及中外合资和民营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促进了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物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业。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以及深圳、武汉、大连、沈阳、宁波等大中型城市,分别以规划、纲要、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等方式,规划本地区的物流发展并加紧实施。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全国很多省级、市级乃至县级地区都相继出台了“十一五”物流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本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进行战略性部署,提出明确的目标。虽然我国物流经济运行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但是专家在报告中警告:我国现代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近年来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和企业资金周转缓慢,与我国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运作效率不高、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专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进一步增强联席会议的权威性和协调能力,加大对地方协调机制的指导和协调;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减少进入运输行业、货运代理业务的限制;完善和统一物流政策法规,研究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消除政策之间的不一致性,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中国入世承诺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十五”期间,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比“九五”时期加快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包括规划、在建以及运营在内的物流园区有205个,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占24%,在建的物流园区占32%,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占44%。调查表明,东部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在8大经济区位居首位,占到26%的比例,南部沿海经济区占到18%的比例,北部沿海经济区占到14%的比例,东北经济区占到10%的比例,黄河中游经济区占到10%的比例,西南经济区占到8%的比例,长江中游经济区占到8%的比例,西北经济区占到6%的比例。在经济发达和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区域,物流园区发展比较迅速,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多,已经投入运营的比例高。例如,在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几个省市,物流园区的建设数量占到全国的55%;而实际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数量则占到全国的57%。而在经济不发达的经济区域,物流园区发展步伐相对比较缓慢,但呈现出追赶的趋势。同时,调查数据显示,约65%的物流园区占地面积集中在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之间。在现阶段,中国各级政府在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参与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而且参与部分投资推动和吸引企业投资建设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发展仍面临体制制约政府的限制、政策的模糊性和高素质人员缺乏,是中国国内物流企业和在华国际物流企业所面临的3个主要问题。这份题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的报告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体制的原因、不同利益主体的原因,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一些体制性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报告显示,政府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运输管理体制上,中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物流组织布局分散,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行业和区域物流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多种运输方式不协调,线路与节点不配套和各种设施之间不衔接的矛盾较为突出。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不仅无法适应和满足物流业发展的要求,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其次,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受部门、地方利益牵制,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物流业向专业化发展2007年中国物流业专业化发展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冷链物流、危险品物流以及应急物流等专业性较强的物流系统将从各方面来保障公众生产生活安全。“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冷链物流这一专业性较强的物流市场因此急剧升温,2007年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冯耕中研究员说。报告指出,食品的保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供货商、零售商的重视。从事专业冷链物流的公司必须具有端到端的冷冻食品供应链管理流程,或者能获得这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能进行温控的长途货运、贮存、本地配送和直接送货到店的服务。报告认为,涉及公众生产生活安全问题的危险品物流将成为城市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危险品物流管理工作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危险品物流行业标准;政府应将需要使用危险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危险品物流管理体系,使危险品物流既能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报告指出,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为确保社会安全和公众生活稳定,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刻不容缓。参考资料:

282 评论

栗子酱89

[物流管理]北京众邦鸿信贸易有限公司运输合理化研究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减小成本、提高效率是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物流作为企业的重要职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效益。而运输功能占到物流功能的约1/3,需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物流的合理化讲究均衡,同样的道理,运输合理化也要讲究运输与其它功能之间的协调。站在经济关联性与优化的角度上,运输合理化有待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然而,不同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合理化方案。本文便以北京众邦鸿信贸易有限公司为背景,来分析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运输合理化,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对未来运输的发展模式进行预测,使更多的企业真正做到减小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使利益最大化。关键词:物流;运输;协调;合理化目 录引言 1一、北京市区货运现状 1(一)北京交通现状与症结分析 11.汽车交通发展失控,道路建设难以适应超常增长的需要 12.道路网结构和客货运交通结构不合理,加重了交通拥挤阻塞 23.市中心区土地开发强度与其交通环境最大允许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34.停车空间和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乱停车现象相当普遍 35.城市交通投资主体单一,难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 3(二)企业在北京发展的境况 41.影响众邦鸿信公司发展的外部因素 42.影响众邦鸿信公司发展的内部因素 5二、从经济关联性分析运输合理化 7(一)从物流各功能来看运输合理化 71.仓储与运输 72.包装与运输 83.配送与运输 94.信息处理与运输 10(二)从影响因素来看运输合理化 101.运输距离 102.运输环节 103.运输时间 104.运输工具 105.运输费用 10(三)其它特殊因素对运输合理化的影响 111.由“鞭子效应”看运输合理化 112.由返品回收物流看运输合理化 11三、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1(一)从物流各功能来看运输合理化措施 111.追踪仓储货位号,为运输做好充分准备 112.合理的包装,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123.增加配送环节,缓解运输压力 124.运输合理化有赖于信息的及时与准确 125.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126.协调各功能,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13(二)从影响因素来看运输合理化措施 131.对市场预测,处理积压品,提高实载率 132.运输工具“因地制宜”,增加运输能力 133.与外省市分公司的业务往来,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 144.“偷工减料”,发展直达运输 145.“1+1<2”,进行配载运输 15(三)从其它特殊因素来看运输合理化措施 151.准确把握市场信息,避免运输措手不及或做无用功 152.废物利用,避免了废旧物运输 15四、总结与前景 16参考文献 17外文文献与翻译 18致 谢 2213819字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冷链物流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

    lostinyoudaidai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论文

    个人觉得研究第四方物流的意义更大一些,第四方物流的再造过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管理的再造,或者是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再造,但其中还包括其他服务于第三方物流的项目如(物流

    Antares米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铝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由于铝有多种优良性能,因而铝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 (1)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 g/cm3,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

    仙呢榕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现状

    毕业论文指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 一、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

    守望的原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现金流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劳务派遣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探析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劳务派遣公司也应运而生。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劳务派遣公司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

    vivilovetu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