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4

meimeimilly
首页 > 职称论文 > 心理学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摄氏三十八度

已采纳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上称为是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任何描述特别适合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她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心理学上称之为“巴纳姆效应”。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段话讲自己刻画的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这段材料是这样的: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项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色彩心理学的实用性强,在生活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红色、黄色和橙色使得人们胃口大开;广告牌大多为红色、橙色和黄色;宣传单上的重要信息用暖色高彩度的颜色突出;化妆中,可以制造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眼影就是后退色;日本传统插花艺术中,后面摆蓝色的花,前面摆红色或橙色的花,可以构造出一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

人们的睡眠质量不仅与自身有关,与外界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不仅与照明的颜色有关,例如:照明的颜色会对人体内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的分泌产生影响,褪黑激素可促使人自然入睡,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这种荷尔蒙通常在夜间分泌;而青白色的荧光灯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卧室里最好安装白炽灯或者其他可以发出温暖的黄色和米黄色的灯具。如果挑灯夜战的话,适合荧光灯下工作。还与灯光色彩等有关,例如:蓝色具有催眠作用,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静的作用。建议蓝色搭配白色和米色为佳,蓝色太多会引起孤独感,冬天会感觉很冷。白色也有较好的催眠作用。绿色也有催眠作用,绿色使得人们从心理上放松。白炽灯、间接照明发出温暖的米黄色灯光以及让人感觉安心的淡橙色灯光都具有催眠作用。当人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看彩度高的红色比较好;红色使人清醒,增强人的紧张感,使血压升高。

在快餐店、咖啡厅两个地方等人,感受都不一样;在快餐厅等人会使人焦躁,而咖啡厅则更适合等人。餐店的装潢以橘黄色和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会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也会使时间感觉漫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使人烦躁。水果的红色和橙色、蔬菜的绿色、红烧肉的红色、生鱼片的白色和黄色配以芥末的绿色、牛肉盖浇饭的黄白搭配让人看了有垂涎欲滴的感觉。相反地,紫色和黄绿色最能抑制食欲,减肥的人们可以尝试。日本料理中,黑色的餐具突出了食物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

保险箱的应用很广,保险箱的颜色多为深色,以黑色和墨绿色为主。相同的颜色,色彩明亮程度低的色彩比明度高的感觉重,色彩鲜艳程度对重量的感觉影响与色彩明亮程度对色彩的影响道理一样(浅色和鲜艳色彩的包可使人放松)。同等重量的箱子,与黄色箱子相比蓝色看上去更重,与蓝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更重。

公司的.装扮对员工有影响,而会议室的装潢对会议有一定影响。建议公司会议室以蓝色为基调,会使会议效率提高、使人放松;另外员工衣着方面也有注意,红色面积太大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做出决断。青白色的荧光灯会使时间变快,而温暖的白炽灯相反,会使时间变慢。单纯的工作需要最好使用荧光灯,白炽灯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的情绪;相反,卧室中适合用白炽灯,营造悠闲温暖的感觉。

人们若想使自己显得苗条,穿着有一定作用。藏青色明度低,为收缩色;黑丝袜也有收缩作用。搭配服装时,若想打造出苗条的身材,建议采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颜色;下身穿黑色,上身内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缩色外套,敞开衣襟效果更好。黑色固然可以显瘦,这是比较普遍的运用;但是黑色可以将包括紫外线在内的所有光线遮断,使光线几乎无法到达皮肤,长此以往,皮肤就会加速老化,产生皱纹,过快衰老,因此不能过多得穿着黑色,可以试着穿着其他颜色的衣服达成很好的平衡。

我个人赞同色彩心理学的神秘以及实用,因此比较感兴趣。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147 评论

misskissfion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科学。《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我知道很多社会心理学的道理,却在生活中束手无策,不会应用。这真的非常契合那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几年”的人生哲理。现在把它的主要内容列举出来,舒坦我自己,也供大家玩味。

下面的文章是由当时的读书笔记生成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因为是读书笔记,所以是按章节排序的,如果你对某一部分感兴趣,可以购买这本书,仔细阅读。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 事后聪明式偏见(俗语:事后诸葛亮)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或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3 说话的方式决定好多事儿的成败。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1 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

2 自我概念的基础,你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你的自我图式。例如:如果体育运动是你的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假如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你就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

3 我们可以更好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4 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

5 文化不同,自我效能不同。例如:对于日本学生来说,高兴是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的——亲密感、友好和尊敬。而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种情绪通常伴随着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

6 人们都矢口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承认媒体会对其它人产生影响。

7 人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自己行动更准确。

8 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9 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令我们比自己预期得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系终止、失去职位与团队的失败。

10 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11 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并不是客观的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待事物。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1 内因(性格)和外因(情境)的界限通常是很模糊的,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内部的改变。

2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3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4 所有人都知道考官是占优势的,但考生和旁观者都会错误地认为那些考官确实比自己懂得更多。

5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的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6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会使下属过高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7 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会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同样,人们通过从朋友那里听说而获得的关于某个人的印象通常比那个朋友亲自获得的第一手印象极端的多。

8 当社会信息受到多重解释的影响时,先入为主就很重要了。

9 如果称某个人为傻子或者怪人,那么过后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你也一样。

10 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破解:解释相反的观点)。

11 事后判断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12 正如我们会解释自己的过去和将来一样,我们也会努力解释不同的自我。

13 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3 易得性直觉可以解释为何生动的奇闻异事通常会比统计信息更引人注目,以及为何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总是非常不匹配。(交互设计里很有名的方向:信息可视化)

14 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越大。尽管如此,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小。

15 错觉思维:我们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规律,这种倾向会令我们误入歧途。(星座)

16 我们思考的越多,思维就越会受到情绪的浸染。“剥夺普通人的生活错觉,就等于剥夺他的幸福。”

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1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2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3 态度紧跟行为。(在最开始听到时,是觉得很惊讶的)

4 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就会适应。(角色扮演、斯坦福大学的实验)

5 登门槛效应。

6 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7 如果是温和的告诫孩子,他们可能内化为不许玩诱人玩具的要求,因为这个温和的告诫不能为他们听话提供充足的理由。而当一位家长说:“整理好你的房间,要不我就狠狠地揍你”,孩子不可能将打扫房间内化为合理的行为,因为严厉的威胁已经是个足够的理由了。(人们很少会内化被迫行为,所以,鼓励。)

8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9 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我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少不协调。

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1 了解我们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观察他们是那样行事,而我们是这样行事。

2 亲密关系的发展往往由处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控制。

3 较低下的角色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

4 改变角色,甚至,可以改变观点!

5 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快乐或者伤痛。

6 男性偏爱年轻健康的女性,女性偏爱有财产和有地位的男性。(进化论吗?)

7 不同文化下,会产生不同性别角色。(你是否在同性面前表现一个自己,而在异性面前表现另外一个自己呢?)

8 文化,就像冰淇淋,有很多不同的口味。

9 父母正常的失聪儿童,如果被送到聋哑学校的话,通常都会放弃父母的文化,而被失聪者的文化所同化。

10 如果我们从个人内部原因去理解贫穷、情绪失调、犯罪、酗酒甚至失业,那么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

第六章 从众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就是我们的观点。

3 心境联结:在同一工作群体中,人们的心境通常非常相似。

4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样,我们很容易贬低远离自己的人或失去个性的人。从积极的一面讲,人们对于个性化的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这就是在替未出生的、饥饿的人或动物权利进行呼吁时,为什么人们总是用令人感动的照片或描述来赋予其个性化。

4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群体规模、一致性(同伴的支持极大的增加了一个人闯荡社会的勇气)、凝聚力、地位(有时,人们会想法设法避免与地位低的或受别人嘲笑的人的意见一致)、公开的反应、无事前承诺。

5 个体为什么从众 ?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获得重要信息。

6 个性和文化都会影响谁会从众。

第七章 说服

1 说服无处不在,当我们认可它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教育”。

2 说服的要素:

传达者。(可信度、吸引力和偏好)

信息内容。(理智和情感、好心情效应、唤醒恐惧效应、差异、首因和次因)

3 如何抵制被说服?加强个人承诺、态度免疫。

第八章 群体影响

1 当我们坐的很近的时候,友善的人会更受欢迎,而不友善的人会令人讨厌。

2 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法不责众?别开玩笑了)

3 群体极化: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第九章 偏见

1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且维持着偏见。(一个沉醉于社会和经济优越感中的群体,往往会用偏见的信念来为他们的地位做辩解。人们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处于惯性的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3 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

4 描述你是谁的时候,也就描述了你不是谁。(“我不认为某种文化更好,我只是认为它是一种你相对比较熟悉的文化”)

5 狗:我们成功了是不够的,猫必须也失败。

6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

7 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仍会令人感到紧张。8 刻板印象。

9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10 我们在做判断或者与某人交往时,有时除了刻板印象外几乎毫无所获。

11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重要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做政策决定的时候。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语言创造出他们相应的现实。

12 偏见通过刻板印象威胁,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因而还能妨碍一个人的表现。

第十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1 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为可能,还可以刺激它的发生。(手指可以扣动扳机,但是扳机也可以拉动手指。)

2 长期看电视的人会认为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

第十一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1 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就会使我们感到不安。

2 美貌确实是一笔财富。

第十二章 帮助

1 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们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2 当你沉浸在爱情中时,你热切地想要善待每一个人。

3 旁观者的数量会决定我们帮助还是不帮助。

第十三章 冲突与和解

1 能够减少社会困境的方法包括:

确立法规以限制利己行为。

将群体分为较小的单位。

让人们能够充分的沟通。

改变激励机制。

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

253 评论

八点了解

《心理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1000 字   作者想让我们首先对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篇,作者提到了心理学的来源、心理学的定义、还有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最被广泛接受的心理学 “操作定义”是: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或者小规模群体,其中,小规模群体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心理学可以实验,甚至强调实验,但是社会学一般用观察法和调研法。   在后面有专门对于华生和斯金纳的专题,我个人对行为主义不是很喜欢,但不可否认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尤其华生最后还投身广告行业了,让我感觉到现在一系列消费陷阱的鼻祖就是他。   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六种角度,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格式塔);人本主义;生理心理学;社会 - 文化心理学。   精神分析在我国很流行,早几年大家都很推崇这样的方式,现在很多国内的咨询师或多或少都有精神分析的底子,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在大家也更倾向于去实践人本主义,在这里,生理心理学实际上才是至关重要的,这让我们能够有一定的认识:我们很多外在表现是受到生理影响的,身心不可分割。   比如抗抑郁的药物,适当服用一下未尝不可。在国外,从事心理学的工作需要较高的资质。   心理学并不是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一门科学,也有很多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相关法。   我们看到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也说出了一些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人接受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思想也一念之间须臾万变。   值得一提的是,个案研究法是认知心理学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精神分析的基础。相比广泛的调研,一个详尽全面的案例,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从我的角度来说,对我有益的启发,一个是身心一体,相互影响,就像我们平时可能运用大脑和心的能量比较多,要是做运动的或者玩乐器的,会感觉到其他部分肌肉的力量,还有皮肤的敏感度,还有肌肉记忆,实际上我们平时有很多能力,都没有去调用,我的沙盘老师会带着来访者跑步和打羽毛球,运动可以释放一个人胶着的力量,让全身流动起来。   还有就是个案研究法,很多事研究细了、慢一点,反而会更大的提升,精读一本书,抵得上泛读很多书,在亲子活动中, 10 人左右,注意每个孩子的表现,比做很多 50 人、 100 人的场面活动更有心得,我们平时在做的事情,究竟是在单位时间里更有收获,还是在浪费与失去?

255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财政学读书笔记

    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入门的过程,从门外到门内,经过八周的学习我已经初步站到了财政学的门内。首先,我学会了一种关注的意识和习惯,学会了从课堂到生活中去关注财政学。随

    威斯东wisdom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心得

    如果不知道怎么写读书后的感受、心得体会,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去引导自己回忆和思考。比如问问自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堂课主要讲了几个重要知识点?通过这本书我学

    洛林小叮当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

    quanyanhe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薪酬管理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在设计薪酬体系的时候,如何设计薪酬的幅度和薪酬的结构是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薪酬幅度的设计。薪酬幅度是指在薪酬等级中设立的最高和

    小老虎山大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读书笔记杂志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海螺拍客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