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qs221990
(1)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四 ,《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四期 (2)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三,《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三期 (3)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二 ,《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二期 (4)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一 ,《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一期 (5)类型学视野下的广义名词谓语句框架,《厦门大学学报》,2015年第一期 (6)“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odern Management (ERMM 2015)CPCI-SSH收录》,2015年4月 (7)Is Skill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Main Proble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gs?,《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5年9月 (8)认知技能和汉语教学,《国际汉语学报》,2015年第六卷第一辑 (9)语言演化:多元视角之下--第六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四期 (10)《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制定与《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的实施,《华文世界》,2015年6月 (11)探索以效果为导向的跨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外教育合作》,2015年第一期 (12)认知负荷理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新视角,《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14年第12卷第五期 (13)加强跨境教育监管,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外教育合作研究》,2014年第一期 (14)复杂动态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 ,《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第五卷第二辑 (15)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四,《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四期 (16)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三,《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三期 (17)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二,《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二期 (18)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一,《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一期 (19)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的协同创新,《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第四期 (20)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东亚汉学研究》第三号,2013年 (21) 孔子学院云管理模式的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研究》,2013年01月 (22) Expanding education openness to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rough innovating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 and mutual/joint granting of degrees,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1月 (23) 以效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 ,《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12月 (24) 语言的模糊性及其成因探讨,《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06月 (25) On Quality Assurance Issue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Operating Schools,Qua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28)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分互认与学位互授的视角,2011中国留学论坛,2011年03月 (29) “国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特色及启示,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03月 (30) 时代华文教学平台构建探讨,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月 (31) 2010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高级研修班纪实,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06月 (32) 华文教育:汉语言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协奏曲,《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06月 (33) 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趋势,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01月 (34) 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的启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01月 (35) 厦门大学数字校园建设报告,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2009年08月 (36) 东盟十国教师需求分析报告,国家汉办邀请的调研报告,2009年04月 (37) 高校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研究,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2009年03月 (38) 世界汉语数字化运营平台网络建设与分析报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论文,2009年03月 (39)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Syntax Categories,Proceed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New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2007年06月 (40)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认定的问题及其思考,香港理工大学《两岸四地语文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05月 (41) 对外汉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与应用,海外华文教育,2006年01月 (42) Designing Chinese Online Course: New roles for Educators,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5年04月 (43) 特邀文章:中国新建理工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月 (44) 闽南文化定义的研究,«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01月 (45) Tell Me More Chinese-Beginner and Advanced,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onsortium,,2004年12月 (46)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Internet and the emerging of Virtual Chinese Internet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onference,2001年12月 (47) The Setting Sun is Glorious,Australian Council for the Arts,2001年01月 (48) Characteristics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rhetoric: Tactics of gaining public support and shirking responsibilit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0年09月 (49) State mixture modeling applied to speech and speaker recognition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1999年12月 nearest prototype classifier applied to speaker indentification[C].Greece: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techniques(ESIT' 99),1999. DAT T,MICHAEL W,ZHENG mixture modelling applied to speech and speaker recognition,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 (11-13) pp. 1449-1456. ISSN 0167-8655 (1999)Tran, D and Wagner, M and Zheng, Fuzzy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Models in Speech and Speaker Recogn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UZZ-IEEE'99 Conference, 1999, Korea, pp. 1275-1280. (1999)Tran, D and Wagner, M and Zheng, T4. The Passage to China: Protocols, Culture and Language for Business, Calico Journal, 16, (4) pp. 614-623 (1999)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aesthetic features, Haifeng Publishing House, Fuzhou, pp. 282. ISBN 7-80597-226-5/ (1999)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Language Rhetoric:Tactics of gaining support and shirking responsibility. Communication, 4 EJ ISSN 1404-1634 (2000): new Novel: Dreams of Gold,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 1 (2000)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Internet and the emerging of Virtual Chinese Internet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onference, 4-6 December 2000,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EJ (2001),UK: Me More Chinese, CALICO Journal, Volume 21 Number 3, pp. 671-680 Chinese (Mandarin), CALICO, 8/00, (8) pp. 1-9 (2000) Zheng, T, Nine Songs: its mystery and the Form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2002, related to visual and phonological channel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2004,. Designing On-lin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New Roles for Educators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5,. The SettingSun is Glorious,Australian Council for the Arts,2001,01;15. Expanding education openness to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rough innovating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credits and mutual/joint granting of degrees,Journal of ChineseStudies,2013,01;16.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Syntax Categories,Proceed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New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2007,06;17. On QualityAssurance Issue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Operating Schools,Journal ofChinese Studies,2012,06.
蓝色琴弦
唉唉,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势头很猛啊。居然有这么多在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关注这一话题,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毕业的需要。倒也是,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只要你学英语你就是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问题是你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未必是在搞跨文化研究啊。哦,我也知道说这些没用。于是乎我本着为英语学习者服务到底的态度,打算凭自己的经验为有此需要但却无所适从的朋友们专门写些指南类的东西,以不负这些朋友对我的信任。今天谈第一个相关问题,就是怎么写这方面的论文。 [1] 经验“论文”:比如说你是一名教师,校里要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你就可以按汉语的行文方式来写。先盖个帽,说跨文化交际对教学这般这般重要,你在教学中啊从几个具体方面着手去体现这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想,结果哩,反响不错,取得了什么什么样的成绩,最后发表一下感想和畅想就成了。这样的论文实际上不叫论文,叫感想或者工作总结。遗憾的是有许多人把这种感想也拿出来公开发表。换句话说,这第一种“论文” 是垃圾,这样的论文一出来,懂行的人就知道你跟本就不懂什么是科研,什么叫论文。要想避免写出这种层次的论文,首先就要丰富自己的相关理论知识,知道国内外在这方面都有哪些研究,研究到了什么地步,还有哪些研究得不够得由你去研究等等。否则你就只能通篇用“我觉得”“我的经验表明”这样苍白的字眼来遮羞,或者用八荣八耻来凑字。不知道我说明白没。 [2] 本科生毕业论文:这是网友们要求我给以帮助要求得最多的方面了,那我就好好说说。首先,一句感慨:本科生能写出什么论文啊?哦,我不是瞧不起本科生噢,只是以事论事。记得三年前我在一个英语聊天室请教过几位海外华人朋友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他们给我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样:“研究生能写出什么论文啊?”由于我不是博士,所以我就只能厚着脸皮站在硕士的高度给各位提建议了。好,现在我们来做双向思考:本科生写不出什么论文来。原因在于,这四年来不都是在学英语么,没谁给讲过怎么搞科研怎么写论文啊,就是讲了,不也没时间搞么,不是四级就是八级,再不就是口笔译证书、二外、考研等等,忙完了这些,不还得找找工作什么的啊?理由很充足,写不出来正常,写得好就不正常。换个角度来思考:为什么本科生要设个毕业论文呢?简单啊,你已具备了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你的下一步发展必然要向某个专业化方向发展啊。毕业论文便是为你向专业化发展所做的一个铺垫性的工作,让你先了解一下专业化工作的基本程序。嗯,这么一分析我估计你就会明白,学校对你的论文的期望值不高或者说不会是很高。至于怎么个写法,你得接着往下读,哈哈。 [3] 职称论文:本科毕业后,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你要评职称,就得发表论文,省级的或者是国家级的。以教师系列论,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这四个档对论文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过,这样的论文是最好写的,国家级的要求有科研及论文写作真本事,在这里就不必谈了,你要是能写这类论文,就不会在这里读我的文章。而省级的论文哩,也很好写的。这类论文啊,可以大致再细分为三类:(1)科研类(我要讲的便以它为导向),用真实的科研数据从事前沿性的研究,是真正的论文;(2)盗版类,盗取他人的科研成果为已所用(有的直接把文章拿过来换一下作者名就发,有的是从三篇同题论文中各取三分之一拼凑而成,有的则要辛苦点把外文译成汉语再标明为自己原创),这类论文大多瞒不过教授或专家的火眼金晴,但瞒一些校报编辑则游刃有余,其是也谈不上什么瞒,毕竟你所写的东西除了可以用于评职外,实际上没几个人会看的,版权问题自然也不用担心。(3)自修类,并不是很懂科研,但自学过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东西,也可以搞点儿研究或者说是编点儿研究,按照论文的格式来写,虽谈不上有什么学术价值,但至少是自己闭门造车写成的,也算是对得起良心。所以说啊,搞懂了写作思路,权衡一下自己的实力,也就知道怎么去写这类论文了。我个人觉得这类论文最难写的地方不在其内容本身,而在于其严格的字数要求及各学报自成一体的格式要求。对于这一类论文的质量问题,我有一条根深蒂固的主观评判标准,那就是给你钱发表的是优质论文,你付钱发表的是良、可、劣质论文。我知道这一标准是不正确的,但我坚持。由此看来,我到目前为止所发表的全不是优质论文,但有优质译文,所以我觉得对我个人的发展而言,写论文不如搞翻译。 [4]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论文之不同于本科生论文的地方在于它的正规化与专业化,至少也得由一年的时间来认真完成。而它不同于科研类职称论文的地方则在于它缺少真正的科研支持。研究生就象是个书生,搞得多是纸上谈兵的事儿。当然,受过名师指点的研究生另当别论,只可惜现在研究生与导师比例失调,想得到悉心的指点有点儿不切实际。比较实际的做法啊,就是写二手论文,至于什么是二手论文,我在后面会详细提及。 [5] 博士论文:没写过,无可奉告。 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么?我喜欢写的是我的分类中的科研类职称论文,因此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按这一标准来介绍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写法,你可以以这种正规的写法做参照点,然后去实现你自己的目的。
miss无敌
试析教学学术型教师的价值实现研究
论文摘要:教学学术型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创造性的学生和推动教学学术发展,而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巨大作用。以教学反思的视角,提出在教学反思中确立教学学术价值取向,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最终实现教学学术型教师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学学术型教师;价值实现;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及作用 1.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索,那么即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无法达到境界的提升。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简而言之是一种教后的教学活动得失反省,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一种理性智慧,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能力的发展,老师的自主能力逐渐得到增强。 2.教学反思的作用 (1)通过经验积累和提升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有成功的收获和喜悦,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缺憾。如果不进行反思,这些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缺憾将得不到及时的总结,或许会“重蹈覆辙”。教师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服务其后的教学活动,教学中的缺憾对教师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要反思失败的原因,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要敢于以批判的眼光站在自己教学的对立面,反思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对败笔之处作深刻的剖析。并设计有效的改进方案,这样持之以恒,教师就会不断超越自我。 (2)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一个成功的、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分析与反思的对象,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种种途径,他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中获得发展。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会坚持不懈。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学习意愿、兴趣爱好等,了解学生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是观察和谈话,它需要教师打破因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异而形成的代沟,通过移情感知学生的想法,从而达到了解并理解学生的目的。通过教师主动接触、了解学生的过程也必然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构筑起双方和谐共进的关系。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师以本学科的认识论为基础,以优秀的教学手段为核心,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同行专家的评议将其上升为理论层次,并把理论和研究的反思运用到实践。由此形成的教学学术理论既可以为大学教师重新认识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又可以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借鉴博耶关于教学学术的理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担任了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师才能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才能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获得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可。
就是投递稿件的时候要注意是不是正规的刊物啊,是不是符合毕业的要求,其他的应该还好,我挺多同学在壹品优刊发表的
学前美术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学生从事幼教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幼儿美术活动是通过美术课来完成的。美术课以直观、形象进行教学,这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有着
会徽采用斗拱和模数立方体组合,体现建筑学科民族化和现代化,继承和创新的发展方向。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斗拱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的范例材和斗口开创了中国
不是套刊,《新作文》是省级期刊,由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新作文杂志社主办的教育类优秀期刊。在选择刊物之前,需要确定刊物的级别,,关乎《新作文》杂志社的声誉,应该
中小学外籍教师教学的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 摘要 ]外籍语言教师的引入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伴随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