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3

美丽的大蒜君
首页 > 职称论文 > 植物性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题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偶与吃货

已采纳

一、酸碱指示剂的制取实验过程: 1、记录下植物花或叶的颜色 2、将采集的植物的花和叶用研钵研碎,然后将酒精放入研钵,继续研磨使植物的细胞中的液体溶解到酒精中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放入小烧杯中,而后转入试管或小药剂瓶中,并贴上标签,记录下原色。 3、在点滴板上滴入盐酸和NaOH溶液,用滴管取滤液滴入到装有酸和碱的孔穴中,记录下变化的颜色。 记录如下: 材料 花草的原色 酒精中的颜色 盐酸中的颜色 NaOH中的颜色 虞美人 红色 紫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三叶草 绿色 绿色 土黄色 绿色 凤仙花 粉红 血红色 红色 黄色 石竹 紫色 紫色 桔红色 绿色 三色堇 黄色 浅绿色 暗红色 黄绿色 矮牵牛 白色 淡黄绿色 浅粉红色 黄色 矮牵牛 紫色 深紫色 粉红色 深绿色 二、变色范围的测定 4、用量筒取10ml的的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向锥行瓶中滴加3—5滴滤液指示剂。 5、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25ml的的标准NaOH溶液,开始滴定,并观察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 在第一次变色时记录下所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和锥形瓶中的颜色,第二次变色时在记录下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和锥形瓶中的颜色。 6、计算PH变色范围的依据:(由于变色基本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只用了此式) PH=14+lg(C碱V碱-C酸V酸)/(V酸+V碱) 计算和记录如下: 材料 HCl的用量(ml) NaOH的用量(ml) 颜色的变化 PH变色范围 虞美人 10 0—— 粉红—无—淡黄绿色 12..54— 三叶草 10 0—— 土黄—淡黄—绿色 — 粉红凤仙花 10 0—— 红—无—黄 — 紫色石竹 10 0—— 桔红—无—浅黄 — 三色堇 10 0—— 暗红—无—黄绿色 — 白色矮牵牛 10 0—— 浅红—无—浅绿 — 紫色矮牵牛 10 0—— 粉红—无—浅绿 — 从上述的一些数据和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植物指示剂一般都是偏碱性在变色的,并且,大多数的花指示剂的变色过程都经过一个无色的过程,从数据上看也很接近,一般第一次变色在—之间,而第二次变色一般在—之间,而且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的较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的居多,所以在自然界中红色和黄色的花最多见,原因就在于此。

102 评论

apple樱子

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值范围内,随溶液pH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时,指示剂可能失去质子由酸色成分变为碱色成分,也可能得到质子由碱色成分变为酸色成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指示剂本身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的酸色成分或碱色成分是一对共轭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现以弱酸型指示剂(如酚酞)为例,说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 原理。弱酸型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KHIn*[HIn]/[In-]HIn表示弱酸的分子,为酸色成分;In-是弱酸分子离解出H+以后的复杂离子,为碱色成分。酚酞的酸色成分是无色的,碱色的成分则呈红色。根据平衡原理:[H+]=KHIn*[HIn]/[In]将等式两边各取负对数得:pH=pKHIn+p[HIn]/[In]已知溶液的颜色决定于碱色成分的浓度比值,而此比值又与pH和pKHIn值有关。一定温度下,对指定的某种指示剂,pKHIn是一常数。所以碱色成分与酸色成的浓度比值随溶液pH值的改变而变化,溶液的颜色也随之改变。例如,在酚酞指示剂溶液中加入酸时,H+就大量增多,使酚酞的离解平衡向左移动,这时酸色成分增多,碱色成分减少,溶液的颜色以酸色为主,酚酞在酸液中是无色的。反之,如向溶液中加碱时,则平衡向右移动,碱色成分增加,酸色成分减少,溶液的颜色就以碱色为主,酚酞在碱液中是红色的。所以指示剂可用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或测定溶液的ph值。上述弱酸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同样适用于弱碱指示剂。

80 评论

多儿的妈咪

1,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将某些新鲜的植物的花瓣、叶片、果皮等用清水洗净,再放入研钵中,用研杵把它捣烂,加入酒精1~2ml(应视花瓣等植物的数量而定),按制取浓溶液的要求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捣几次,使其溶解,再加蒸馏水2ml稀释,最后用洁净的纱布包裹挤出汁液。如果汁液比较浑浊,则用漏斗过滤,除去残渣,直到澄清为止,此时澄清溶液即可代用指示剂 。 2,植物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测试 (1)植物酸碱指示剂可行性的测试每次实验时,采取1~3种植物花、茎、叶、根或果实分别按上述方法制取植物指示剂。然后在白色的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pH=2),稀的氢氧化钠(pH=12)溶液,然后分别滴入三滴已制成的植物色素指示剂的酒精溶液,观察其变色情况,并与第三支试管中的原色进行比较,测出原汁的pH值,作好记录,得出结论:遇酸、碱溶液变色明显的做指示剂可行性好,反之则不行。再选取变色情况明显、可行性好的植物进行下一轮试验。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81 评论

火焰天堂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验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

198 评论

30岁男人的世界

将紫色菜薹刮皮,将皮放在小碗里,再加入少量水,再在微波炉里加热1~2分钟,可以不加热,换用粗木棒轻轻的碾磨知道水变为紫红色的,此水句可以用做植物酸碱指示剂!!!!!!!!!!!!植物名称 汁液颜色 加酸碱时花变色范围 月季花 棕黄 pH1~4粉红色,pH4~7浅红色,pH7~10浅黄色, PH10~14棕黄色 一品红 红色 pH1~7红色 ,pH7~10浅绿色,pH10~14棕黄色 茶花 红色 pH1~7红色,pH7~11黄色,pH11~14棕黄色 紫罗兰 紫色 pH1~2粉红色,pH2~7紫色,pH7~14绿色 (1)从红萝卜皮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刮下红萝卜的红皮,用95%酒精浸泡一天左右,过滤后取它的滤液。按检验的需要制作pH1~14的标准溶液若干个。每个标准溶液取10mL,分别加入试管中,各试管中加入红萝卜皮浸泡液(即酸碱指示剂)10滴,用橡皮塞塞紧,作为标准样品。在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加入上述红萝卜皮指示剂,当发生颜色变化时,跟上述制得的标准样品的颜色作比较,就能确定待测溶液的pH值大致范围。红萝卜皮浸泡液实测的结果是 pH值在6以下时显红色, pH值在6~8时显紫红色, pH值在8~10时显绿色, pH值在10以上时显黄色。 (2)紫草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在中药店买50g紫草,取5克,用50%酒精溶液浸泡,浸泡一天就得到紫草色素的酒精溶液,呈紫色。把浸泡液一分为二,一份加入极少量稀酸(稀磷酸或稀硫酸)到溶液刚变红色,这是红色的紫草试液;另一份加极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到溶液刚变蓝色,这是蓝色的紫草试液。把滤纸剪成条状,一半浸入红色紫草试液中,另一半浸入蓝色紫草试液中,片刻后取出晾干,就能分别替代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范围和使用方法跟石蕊试纸相同)。 (3)从紫色卷心菜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取约250g紫色卷心菜,洗净后切碎,放在大烧杯或不锈钢锅内,加水到浸没1/2菜叶,加热煮沸10分钟,并不断搅拌菜叶。再把煮后的卷心菜汁滤入一只容器中,放置到室温后装瓶。得到的紫色卷心菜滤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使用时可参照上述操作(1)的方法,先制几个标准pH值样品,用于不同pH值的检验。也可以把滤纸剪成条状,浸在紫色卷心菜汁内,浸透后取出晾干,再次浸泡、晾干1~2遍,得到自制的pH试纸。该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如下。 pH值小于3时显红色, pH值在3~5时显浅紫色, pH值在6~7时显蓝色, pH值在8~9时显青绿色, pH值在10~12时显绿色, pH值大于13时显黄色。 (4)从米苋菜中提取酸碱指示剂把250g红色米苋洗净切碎,放在约500g水中加热煮沸约10分钟,滤去残渣,就得到红色的酸碱指示剂。它的变色范围是 pH值小于2时显紫红色, pH值在2~4时显玫瑰红色, pH值在5~7时显洋红、酒红色, pH值在7~9时显黄色, pH值在9~13时显黄绿色, pH值大于14时显亮黄色。 (5)用咖喱粉测试溶液的酸碱性取一药匙咖喱粉,用50%的酒精调成糊状,涂在一块白布的两面。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水冲去多余的咖喱粉,白布被染成黄色,这就制成一块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的酸碱指示布。它遇碱性溶液呈红色,遇酸性溶液呈黄褐色。每次用完后,用水把布上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漂洗干净,指示布又恢复原来的黄色,可以供下次使用。

330 评论

美美meme

酸碱指示剂

319 评论

贪吃的小四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8C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补充:食物的酸碱性尿液通常呈酸性;吃素的人,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较站在营养保健的角度来看,食物的摄取能做到酸碱平衡最好。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的。偏食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过多,都可能引发有关疾病。所以,平常进食应适当注意科学搭配,避免过于偏食,以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变,食物的酸碱性现今酸性体质的人居多,所以对酸性食物的过多食用应注意避免。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引起酸过量,就可以使人体多种病患接踵而来。幼年者皮肤病、便秘、龋齿、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疲劳倦怠;中老年者神经痛、胃溃疡、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碱性食物过多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乃至白血病等病但是把食物以「酸碱」二分为「好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少吃些肉,多吃些菜是对的;如果酸性食物吃的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均衡一下也是可接受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了。只要遵循着均衡饮食的原则,注意天然新鲜食物的充份摄取,在营养上,在酸碱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平衡。补充:化学中酸和碱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在19世纪末奥斯特瓦尔德的影响下,根据电解质离解的理论,化学界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氢离子是酸性的体现者,酸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氢氧离子则是碱性的体现者,碱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酸碱中和作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在当时,这一概念经过测定不同的酸碱的中和热证明是符合事实的。与此同时,人们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杂质的纯水具有微弱的导电性。因此,在水中游离的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已测定水中离子的浓度积为10-14。当时通常认为水的离解可能用下列方程时,在25℃时测定纯水的导电率,得出H+和OH-两种粒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909年,哥本哈根的化学家索伦森又提出了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氢离子浓虽然为,根据电解质离解学说的原理,似乎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是在20世纪初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关于酸和碱的确切定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在当时的许多新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乃是在醋酸钠对盐酸进行库仑已法滴定时,所得到的滴定曲线和用碱滴定盐酸时得到的曲线颇为相似斯特的科学家拉普斯根据测定水对醇溶液中酯化作用的影响提出,酸是氢离子的给予体(即质子的给予体),碱则是氢离子的接受体。192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洛里和丹麦布朗斯台德,以及同是丹麦人的比约鲁姆都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扩展了这些概念。在3人之中。布朗斯台德将酸碱理论发展得最完备。食物的酸碱性根据布氏的理论,酸应该是能给出质子的各种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接受体)依据布朗斯台德的观点来看,铵离子应该看成是酸,原因是它能够给出质子而生成NH3;氨因此是碱,原因是它能够接受质子。推而广之,则酸中的阴离子可以看作碱。如果满意,请采纳!您的采纳使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植物嘌呤对尿酸的影响研究论文

    高尿酸血症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高尿酸、痛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高尿酸、痛风!所以,预防高尿酸、痛风,大家应当多引起重视,最重要的是日常饮食

    屠夫糖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腐植酸改良盐碱地研究现状论文

    首先,因为腐植酸本身是酸性的,可中和土壤的碱性;其次,盐碱地中有大量钠离子、碳酸根、重碳酸根、氯离子、硫酸根等,腐植酸可起到吸附、缓冲、离子交换等作用,减少这些

    小若冰M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植物根细胞抗盐碱机理研究论文

    形态上这些植物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蒸腾面积缩小气孔下陷表皮具厚的外皮常有灰白色的绒毛内部结构上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有的具有肉质性叶有特殊的贮水细胞能使同化细胞不

    木木兮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碱性磷酸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查找的这篇论文很好地证实了这个问题《桑黄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大鼠生长及外周血的影响》,供参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 赵桂芝 王晓君 俞忠

    冰灵蜜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碱性磷酸酶研究论文

    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儿科的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主要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

    學僧You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