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4

o0小惠惠0o
首页 > 职称论文 > 汉武帝论文素材3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猫啊老猫

已采纳

秦皇汉武功过之我见秦始皇,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出生于赵国。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汉武帝,汉族,名刘彻,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后人有云: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可见这两位古代君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凡功绩。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功绩有:政治方面:秦始皇:1.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确立至高无上无上的皇权. 3.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4.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有很大的影响.汉武帝:1. 设置内朝,控制外朝2.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王侯的权利3. 创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4. 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同时,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经济文化方面:秦始皇:1.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 统一了度量衡. 3. 统一货币. 4. 统一车轨,修驰道. 5. 开挖灵渠6. 书同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汉武帝:1. 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 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3. 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4. 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军事方面:秦始皇:1. 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2. 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 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武帝:1. 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过错有:秦始皇:1. 焚书坑儒使得许多重要文献失传,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2. 为了显示自己建立的大帝国的强迫人民出力替他建造一所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花费极为庞大,内部布局极为奢华。3. 征用了七十万犯罪的人,替自己建造一所规模十分宏大的俪山坟墓。4. 刑罚及其严酷残忍。其中死刑就有弃市、腰斩、车裂等等名目,罪名比较中的犯人,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5. 赋税苛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残酷,把赋税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导致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武帝: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2. 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3. 及其奢侈,宫殿、苑囿建了很多,对外国的使者和来汉贸易的商人也摆大国的架子,任意赏赐。4. 年老之后,和秦始皇一样也想长生不老,相信鬼神,相信仙药。晚年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主要是方士栾大之祸和江充的"巫蛊"之祸。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直都是历史上颇受争议,却又常常被摆在一起比较的两个帝王,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秦始皇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焚书坑儒,开辟疆土,横扫六合,可谓雄才大略;他又穷及奢华,为自己建造阿房宫,骊山墓,实施苛政,使百姓民不聊生。汉武帝刘彻文韬武略,欲有一翻作为,他尊崇儒术,国势强盛,消弱封国加强中央集权,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大败匈奴,结束了汉前期忍让的和亲政策,巩固了边疆,稳定了朝野;但他广敛钱财,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唐朝诗人李祈在其作品《古从军行》中也有过“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之词对汉武帝讽刺,汉武帝本人晚年也有自悔之意。两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建树,在横征暴敛上也是可以比肩,在迷信方士上亦是不相上下,而残暴的秉性更是如出一辙。但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以片面的成败来凭断而需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毛泽东曾评价过汉武帝“雄才大略”;孙中山曾将秦皇汉武、拿破伦、元世祖相提并论,称之为“有志之士”;宋朝学者朱熹说过“武帝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末年海内虚耗,去秦始皇无几。轮台之悔,亦是天资高,方能如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汉武帝堪称中国的凯撒、亚历山大或屋大维。史学大家吕思勉在他的《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其推行的法律规定确有后人值得借鉴的价值。综上所述,从凭断一个人的总体素质上,秦皇汉武在性格上确有人性中残暴等缺点,甚至也犯下过不可弥补的重大错误;但从凭断一个帝王的角度上看,秦皇汉武不失确为成功的帝王,他们伟大的功绩,帝王的风采,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119 评论

爱淘唯一

一代天骄——汉武帝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代雄主。他不像汉朝历代皇帝那样使用和亲的方式与匈奴进行友好交流,而是采用战争来使敌方屈服。 汉武帝绝对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善于用人。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派卫青和霍去病两给个军事天才对匈奴作战多次,彻底打垮了匈奴的防线,为中国以后的边疆除去了无穷的后患。同时扩大了大汉王朝的疆域,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他考虑到了汉景帝时发生了的“七国之乱”可能还会威胁到他的政权,于是,他颁布了推恩令剖分了各个诸侯王的封地,用了这种手段很好得削弱了各个诸侯王得势力,对中国之后几千年的历史打下了基础。 他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他把儒家思想改成了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可见他的智慧与谋略。 他在对匈奴旗开得胜的时候,他趣味性的开辟了“丝绸之路”。他原来是想让张骞去联合大月氏去夹击匈奴的,但是张骞在半路中被匈奴军队抓获,在匈奴呆了十几年后,终于了匈奴人的控制范围,到了大月氏,但知道他们已经无心再与匈奴作战,返回了中国,接见了汉武帝,对他讲述了它在西域的种种见闻,于是汉武帝对西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次派张骞去西域,这次是带去了许多珍宝,与西域各国王会见,实际上已经是为友好关系了,就这样,丝绸之路就被他开辟了。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若他去与凯撒,屋大维,亚历山大,拿破仑等西方的名人对话时,我想定会使他们暗然失色的。但他也有过错。他险些杀了司马迁,差点将一部一代名书——《史记》毁于一旦。还好司马迁用他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他虽然爱民如子,但他也杀人如麻,在他组织的对匈奴的作战中,杀了多少匈奴的老百姓和士兵,多少汉朝的将士们牺牲了。 这就是汉武帝,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297 评论

大熊二的小熊大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阉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偏见。 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论汉武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基本给以肯定。但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则指出其仍有偏颇:“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论汉武帝,则纯从理学道德史观的角度出发,谓: “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清吴裕垂《历朝史案》,则指出: “宋人竭中国之财力,纳币赂寇,偷安旦夕;致使生民左袒,肝脑涂地。退而渡江航海,竟以议和误国。则武帝所为,又岂宋人所能议乎?” 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创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的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制订设计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封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古今之论汉武帝者,惟清人吴裕垂特具卓识。其论略曰: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于是用鸡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马于渥洼,取天马于大宛, 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宝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设教也。 至于泛舟海上,其意有五,而求仙不与焉。盖舢舻千里,往来海岛,楼船戈船,教习水战,扬帆而北,慑屐朝鲜,一也。扬帆而南,威振闽越,二也。朝鲜降,则匈奴之左臂自断,三也。闽越平,则南越之东陲自定,四也。且西域既通,南收滇国,北报乌孙,扩地数千里,而东则限于巨壑,欲跨海外而有之,不求蓬莱,将焉取之了东使方士求仙,一犹西使博望凿空之意耳。既肆其西封,又欲肆其东封,五也。惟方士不能得其要领如博望,故屡事尊宠,而不授以将相之权,又屡假不验以诛之。人谓武帝为方士所欺,而不知方士亦为武帝所欺也!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 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 元朔六年诏书又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这表明,直到晚年,他仍在求新求变。他始终认为,只要情况变了,政策也要“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元光三年,董仲舒上策论三篇,史称天人三策。武帝召问之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天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共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则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欲谷登……德泽洋溢,施平方外,延及群生?” 他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具有本体性战略性的大问题,表明此人视野之广阔。他要求作为哲学家的董仲舒不要就事论事地回答,而要讲出“大道之要、至论之旷。这说明他对如何治理国家考虑得很远很深。他所探索思考的不是一时应变之权,而是系统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他晚年曾对卫青说: “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他认为他所从事的“内兴功利,外事四夷”政策,都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他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劳民);他并不希望他的后代效法他的扰民政治,他告诚后代必须警惕而避免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 翦伯赞描述汉武帝云 “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黜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 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 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 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154 评论

白色七巧板

你的论文写好了吗?我长期帮人写论文,绝非抄袭,全手工,需要的话可以直接邮箱我

269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考议论文素材300字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

    童童56485207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文明论文300字素材

    文明,字典这样说: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教育 、科学物质文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明的素材 作文 600字,希望对大

    静夜玄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议论文的素材300字左右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

    yoyo爱生活20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议论文素材加分析300字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

    烧掉额回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汉武帝论文范文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都享有巨大的声誉,对历史的影响也十分大,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而汉武帝则对汉朝的综合能力提高到空前绝后的鼎盛程度,相比较,汉武帝功大于过,先说

    小宝15120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