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无悲喜2015
1. 对诵读吟咏重视不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诵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随之而来的便是小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如云里雾里, 不知所措。不能理解教师口中经常强调的带情感朗读是什么意思, 有些小学生认为情感朗读就是哪里轻读, 哪里重读, 哪里快读, 哪里慢读而已。2. 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古诗词教学, 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只要能流利的背下来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如果为了背诵而背诵, 那么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便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 背诵只是纯粹的字与字之间的硬性组合, 因此, 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小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小学生明白诵读古诗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只注重背诵, 那么很难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正目的。3. 教学方法的偏差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偏重对知识点和诗词表面意思的理解, 而忽略了古诗词的深层次内涵与文化意境。古诗词作为特殊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比较突兀, 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无法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导致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古诗词, 应付考试而已。
度兰度兰
论《离骚》的自我形象 《北方论丛》1986(6)。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 《东北师大学报》1988(4)。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 《东北师大学报》1989(4)。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分析 《延边教育学院学刊》1990(1—2)。“生王之头不若死王之垄” 《甘肃社会科学》1991(1)。先秦“士”阶层的文化心态与历史命运 《贵州文史丛刊》1991(2)。《离骚》审美价值的层次分析 《延边大学学报》1992(2)。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 《东北师大学报》1992(3)。《招魂》作者补证 《社会科学战线》1993(3)。楚辞: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 《人文杂志》1993(3)。中国礼乐文化初论 《东北师大学报》1993(6)。《九歌》“二湘”异辞同源说 《松辽学刊》1994(1)。话说《橘颂》 《名作欣赏》1994(2)。楚辞《招魂》的结构特征与语言特征 《苏州大学学报》1994(3)。百世诗宗的文化传承 《东北师大学报》1994(5)。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 《文史知识》1994(12)。屈原人格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传统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学研究》1995(2)。公木的诗学世界 《人民日报》1996年6月27日第十一版。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 《社会科学战线》1998(3)。读诗札记(六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6)。从《诗经》看周代天命观念之兴衰 《江海学刊》1999(2)。“平淡”:陶诗风格之阐释 《社会科学战线》1999(2)。《诗经》对答之体及其历史意义 《文学遗产》1999(2)。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古典文学研究片论 《文学前沿》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孔子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0(6)。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 《社会科学辑刊》2001(2)。中国上古诗歌的历史文化观照 《社会科学战线》2001(1)。睹新春之景 咏乡思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名作欣赏》2001(1)。夏夜的图景 丰年的欢乐——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古典文学知识》2001(3)。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读李清照《如梦令》 《名作欣赏》2001(4)。仰望泰山 志在高远——杜甫《望岳》赏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6)。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 《文学遗产》2001(4)。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深圳大学学报》2001(6)。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27日。屈原的诗学 《深圳大学学报》2002(6)。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学术研究》2002(12)。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2)。性善·仁政·浩然之气——孟子精神世界的再认识 《深圳大学学报》2005(3)。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 《文艺研究》2007(11)。流芳千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 《文史知识》2007(12)。眼观风云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读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文学知识》2008(2)。
王家姑娘0122
当前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把握不好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比重;三是教学设计程式化;四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期刊名称】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9)004【总页数】3【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问题;重视程度;朗读比重;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有人说,诗歌像一杯醇香的老酒,要耐心的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醇香。古诗词简短的文字浓缩着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意境美、凝练美以及形式上的整齐美深深地迷醉着我们的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难以忘怀。“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代表了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难言之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安慰了多少相爱却不得相见的亲人们惆怅凄楚的相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挚爱着的情人间誓死方休的爱情宣言,这至死不渝的海誓山盟,成为人们心目中一曲悲壮凄美的千古绝唱。中华经典中的古诗词浩如烟海,不胜枚举,它们如同璀璨的珍珠,在人类文学的宝库中熠熠生辉,也如同精神的甘泉和食粮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读诗词能够丰富词汇储备,培养文言语感,读诗词能够陶冶情操,纯化性情,读诗词能够开阔视野,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但是,有不少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在古诗词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材编写者安排诗词教学内容的初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学好它,内化它,让它来丰富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当前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应试意识作祟,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感觉古诗词内容简短,学生很容易能背诵下来,不必花太大的气力。2014年之前(2014年有了课外的古诗词赏析题)的中考试卷中,古诗词的部分都是只出默写性的题,如果学生背得熟练,再把字形写对,课文注释里有一些词的解释,看看就懂整个诗文的大致意思,所以理解性默写倒也丢不了多少分。由于课时紧,中考还要保证分数,所以有的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就草草应付,只以背、写为要点,没有重视其它。继续阅读
当前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把握不好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比重;三是教学设计程式化;四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期刊名称】延边教育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不好投。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长春教育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刊物。
自交后代的直观选择把收获的自交(S1)果穗,在第一年正常播种季节,按同一亲本来源的自交果穗的序号种成穗行,每一穗行种10~20株。一个育种单位,一般都要做大量自
当前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把握不好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比重;三是教学设计程式化;四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期刊名称】延边教育学
17年评上南大核心目录了,南大官网可查,是核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