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0

maggielj520
首页 > 职称论文 > 大学生线上课堂主题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余文文214

已采纳

可以,,,,什么 时候,,要

171 评论

hyacinth46

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优点,缺点800字的人全都教学质量评教授的讲述学生听为主太阳式的教育,现在的教学确实没有训练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

134 评论

流云归晚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志以目标为本 -------------------------------------------------------------------------------- 2008-12-05 阅读:1382 出处:校园通讯社 作者:尹青华 编辑:陆世军 图:王炳营 “教书育人,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的主体”,2008年12月4日晚,行义楼报告厅师生齐聚, 2008年商院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六讲在行义楼报告厅隆重开讲。云南信息报社、云南云信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印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演讲会常务理事、学校客座教授冯书先生以“学好本领、学会生存”主题,为我校师生详细讲述了在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当代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本领,并在今后的自身发展中学会更好地生存。 兰靖董事长、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职工以及法学院、会计学院、中文系等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由党政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徐红卫老师主持。 讲座上,冯先生首先回顾了云南信息报社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把成功的经验与在场的师生分享。冯先生指出,学校应当牢固确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和人性化的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新陈旧滞后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深化教材、考试评价等制度改革;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大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成为仁者,成为智者。冯先生从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知识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好本领、学会生存、二十一世纪知识增值、人才涨价以及成功人生规划五个方面出发,并结合中国政治形势的多极化和全球化发展状况,为在场师生详细讲述了社会各界人士与当代大学生学好本领与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冯先生还强调,当代大学生应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用知识武装头脑,学好为国贡献、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过硬的本领;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在课余活动中,多参加社会实践,重视创新实践,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全面成材;重视自身基础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开发思维,启迪智慧,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讲座最后,冯先生送给在场的听众一句警言: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辨正作者:静女 春花秋月何时了,以讹传讹知多少。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可奈何? 笔者读书时,常见此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表面看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人们常理解为:“立身要以学习为先,学习要以读书为根本”,并用其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然而,这句话真的没有问题吗?那么我们再来认真审视,“立学”是什么意思?如《礼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韩婴《韩诗外传》:“筑城而居之,别田而养之,立学以教之。”在古代典籍中,“立学”无一例外的指建立学校。那么,“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就应解释为:“安身立足以建立学校为先,建立学校以读书为本。”这显然是不通的! 要知道“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究竟,必须追溯它的来源。 对于这句话的作者、出处,有人说出自朱熹,有人说出自欧阳修,以后一种说法为盛。网络时代,大多数人遇到问题都依赖网络搜索,然而成也网络,败也网络。人们常常不自觉的以讹传讹。就如这句格言,百度一下,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人给定答案,说作者就是欧阳修!以讹传讹成为必然。缺乏一定工具,普通人很难找到正确答案。实际上,其出处既不是朱熹,也不是欧阳修,而是宋代的郑耕老! 郑耕老《劝学》中曰:“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一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字,且以中才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减中才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苟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着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后生勉之。”此段文字以《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为例,劝勉后生:读书全在日积月累,倘能坚持每日熟读、温习,必成大器。虽言读书,其道理放之为人、做事亦准矣! 从郑耕老《劝学》中可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实为“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之讹。只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力”是努力、致力之意,这句话意思应是:安身立命需以努力学习为先,努力学习要以读书为本。 用错这个句子的,不乏教师、学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在《光明日报》发表过《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一文,其中就写道:“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名人效应使学者的错误贻害甚广。

296 评论

yuanxia6636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当代人的心理适应也面临巨大挑战。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对社会变化更加敏锐,其心理健康将受到更大威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成才的关键。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首先要明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提出心理健康标准,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学习能力良好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能给大学生带来快乐和满足,使其保持心理健康。而学习压力过重,学习方式、目标不当或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则易导致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具体表现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合适的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效率,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情绪健康

大学生大多正处于青年期,情绪情感体验丰富深刻、表达复杂多样、波动较大。情绪起伏大往往是出现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先兆。情绪健康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也使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情绪健康指情绪稳定、情绪控制良好、情绪积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善于调控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3、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是大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意志健全指在自觉、坚持、果断、自制力、勇敢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实践中有较强的目的性,不易受外界影响,能迅速根据实际作出决断,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

4、自我意识完善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个体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较深的了解,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完善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客观、全面地认知和评价自我;善于自我接纳,自尊自信;既独立有主见,又善于合作;确立自我同一性;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交往是个体正常的心理需要,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实现理想的必备能力之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大学生获得优质资源,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它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又是其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表现为喜欢交往、交际广泛,又有三五知己;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有同情心,善于理解他人;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端正交往动机。

6、适应能力强

适应能力指个体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学生面对大学的生活环境、管理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如不能有效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则易引起心理问题。适应能力强一般表现为能主动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为都能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7、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和年龄密切相关,年龄阶段不同,心理行为特征也不同。心理行为特征只有在特定的年龄段相符合才相得益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与年龄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反应灵敏、百折不挠、勤学好问。如出现所谓的少年老成、无精打采、喜怒无常,或过于幼稚、依赖等现象,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参考文献:

高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J].华夏医学,2011,24(5):586-589.

魏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整合的探索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22 评论

实创13720050898

写作思路: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

例文: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那么,如何将自身的认知机构调整到最佳状态,将自我意识更加完善呢?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正确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的地方。每个人的容貌、体型、生理特点以及父母的职业、身世地位等家庭与社会背景是无法选择的,甚至是很难改变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发展和前途,也不总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把握和诀定。因此,人首先要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不必为碰到了不好的遭遇而灰心丧气,其次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对大学生期望过高,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往往使一些同学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步入大学。当现实与幻想、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时,一些同学的心理失去平衡。这种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高期望的损毁带来的不健康心理,延长了许多同学的适应期,有的甚至因此造成了某些心理障碍。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但千万不能抛弃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事实证明,期望值是一个相对值,对自己和环境的期望要适合自己的能力及环境的客观情况。过高地期待自己,不切实际苛求环境都会损害自己。

造成失望乃至绝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确立合理的需要和理想,把理想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一个人的能力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展共同决定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但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第三,对他人不要苛求。

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觉大失所望。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强人所难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面的错误。他人是无法按照你的个人意愿来行事处世的。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过程中正确把握自己,既不要强求自己,也不能苛求他人,更不能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第四,疏导不良情绪。

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或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这就要求青年学生遭遇挫折或情绪激动时,应该及时疏导、宣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让新的环境、新的目标感染、转化你的情绪。

如果一味地陷于苦闷、自责之中,则会做出一些蠢事来。总之,把一个人的认知结构调整到合理的轨道上来,完善自我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大学生是否成才的关键和基础。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生生物课堂论文

    一、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一般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浸种吸足水分的种子,在l0天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是决定种子质量和实用价值,确定播种量和

    神仙鱼左倾4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高效课堂主题阅读论文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学都在教师“讲说为主”的教学方式下进行的,教师只管说,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严重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丧失了

    丛林穿梭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学生课堂互动研究论文

    课堂氛围是一种空气氛围,也是一种“人气”味。在场的每个人都能闻到,感到这种味儿。良好的氛围使人精神愉悦,沉闷的氛围使人压抑乏味。课堂上“人气”的旺与否,受诸多因

    小咩要减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大学生线上课堂主题论文

    可以,,,,什么 时候,,要

    maggielj52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在线课堂毕业论文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

    微雨燕双飞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