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8

会吸烟的肺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客家文化的文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兔兔酱丶

已采纳

自己动手,别人帮不了你

300 评论

莫奈小兔

题记:接到要完成任务,“解放思想大家淡”,找了个文化话题,也许更有意义些。

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风格。特色的地方文化便成了地方的名片和品牌。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又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称“纯客县”。

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客家文化必定成为龙岩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文化龙岩的打造,离不开客家文化这一浓厚的文化传统,也才能让文化龙岩展现个性文化风格。

文化是抽象的,但文化符号是具体的,文化一切表现莫不以符号为手段。客家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后积淀下来的的精华,体现着客家民系的文化特色,记录着客家人的发展历史,透露了他们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传递着他们的生存经验和理想,以及留给后人能提升精神完善自身的信息。

文化符号在城市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都能渗透和鲜明呈现出来。 和谐是中华和文化所追求的最佳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

客家人也始终用“和文化”的理念维系着民系的生存发展和族群团结, 在开拓奋进的道路上保持着“和文化”的价值选择, 并用“和文化”的丝线编织着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创造着体现“和文化”精神的建筑器物。“和文化”对于客家人是民系性格、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维系着民系的生存和发展,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境界,使客家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

胡 *** 总书记在参观永定客家土楼时,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客家文化中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世界,文献典籍、艺术珍品、规章建设、器物营造等文化符号上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

以族谱为主要文献形式记载了客家民系繁衍生息和谐的历史。客家人特别重视记载本族血脉世系的宗族族谱,是各民系中最为突出的。

客家族谱是客家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姓氏血缘亲族的总徽记,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文本纽带。 以客家方言、山歌等艺术形式承载了客家和美文化的内容。

不论是带有唐宋古韵的客家方言,抑或是承袭了先秦遗风和魏晋风流的客家山歌,都洋溢着国风和畅的特色。虽然不同区域客家人音调有所不同,抑或是客居海外远离故土的客家人都不影响相互间的沟通,客家话成了客家人相互认同的中介,维系着他们族群和谐稳固的发展。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语言朴素生动,或讴歌生活, 或劝诫后人, 或传递美好情感。歌词文采富丽, 句式对仗工整, 透出客家山歌的秩序美感。

客家山歌是男女之间表达美好情感,劳作里寻找寄托,聚会联络情感的手段,给人和谐美好的熏陶。 以风水理念自然崇拜的信仰形式表现客家和谐的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观重要内容之一。客家人居住区域大都为山区等环境比较低劣的地区,客家人在生存与发展中,与大自然的交流平衡融合中,以风水理念和自然崇拜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和谐生态观。

以多姿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展现客家和谐小社会的精神风貌。客家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不管是什么形式,都突出一个宗旨,和谐热闹欢快,有利于家族的发展和幸福,而且带给你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家好不是好,家家旺才是旺的心情,展现了客家和谐小社会的精神风貌。

以土圆楼为突出代表的建筑物反映了客家人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客家土楼,是把中国和谐审美观念凝聚在建筑艺术中的典范。

客家地区,从闽西的土楼到粤东的围屋,一座座土楼星罗棋布分布在青山绿水之中,客家人在这里和谐共存,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土楼里,客家人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代代相生,演绎着大家族和谐的生活方式,表达着客家人的内聚力和族群秩序,显示出聚族而居,和睦共处的整合力量,用建筑艺术语言抒写了客家人和谐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文化的符号是代表这一文化的群体的象征,客家“和文化”的符号系统在和谐龙岩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 认同功能。

一个民系与别的民系有何区别,一定有自己的文化标识,那么客家族“和文化”符号便起到了族群认同的功能。不忘祖宗言,编著谱谍,同族而居,保留古老民俗,慎宗怀远,热情好客都是族群认同的的重要符号。

客家人历来有着强烈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于是海外各地客籍社团和个人频频开始到客家祖地寻根谒祖、会亲访友、旅游观光、经贸洽谈、建厂办学,报效桑梓,加强与促进同海内外客家乡亲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友好联系与合作。 协调功能 和谐意味着协调、平衡、和美。

客家人“和文化”符号必然也具有协调的功能,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客家人在选择居住环境、建筑土楼、饮食文化、宗教信仰中都十分尊重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客家人能在不利的生存环境里繁衍不息是与他们的和谐自然观是密切相关的。

客家人聚族而居,一个土楼里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小社会,。

与众不同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住所大多都是住在闽西南与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我曾经去过广东梅州,那里便是客家人的住所之一。

客家人并不是纯粹的梅州本地人,他们的祖先是从古代中原的繁盛地区携儿带女迁移到了遥远的南方。也许是因为对当时的梅州人生地不熟,所以并没有住在梅州真正的繁华地区内,而是住在了城市边缘的大山沟里。客家人的住所独一无二,都是由成百上千户人家围成的围屋。围屋绝大部分都成圆状或半圆状。这样的房子不仅可以在盗贼骚扰时“一家被困,百家相助”,又可以避免当地人的排挤,一举两得。另外,围屋的构造十分坚固,许多围屋即使经历了五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也毫不亚于以前。

客家人之所以现在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鼎鼎大名不仅仅是因为客家人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之一的客家围屋,还有一大原因便是因为客家人那独具特色的菜肴。就那最有名气的客家酿豆腐来说吧。那小小的豆腐块的来历可谓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别看那豆腐块虽小,可那做工可是非同小可啊!首先,客家人会从刚收成的黄豆中挑出部分精选,放进磨坊中手工磨成豆浆,再将豆浆中的豆渣剔出,掺入一些自己制作的客家酿酒与可食用的石膏,才放入冰箱里约八九个小时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豆腐更加与众不同的爽口、香滑。

客家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客家人的风情值得我们参观,而客家人的细心则更加值得我们赞赏。

要看看是什么风俗来说啊。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陆河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山歌: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但都是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 *** 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 山歌节盛况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先日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

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客家酒俗文化 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

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

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

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

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

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

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

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

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

这么说吧,1、人称顶格。

2、正文每段空两格,与作文一样。有时要问“你好”,这两个字也不要紧跟在人称后面,而要采取与正文一样的格式。

3、正文后要有祝语。如果写“此致敬礼”,那么“此致”在正文后紧跟着写,或另起一段空两格。

“敬礼”必须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不写“此致敬礼”,也可写“祝……”,但“祝”字要与“此致”同一格式,“祝”后的话与“敬礼”同一格式,且不要过多,不要分行。

4、最后是落款,在信的右下方,在祝语下一行即可,不要过低。分两行,上一行是姓名,下一行是日期。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面.\"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炖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到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的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檫着泪水.对面摊主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炖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再也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炖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馄炖,就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这时,她的眼泪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

208 评论

刘阳780210

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风格.特色的地方文化便成了地方的名片和品牌.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又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称“纯客县”.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客家文化必定成为龙岩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文化龙岩的打造,离不开客家文化这一浓厚的文化传统,也才能让文化龙岩展现个性文化风格.文化是抽象的,但文化符号是具体的,文化一切表现莫不以符号为手段.客家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后积淀下来的的精华,体现着客家民系的文化特色,记录着客家人的发展历史,透露了他们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传递着他们的生存经验和理想,以及留给后人能提升精神完善自身的信息.文化符号在城市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都能渗透和鲜明呈现出来.和谐是中华和文化所追求的最佳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客家人也始终用“和文化”的理念维系着民系的生存发展和族群团结, 在开拓奋进的道路上保持着“和文化”的价值选择, 并用“和文化”的丝线编织着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创造着体现“和文化”精神的建筑器物.“和文化”对于客家人是民系性格、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维系着民系的生存和发展,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境界,使客家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永定客家土楼时,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客家文化中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世界,文献典籍、艺术珍品、规章建设、器物营造等文化符号上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以族谱为主要文献形式记载了客家民系繁衍生息和谐的历史.客家人特别重视记载本族血脉世系的宗族族谱,是各民系中最为突出的.客家族谱是客家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姓氏血缘亲族的总徽记,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文本纽带.以客家方言、山歌等艺术形式承载了客家和美文化的内容. 不论是带有唐宋古韵的客家方言,抑或是承袭了先秦遗风和魏晋风流的客家山歌,都洋溢着国风和畅的特色.虽然不同区域客家人音调有所不同,抑或是客居海外远离故土的客家人都不影响相互间的沟通,客家话成了客家人相互认同的中介,维系着他们族群和谐稳固的发展.客家山歌旋律优美,语言朴素生动,或讴歌生活, 或劝诫后人, 或传递美好情感.歌词文采富丽, 句式对仗工整, 透出客家山歌的秩序美感.客家山歌是男女之间表达美好情感,劳作里寻找寄托,聚会联络情感的手段,给人和谐美好的熏陶.以风水理念自然崇拜的信仰形式表现客家和谐的生态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观重要内容之一.客家人居住区域大都为山区等环境比较低劣的地区,客家人在生存与发展中,与大自然的交流平衡融合中,以风水理念和自然崇拜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和谐生态观.以多姿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展现客家和谐小社会的精神风貌.客家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不管是什么形式,都突出一个宗旨,和谐热闹欢快,有利于家族的发展和幸福,而且带给你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家好不是好,家家旺才是旺的心情,展现了客家和谐小社会的精神风貌.以土圆楼为突出代表的建筑物反映了客家人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客家土楼,是把中国和谐审美观念凝聚在建筑艺术中的典范.客家地区,从闽西的土楼到粤东的围屋,一座座土楼星罗棋布分布在青山绿水之中,客家人在这里和谐共存,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土楼里,客家人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代代相生,演绎着大家族和谐的生活方式,表达着客家人的内聚力和族群秩序,显示出聚族而居,和睦共处的整合力量,用建筑艺术语言抒写了客家人和谐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化的符号是代表这一文化的群体的象征,客家“和文化”的符号系统在和谐龙岩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认同功能.一个民系与别的民系有何区别,一定有自己的文化标识,那么客家族“和文化”符号便起到了族群认同的功能.不忘祖宗言,编著谱谍,同族而居,保留古老民俗,慎宗怀远,热情好客都是族群认同的的重要符号.客家人历来有着强烈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于是海外各地客籍社团和个人频频开始到客家祖地寻根谒祖、会亲访友、旅游观光、经贸洽谈、建厂办学,报效桑梓,加强与促进同海内外客家乡亲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友好联系与合作.协调功能 和谐意味着协调、平衡、和美.客家人“和文化”符号必然也具有协调的功能,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客家人在选择居住环境、建筑土楼、饮食文化、宗教信仰中都十分尊重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客家人能在不利的生存环境里繁衍不息是与他们的和谐自然观是密切相关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一个土楼里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小社会,他们朝夕相处,分享喜庆,困难相帮,不分彼此,同心协力;客家人热情好客,重视礼尚往来,营造共求发展的环境,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教化功能 客家人重视教育,教育寓于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之中,各类文化符号起着教化族人与后代的作用.如客家族谱家规家训中客家人特别重视爱国爱族、孝敬老人、勤俭持家、读书入仕、和睦乡邻、人品端正等内容.客家语言特色鲜明,并流传着许多故事、格言、楹联、谚语、山歌、戏曲等,反映了客家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强调节俭、勤劳、正直、求和、礼让,传颂着客家人尊崇的纯朴风气和美德,都对客家人陶冶性情,培养美好情感的,培养纯正民风,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调解功能 乡村生活中冲突是必然有的,客家人也不例外,宗族间的械斗、家族间的纷争以及家族内的磨擦冲突时有发生.客家人“和文化”符号有其独特的调解矛盾的功能.客家人是宗族社会,尊老是一大特征,因此遇上冲突,长辈出山,或村里威信高的人出面调解,常常能收到化解恩怨的作用.客家谚语、山歌、故事等形式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劝解人要学会放开心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当有哲理和说服力,潜移默化中使客家人形成了比较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理.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客家文化的作用,一方面要构建客家文化符号系统大厦,有利于疏理文化事象,并发掘它对客家社会繁荣发展带来的功能,有利于更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客家文化符号的宣传构建工作,渗透到客家社区建设中.另一方面,运用到客家文化产业开发中去.如客家文化旅游要突出客家文化符号具象,引导游客感受客家文化的真正内涵,特别是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客家文化符号信息,不照搬外地旅游产品,也能带来更高效的旅游文化经济价值,从目前现状看是相对薄弱欠缺的环节.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主题

    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就生活提高了。人们幸福指数提高了,穿着打扮也漂漂亮亮的。每天都有许多好吃的。

    我是睡觉大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客家文化的文献论文

    自己动手,别人帮不了你

    会吸烟的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家乡变化论文的参考文献

    喜看泉州新变化"蓝蓝泉州湾,海峡新变化."如今,我们的家乡—泉州母亲,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后,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呢! 以前,我趴在窗头,望着大街,那里

    小遥CIT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客家文化的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

    evanzheng201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客家门匾论文范文资料

    客家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客家宗族的仪式文化 【摘 要】 各种仪式活动不仅涉及传统记忆、文化传承,而且还涉及到对群体的归属和群体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个族群来说,客家族

    新羊年新气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