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ppylee
世界荒漠化情况 根据UNEP数据资料,过去50年间非洲36个国家面临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hm2,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了严重影响。荒漠化影响了70%的旱地,即36亿hm2或世界1/4 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响。据估算,世界30% 灌溉农地、47%的雨养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荒漠化影响造成的年收入减少达420亿美元,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生态难民或粮食减产,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间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25亿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另约10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预防的措施,经济损失将急剧上升,将有18亿人口受到影响。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消耗将远远大于预防的投入。 Edwin 主编的《世界沙海研究》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一种主要类型,以地表出现风成沙为主要指征之一。分布在干旱荒漠区的风成沙,一般称作沙漠或沙海。分布在半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内陆风成沙,多称沙荒或沙地。全球沙漠面积占世界半荒漠和荒漠总面积的, 约700万km2。 美国西南部荒漠区没有连续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风成沙,面积约17万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怀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尔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国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积近100万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总面积900万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个沙漠而言并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积为18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其中面积较大的有东部大沙漠(万km2)、西部大沙漠( 万km2)、木祖克沙漠(万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积为万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达万km2。纳米布沙漠面积万km2。 亚洲沙漠面积较大,约250万km2。其中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达万km2。大鲁伯哈利沙漠面积56万km2,堪称世界第一大沙漠。 内夫德(An Nafud)面积 万km2,瓦希巴沙漠 万km2。此外,还有达赫纳沙漠、小内夫达沙漠等小沙漠。 原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及里海北岸有沙漠面积83万km2。 蒙古荒漠面积约52万km2,多为沙砾质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约万km2。 伊朗荒漠并非是沙漠,而是盐漠。其中卡维尔盐漠面积万km2,卢特盐漠面积 万km2。流动沙丘零星分布于盐漠周围及高原,面积5万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塔尔沙漠面积26万km2。 澳大利亚沙漠总面积 105万km2,其中辛普森沙漠万km2,吉普森沙漠万km2,大沙沙漠36万km2。 全球流动沙漠主要分布与非洲、阿拉伯半岛和我国西北地区,其他地区零星分布,面积估计有45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年降雨量100mm以下,沙丘高大密集,人烟稀少,植物固沙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都不允许。植物固沙只能限于防护新老绿洲、工矿交通以及城镇居民点。 全球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积约为25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南非、中亚、塔尔沙漠、澳大利亚和我国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柴达木盆地,与季风雨、地中海气候、高原气候有关。斑块状和条带状流沙的出现,往往与人为破坏沙生植被有关。 目前,沙漠化的影响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25%,受影响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到本世纪末,影响面将扩大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5%,总人口的20%,约有l00个国家将受其害,沙漠化可能变成全球性灾难。受沙漠化影响深重的农村人口已由l977年的5,700万增加到目前的亿。沙漠化在贫困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尤其严重,沙漠化速度为每年扩展6公里。沙漠化在这一地区影响面积已达亿公顷,相当于澳大利亚的面积。《环境问题的表现于分布》
南南南南者
太多了世界各地沙漠编辑亚洲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amakan) ——中国新疆南部戈壁沙漠(Gobi Desert/ Mongolia) ——中国和蒙古国边境鄂尔多斯沙漠(Ordos) ——中国内蒙古西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省中部,东至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是中国第四大的沙漠。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之间的鄂尔多斯高原中心,是中国第五大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位于青海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之中,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分布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南卡拉库姆沙漠(Kara Kum) ——中亚南部土库曼斯坦克齐尔库姆沙漠(Kyzyl Kum) ——中亚中部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南部塔尔沙漠(Thar-Cholistan) ——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中东阿拉伯沙漠(Arabian Desert) ——由鲁卜哈利沙漠等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的总称内盖夫沙漠(Negev) ——以色列南部卡维尔沙漠(Dasht-e Kavir) ——伊朗中部卢特沙漠(Dasht-e Lut) ——伊朗东南部西奈沙漠(Desert of Sin / Zin Desert) ——埃及西奈半岛非洲撒哈拉沙漠(Sahara) ——北非卫星地图上的撒哈拉沙漠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 ——非洲南部的一大平原沙漠纳米比沙漠(“Namib”是Nama语)——纳米比亚西部的一个沙漠美洲莫哈韦沙漠(Mojave Desert) ——美国西南部大盆地沙漠(Great Basin Desert)——美国西部,北美最大沙漠索诺兰沙漠(Sonoran Desert)——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奇瓦瓦沙漠(Chihuahuan Desert)——美国和墨西哥边境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智利北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n Desert) ——阿根廷和智利南部,美洲最大荒漠大洋洲大维多利亚沙漠(Great Victoria) ——澳大利亚中南部西澳大利亚沙漠(Western) ——吉布森沙漠、大沙沙漠、小沙沙漠等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的统称
我们的2016
一 、法学类
1、法学:可从事公、检、法、律师、公司法务相关职业,除此之外,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也需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
2、政治学:可到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
3、社会学:可在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
4、民族学:可从事民族行政机构管理工作,还可在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新闻出版社等从事行政、编辑、文秘、文化交流、文教宣传等工作。
5、公安学:可进入公、检、法、司工作。
二、理学类
1、数学类:可在科研部门、中高等院校教育、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等工作。
2、物理学类:可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中高等院校教育等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3、化学类:可到研究单位、中高等院校教育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跟单等工作。
4、生物科学类:可在教学、科研部门、农、林、渔、牧、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5、地质学类:可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中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等工作。
6、地理科学类:可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中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7、大气科学类:可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航天、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中高等院校和生产实际部门等工作。
8、海洋科学类:可到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所、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9、力学类:可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等工作。
10、电子信息科学类:可到邮电、电子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等工作。
11、心理学类:可到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还到管理、体育运动等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
三、工学类
1、地矿类:可在地质部门、有关矿业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的企业、研究院等工作。
2、材料类:可到冶金、化工等部门从事材料研究、设计、生产等工作。
3、机械类:可从事机械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工等工作。
4、仪器仪表类:可从事仪器仪表的研究、设计、制造、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和改进等工作。
5、电气信息类:可到电力、机电、铁道等部门从事科研、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类:可到电子行业、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设备制造及原材料的开发研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7、通信工程类:可到邮电管理类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可到各行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经营和维护等工作。
9、土建类:可到建筑部门或铁道、交通、工矿、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建筑设计院、规划局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10、水利类:可到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建筑、铁路、交通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11、测绘类:可到专业测绘部门和工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部门从事测绘工作。
12、化工与制药类:可到化学、制药工业的生产、设计、科研等部门从事化学和制药工程、工艺及产品的制造、开发和设计等工作。
13、交通运输类:可到铁路、公路、水运等单位从事各类运输及其设备研究、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14、农业工程类:可到农牧渔业部门及乡镇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现代化农业中各种工程措施的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
15、林业工程类:可到林业部门、研究机构中从事生产组织管理、工程设计、新技术的开发和经营等工作。
四、农学类
1、植物生产类:可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可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3、水产类:可到水产、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
4、动物医学类:可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可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五、医学类
1、基础医药类:可到高等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地方医院等从事教学、医学实验研究、销售等工作。
2、预防医学类:可到医疗防预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
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到各级医院从事诊治和研究等工作。
4、中医学类:可到各级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
5、法医学类:可到各级公安、检察机关从事法医学鉴定等工作。
6、药学类:可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
六、文学类
1、中国语言文学类:可到企事业单位、大学、中学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文秘、宣传和编辑等工作。
2、外国语言文学类:可到外企、各大企事业单位、教育、文化、对外贸易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3、新闻传播学类:可到新闻、宣传出版单位(报社、杂志社、各地市电视广播等)从事新闻报道、编辑、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七、艺术 历史 教育类
1、艺术类:可到各类文化、电视、电影、广播、宣传、文艺团体和部门等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2、历史类:可到学校研究机构和宣传、出版、新闻、文化部等有关单位工作。
3、教育学类:可到学校及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4、体育学类:可到各级体委、体育研究机构及学校从事运动训练、裁判、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八、经济学 管理学类
1、理论经济学类:可考公,进事业单位,考硕考博,银行等。
2、应用经济学类:可到银行、企业、证券公司等工作。
3、工商管理类:可到地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涉外公司、金融、商贸企业等单位部门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
4、农林经济管理类: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5、公共管理类:可在各类工商企业、高新园区、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6、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可到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信息数据库建设,图书的营销部门,以及网络信息组织部门,包括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等从事信息整理工作。
7、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能从事党政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行政机构管理工作。此外还能在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行政、编辑、文秘、文化交流、文教宣传等工作。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等从事决策咨询、商务运作及管理工作;
九、哲学类
1、哲学类:可在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2、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类: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社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
徐珊珊11
来自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现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陆地面积受到不同程度荒漠化的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三亿美元。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残影响和威胁。全世界每年因荒漠化而遭受的损失达420亿美元 在全球一百一十个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危害人口最多、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国 家:相当于十四个广东省幅员面积的土地荒漠化、近四亿人口受灾、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更达到三千多亿元人民币。
1、中文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现在用的是201
是这个网站:
《中国沙漠》期刊,中国沙漠(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双月刊,学术类。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一个月未收稿转投其他期刊,结果发现前者开始受理稿件怎么一个月未收稿转投其他期刊,结果发现前者开始受理稿件怎么办,本人菜鸟一枚,求助各位同仁这种情况怎么办?一个月
世界荒漠化情况 根据UNEP数据资料,过去50年间非洲36个国家面临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