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521125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古籍灿若星河,但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外国的劫掠等原因,古籍遭受巨大损失。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进行保护,为以后古籍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古籍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水平、管理漏洞以及有些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等诸多原因,使许多珍贵的古籍被破坏、散佚甚至卖到国外,这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针对当时的情况党和政府在1949-1957年间曾采取了多种积极保护措施。1、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政策指导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军政委员会、地方人民委员会等部门都曾发布政令、通告、指示,制定条例、办法等为古籍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保护古籍图书,避免古籍散佚、毁坏的政策、规定古籍的范围,并要求对古籍进行认真保护、保管1951年5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下达保护文物的补充指示,其中第五点:“图书:古版及各种珍贵版本、孤本、绝本、抄本、金石拓本与不常见书籍、碑版、图书版片、简牍、档案、志书、年检、佛经、名人书法、墨迹等应负责征集,妥为保护与保管[1]。”1951年8月西南区制定《西南区土地改革期间保护民族文物暂行条例》,将报刊、杂志、图书档案均列入必须严密加以保护的范围[1]。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古籍、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方法》[1]。1951年9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健全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加强保护历史文物图书手迹的通知》[1]。1951年1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指出:“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金石、碑帖、书籍、字画……应很好地收集保管。”1951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第17次行政会议通过《川西区保护历代古籍文物暂行办法》第四条指出:“各种珍贵版、孤本、绝本、抄本与不常见之书籍……近代具有价值之中外图书、仪器、报章、杂志、图表,均应妥为保管,不得毁损[1]。”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各地“注意保护古旧图书资料”(以文社〈56〉第210号文件发出)。、禁止将古旧书籍作为造纸原料1951年3月2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通令中指出“造纸纸浆工厂、作坊今后不得再行收购古书故纸为造纸原料,否则以破坏民族文物论处”[1]。1951年12月,为了加强古旧图书的搜集与保护工作,中央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用旧版书做纸浆材料的指示》[1]。、避免珍贵古籍散佚1950年12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通知西南各省人民政府在减租退押时期应注意部分地主借口完成这一任务,将其所藏古书、字画贱价出售,分散破坏的行为[1]。1951年1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通令各级人民政府密切注意查禁将有历史价值之文物、图书、碑板任意破坏,零散出售,以及各寺庙僧道退押,售卖庙中各种宝贵经典[1]。1955年湖北人民委员会为保护图书文物,防治散佚损坏,向各市县发出通知,指出“土改中没收地主之书籍文物,均为国家财产……为各机关团体收藏者需进行一次清理登记,防止散佚损坏”[1]。、禁止珍贵古籍流向国外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1]。1951年6月,文化部颁布关于“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一些图书要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才能运往国外展览、交换、赠予,发给准许执照者准许出口
yechenchao77
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六十年是一段不算长也不短的历史,虽然我的个人经历只有短短的十多来年,不过从我所学的历史知识、长辈的话语、以及个人感受,我不得不感概在这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生活从各个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共产党、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如果要我说说六十年来我国的巨大成就,可以列举出许许多多出来,不过都是一些未曾真实感受过的,而实实在在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好了起来,比如,改革开放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听母亲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不仅可以分到单位上的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而且大家还不断追求,各种高级住房不断涌现。还有一些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听说每次需要联系都非常的麻烦,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开始流行BB机,成为年轻人引以为豪的一件物品。到了21世纪,大哥大出现了,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联系非常的方便。像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水平确实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全国人民开始奔小康之路。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也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里,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大家开始追求城市里的繁华,导致了现在城市化的严重问题,其中对空气、水源等各方面的危害暂且不谈,光是住房的压力就是一个长期困扰老百姓的问题,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必然后果,有的人买不起房住,有的人还在不断的更换更好的房子,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由此产生,此外,网络文化作为21世纪的一种代表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新一代少年的身心发展,例如“非主流”等畸形文化的出现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一个负面影响。其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我们广大公民来讲,这既是一件好事,当然也包含着许多不好的事情,所以,这就要靠我们在当中去把握好这个尺度,做好一个中国公民该做的。
水手特洛伊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美景,人们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句话在中国的确实现了。比如有:杭州的西湖,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桂林山水,台湾日月潭等,中国不仅只有美景,还有许多艺术和不计其数的艺术品。现在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捏糖人,捏面人,有陶瓷,有剪纸,还有戏曲等等。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不仅有这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游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在还有先进科技文化。
以前人人都希望家里有电视。现在梦想实现了,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视。现在不仅有电视,手机也成为我们便捷的工具。手机可以用来打电话,发信息,上网,点外卖等等。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一大波人才从国外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祖国各个方面都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大波人才也都拿到世界奖项。就凭这些就足以我们为傲。
看到祖国的逐渐强大,我们作为祖国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我们要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篇二】
从唐胥铁路到京津城际铁路,从蒸汽机车到动车组,这是几代铁路人辛勤的努力、智慧的结晶、无私的奉献、勇敢的拼搏所换取的繁荣和昌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铁路建设的步伐大步前进,铁路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高铁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很迅速。中国高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开始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目睹中国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国人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感受到了高铁带来的方便。我为中国的高铁点赞!
我国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它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为人民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杰出的成就。造纸术给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指南针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对航海和海上贸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为祖国的四大发明点赞!
我国还有许多重大科技。比如: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世界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天眼”直径500米,全球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虽然中国以前受到一些不平等条约和一些令人无法忍受的耻辱,但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像如今这样辉煌,这样耀眼。祖国你是好样的,我为你点赞! 【篇三】
赞您五千年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有对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闭关锁国落后的近代耻辱。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着希望。
回顾历史,涌现无数英雄人物: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我们的祖先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的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骄傲。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
“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上空庄严升起。
在每个星期一,学校都会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小学生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行注目礼。国旗的中间的的星星代表的是党员周围的四颗小星星代表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鲜红色的旗面代表着革命,象征着*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星的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史记·天宫书》也说过: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从家里到附近的书店。这段路上,有几个国家机关,分别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每当我乘公交车从这段路,路过时,看到悬挂在这些国家机关正门上方庄严肃穆的国徽时,心里就产生一种对祖国的崇敬之情,也有一些不解的问题。
于是,回到家我询问了百度。国徽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者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尊严。
祖国我为您点赞,为您歌唱最美的赞歌,您的光辉历史将永驻我心。
啵嘶小王子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古籍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水平、管理漏洞以及有些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等诸多原因,使许多珍贵的古籍被破坏、散佚甚至卖到国外,这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针对当时的情况党和政府在1949-1957年间曾采取了多种积极保护措施。1、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政策指导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军政委员会、地方人民委员会等部门都曾发布政令、通告、指示,制定条例、办法等为古籍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保护古籍图书,避免古籍散佚、毁坏的政策、规定古籍的范围,并要求对古籍进行认真保护、保管1951年5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下达保护文物的补充指示,其中第五点:“图书:古版及各种珍贵版本、孤本、绝本、抄本、金石拓本与不常见书籍、碑版、图书版片、简牍、档案、志书、年检、佛经、名人书法、墨迹等应负责征集,妥为保护与保管[1]。”1951年8月西南区制定《西南区土地改革期间保护民族文物暂行条例》,将报刊、杂志、图书档案均列入必须严密加以保护的范围[1]。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古籍、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方法》[1]。1951年9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健全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加强保护历史文物图书手迹的通知》[1]。1951年1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指出:“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金石、碑帖、书籍、字画……应很好地收集保管。”1951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第17次行政会议通过《川西区保护历代古籍文物暂行办法》第四条指出:“各种珍贵版、孤本、绝本、抄本与不常见之书籍……近代具有价值之中外图书、仪器、报章、杂志、图表,均应妥为保管,不得毁损[1]。”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各地“注意保护古旧图书资料”(以文社〈56〉第210号文件发出)。
千古悠悠,长河汤汤,年华无法挽留历史匆匆前行的脚步。华夏大地上,有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的足迹,有夏商西周青铜文化的盛行;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辉煌,有东临碣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开启新征程。 1、新时代的理论遵循。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是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愿望。处在重要历史时期,中国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国需要并十分珍惜一个长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古籍灿若星河,但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外国的劫掠等原因,古籍遭受巨大损失。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多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