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壮儿象象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民娜姐

已采纳

本期关键词是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当前社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 本期分别从教育、哲学、经济、行政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共同富裕”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1|【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从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来看,"站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起点;"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策略性推进;进入新时代,则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开启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推动。 [1]郝宇青.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J].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人民论坛. 2021,(28):24-27|2|【行政学】 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 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反贫困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担当重要职责。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1980年代之后逐步进行改革,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扩展,促进了共同富裕。但应该看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不足,对改善全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贡献不大。今后应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 [2]何文炯等.浙江大学[J].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江淮论坛. 2021,(03):133-140|3|【哲学】 关于共享发展的哲学反思 摘要:追寻共享发展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实现共享发展仍面临着少数享有、片面共享甚至有些人不劳而获、急于求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共享发展的哲学理念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逐步达到理念与现实、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相对平衡的过程中,破解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共享发展,追寻共同富裕,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有助于在全球发展基础上实现全球共享。 [3]李佳娟.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关于共享发展的哲学反思,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2):23-29|4|【教育】 百年党史中的浙江印记—— 从红船起航地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摘要: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地域小省,以自己的独特窗口,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在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4]俞红霞.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J].百年党史中的浙江印记——从红船起航地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档案. 2021,(05):10-13|5|【文化学】 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引导。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解决发展成果尤其文化成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举措。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是在党领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拓展和加强的,它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保障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价值指向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础内核在于坚持厚植文明乡风,基本态度是坚持渐续发展。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包括政策保障、党建文化引领、农民主体力量支撑、物相附着涵养和产业带动。 [5]周柏春.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学术交流. 2021,(07):141-150+192|6|【伦理学】 论共同富裕及其道德内涵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全面性社会道德理想,它是革命道德传统的新发展,体现了执政党对全体国民的道德承诺和政治担当。然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共同富裕,主要是在精神信仰和道德理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其间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明确划分政府失灵区和市场失灵区,发挥共同富裕在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统领作用。 [6]段希.中山大学哲学系[J].论共同富裕及其道德内涵,广东社会科学. 2016,(02):53-59|7|【社会学】 迈向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此前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只提农业现代化,现在则开始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其背后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而这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面前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本文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实践行动主体及其关系,旨在揭示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有关政策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7]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J].迈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 2021,36(02):29-45+226|8|【马克思主义】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百年探索实践,是忠实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化解共同富裕阶段性难题的光辉典范,是归根到底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诠释。  [8]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J].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人民论坛. 2021,(28):31-33

290 评论

Joey玖玖

今天,我们纪念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位杰出的总设计师为我们设计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就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目的+原则+优越性+本质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以后,一直到1992年春天,邓小平曾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坚持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富裕和贫穷,可以说是当代人类最为感性的一种认识;对此,我们却曾长时间陷入了理性的迷茫。剥削制度被消灭,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还形而上学地按照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把国人统统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者,好人也;富人者,坏人也。于是乎,人人谈“富”色变,发展到后来,好像越穷越革命,越穷越社会主义,贫穷成了正义的化身,富裕成了罪恶的渊薮。而“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更导致了普遍的贫穷和落后。 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他第三次出来工作后,便立即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和胆略,进行了划时代的拨乱反正。 首先,他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指出:“‘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力除迷雾,正本清源,还社会主义以本来面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进而,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和本质。如前所述,对此邓小平曾分别多次作过阐述。譬如: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中,邓小平既讲到了生产力问题,又讲到了生产关系问题,而最终用“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统一了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统一了起来,并且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的构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正因为共同富裕战略构想对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因此它不仅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之点。 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而又简洁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加上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可以说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是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规律性认识。 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新办法”。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是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着眼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严谨而完整的体系。 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因为,第一,共同富裕只能随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由于历史、地理、传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现实生产力存在着多层次、非均质的特点,物质基础、资金积累、生产条件、劳动资源都不一样。无视这些差别,不利于消灭差别;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先发展,先走一步,条件差的创造条件,逐步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除差别。第三,在我国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第四,就每一个劳动者来说,人们的智力、体力和技能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一样。总之,共同富裕决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这还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它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尽管先富是共富目标的一部分,但它毕竟不是目标本身。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而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后富追赶和超越先富,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先富≠两极分化 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是搞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 对先富和两极分化的关系这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邓小平无论是对国内的种种疑虑,还是对国外的种种猜测,都给予了毫不含糊的回答。1986年秋,他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道理很简单,中国有十多亿人口,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两条,就可以保证不会导致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倒退:“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路,“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那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基础上突出地解决这个中心课题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先富帮后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然,国家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合法利益,不允许随便向他们搞摊派、捐款、赞助,随便吃大户。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时下,在一部分地区和个人迅速富起来,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越来越靠近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已经出现了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主要表现是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允许的,但差距若过分悬殊,长期得不到改变,势必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当前,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邓小平设想的20世纪末本世纪初要把贫富差距作为中心课题来解决,以及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针对勤劳致富和守法致富而言,而对非法致富,一开始就是必须坚决解决的,也就是邓小平一直强调的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绝不能混淆这个政策和法律的界限。 综上所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采纳哦

189 评论

fj陈老诗

现共同富裕论文如下: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

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

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

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8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共同富裕参考文献

    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添加标注的方式是一样的。 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

    不老的传说k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实现共同富裕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800字示例如下: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

    yangwenmone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共同富裕下就业研究论文

    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其一,以就业为基础,在创造致富机会中推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DP某某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共同富裕论文怎么写

    我只是初中生诶,怎么帮你写论文呢。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一句一句拼起来。可以凑下字数呗,但文章的主干还是要自己解决。比如说可以对比,穷与富,议论富人。还有他们一些

    freekalo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论文

    本期关键词是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

    壮儿象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