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的嘴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接下来我为你带来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实验名称:运算器实验
二、 实验目的:
1.学习数据处理部件的工作方式控制。 2. 学习机器语言程序的运行过程。
三、 实验原理:
CP226实验仪的运算器由一片CPLD实现,包括8种运算功能。运算时先将数据写到寄存器A和寄存器W中,根据选择的运算方式系统产生运算结果送到直通门D。
实验箱上可以向DBUS送数据的寄存器有:直通门D、左移门L、右移门R、程序计数器PC、中断向量寄存器IA、外部输入寄存器IN和堆栈寄存器ST。它们由138译码器的
四、 实验内容:
1. 计算37H+56H后左移一位的值送OUT输出。 2. 把36H取反同54H相与的值送人R1寄存器。
五、 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一):
1. 关闭电源。用8位扁平线把J2和J1连接。
2. 用不同颜色的导线分别把K0和AEN、K1和WEN、K2和S0、K3和S1、K4和S2、
K6和X0、K7和X1、K8和X2、K9和OUT连接。 3. K15~K0全部放在1位,K23 ~K16放0位。
4. 注视仪器,打开电源,手不要远离电源开关,随时准备关闭电源,注意各数码管、
发光管的稳定性,静待10秒,确信仪器稳定、无焦糊味。 5. 设置实验箱进入手动模式。
6. 设置K0=0,K8K7K6=000,K23 ~K16=0011 0111。 7. 按下STEP键,在A寄存器中存入37。 8. 设置K0=1,K1=0,K23 ~K16=0101 0110。 9. 按下STEP键,在W寄存器中存入56。
10. 设置K0=1,K1=1,K8K7K6=110,K4K3K2=000。 11. 按下STEP键,L寄存器显示1A。 12. 设置K9=0,其他保持不变。
13. 按下STEP键,OUT寄存器显示1A。 14. 关闭实验箱电源。
实验内容(二):
1. 基本与实验内容(一)的前5个步骤相同(去掉连接OUT寄存器的导线)。 2. 连接K10和SA,K11和SB,K12和RWR。
3. 设置K0=0,K8K7K6=000,K23~K16=0011 0110。 4. 按下STEP键,A寄存器显示36。 5. 设置K8K7K6=100,K4K3K2=110。 6. 按下STEP键,A寄存器显示9C。
7. 设置K1K0=01,K8K7K6=000,K4K3K2=111,K23~K16=0100 0101。 8. 按下STEP键,W寄存器显示45。
9. 设置K1K0=11,K8K7K6=100,,4K3K2=011,K10K11=10,K12=0。 10. 按下STEP键,D寄存器和R1寄存器显示40。 11. 关闭实验箱电源。
六、 实验结论:
实现数据处理部件的工作方式控制和机器语言程序的运行过程。
七、 体会:
通过本次试验,我对运算器实验了解更深了并进一步巩固了第一周所学的内容。
八、 思考题:
如何计算3456H+12EFH的值? 答:
通过CP226实验仪,把S2S1S0设置为100,可以使用带进位加法运算。由于是四位16进制,可以把它拆开,从个位开始计算,一位一位向上计算通过带进位加法器,即算(64H*64H+64H*10H*3H+64H*3H+10H*9H+8h)+(64H*10H*4H+64H*8H+10H*4H+7H)
【实验环境】
1.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
2. QuartusII、GW48-PK2或DE2-115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实验目的】
1、熟悉原理图和VHDL语言的编写。2、验证全加器功能。
【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能完成两个二进制位的加法操作,考虑每种情况下的进位信号,完成8组数据的操作。
【实验步骤】
建立工程项目
原理图设计
新建项目后,就可以绘制原理图程序了。下面以一位全加器如图1-12所示为例,讲解原理图的编辑输入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图1-12 一位全加器原理图
(1)执行菜单“File”→“New…”,或在工具栏中单击图标,弹出如图1-13所示的“New”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Design Files”项中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在单击“OK”按钮,QuartusⅡ的主窗口进入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
图1-13 “New”对话框
(2)在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中单击图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nsert”中的任意一个,弹出如图1-15所示的元件输入对话框,在“Name”栏中直接输入所需元件名或在“Libraries: ”的相关库中找到合适的元件,再单击“OK”按钮,然后在原理图编辑区中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元件调入原理图编辑区中。为了输入如图1-12所示的原理图,应分别调入and2、xor2、or3、input、output。对于相同的器件,可通过复制来完成。例如3个and2门,器操作方法是,调入一个and2门后,在该器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py”命令将其复制,然后在合适的位置上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aste”命令将其粘帖即可。1
图1-14 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
图1-15 元件输入对话框
如果元件放置好后,需要改元件的位置时,对于单个器件而言,在该器件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松开鼠标左键即可;对于多个器件而言,应该按下鼠标左键框选需要移动的所有器件,然后将光标移动到选择的器件上,待光标变成可移动的“十”字光标,此时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到合适的位置即可。
如果要删除元件时,应先将元件选中,然后按“Del”键或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Del”。
如果要旋转元件时,应先将元件选中,然后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可选“Filp Horizontal”(水平翻转)、“Filp Vertical”(垂直翻转)、“Rotate by Degrees”(逆时针方向旋转,可选90°、180°、270°)等命令。
(3)将光标指向元件的引脚上,光标变成“十”字形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就会有导线引出,连接到另一端的元件上后,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好一根导线,按此方法绘制好全部导线,如图1-16所示。
2
图1-16 导入元件和绘制导线(注意:用鼠标拖出的导线只能最多转一个弯)
图1-17 修改引脚名对话框
(4)双击或右键单击“pin_name”输入引脚,将弹出如图1-17所示的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Gerneral”页的“Pin name(s) ”项中输入引脚名,如:S,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pin_name”输入引脚名改为“S”。按此方法依次修改其他引脚。修改后如图1-16所示。
(5)执行菜单命令“File”→ “Save…”,或在工具栏中单击
名并单击“保存”按钮即可(此时最好不要更改存储路径)。
图标,弹出“Save AS”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文件
顶层VHDL文件设计
创建工程和编辑设计文件
首先建立工作库,以便设计工程项目的存储。任何一项设计都是一项工程(Project),都必须首先为此工程建立一个放置与此工程相关的所有文件的文件夹,此文件夹将被EDA软件默认为工作库(Work Library)。
在建立了文件夹后就可以将设计文件通过QuartusII的文本编辑器编辑并存盘,详细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文件夹。利用资源管理器,新建一个文件夹,如:e : eda 。注意,文件夹名不能用中文。
2、输入源程序。打开QuartusII,选择菜单“File”“New”,在New窗中的“Device Design Files”中选择编译文件的语言类型,这里选“VHDL Files”(如图2-1所示)。然后在VHDL文本编译窗中键入VHDL程序(如图2-2所示)。3
图2-1 选择编辑文件的语言类型
图2-2编辑输入设计文件(顶层设计文件)
图2-3利用“New Preject Wizard”创建工程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Cache 控制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 熟悉CPLD 应用设计及EDA 软件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CM3+或TD-CMX 实验系统一套。
三、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地址变换是直接映象方式,这种变换方式简单而直接,硬件实 现很简单,访问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块的冲突率比较高。其主要原则是:主存中一块只能映象到Cache 的一个特定的块中。
假设主存的块号为B,Cache 的块号为b,则它们之间的映象关系可以表示 为:b = B mod Cb
其中,Cb 是Cache 的块容量。设主存的块容量为Mb,区容量为Me,则直接 映象方法的关系如图2-2-1 所示。把主存按Cache 的大小分成区,一般主存容量为Cache 容量的整数倍,主存每一个分区内的块数与Cache 的总块数相等。直接映象方式只能把主存各个区中相对块号相同的那些块映象到Cache 中同一块号的那个特定块中。例如,主存的块0 只能映象到Cache 的块0 中,主存的块1 只能映象到Cache 的块1 中,同样,主存区1 中的块Cb(在区1 中的相对块号是0)
也只能映象到 Cache 的块0 中。根据上面给出的地址映象规则,整个Cache 地址与主存地址的低位部分是完全相同的。
直接映象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如图2-2-2 所示,主存地址中的块号B 与Cache 地址中的块号b 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主存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 与Cache 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 也是完全相同的,主存地址比Cache 地址长出来的部分称为区号E。
1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要访问 Cache 时,为了实现主存块号到Cache 块号的变换,需要有一个存放主存区号的小容量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的容量与Cache 的块数相等,字长为主存地址中区号E 的.长度,另外再加一个有效位。
在主存地址到Cache 地址的变换过程中,首先用主存地址中的块号去访问区号存储器(按地址访问)。把读出来的区号与主存地址中的区号E 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与区号在同一存储字中的有效位情况作出处理。如果区号比较结果相等,有效位为‘1’,则Cache 命中,表示要访问的那一块已经装入到Cache 中了,这时Cache 地址(与主存地址的低位部分完全相同)是正确的。用这个Cache 地址去访问Cache,把读出来的数据送往CPU。其他情况均为Cache没有命中,或称为Cache 失效,表示要访问的那个块还没有装入到Cache 中,这时,要用主存地址去访问主存储器,先把该地址所在的块读到Cache 中,然后CPU 从Cache 中读取该地址中的数据。
本实验要在CPLD 中实现Cache 及其地址变换逻辑(也叫Cache 控制器),采用直接相联地址变换,只考虑CPU 从Cache 读数据,不考虑CPU 从主存中读数据和写回数据的情况,Cache和CPU 以及存储器的关系如图2-2-3 所示。
Cache 控制器顶层模块如图2-2-4 所示,主存地址为A7A0,共8 位,区号E 取3 位,这样Cache 地址还剩5 位,所以Cache 容量为32 个单元,块号B 取3 位,那么Cache 分为8 块,块内地址W 取2 位,则每块为4 个单元。图2-2-4 中,WCT 为写Cache 块表信号,CLR 为系统总清零信号,A7A0 为CPU 访问内存的地址,M 为Cache 失效信号,CA4CA0 为Cache 地址,
2
MD7MD0 为主存送Cache 的数据,D7D0 为Cache 送CPU 数据,T2 为系统时钟, RD 为CPU 访问内存读信号,LA1 和LA0 为块内地址。
在 QuartusII 软件中先实现一个8 位的存储单元(见例程中的),然后用 这个8位的存储单元来构成一个32 X 8 位的Cache(见例程中的),这样就实现了Cache的存储体。
再实现一个4 位的存储单元(见例程中的),然后用这个4 位的存储单
元
来构成一个8 X 4 位的区表存储器,用来存放区号和有效位(见例程中的),在这个文件中,还实现了一个区号比较器,如果主存地址的区号E 和区表中相应单元中的区号相等,且有效位为1,则Cache 命中,否则Cache 失效,标志为M,M 为0 时表示Cache 失效。
当Cache 命中时,就将Cache 存储体中相应单元的数据送往CPU,这个过程比较简单。 当Cache 失效时,就将主存中相应块中的数据读出写入Cache 中,这样Cache 控制器就要产生访问主存储器的地址和主存储器的读信号,由于每块占四个单元,所以需要连续访问四次主存,这就需要一个低地址发生器,即一个2 位计数器(见例程中的),将低2 位和CPU 给出的高6 位地址组合起来,形成访问主存储器的地址。M 就可以做为主存的读信号,这样,在时钟的控制下,就可以将主存中相应的块写入到Cache 的相应块中,
最后再修改区表(见例程中的()。
四、 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
3
2、实验步骤:
(1) 使用Quartus II 软件编辑实现相应的逻辑并进行编译,直到编译通过,Cache 控
制
器在EPM1270 芯片中对应的引脚如图2-2-5 所示,框外文字表示I/O 号,框内文字表示该引脚的含义(本实验例程见‘安装路径Cpld ’工程)
(2) 关闭实验系统电源,按图2-2-6 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
(3) 打开实验系统电源,将生成的POF 文件下载到EMP1270 中去,CPLD 单元介绍见实验。
(4) 将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关KK3 置为‘运行’档,CLR 信号由CON 单元的CLR 模拟给出,按动CON 单元的CLR 按钮,清空区表。
(5) 预先往主存写入数据:联机软件提供了机器程序下载功能,以代替手动读写主存,机器程序以指定的格式写入到以TXT 为后缀的文件中。
cherrychoi25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 如何培养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 要目标。实践能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能 力。本文首先简单地说明了专业和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计算 机教学中的纲领性和重要性,然后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课程 设计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创新性地提出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应该打破传统的受 单独课程制约的方式,采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以整个专业的 知识来设置任务内容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早已脱去其神秘 的外衣和高科技的头衔,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随 着Internet 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化、社会 化、网络化、功能化。如今社会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离不开 计算机。正因为如此,各个学校都相继地开设了计算机的专 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同样也不例外。 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既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更不同于本 科学校,其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学既不能与中职院校相同, 更无法与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抗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明确地定位目标,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高等职业专 科学校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衡量一个高职学校其计算机教学 质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采用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 性教学要求实践既要落实到教学中,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 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2 合理的专业定位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首要 条件 要想做到样样通样样精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培养出高 质量的人才,学校应该合理地设置其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人 才需求的制导。专业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其就业导向。一个 好的高职学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应该紧随当前和今后的市 场需求的步伐。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计算机方面的培养 方向主要有: (1)高水平的科研和创新人才(2)高水平的软件设计 人才(3)高水平的系统设计人才(4)高水平的网络管理人 才(5)专业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员(6)动态网页、动画的制 作人员(7)平面、立体图的绘制人才(8)初级的程序设计 人才(9)小型网络的管理人员(如网吧和小型的企业单位 等)显然,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到(5)-(9) 这5 个方面。因此,其专业设置则相应地应该定位到计算机 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 设计技术等方面。 3 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根本 好的专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范围内 很好地定位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和方向。而要最终实 现这个目标,则必须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该 专业的培养。 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 然而, 任何一个专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课程的设置必然需 要有专业之间的交叉,这就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必须要明白 主次。 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说,其课程应该以计算机基础 应用和简单的程序设计为主,人才能力的培养则应该将重点 放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如今的计算机应 用早已经脱离不开网络,因此,应该增加有关计算机网络和 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性导论性的课程。 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则应该以网络操作系 统为主,主要目标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显然,为了今 后工作的需要,还应该设置网络规划组建方面的基础知识, 而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则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这里不再赘述。不管专业及课程如 何,其最根本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课程必须为专业技 能训练服务。 在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教师通过 案例演示等实践性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以 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寓教于 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新颖感、惊奇感、直观感和尝试欲。 4 学生自己上机实践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必 然手段 要想会使用某一工具,你就必须去使用它。学生自己上 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重要也是必要 的环节。在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其专业理论知识的体系 后,只有通过大量的专业的上机实践训练,学生才有可能真 正掌握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就课程授课时间上来说, 高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必须要有显著的不同:高职院校应该着 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应的理论知识是为了其实践 能力而服务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 例,做到重理论强实践。 实践过程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能只限于学生 自己的实践。实践的环节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就应该得到重 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注意过程演示。 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技能技巧实践。其中,基 础实践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相同的实践任务,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最基本的使用, 比如键盘鼠标的使用、 打字以及各种常用的工具 (如Office) 的使用。从最基本的必须的技能技巧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 的要求和足够的训练。比如,从最开始的打字训练开始,就 一定要确保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要过关,要求他们训练出标准 正确的动作和指法,在保证盲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要求其 打字速度。 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 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 真实系统地了解到解决一个案例的所有相关知识和方法。任 务驱动方式则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 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探索 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种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 能够推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专业技能训练的上机实践环节应该多采用课程设计的 方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是一种最有效的“案例引导,任务分 解”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以任务方式来进行设置,每3-4 名学生组成一 个小组,任务的完成以小组的团队方式来实施。任务由简到难,并且,任务不应该只与某一门单独的课程相关,而应该 从专业的角度来统筹合理地设计任务的内容和所需要的知 识、技能和技巧。每一个设计都针对本专业的某一实用的完 整的实例来设置其内容,将需要掌握的知识隐含在一个一个 具体的任务当中。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 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能产生新 的任务。这种阶段性的成就感能够让学生像沉迷于游戏过关 一样沉迷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而走出课程的局限,以培养专 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将多门相关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课 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和设置。学生面对课程设计中提出的问 题,必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在 完成某一特定应用任务的同时,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 会贯通,在训练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知 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需要围绕问题去 展开各项工作:分析问题、收集查阅资料、进行各种试探尝 试……;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锻炼了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5 总结 职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具备某些职能技能的实用 人才,实践性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职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 计算机专业方面尤为如此。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 握计算机的技术,因此,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 力,是评估高职学校计算机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 本文首先简单地讨论了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专业设 置和课程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所起到的决定 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如何通过“任务驱动” 的方式,以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 性,从而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并同时锻 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交流等各种综合的能 力。笔者指出,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应该打破原有的以某一 门具体的课程为任务内容主题的设置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 应该以专业目标和内容来进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问题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不但能够完成传统的课程设计所完成的教学 任务和培养目标,更能让学生将自己专业的各种知识融会贯 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勇.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文汇,2009,(29): 36-36. [2]赖凡,余建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 实 践 与 思 考 [J]. 西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7,(2):170-172. [3]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 信息与电脑,2009,(9): 134-134. [4]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J].职 业教育,2009,(8):175-175.
猪妈妈1964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2006/2007学年 第一学期)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年 月 日课程设计报告编写格式说明1、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写,目录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为5号宋体,倍行距。“目录”二字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例:目录第一章 系统概述1.1 项目研究的意义和立项依据1.1.1项目研究的意义2、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正文主体(没有引言,第一章一般为系统概述)、结束语系统概述的内容应包括该项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该项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理论依据和实验设备条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内容安排。在编码实现一章中一般附界面,界面说明和主要实现代码,但类同代码只介绍其中之一即可。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总标题前不加“第×章”字样;结束语主要是对所做工作的总结及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不要写过多的感想。3、参考文献文献是期刊时,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 年份,卷号(期号):页码例如:〔1〕马建刚,黄涛等. 面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发部订阅系统核心技术.软件学报. 2006,17(1):134-136文献是图书时,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外国作者的姓名书写格式为:姓,名字或缩写。4、.论文的版式和书写要求⑴报告应用计算机单面打印,一律为A4幅面。⑵正文用小4号(12点)宋体;分级为章、节、小节、括号数字、半括号数字、点,例如第一章 系统概述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系统开发背景1.国内开发情况1)存在问题(1)手工操作费时费力①问题一章的标题用小2号黑体,居中,节的标题用小3号黑体,靠左边顶头,小节标题用小4号黑体,靠左边顶头,上边距36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 mm;行间距倍行距。注意章独立分页,节和小节不能位于一页的最底部,并且每页中不能空白太大,如果由于图和表的原因,可以将下一页的部分文字放于空白处。⑶页眉的文字为“计算机学院数据库课程设计”,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距,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目录中要有页眉。⑷论文页码从第一章系统概述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在正文以前部分,摘要和目录的页码用罗马数字标注。页码位于下端居中,5号宋体,页码只有一个数字,不要其他的点或横线,也不要写第×页,页码下边距18mm。⑸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字体为5号宋体。图表不得徒手勾画,图号和说明应在图的下方居中,格式为章号.图的序号,例如第三章第五个图,图号应是图,表号和说明应在表的上方居中,格式为章号—表的序号,例如第三章第五个表,表号应是表3-5。文中图不要过大,最大图尺寸应不超过12×7cm,居中。⑹ 代码及注释字体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
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全球并且已经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世界已是信息化的世界,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计算机技术的影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选题: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民办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3、应用技术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刍议——计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 如何培养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 要目标。实践能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很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及要点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