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0

韵味八足
首页 > 职称论文 > 蜂窝移动通信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天花生

已采纳

关于D2D通信抗干扰的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已经无法适应没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无线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各种无线通信设备。

论文关键词: D2D 通信 信息

第 1 章 绪 论

研究背景

在无线技术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AMPS)发展到支持低速率数据业务的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GSM),然后发展到支持移动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网络(3G)[1][2],进而发展到现在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多媒体业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此同时,更多的工作已经投入到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计划。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高的频段、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数字化,将为设备制造商和业务运营商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且造就一个庞大的业务服务群体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不断的演进,带宽需求随之日益增加,频带资源短缺成为世界通信业的共同问题[3],如何更大效用的利用频谱资源并创造新的价值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如何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核心课题。为解决日趋紧缺的频带资源问题,研究者提出一种在蜂窝网络中引入 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3],D2D 通信技术是指短距离的两个用户设备在基站控制下,可以通过复用小区频谱资源的方式实现终端间直接数据传输。D2D 通信可以在现有的蜂窝网络中直接升级而来,无需大规模的铺设重建过程。D2D 系统与蜂窝系统的结合,不但能够扩大蜂窝容量,而且能提高频谱利用率,有效降低基站负荷,减少移动终端的电池功耗,缩短延时等优点,还能支持新型的小范围点对点数据服务。如今,D2D 通信技术与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中继技术、超密集部署、灵活双工等技术一并确定为 IMT-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研究的关键技术。D2D 以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实用性在 4G LTE-A 系统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D2D 通信技术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在相关的领域里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国内外关于 D2D 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向:应用场景研究、理论架构研究以及抗干扰性研究。文献[4]提出通过基站在其数据库中建立“用户动态匹配数据库”(DynamicMapping Users, DMU),用来及时追踪所有蜂窝频段的被复用状况,而 D2D 设备主动选择复用干扰水平较低的蜂窝资源,来避免或减小干扰的最优模式选择策略。此机制和算法,充分考虑了蜂窝网络的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以及两种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文献[5]通过以小区内用户的空间隔离度为出发点,选出合理蜂窝用户和 D2D用户对,这样减少了两种通信模式之间产生的干扰问题,改善了蜂窝的吞吐量。文献[6]提出一种用户分组的资源分配方案,将小区中 D2D 用户依据其地理位置分成几个 D2D 用户组,然后依据不同分配法给不同的 D2D 用户组分别分配不同的资源频带,再将分配到的资源在 D2D 组内用户进行分配,各个用户组使用不同的资源分配算法。文献[7]给出了一种 D2D 通信用户模式映射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基站首先确定系统中通信用户的地理位置,然后根据位置信息决策适合各用户的通信模式,最后为其分配相应的资源。这种模式映射方案以损失有限的性能增益为代价,较大降低系统决策的复杂度。文献[8]基于单小区蜂窝多天线场景,提议了两类复用蜂窝下行链路的预编码算法来消除因为频谱复用所引起的干扰问题。一类是穷尽搜索已知码本中所有预编码,采用最好预编码,该方案系统开销比较大。另一类采用分布式算法,如果能够获得准确的信道反馈,即使相比穷尽搜索获得的最优的预编码对,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增益。

第 2 章 D2D 通信技术

D2D 概念

D2D(Device-to-Device)通信是一种短距离间直接通信技术,它允许用户在基站控制下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有利于近距离的本地用户直接进行通信,可以有效减少用户间干扰,降低传输信号功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本地数据的传输业务尤其适用。D2D 通信是一种能够在通信两端之间建立直接的链路,使通信双方不通过基站转发就能进行通信的方式。如图 所示,D2D 通信与传统的蜂窝通信模式不同,D2D 通信不需要通过基站来转发数据,而是用户间直接进行通信,这样节省了数据传输的时间以及通信的开销,同时还节约了网络资源。D2D 用户也有与蜂窝用户相同的地方,D2D 用户需要受到小区的基站的控制和管理,D2D 通信在基站的控制下获得所需的通信频谱资源以及传输功率,在基站的协助与监控下进行数据传输。D2D 用户与蜂窝用户之间,可以分别使用独立的资源,也可以共用相同的资源,合理配置使用的资源可以提高蜂窝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如若进行 D2D通信的双方都是以较低的功率进行传输,则能够减轻网络的负载,并减少终端的电量损耗,电池的使用期限就会延长。D2D 通信这种短距离的通信带来的高数率和良好的通信质量,能够提高蜂窝网络的容量和频谱的利用率。并且随着移动网络热点覆盖的'增加,数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业务的不断普及,D2D 通信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D2D 通信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与互联网应用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将集中于数据业务,这也是未来运营商们竞争的焦点。从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通信网络目前正处于从以语音为主要业务逐渐转向以高速数据为主要业务的阶段,而且,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带宽提出了新的难题。D2D 通信也是基于对数据业务的一种应用方式,同样需要移动通信系统提供足够的带宽支持。目前 D2D 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如何在现有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使其得以实现,并解决其关键技术问题已经吸引了学术界和产业界较多注意。D2D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设备发现,功率控制,资源管理以及信道测量等[14]。在蜂窝通信中引入 D2D 通信,D2D 用户可以复用蜂窝用户上行资源或下行资源,而在引入 D2D 通信后,保证对原有蜂窝用户不产生干扰或产生的干扰能保证蜂窝通信正常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干扰主要通过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来解决,尽管 D2D 干扰特性还没有完全得到认识。功率控制只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对移动通信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下行链路传输中对基站的发射功率的控制[15],用以保证通信的正常。在蜂窝通信中引入 D2D 通信,需要进一步控制 D2D 用户的发射功率,这样才能保证蜂窝用户不受到干扰。在保证 D2D 接收端的信干噪比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最小时,D2D 发射端功率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可以使得接收功率越高,进而获得的容量越高。但是,发射功率越高,对蜂窝用户产生的干扰越大,系统容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使得功率最大化和限制其产生的干扰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功率控制的目的。

第 3 章 部分频率复用 D2D 通信抗干扰研究 ..16

系统模型..16

核心区域 D2D 通信的频率复用 17

边缘区域 D2D 通信的频率复用 21

性能分析..25

第 4 章 基于隔离区的 D2D 通信干扰控制 28

系统模型..28

隔离区域..30

干扰分析..30

频谱效率.. 性能分析..33

第 5 章 基于联盟博弈的 D2D 通信干扰控制 ..37

增长中的本地服务需求以及逐渐增长的频谱拥塞引发了针对在蜂窝网络中提高频谱效率的研究活动。D2D 通信作为一个能够复用蜂窝资源的底层蜂窝网络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与增强小区吞吐量。D2D 通信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由 D2D 通信与传统蜂窝通信的资源分享造成的干扰管理问题,而这个问题会大大影响网络吞吐量和通信可靠性。在本章中,探讨资源共享的问题,从分布式和合作前景的角度来优化在蜂窝网络下的 D2D 通信的系统性能,特别的,制定一个可转移效用的联盟博弈[46 47],在其中,每一个用户在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的同时,和其他用户合作形成更强的用户组以获得更佳的频谱资源。此外,在新定义的联盟最大次序下,基于联盟形成算法,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的融合与分裂方案以有效的处理资源分配问题。如图 所示,考虑在蜂窝网络中的下行链路传输方案,其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通信方式,即 BS 和 UE 之间的传统蜂窝通信方式以及直接的 D2D 通信方式,其中 D2D 通信被作为传统蜂窝通信的衬底。重点放在由于 D2D 与传统蜂窝通信的资源共享带来的小区内部干扰。假设在研究的网络中有 M 个传统蜂窝用户,N 个 D2D对。Am,m=1,2,…..M,表示传统蜂窝用户,Dn,t 和 Dn,r,n=1,2,…..N 表示潜在的D2D 对,这些 D2D 对的距离近到足以满足直接 D2D 通信距离的约束。Dn,t代表D2D 对的发射机,Dn,r代表 D2D 对的接收机。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用于同时支持传统蜂窝通信和 D2D 通信。R={RB1,RB2…RBk}表示总共的 K 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模块。每个模块由一定确定量的副载波组成,在 LTE 的物理层标准,每个模块由 12 个副载波组成。集合{1,2…M},{1,2….N}以及传统蜂窝用户集合,D2D对集合用 M,N,A 和 D 来表示。

总结

随着无线通信业的发展,人们期望随时随地、及时可靠、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各种满足人们需求的无线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过统计研究,目前大量的通信都发生在近距离间的传输,所以更多的工作需求投入到近距离的通信传输中,其中 D2D 技术就是近距离的用户间通过复用蜂窝网络的资源直接进行进行数据传输的一项新技术[50 51],D2D 通信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而且能够减小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同时还能够在边缘地区或热点区域提供网络覆盖,从而增加网络的容量。本文对 D2D 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包括 D2D 设备查找技术,多跳的 D2D 通信,以及与 D2D 通信抗干扰问题等。针对干扰这个关键问题,本文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抗干扰性的研究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首先对 D2D 的研究背景,D2D 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目前日趋匮乏的频谱资源,D2D 复用技术在 LTE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关注。而对于在蜂窝网中两种通信间造成的相互干扰控制成为 D2D 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接着,本文针对 D2D 通信的抗干扰问题提出了三种干扰抑制和控制的方案,一种是基于部分频率复用的干扰控制,根据用户的位置,将蜂窝分成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别提出对处于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 D2D 通信的部分频率复用干扰控制方案,并通过性能分析来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另一种是基于隔离区的 D2D 干扰控制,通过干扰分析和频谱效率分别解决 D2D 通信对原有蜂窝通信的干扰和蜂窝通信对 D2D 通信的干扰问题。最后一种是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干扰控制,解释了联盟形成博弈,主要是基于联盟形成的融合与分裂的资源分配来控制干扰,最后介绍了联盟形成博弈的算法。

参考文献(略)

352 评论

hinomoonna

应用太广泛了啊,你只能取其中的几个方面来说,比如说在铁路系统或者是车载电话、水位远程检测系统等等。GSM通信在水位远程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摘 要: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及GsM无线收发模块构成的水位显示及远程检测系统。在系统中,设计一种简易的水位检测方法以测得水位的状况,通过单片机显示系统在水位现场以LED的方式显示出来,并通过与之相连的GSM模块将水位信息以一种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远程终端,起到检测的作用。关键词:GSM GSl00 串口通信 远程检测 S9C2051引 言 供水系统中的水塔和高位水池等设备由于所处地势高,上下极为不便,有时水即将用完也不知道,造成需用水时却无水可用的情况。此外,在向池中注入水的过程中,由于不知道水位的情况,也就无法控制注水量的多少,这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为此需要对水位进行自动显示、监测和报警。传统的水位检测系统一般通过有线方式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这种方式不但维护起来困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时空上的拓展性。采用GSM模块与单片机构成的系统则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通过单片机的并行I/0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水位的显示功能。现有的GSM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具有网络能力强的特点,用户无需另外组网,在极大提高网络覆盖范围的同时为客户节省了昂贵的建网费用和维护费用。当采用GSM模块时,就可以通过一种无线通信的方式以实现远程终端监控和报警的功能。集群通信系统与GSM通信系统电话互联的实现 概述 系统与通信系统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用途,无法相互替代。集群通信系统服务于专网用户,已发展成为一种多用途、高效能、低投入、调度通信与电话通信相结合的先进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相比,集群通信系统信道利用率高,具有更强的快速接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部队、公安、交通、水利、地震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GSM通信系统主要服务于公网用户,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信号覆盖范围广,用户遍及社会各部门各阶层。在由集群通信系统构建的应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某些应用场合,如抢险救灾,因为要涉及众多的部门和人员,保证系统同外界的通信畅通有时甚至比保证系统内部的通信畅通还重要。正如集群通信系统与PSTN电话互联,使得专网通信扩展到了公网有线通信网络一样,集群通信系统与GSM通信系统电话互联,可使得专网通信扩展到公网无线通信网络,从而可充分利用GSM通信系统的技 术优势,大大增强集群通信系统的应急通信能力。 基于上述应用背景,本文对集群通信系统与GSM通信系统的电话互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系统电话互联方案,并阐述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过程。GSM网络通信在车载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ETSI(欧洲无线电通信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欧洲蜂窝移动通信标准。GSM最重要的业务是语音通信,语音被数字编码并作为数据流,以电路交换的模式被GSM网络传输。但是它使用的电路交换信道在空气界面上允许的最大传输率为,因此GSM受到限制。GPRS是在GSM标准基础上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主要发展,它提供给无线用户高得多的传输速率以满足爆炸性的数据传输的需要。在理论上GPRS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几个时隙(分组数据信道)以达到最高为170kbit/s的传输速率。由于信道仅仅在数据包被传送或接收时被分配给用户,这使得基于流量收费成为可能。大量的数据业务使得在用户间有效平衡网络资源,因为业务供应商可以使用传输时隙用于其他用户活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作为移动电话标准GSM的数据延伸,正被看作是第一种真正的分组转换结构,它使得移动用户能够从高速传输数率中得益,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移动终端完成各种数据业务应用。GPRS业务被划分为类:PTP(点对点)和PTM(点对多点)业务。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经20多年的试验研究,耗资100多亿美元,于1993年12月正式全面投入运行的新一代星际无线电导航系统。它的出现和发展已带动起一个潜力巨大、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兴市场,据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目前GPS的全球用户逾400万,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正在迅速扩大,GPS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管理的智能化,车辆GPS导航定位将成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的最大潜力市场之一。就我国国情来说,车辆GPS导航定位在专用车辆调度监控、公交车智能管理、出租车运营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信分系统是车辆GPS导航定位的关键分系统之一。过去,通信分系统通过无线电台等相关方式来实现,存在频率资源紧张、覆盖范围小等问题。

257 评论

相关问答

  • 移动通信实践2000字论文

    论文关键词:3G移动通信 CDMA 运行商 设备制造商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手机和其他相关移动通信设备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越来越彰其强大活力

    别做慈善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移动通信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

    华晨123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蜂窝移动通信论文

    关于D2D通信抗干扰的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已经无法适应没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无线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移动

    韵味八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移动通信相关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

    米老鼠NAN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3000字

    近年来,手机所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纯的通讯工具向个人信息终端演变,成为众人瞩目的“第五媒体”,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希望能够对

    甜甜婉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