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0

无形风9596
首页 > 职称论文 > 芮必峰博士论文答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铃铛MISS

已采纳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国内waiyanjiuxianzhuang一、国内研究现状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作为德国三大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其作用与同时期的韦伯,滕尼斯同样重要,但是在同时代人眼中,齐美尔就是一个“不易归类的使人不安而又令人着迷的形象”[1].加上齐美尔本身的人格特质,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致使其始终是学术局外人。而国内对齐美尔的关注始于 1987 年《哲学译丛》第六期刊登的狄塞的《齐美尔的艺术哲学》[2].于次年,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国外社会学》上发表《齐美尔社会学思想评价》,此文是中国学术界对齐美尔最早的研究[3].自此以后齐美尔才逐渐正式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齐美尔的热潮。首先体现为有关齐美尔着作的中文翻译作品增多。代表性的有:1990 年出版的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2000 年出版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2001 年出版的《时尚的哲学》、2002 年出版的《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货币哲学》、2003 年出版的《宗教社会学》、《现代人与宗教》第二版、《生命直观》、2006 年出版的《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哲学的主要问题》等。与此呼应,国内社会学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对齐美尔的关注很少,片言只语,甚至是被忽略掉了。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内社会学教材对齐美尔都有所介绍,并且很多不只是对齐美尔思想进行简单介绍,而且从整体上把握,探究其思想逻辑规律。如杨善华编着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对包括齐美尔在内的社会学家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从上可以看出国内至上个世纪 90 年代对齐美尔的关注明显增强,有关其作品翻译显着增加。国内社会学教材也较之以前对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但是有关其理论的专门的着作却比较鲜见。本文试图从学者对齐美尔的社会观,现代性理论,社会形式具体类型的研究, 研究方法论四个方面来概括国内有关齐美尔的研究,四个方面并无实质性顺序之分,只是为了叙述方便。(一)社会观研究社会观作为社会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决定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选择。而社会学史上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论比比皆是,主要体现为社会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执。对象之争的逻辑基础或“本体论预设”乃是社会观,它涉及到对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看法和认定[4].有关齐美尔的社会观主要散落在相关的社会学教材中,如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周晓虹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体系第一卷》等等。其中就国内有关齐美尔的社会观,周晓虹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周晓虹认为,唯实论的代表有孔德、涂尔干,唯名论的代表则是塔德和韦伯, 而齐美尔是继斯宾塞之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又一调和者。在齐美尔眼中,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既是现实的又不是现实的。社会是现实的,但这种现实性脱离不了个人间的互动;个人也是现实的,但现实的个人又总是经过社会化的。一句话,社会与个人及它们的现实性,就存在于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之中[5].姚德薇则认为齐美尔的社会观不是一种对唯名论与唯实论的简单调和,在齐美尔个人和社会不再是权重的两极,而是被赋予参与理解和过程性互动的品质[6].成伯清认为齐美尔的观点带有一定社会建构主义的色彩,因为他分别强调了科学研究是一种对社会的重构,以及社会生活也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7].芮必峰、陈燕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从社会互动如何形成社会这一点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观点[8].(二)现代性理论国内学者专门着书对齐美尔理论进行详细的解读主要表现在对其现代性的关注。比较突出的有 1988 年出版的着名学者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性绪论》,本书以现代学意识为起点,讨论了现代性问题的积累,个体言说与“主义”话语,审美主义与现代性,怨恨与现代性,宗教与民主社会两种形态等几个方面,旨在表明通过现代性问题来讨论迄今社会学理论的问题性。在本书中就齐美尔研究目的的切入点来讲,刘小枫的看法是“齐美尔以一种审美(感觉)方式来确定现代经济制度与现代社会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质之内在关联,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现代人的生活感觉。描述现代社会的质态,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和论述方式,这取决于作为个体的社会学家的观察点和设问。齐美尔的文化社会学方法及其概念,是心理主义的,即从感觉层面来分析社会形态”[9].杨向荣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对于齐美尔,“现代性分析的入口就不能是那些宏观的社会系统或者社会制度,而在于社会现实的内在细微处,在于那些被看作是永恒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形形色色的瞬间景观,或者说是快照”[10].1999 年出版成伯清撰写的《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则主要是从社会学的研究纲领,现代性的诊断,社会学片段三个方面探究了齐美尔的思想理论,尤其是理论独特的提问方式和运思过程以引起人们对其更大的关注。在本书成伯清认为齐美尔对现代性的说明既不是基于对社会中重大变迁的历史研究,也不是着眼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主题,比如政治集中、社会分层、科层化、社会团体、平等、公正、法律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甚至像“社会结构”“社会系统”和“社会体制”之类的概念,在他的社会学中只是处于从属地位。齐美尔所关注的主要是以下这个问题:现代生活的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有何影响[11].2006 年出版的陈戎女的《西美尔与现代性》则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对齐美尔不同侧面的论述。本书中写到:西美尔思想大多不是体系化的理论,而是思想片断式的言述。据此,本书以几个专门的个案,从几个侧面勾勒他的思想轮廓,这几个思想侧面是西美尔的货币论、性别论、审美论、宗教论,论述的焦点则放在文化的现代性[12].2009 年出版的杨向荣的《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 本书通过三个关键字:文章里与刘永利认为,在齐美尔那里,现代社会的生活已经裂变成了一个个细小的碎片,而齐美尔感兴趣的也正是这些浸染着现代个体生存图景的生活碎片[13].王小章认为齐美尔关注的是现代社会和文化机体中作为现代生活之最直接的承载者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心性结构[14].(三)社会形式类型研究国内就齐美尔社会形式类型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主要是散布于相关的学术论文中。中国知网显示十多年来(2000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1 月 10 日)有关齐美尔的文章 241 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有 7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 31 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有 176 篇,其他散布于特色期刊及其他会议论文中。涉及的类型也是各个方面,在此就不在一一介绍,主要介绍部分代表性特点。其一,货币哲学是关注的重点,不同论文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对货币哲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研究,但主要共性就是围绕货币从一种手段上升到一种目的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异化等[15].其二,有关其文化的研究及其在此基础上与布迪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的比较[16].其三,围绕其冲突理论与其他冲突论者的比较,比较集中于与科塞的比较[17].其四,围绕其美学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主要体现在齐美尔的美学观对现代审美的影响与意义[18].其五,围绕齐美尔其他的社会形式进行的小众研究,如生活世界,贫困,生命哲学,时尚等等[19].(四)研究方法论有关齐美尔思想的方法论研究国内关注则是很少。成伯清的《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可谓是最早对研究方法论的关注。在本书的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纲领中写道,社会学是一种研究方式,一种研究视角,一种研究手段,类似于归纳法。齐美尔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他的研究对象而是研究方式,把社会学看做一种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手段的研究方式[20].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很少有专门对齐美尔研究方式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张小山的《齐美尔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一文中较为详细的论述了齐美尔的研究方法论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特色。此外,西北师范大学岳天明的《试论齐美尔社会学研究视角及其学科意义》一文中以齐美尔的调和社会观为起点,论述了齐美尔把社会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起源及其合理性必要性,对其社会研究方法论并未涉及[21].二、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理论界对齐美尔的关注与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本人及其思想的碎片化式地把握,但是缺乏对其理论专门细致的研究。索罗金在其 1928 年出版的《当代社会学理论》中,认为齐美尔的社会学缺乏科学的方法,缺乏实验取向、定量调查,是“一种纯粹的思辨、一种形而上学,一种科学方法的阚如”[22].有关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其现代性的理解与解读。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弗瑞斯比。他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与另一名重要学者波特莫尔合作将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翻译成英文[23].其后,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着作及论文,包括《社会学的印象主义》[24]、《现代性的碎片》[25]、《齐美尔及其后》等,对齐美尔的学术遗产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挖掘,将齐美尔视为社会学界“现代性研究的第一人”,描绘出一幅“社会学的游手好闲者”的形象,并且深入探讨了齐美尔社会研究中的审美维度,挖掘作为“社会学的印象主义者”的齐美尔的意蕴。弗里斯比还于1994 年主编了三卷本的《格奥尔格,齐美尔:批判性评价》(QGeorg Simmd: Critical Assesment),其中收录了齐美尔本人两篇文章和不同时期研究齐美尔的重要文献 88篇,包括涉及到齐美尔的方法论议题(methodologicalissue)的论文 13 篇[26].他的代表作《现代性的碎片》主要是侧重分析他的现代性思想及货币制度,弗瑞斯比在书中指出,齐美尔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偶尔性碎片和社会互动的飞逝的图画,而并不是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等。对他来说,互动和社会交往是其两个核心概念[27].

280 评论

ilovefoood

作为一名安大学子,我了解到的从安徽大学走出的名人有很多。在此,我列举两个名人。

一、黄德宽

要说安徽大学曾出过的鼎鼎有名的人物,前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绝对算其中一个。

黄德宽,1954年出生于安徽广德县,先后于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历史学(古文字学)博士学位,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安徽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曾任安徽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他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古文字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独著和合撰有《汉语文字学史》、《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古汉字形声结构论》等论著。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谱系研究》等多项。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法人代表,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二、李世雄

李世雄教授在我校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校师生最为尊敬的老师之一。

李世雄教授是著名数学家,曾任中国数学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因病于2006年11月2日逝世,享年77岁。

他是浙江省宁波市人,1958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来安徽大学数学系执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于1986年4月被评为教授。1983年至1997年任安徽省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2000年退休。

李世雄教授的一生,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为安徽大学教学、科研奋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学高人为范,品端人敬之”。他培养的众多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他是李群、调和分析、小波分析、辛几何及数学应用方面的专家。

李世雄教授于1953年左肺全部切除,1969年胃又切除四分之三。他是凭着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忱之心、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对安徽大学的无私奉献,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我校的教职员工树立了热爱安大、爱岗敬业的光辉榜样。

为纪念李世雄教授,弘扬他“爱教育、爱科学、爱学生、轻名利、重奉献”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安徽大学建立了师德师风教育基地——李世雄教授纪念馆,内设有“生平简介”、“求学时光”、“情系安大”、“亲情友情”、“师生情深”、“师德永传”等版块,充分展示了他致力于教育、科学事业的一生。

150 评论

竹径通幽处

安徽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安大。安徽大学时国家双一流的建设院校,211工程重点高校,是包括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与学、艺术学等是几个学科门类的安徽省重点大学!安徽大学成立于1928年,在1958年合并合肥大学、安徽大学物理系,同年九月毛主席为学校亲笔书写安徽大学四个字。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那么办学历史这么悠久的安徽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呢?其实从安徽大学走出来的名人可不少,小编为你介绍介绍吧。追溯到最早的有上上个世纪就出生的刘文典,刘文典生育1889年于1958年去世,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祖上是安徽怀宁的。刘文典是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历史大家,校勘学与研究庄子的著名大家。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和清华大学国文系系主任。他一生都在研究古籍校勘和古代文学,并把研究成果授予自己的学生,他所教学的课程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外至希腊、印度、德国、日本,可谓是包罗万象。在校勘学方面、版本目录学以及唐代文化史研究尤为擅长。代表著作有《海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等。

黄德宽也是从安徽大学的走出来的,1954年黄德宽出生于安徽广德县,前前后后在安徽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吉林大学深造,获得文学学士、硕士以及古文学波什学位,在安徽大学语言文学专业当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担任政协委员,中共安徽省第7届委员会委员,第8届委员会委员,曾经还担任过安徽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省文史研究管的馆长。于2018年初出任清华大学出图文献研究和白虎中心的副主任。还在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开讲啦》中担任嘉宾。

小编除了上面两位还有一位想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周群,周群73年出生于合肥,毕业于安徽大学。是中国电视节目著名主持人,1995年开始在《今晚我们相会》这一安徽卫视节目中担任主持人,四年后继续主持安徽卫视著名综艺《超级大赢家》,2002年成为安徽青联委员,次年又被授予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并且被安徽省妇联邀请为春蕾计划的爱心大使,该年又担任安徽省新闻直播《第一时间》栏目中的主播音员。2006年被安徽省推荐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周群被国家征召进中国奥运报道主持人的国家队,在中央2台演播室做总主持,之后还出书《裙角轻扬》。

其实从安徽大学走出的名人远不止这些,但是小编也只能为大家介绍三位小编比较熟悉的人物,还有丁大均、六六、汪静、陈基华、汪家驷等等众多杰出名人,下次有机会小编在为大家一一介绍。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王博士论文答辩

    在当知青的几年中,王博士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工余一直认真自学英语。同时,他还在农村开展科技活动。一次王博士回上海带回一支农作物增长素“九二0”试管,他们知青组就

    小仙姓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博士论文答辩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要进行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衡量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低。学生口述总结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并

    墨亦成诗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芮必峰博士论文答辩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国内waiyanjiuxianzhuang一、国内研究现状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作为德国三大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其作用与同时期的韦伯,滕尼斯

    无形风959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博士论文答辩费

    学校出。很少的 ,几百块一千块吧

    夜月叶耶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博士论文答辩李峰

    关于论文答辩的致谢词(精选12篇) 写论文关键的一步是在结尾附上致谢词,用于感谢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所有合作者对自己的帮助和鼓励,让我们好好准备一份论文致谢吧。相信

    小演员王沁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