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6

Jessie佳佳酱
首页 > 医学论文 > 血吸虫病对全球的危害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溪shuer

已采纳

防治血吸虫病“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129 评论

凤凰来临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血吸虫病的文章,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6-10月份是血吸虫病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量人口流动,给血吸虫病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致使这种古老的疾病仍在不断延续。读了这边文章后,我感觉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最严重的能导致人死亡。为了预防血吸虫病,让血吸虫病远离我们的生活,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觉首先要向我的家人和邻居们介绍吸血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劝告一些家长们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其次,我感觉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通过身边的所有人将血吸虫的危害,进一步的宣传开来。最后,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297 评论

李嘉图路

血吸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我国的血吸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解放后,经多年的防治,许多地方都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可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急性感染病人增多,有些病的病因原体就是混在水中,当人类浸泡在水中,或用手脚玩水时,就有可能被感染。一但感染上这种疾病就会引起发烧,腹泻,肝脾肿大等病症。 在炎热的暑假中,大家有可能去一些湖泊戏水,那就要小心了。不要在有钉螺的池塘,小溪,湖泊里玩耍,以防感染上血吸虫病,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发育成长。如果不幸染上了血吸虫病,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不能总想着:“没关系,过过就好了”而一拖再拖。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久,血吸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可恶的血吸虫,你等着吧!血吸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我国的血吸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解放后,经多年的防治,许多地方都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可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急性感染病人增多,有些病的病因原体就是混在水中,当人类浸泡在水中,或用手脚玩水时,就有可能被感染。一但感染上这种疾病就会引起发烧,腹泻,肝脾肿大等病症。 在炎热的暑假中,大家有可能去一些湖泊戏水,那就要小心了。不要在有钉螺的池塘,小溪,湖泊里玩耍,以防感染上血吸虫病,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发育成长。 如果不幸染上了血吸虫病,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不能总想着:“没关系,过过就好了”而一拖再拖。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久,血吸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可恶的血吸虫,你等着吧!

321 评论

小小亦儿

消灭钉螺,人人有责。

219 评论

深海R蔚蓝

? ? ? ? ? ? ? ? ?? ? ?

89 评论

天天快乐1414

“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150 评论

抠脚大象

写作思路:首先先引出血吸虫,然后再讲解血吸虫为什么要预防,接着写如何预防,最后进行呼吁。

范文:

现在你眺望水池绿绿的好似一块碧玉,水面上的荷花争奇斗艳,另一半池塘便是它们比赛的舞台,湖面上有两只鸭在玩耍、嬉戏,看似一片美好的景象。但十年前的小池塘,湖面死气沉沉,没任何人和动物敢下水,荷叶少得可怜,荷花更是寥寥无几,这都是血吸虫的“光荣伟绩”。

血吸虫是何方圣贤?如果你想把这个“坏蛋”给揪出来还真不容易,它为了躲避人的攻击,故意把身体缩得很小很小,只有2厘米长,头上和腹部有两个代表罪恶的小吸盘,幼时钻到自然宿主钉螺体内,在这个“温暖”的港湾茁壮成长。

长到能自力更生时,便离开这位“母亲”去寻找下一位合适的主人,一旦有动物和人接触到藏有血吸虫的水时,这位小强盗就像棉花糖一样粘在你身上,这时两个罪恶的小吸盘便开始工作了,它们会牢牢的吸在你身上,让你无计可施,它趁你无计可施时便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你的血管里。

此时,血吸虫在你的血管一刻也不安分。不时贪婪地吸着你的血液,还一边把病毒带进你的体内,比如,它会使你的肝变得硬硬的,失去弹性;会使你腹部沉积许多水,开始胀通、难受;消化道变得很差,时不时就会大量出血。使主人的器官失去了原来的活力,主人的抵抗力直线下降。

可是,这位强盗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比如,我外公就有几次灭钉螺的经验,外公说:“他们先穿防卫服不让血吸虫沉积感染,他们每个人先拿一把长长的镊子,然后,沿着河岸、江岸、湖岸一处处细心寻找只要发现钉螺就把它们夹起来,放进一个不透风的麻袋里。

然在土地上挖一个坑把钉螺扔进再把土埋上,或是用火烧掉找土埋上。就可以切断中间宿主钉螺的繁殖那么血吸虫也不得不减少繁殖了。

如果你真的不幸被这位“小强盗”盯梢上了,你也不必慌张,我来帮你出谋划策。尽快去医院做检查,让医生来裁制这位“强盗”,让“强盗”逃之夭夭。也可以用吡喹哃进行治疗。快快学会这两条计策让血吸虫滚得远远的。

让我们快行动起来,防血吸虫、灭钉螺、美河山吧!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白血病论文危害

    引起白血病的有:1、病毒:已经证实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出白血病病毒,该病毒为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2、放射:接触放射物质 3、

    b玻璃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日本血吸虫病的危害论文

    写作思路:用科普的方式,写出血吸虫对人类的坏处。 血吸虫,大家听到这个可怕的名字,一定和我一样,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不过确实如此,下面就让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

    福星蛋蛋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论文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

    AAA平淡的一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糖尿病对血管的危害论文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得糖尿病呢?”笔者关切地问道。蔡教授说,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三大

    热爱每一刻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布病对人的危害论文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

    爷很忙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