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5

Rachelkeikei
首页 > 医学论文 > 早产儿硬肿症护理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绿草泱泱

已采纳

摘要:医学水平提高,低体重儿存活率随之提升,但新生儿的护理干预也越发繁琐。袋鼠式护理是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干预方法,对低体重儿的体温与神经行为等影响较大,且经过临床实践验证。发挥袋鼠式护理作用,还需护理人员明确掌握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此带动专业研究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低体重儿;袋鼠式护理;研究进展 袋鼠式护理方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暖箱等救治设施缺乏,模仿有袋动物育养方式,将早产儿置于母亲怀抱,发现对稳定情绪与生命体征效果显著,对母子影响较大。对此,在新生儿ICU护理基础上,引入袋鼠式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国内临床应用尚未普及,医护人员在此方面,应当首当其冲,加强健康宣教与规范护理,促使国内进入袋鼠式护理模式时代。 袋鼠式护理概念 袋鼠式护理是收效大,且低成本来提高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干预方法。WHO定义袋鼠式护理,分为袋鼠式体位、营养与出院三部分,一是袋鼠式体位(又名肌肤护理),由家属与婴儿肌肤接触。二是袋鼠式营养,以纯母乳喂养为主,补充额外所需支持。三是袋鼠式出院,早产儿及时出院,家长需在基础护理同时,密切配合随访。袋鼠式护理优势,主要体现在维持体温,稳定生命体征,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以及带动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 袋鼠式护理实施 单独准备病房,减少噪音强光刺激,保持柔和光线,利于婴儿休息,配有各种支持系统,如抢救设备,与心电监护仪器等。实施袋鼠式护理的母亲,应当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合理控制病室温度(24-26℃)湿度(55-65%),要求有柔软沙发靠垫,与薄厚适中的毯子,实施中可播放舒缓音乐,稳定母子情绪,母亲身体呈60°坐在沙发上。婴儿呈俯卧位,趴在母亲裸漏胸前,头部抬高30°,并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畅,便于观察面色等病情变化。母亲一手托婴儿臀部,一手固定在婴儿背部,确保最大皮肤接触面在实施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低体重儿抵抗能力弱,败血症等并发症几率高,要求护理实施者身心健康,无传染性或呼吸道疾病,确保其可定时展开护理。殷婷等[1]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组患儿的肺炎,与败血症、喂养不耐受、NEC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直接导致低体重儿生长发育迟缓,生活质量直接降低,甚至为成年期,埋下了疾病隐患。二是注意干预时机,在婴儿情绪稳定,饱腹情况下实施,哭闹等应当及时停止。父母自愿每日下午,为患儿实施超过1h的袋鼠式护理。三是观察婴儿生命体征,出现发绀面色,或是呼吸急促等,应当停止操作。四是母亲身体不适,或是处于疲劳状态,可由父亲代替,利于产妇恢复。 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儿的作用 体温 早产儿体温中枢功能弱,肌肉活动有限,皮肤散热与产热能力低下,常处于低温状态,温度<35℃,硬肿症发生率随之提高。通过暖箱与袋鼠式护理,可快速恢复体温,但后者影响更明显。 体重 早产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kg)能量需求大,脏腑发育不完全,通过袋鼠式护理,能够稳定情绪,减少哭闹与能量消耗,利于生长激素分泌,促使胃肠蠕动,母乳营养支持效果更加显著,更利于体重增长。 疼痛 新生儿ICU一系列医疗操作,对低体重儿影响较大,尤其是有创操作,会促使其呼吸与心率水平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生理变化明显,考虑到新生儿生理特殊性,药物镇痛不切实际,还需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减少婴儿疼痛反应。 神经行为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与子宫内环境不同,加之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全,受早产等相关因素影响,在新生儿ICU内治疗,病房环境窘迫,不利于大脑发育。在护理干预中,通过肌肤接触刺激,由皮肤感受器,向大脑皮层传输,可缓解神经紧张,以此提高外界感知敏感度。张艳梅等[3]研究发现,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明显。在体格发育方面,袋鼠式护理组早产儿,升高增长值为±,体重增长值为±,比常规护理组(±与±)优越,有统计学差异。 生命体征 在袋鼠式护理中,会刺激新生儿的听觉触觉,改进氧合状态,稳定生命体征的同时,避免出现呼吸暂停等不良现象。 母亲方面 袋鼠式护理能够减少产后抑郁,缓解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分散注意力,减少产后疼痛,促进子宫收缩,刺激脑垂体,分泌更多宫缩素,改善母乳喂养条件。皮肤接触提高了母亲幸福感,更利国内应用前景 袋鼠式护理模式相对成熟,WHO的护理实用指南以及国际袋鼠式护理意识日的制定,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价值参照。国外医疗水平先进,即使行辅助通气治疗婴儿,也可以实施袋鼠式护理。我国医疗水平滞后,护理宣传不到位,袋鼠式护理的应用,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袋鼠式护理实施条件,护理人员培训,健康宣教与随访系统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在护理干预中,建议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后通过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为照顾者做好疑问解答,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确保护理干预成果。林春苑等认为袋鼠式护理,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更能够促进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前提是提高体位与喂养干预,以及非营养性吮吸,保持粪便通常等常规护理质量,在其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效果更加显著。 总结: 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家庭与护患关系改善,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医务人员应当加强与干预实施者的沟通,使照顾者掌握护理干预方法,确保护理成效。在产前发现早产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当告知婴儿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充分指导,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

211 评论

美食VS钞票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呢?日常生活中,宝妈们经常会发现新生儿身体出现僵硬或者浮肿等相关症状。遇到这种情况,手足无措的宝妈们需要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做检查,并且做好护理。阅读本文,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入院后应先以低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肛表),即予复温处理,并在复温过程中按时复测比较。如缓慢复温,注意调节暖箱温度,不使骤升,约1摄氏度/h。如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应每15min测量体温、呼吸、脉搏一次,并依体温来升高远红外线治疗箱的温度,最高保持在33摄氏度。

3、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防影响保温。

4、喂养应按病儿吸吮力来进行,吸吮力弱者用滴管喂养,必要时鼻饲。喂饲忌过速或过量,如面色改变或发绀时立即停止喂饲。每次喂饲后须观察20~30min,以防呕吐呛奶而窒息。

5、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体温过高、过低,呼吸不整,呕吐,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预防重于治疗,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内容,希望家长能合理地认识到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避免让孩子患上疾病。

1、硬肿症患儿必须补足液体和热量。

有吞咽和吸吮能力者,可直接喂哺,吞咽困难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养时要耐心、细致,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热量,待病情好转后,在逐渐增加奶量。入量不足或呕吐严重者给补液,补液时应控制速度,一般为8~10滴/分。静脉输入的液体,可加温至35摄氏度左右。

2、合理喂养。

供给能量与水分,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有条件时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无条件者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检查输人液体量及速度,根据病情加以调节,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3、预防感染。

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护理单。

监测体温,每2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h后改为4h一次,监测心率、呼吸、血液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杂志硬结症

    阴茎硬结症始发期和活动期有所不同,包括勃起疼痛、可触摸到的阴茎结节、阴茎弯曲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弯曲。无论始发期还是活动期,逐渐发生

    左家庄与特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早产儿常见病个案护理论文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下面是我为

    都亲上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早产儿医学杂志

    早产是非常不好的,相当于是一个意外,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对宝宝和妈妈本人都非常危险。所以可能之前决定好的分娩方式,可能不再适用了。那么,早产必须剖腹产吗?下面就

    麦兜兜次鱼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医儿科硬肿症论文

    [概述] 1.定义硬肿症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一种病证。以全身皮肤发凉,肌肉硬肿,或伴哭声低微,吸吮困难为特征。古代医籍中无本病病名,据其

    青蛙公主99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肿瘤科癌症护理论文

    1前言 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当然,肿瘤患者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对疾病本身的影响就更大了。肿瘤患者自身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因为他们很大概率上等待他

    vicki瑶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