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DrinkWorld
曹素华主 编赵耐青 (按拼音顺序排列)陈峰 邓伟 刘晓云张文彤 周琴编者(按拼音顺序排列)陈 峰 南京医科大学邓 伟 复旦大学董 伟 复旦大学郜艳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郝元涛 广州中山大学何艳青 复旦大学刘晓云 复旦大学罗剑锋 复旦大学邱 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宋艳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汪 涛 复旦大学张文彤 复旦大学赵耐青 复旦大学赵新平 复旦大学周 琴 复旦大学朱 骥 复旦大学赵耐青 1954年1月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获医学统计硕士。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统计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数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统计学会委员。主编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卫生统计学方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现代医学统计学》等10余本医学统计学教材和《医用高等数学》教材;发表40篇论文。参与国家“973”课题“环境医学相关生物资源库和ECP损伤一防御的信息数据库”。
贝克街流浪猫
贾辅忠,主任医师,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6年南京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0年4月至1982年4月在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内科研修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免疫机理。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在治学过程中逐渐确立临床感染病学的完整体系。1992年任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教授。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医学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共8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著书籍28部,其中《临床肝胆疾病》(1984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1990年)、《临床感染病学》(1998年)等对拓展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江苏省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导小组副组长。曾担任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专业杂志的编委。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科协主席。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及《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诊治;肝衰竭与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研究。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建立了我国第一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了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完成了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的构建,研究成果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编著了我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人工肝脏》,引领我国人工肝研究发展的方向。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首次揭示微生态失衡在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发现细菌耐药新基因;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研究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传染病学》等16部,其中,《传染病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郡都城
陈东科,1961年出生,副主任检验师,就职于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20年。在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病原菌耐药监测、菌种保存、抗生素药效学研究方面,尤其在病原微生物形态学及影像学方面有较深入研究。主持科研课题4项,直接参与课题工作10多项,获局级成果及新技术奖25项。参加完成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肺心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的研究》相关研究工作。《基层细菌室耐药监测方法研究》课题,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三作者)。指导完成的课题《黏液罗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及耐药性研究》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副)编专著各1部,参编专著4部。受聘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被聘为《卫生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测培训项目》(“萌芽”计划)实践培训指导老师。在《微生物之家论坛》里担任多个版块的版主工作。孙长贵,1962年出生,南京军区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主任,南京军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主任技师,江苏大学和温州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微生物专业学组成员,解放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病原学分委会委员,南京军区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杭州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和杭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临床检验杂志》编委、《浙江检验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20余年,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质量控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酵母样真菌检验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副)编专著各1部,参与第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5部专著的编写。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获南京军区优秀科技人才岗位津贴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1、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2、同一篇文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
一、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 职称, 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
书写和撰写文档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绕不开的话题,写好文档的密码就是找到好的范文,合理的去使用范文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轻松高效,如何才能将范文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特别我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