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0

娜娜娜娜An
首页 > 医学论文 > 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泰迪熊Teddy

已采纳

自体骨髓移植,能使50%以上的白血病患者有较长的无病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且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排斥等优点。但在进行骨髓移植中,由于大剂量化疗和超致死量照射处理患者骨髓,使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并发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故必须将患者置入层流室内进行逆向隔离的“孤岛”之中。所以,心理护理有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 目的 研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自体骨髓移植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患者21例, 对其整个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有效心理干预, 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21例实行自体骨髓移植的患者有19例患者顺利出院, 其余2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 在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也顺利出院。结论 根据不同阶段患者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 提高疗效。

近几年, 骨髓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患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但由于移植所需环境特殊, 治疗周期较长, 治疗后副作用较多,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心理反应, 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为研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的作用, 现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患者21例的心理干预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患者21例, 其中男14例, 女7例, 年龄17~55岁, 平均年龄***±***岁。该21例患者中, 有12例患者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5例患者为恶性淋巴瘤, 4例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并顺利出院。患者在无菌层流室~个月, 临床表现为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情绪波动大、失眠及食欲下降等。

1. 2 心理干预方法

1. 2. 1 在进入无菌层流室前的心理干预 大多数患者在进入之前都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 并对无菌层流室产生一种神秘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骨髓移植基本知识的缺乏和不清楚移植程式及该期间会发生的问题, 单纯的注重治疗及其疗效, 导致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把握干预时机, 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前心理护理。首先, 帮助患者熟悉整个医护团队的人员, 了解无菌层流室内情况及所需的装置仪器等, 使患者提前熟悉治疗环境, 并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等不良情绪;其次, 向患者详细介绍骨髓移植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态度, 向患者讲述类似的成功病例, 减轻患者的治疗心理负担, 建立坚定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

1. 2. 2 进入无菌层流室后心理干预 对于刚刚进入层流室的患者来说, 在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 与外界断绝联络, 不能与家人接触, 导致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出现焦虑不安、孤独无助的感觉,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好、失眠等。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整个无菌层流室的环境情况和注意事项,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安抚其不安的情绪, 让患者感到被重视、被尊重, 提高患者安全感。可在层流室内安装电话, 保证其与家人的联络。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 提供进行安全消毒后的书籍杂志供患者阅读, 定时收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提高生活质量, 丰富生活, 避免患者觉得孤独无助。

1. 2. 3 采集骨髓前的心理干预 在进行采集骨髓前, 由于患者对该过程缺乏了解, 担心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因此存在很多疑问。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整个采集过程和期间的注意事项, 使其了解在进行采集骨髓的同时将准备阶段所采集的自体血输回体内, 对身体无任何影响, 减少心理压力。

1. 2. 4 预处理时的心理干预 由于大剂量的化疗导致的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 患者易产生失望、悲观等消极情绪, 临床表现为不愿与人交流、情绪烦躁、表情冷淡、恶心呕吐、不愿意吃饭等。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同情心, 主动向患者解释预处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是骨髓移植的起始步骤, 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 适当使用药物减轻消化道系统的负担, 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其污染的地方, 按时更换衣服等物品。保证护理干预工作要做到及时、有效、详细、周到等, 使患者感受到真正的帮助和鼓励。

1. 2. 5 骨髓空虚期的心理干预 移植期是患者治疗的关键时期, 心理干预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患者身体情况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要加强给予患者在生活方面的护理, 同时给予患者有利的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消除对治疗的顾虑和恐惧, 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 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 减轻身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平稳度过危险期。

1. 2. 6 造血功能恢复期的心理干预 当患者的全血细胞开始生长时, 患者的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患者在开心、食欲上升的同时, 又担心病情的复发及治疗后是否能正常的学习工作, 使患者出现忧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严密监视患者的情绪变化, 主动向患者讲述骨髓移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多与患者沟通, 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 进而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2 结果

本次研究期间, 21例实行自体骨髓移植的患者有19例患者顺利出院, 其余2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 在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也顺利出院, 见表1。

表1 2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n, %***

专案 顺利出院 继续治疗 有效率

例数 19 2

百分比

3 小结

心理因素对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良好的护理, 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 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对治疗的恐惧, 建立成功治疗的信心。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 根据不同阶段患者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 以最佳的状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保证自体骨髓移植的顺利完成。

305 评论

飞翔的等待

yí zhí wù kàng xiǔ zhǔ bìng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GVHD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指外来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增殖后,攻击宿主组织器官所造成的免疫性损伤[1]。临床表现为:全身红斑、全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低下,90%患者死于严重感染并发败血症和全身衰竭[1]。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GVHD

ICD:

消化内科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前者发生在BMT后3个月内,后者发生在BMT3个月以后。免疫功能低下者输入HLA不同的血液也会发生GVHD,并可能是致死性的。

GVHD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aGVHD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aGVHD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肝功能异常是GVHD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aGVHD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均可出现食管损伤。食管GVHD发生率高于胃,低于小肠,通常上中段病变较下段多见和严重。

正常人食管上皮是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故aGVHD病变与皮肤相近似,有变性坏死乃至溃疡。溃疡多是局灶性,少数严重者是大片状甚至累及全食管。BMT后不论食管GVHD发生与否,其黏膜表面均常见细菌、真菌(尤其是念珠菌、酵母菌,也可有毛霉菌)和病毒感染,需要指出的是cGVHD发生时食管常被广泛累及并引起严重症状,尤其是真菌感染性假膜更多见。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由于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组织不相融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的反应。因此,GVHD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移植物必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2.宿主必须含有移植物中所没有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因此宿主对移植物来说是异己的。

3.宿主必须无力对移植物发动一个有效的免疫攻势。

BMT后由于供受体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学差异,移植骨髓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识别了受体的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而增生分化,在受体内增生到一定程度后把受体的某些组织或器官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产生损害。

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吞咽困难热量摄入不足引起的体重下降,部分病人出现吞咽时的剧痛和难以忍受的胸痛,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包括食管上段发生广泛性上皮脱落性食管炎、食管上段形成的蛛网状增厚及相互粘连而引起食管狭窄、食管蠕动异常、涎腺受累口腔干燥、酸清除变得很差以及反流所致。当然此时期过频应用诊断性X线检查也加重上述损伤。食管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上述病变,但内镜检查常有困难,不能显示广泛剥脱。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脱落性食管炎中有数量较多的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于食管壁。在非炎症性的食管黏液中混杂有坏死脱落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但食管壁组织中通常查不到病原体。黏膜下层常有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形成,食管壁肌层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仅发生轻微的营养不良性改变。上皮脱落性食管炎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脱落性食管炎中有数量较多的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于食管壁。

内镜检查常有困难,不能显示广泛剥脱。食管上段发生广泛性上皮脱落性食管炎、食管上段形成的蛛网状增厚及相互粘连而引起食管狭窄、食管蠕动异常。

1.化脓性食管炎 化脓性食管炎以异物所致机械损伤最为常见。细菌在食管壁繁殖,引起局部炎性渗出、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及脓液形成,也可呈较为广泛的蜂窝织炎。

2.食管结核 食管结核患者一般多有其他器官结核的先驱症状,特别是肺结核。食管本身症状往往被其他器官症状混淆或掩盖,以至不能及时发现。按照结核的病理过程,早期浸润进展阶段可有乏力、低热、血沉增快等中毒症状,但也有症状不明显者。继之出现吞咽不适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常伴有持续性咽喉部及胸骨后疼痛,吞咽时加重。溃疡型的病变多以咽下时疼痛为其特征。食物溢入气管应考虑气管食管瘘的形成。吞咽困难提示病变纤维化引起瘢痕狭窄。

3.真菌性食管炎 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部分病人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是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上腹不适、胸骨后疼痛和烧灼感。重者胸骨后呈刀割样绞痛,可放射至背部酷似心绞痛。念珠菌性食管炎可发生严重出血但不常见。未经治疗的病人可有上皮脱落、穿孔甚至播散性念珠菌病。食管穿孔可引起纵隔炎、食管气管瘘和食管狭窄。对持续高热的粒细胞减少病人应检查有无皮肤、肝脾、肺等播散性急性念珠菌病。

4.病毒性食管炎 食管的HSV 感染常同时有鼻唇部疱疹。主要症状为吞咽疼痛。疼痛常于咽下食物时加剧,患者吞咽后食物在食管内下行缓慢。少数病人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轻微感染者可无症状。

皮肤损伤局部用可的松软膏有效,全身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泼尼松、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硫唑嘌呤等。食管扩张和抗反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扩张时有发生穿孔的危险。

 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2.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aGVHD 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肝功能异常是GVHD 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3.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

4.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防治GVHD 的发生重要的是在于预防,尽量减少GVHD 的危险因素是最重要的措施。在移植后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皮质类固醇可使GVHD 的发生率降低,也可对早期发生的GVHD 和皮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几年来新的免疫抑制药如他克莫司(tacrolimus)正在试用。此外,对骨髓移植者用抗淋巴细胞血清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血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输血及血制品时,要先将血液或血制品经过放射线照射后再应用。

GVHD 临床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前者发生在BMT后3个月内,后者发生在BMT 3个月以后。免疫功能低下者输入HLA不同的血液也会发生GVHD,并可能是致死性的。

282 评论

HazimiYoYo

感染: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由于免疫功能的抑制,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发生率50%~80%。感染病变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可能来自移植操作的并发症、潜在的感染病原体激活、环境中接触的新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仍是目前影响移植个体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移植失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之一。由于移植物未能成功植入,造血重建失败,临床呈现患者全血象严重减低伴骨髓空虚或增生减低,感染、出血并发症重,处理困难,死亡率高。但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移植失败的发生率已降低至5%以下,甚至更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它的发生与供受体之间的免疫遗传学差异有关。GVHD通常分为急性GVHD和慢性GVHD。急性GVHD主要累及皮肤、肠道和肝脏,临床表现为皮疹、腹泻、肝功损伤。慢性GVHD是一种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预处理所用化疗药物损伤膀胱粘膜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尿,多数患者经过大量输液、碱化尿液等治疗后可以痊愈。由于目前移植过程中应用药物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降至较低水平。远期合并症:主要涉及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腺机能减退、白内障、继发第二肿瘤等等。这些合并症主要由于移植过程中的放疗、化疗等毒副作用所致,发生率并不高。

246 评论

相关问答

  • 移植抗宿主病论文

    yí zhí wù kàng xiǔ zhǔ bìng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G

    发呆20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肝移植医学论文

    郑树森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1月生于浙江龙游,1973年浙江医科大学毕业,1986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华西医科

    茵为有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白血病骨髓移植论文

    骨髓移植(BMT)1.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对病人进行超大剂量放疗,化疗预处理后,将健康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植入病人体内,使其造血及免疫功能获得重

    2俊不在服务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器官移植医学论文

    看阿西莫夫的小说,那可是世界顶尖级的科幻小说呀!

    唐唐sweet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

    自体骨髓移植,能使50%以上的白血病患者有较长的无病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且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排斥等优点。但在进行骨髓移植中,由于大剂量化疗和超致死量照射处理

    娜娜娜娜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