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妍maggiel
1960年,美国有一位名叫阿尔伯斯的研究生不幸患了严重的肾脏疾病,他的肾已不能完成过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任务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便会发生尿毒症,即他会产生恶心、呕吐、浮肿、高血压、昏迷等一系列症状,直至肾脏彻底衰竭而死亡。此时医生们果断地给他施行了“人工血液透析”,即“人工肾”治疗,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在治疗过程中,阿尔伯斯凭借“人工肾”,顽强地学习与工作,终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如今,像阿尔伯斯这样靠人工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功能,并坚持工作的人,在全世界多达30~40万人。人工肾对人类的功劳真是不小呀。
肾脏病人正在使用人工肾脏机从他们的血液中滤出废物那么,怎样进行“人工血液透析”呢?或许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它喻为“人工洗血”。原来,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病人,由于肾脏不能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及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便在血液中累积起来,最终使患者产生严重的毒症状。人工血液透析就是利用“透析”原理,将这些废物从血液中滤出支。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血液透析机,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透析器及动力泵。前者由极细的空心半透明细管侵入透析液内所构成。因此,当病人的血液流经小管时,通过透析作用,血液中的尿素及其他代谢废物便可从管内排出至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内对身体有利的某些物质,如钾、钙、葡萄糖等可以摄入到血液内。至于动力泵则是推动病人血液至透析器中的动力装置。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潜心于人工肾的改良与制作。1985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人工肾,它不需要动力泵来推动血流,而是靠病人本身的血压来驱动的。这样不但更简单,而且也更安全。经动物实验表明,其功能与真正的人体肾脏基本相似,用于病人效果也很不错。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向人工肾小型化、高效化等方面努力。我国也研制成功“吸附型人工肾”、“粘胶空心纤维人工肾”等,临床证明效果也相当好。
薇枫1988
引言:人们出现了肾病,如果不及时的调理,发展到后期,就会让肾脏失去大部分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患者要想更快的痊愈,必须进行换肾治疗或者是肾移植。但是由于医疗上面肾源,还是比较紧缺的,能够配型成功,不出现排斥反应的患者,可以说少之又少。于是人工肾就诞生,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人工肾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一、人工肾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第1代发明的人工肾,也是距离临床最近的人工肾,叫可穿戴人工肾,也是由华盛顿大学的肾脏研究所希梅尔法布博士带头研发。尿毒症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可以带着可穿戴的人工肾,进行自由的活动。但是第1代人工肾还处在优化当中来,提高人工肾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便携性。于是就出现了第2代人工肾,第2代人工肾也是植入式的人工肾,第2代的人工肾融合了纳米以及3D打印技术,可以说是生物和人造材料的混合体。与第1代的可穿戴人工是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利用人体的动脉,静脉压力,来实现血液在硅片上的律动,不需要使用电池。
二、结语。
但是因为在临床试验上,找不到适合的实验患者,研究经费也不足,所以就搁置了。第3代人工肾属于纯生物植物式的人工肾,是由哈佛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团队,带头研发。他们的初衷是想直接用人的肝细胞,从培养皿中诱导出一个具有生长功能的器官。但是这种第3代人工肾还处在研究当中,估计还得10~15年的时间,才能够看见明显的成效。第4代人工肾就是将猪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通过改造基因让猪的体中产出和人相似的器官。总而言之,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工肾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人工肾正式在临床上得到验证,那么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是非常好的。
寳呗颖1
据上个月最近消息,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一款便于患者携带的可穿戴式人工肾,并将在近期展开临床实验,有望很快通过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审查认证。相对于只能在医院摆放的、庞大到一个文件柜大小的血液透析机,人工肾只需要背在患者的腰间,仅重约公斤,并且有一台血液透析机完整的治疗功能,能够允许正在接受治疗的病患能正常上学或者上班。其实,除了人工肾,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人工器官遍布全身,从人工肾到人工心脏,从人工关节到人工视网膜。可以说,人体除大脑没有可替代外,几乎每个器官都在进行人工模拟研制中,其中已有不少人工制造的器官成功地用于临床,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数百万患者患有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症,因而需要进行800万次手术。我国器官移植的供需矛盾也极为突出,目前全国有约150万名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肾脏移植手术,400万白血病患者在等待骨髓移植。人工器官的实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这其中,人工肾和人工关节将是需求量最大的人工器官。
医学:《新英格兰医学》New Engl.J.Med.、《美国医学会志》J.Am.Med.Assoc.生理学:《生理学评论》Physiol.Rev.、《伦敦生理学
1、自然Nature 《自然》杂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及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2、新英格兰医
有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期刊主要反映
国内1.中华神经科杂志2.国际脑血管病杂志ENGLISH1.Journal of Neurosurgery (J Neurosurg)影响因子2.5942.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