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晰沥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子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子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子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病吗?它的历史及危害如何?答: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暴发。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1991年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prrs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分别以1991荷兰分离的lv和1992年美国分离的vr-2332为代表毒株。1996年郭宝清等专家首次从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我国存在本病。此后,该病蔓延至全国各省市,先后有十余省市报道过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猪病之一,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大量子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发生变异?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nm~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nm~35nm。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未完待续)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l波波刘
主编《人与动物共患病》等著作5部,参编26部;在《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1篇,发表于《PLoSone》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确诊的论文被《Science》等学术刊物他引27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成果3项;获国家级新兽药证书8个;主持制定兽药国家标准13项,参与制定11项;获发明专利21项,其中1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贡献奖(杰出人物)”、“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学者”、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2015年11月,获得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产业化奖。
jiuxing2015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红月光薇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报道了一种在猪群中发生的新灾难性疾病(Keffaber,1989,Loula,1991)。其临床表现为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断奶猪普遍发生肺炎、生长迟缓以及死亡率增加的症状(Hill,1990)。当时该病病因不明,人们通常称其为“神秘病”(MSD)(Hill,1990;Re-otutar,1989)。西医学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英文名称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其他名称蓝耳病主要症状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主要病因动脉炎病毒多发群体妊娠母猪,1月龄以内的仔猪传染性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接触感染,空气传播,精液传播,胎盘垂直传播预防措施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猪舍→截取于百度百科。
老余popopxm
1.及时注射疫苗。一般情况下,种猪接种灭活苗,而育肥猪接种弱毒苗。因为母猪若在妊娠期后三分之一的时间接种活苗,疫苗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公猪接种活苗后,可能通过精液传播疫苗病毒。弱毒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以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灭活苗安全,但免疫效果略差,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每次每头肌注4毫升,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毫升。什么时候接种疫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若猪场存在病毒,在使用疫苗前,最好先对全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每天一次,连续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方磺胺嘧啶、金霉素400摩尔/升、阿莫西林200摩尔/升,连喂5天,使猪群体内毒素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注射疫苗。 2.受疫情威胁的猪场,应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药物,方法是:产前1周和产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300 毫克/公斤,也可添加SMZ,产后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仔猪在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 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150 毫克/公斤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毫克/升饮水。 3.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猪舍(如热水清洗、空栏消毒),严密封锁发病猪场,对死胎、木乃伊胎、胎衣、死猪等,应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及时扑杀、销毁患病猪,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因生产需要不得不从外地引种时,应严格检疫,避免引入带毒猪。 4.加强饲养管理,调整好猪的日粮,把矿物质(Fe、Ca、Zn、Se、Mn等)提高5%~10%,维生素含量提高5%~10%,其中VE提高100%,生物素提高50%,平衡好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都能有效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另外,在母猪分娩前20天,每天每头母猪投喂阿司匹林8克,直到产前一周停止,能减少流产的发生。
流行形式与特点蓝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我国猪群中蓝耳病的感染率(包括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非常高,几乎找不到蓝耳病阴性猪场。母猪隐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群的生存和健康问题,兽医专业也由此发展起来。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
病原该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有囊膜RNA病毒,目前发现该病毒只能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并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
猪蓝耳病不仅危害猪的健康,而且影响母猪的繁殖,导致流行性流产,死亡率高达80%,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冲击。猪蓝耳病是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简称,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