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琴弦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分为七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解剖结构到生理和生化功能都处于不断发育时期,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相比差异显著,不仅可能存在着量的差别,甚至可能产生质的差别。 为保证用药安全,应以儿童身体的特殊性及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用药。 (一)儿童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1、药酶活性不足引起的药效学改变 (1)药酶活性不足,引起某些药物的作用或毒性增加。 (2)使用与胆红素竞争力强的药物可致高胆红素血症。 2、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神经系统特点对药效的影响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其胆碱能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不平衡,血脑屏障不成熟,对各类药物表现出不同反应。 4、小儿消化道特点与用药 小儿肠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通透性高,吸收率高,药物过量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 5、泌尿系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新生儿、婴幼儿泌尿系统不成熟,易受药物伤害。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噻啶、多粘菌素等。 小儿肾脏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功能差,对影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药物特别敏感。 6、药物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必须注意药物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7、有的药物在乳汁中浓度高,可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发生作用; 外用药物可使小儿吸收过多而中毒; 某些药物在儿科的使用目的可与成人不同。 (二)儿童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1、吸收 (1)口服: 吸收程度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以及对胃肠道刺激。 小儿胃酸度相对较低,胃排空时间较快。 (2)肌内注射: 由于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肉纤维软弱,故油脂类药物难以吸收,易造成局部非化脓性炎症。 另外,由于局部肌肉收缩力、血流量、肌肉容量少,故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不佳。 (3)皮下注射: 由于小儿皮下脂肪少,且易发生感染,吸收注射容量有限,故目前已很少采用注射量较大的液体或药物。 2、分布 3、与蛋白质结合 小儿与蛋白质的结合率比成人低,其主要原因是: 血浆蛋白水平较成人低; 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差; 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由于肾脏泌氨排氢作用较弱,血pH偏低,常影响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 4、代谢 小儿年龄越小,各种酶活性较低或缺乏,使代谢缓慢,易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5、排泄 直接与肾脏功能功能的完善与否有关,年龄越小,肾脏滤过及浓缩、排泄功能越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故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都要改变。 (三)儿童用药的一般特征 1、严格掌握适应症 2、注意给药途径和方法 3、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4、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四)剂量计算方法 1、根据成人剂量按小儿体重计算 2、根据小儿年龄计算(不常用) 3、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5、按药动学参数计算
暖暖烛光2016
作者 衣晓峰
用药错误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危险的,其发生率约为成人的三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2 3 死于用药不当。我国人口基数大,儿科疾病占所有就诊人数的 20%,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新生儿更高达,不合理用药占比为12-32%。早在20年前,著名的《美国医学杂志》就给出了“用药错误中高达19%的案例是可以预防的”结论,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这个数据在持续向好,说明儿童用药的科学干预能够有效防范危险的发生。
针对临床常见的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滕海龙主任药师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注意事项,提请广大家长给予重视——
一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数对孩子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滕海龙提示,作为感染最为多见的病因,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往往至关重要,严重细菌性感染必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否则可能使细菌感染加重,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后果。要注意的是,极少会出现细菌和病毒同时感染的状况,绝大多数患儿不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药”同时并用。如确需采用抗生素治疗,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至少应用5-7天(如阿奇霉素具有特殊半衰期,可用3-5天,但因为这类药物有心脏毒性,尤其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儿要避免使用),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滕主任告诫,不是越高级、越贵的抗生素越好用,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血、尿或细菌敏感性检查来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细菌感染,选用药效相对较强的抗生素;同样,不管孩子的症状有多相似,如果没有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重新使用以前用过的抗生素。自作主张给孩子开药的风险是:毁掉好的细菌,甚至是对免疫系统有用的细菌,而让那些耐药菌趁机作乱,大举进犯。特别是在儿内科,抗生素不提倡用作预防感染,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取得任何疗效。
二是不可滥用抗病毒药物 滕海龙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因此无需借助抗病毒药物医治普通感冒,过度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明显增高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有些复方感冒制剂的组分中加入了金刚烷胺,此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效果,但对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冠状病毒并无“影响力”。不少家长没弄懂复方感冒药成分,往往同时给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复方感冒制剂,这会导致伪麻黄碱、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酮替芬等)等成分的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不但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隐患。滕主任说,治疗症状繁多的感冒,最好选择含单一成分的药物,这对于降低药物副作用是有益的。
三是要正确选择退热药 滕海龙告诫说,首先是否应用退热药需要专业医师的判断,盲目自行用药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如安瑞克)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指出两点,二者只可选其一,交替选用上述两种药物,目前临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药师不推荐。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果没有医师或药师指导,不可随意采用“感冒药+退热药”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的严重恶果。
四是理性看待“灌肠治疗” 灌肠治疗在一些地区很流行,家长认为孩子灌肠比静脉输液少受罪、更安全,医生说灌肠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好。药学研究证实,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厘米处,可使给药总量50-75%的药物避开药物的“首过效应”。滕主任解释说,首过效应,亦称“首关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通过肠粘膜及肝脏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低、药效下降的效应。有些药物几乎无代谢作用发生,有些则在胃肠壁或肝脏内被广泛代谢、消除,发生首过效应。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使药物效应产生差别的现象在治疗学上有重要意义,如直肠给药、注射、皮下或舌下给药可免除首过效应。
据有关文献报道,幼儿灌肠时的肛管插入深度,往往从3-4厘米到15-25厘米不等,滕主任认为,直肠给药的主要目的是免于肝脏首过效应,这种灌肠方式由于给药位置过深,并不能减轻药物可能带来的神经、血液、心脏、肝脏、肾脏等损害,虽然避开了药物对胃和小肠的刺激,但可能潜藏药物对直肠、结肠的伤害,存在安全隐患,应慎重选择。
五是正确服用治疗腹泻的药物 滕药师强调说,用药与否不取决于患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而是需要确定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首先要用抗菌药物;如果需要吸附类药物(蒙脱石)和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等)联用,建议先服用蒙脱石散,以将胃肠道内的细菌、病毒和毒素吸附掉,对肠道彻底“清扫”后,再佐用微生态制剂,纠正菌群的紊乱,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两者用药间隔至少在2小时。若上述三类药物共用,应先用抗菌药物,再用蒙脱石散,最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其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决定临床效果,切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
六是注意牛奶和一些药物的相互干扰 滕海龙表示,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如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儿童服用)不易吸收,抗菌效果严重“打折”,致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但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可与牛奶同服)。与此同时,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既破坏吸收,还会削弱血药峰浓度,且加重胃肠道负担。不仅如此,牛奶中的磷也易使铁剂沉淀,不利铁元素吸收,干扰疗效。
最后,滕海龙主任药师提醒广大家长,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是一门极其专业的学科,因为合适的剂量资料及用药指南始终在逐步完善的路上,家长一定要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指导,切不可盲目服药,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发不良后果。再者,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剂型,不宜随便摄取成人用药物,一方面药物剂量不好折算,二是容易带来不良反应。
滕海龙主任药师简介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现为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执业药师。曾任原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质量管理药学评委,牡丹江市医疗质量专家组药学评委,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国家、省级论文6篇,是牡丹江地区抗菌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专家。
论文题目是一篇药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药学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 文章 的被关注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药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分为七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解剖结构到
毕业论文的格式都是一样的,我就不介绍了,内容的话,你看看别人专业的(药物资讯)这样的书,然后你找准自己想写的课题,多看资料,多学习,自然就可以写
这种问题以后不用发了,我指导你好了。写作方法一、选题 选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 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
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