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8

特别爱吃大蒜
首页 > 医学论文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阿司匹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晴天娃娃o

已采纳

建议LZ从养生方向考虑预防疾病.ASPRING会造成胃肠粘膜溃疡,虽然是有一个极量标准,但长期服用总是对身体不好的.还是从健身,饮食上入手吧.

209 评论

Oicdlljjgff

正如标题所言,很多人对一些常识性的概念是混沌不清的,心血管疾病这个术语其实是很宽泛,而且有点模糊。从定义上来讲,它包括心脏病和其他疾病。

因此,心血管疾病包括所有的心脏疾病,但也包括高血压和向身体其他部位和器官供血的动脉狭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心脏病、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 (通常称为“血液循环不良”) 的根本原因。

不久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受分析的 195 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卒中终生发病风险最高,为 。

“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数高达 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为 350 万,平均每10 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抛出这组数据后强调,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干预刻不容缓。

心血管病预防分为零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和三级预防:

零级预防是指没有危险因素的人预防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

一级预防是指,有危险因素者,预防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患病,一级预防是关键;

二级预防是指已患心血管病者,控制疾病进展;

三级预防指减轻严重心血管病对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后果。

虽然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无论是零级预防、一级预防,还是预防再次发病的二级预防,形势均不乐观。霍勇指出,我国在一级预防方面,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二级预防用药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生活方式干预

对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从饮食及运动上面要注意。这个阶段很多人暂时不需要吃药,但是不 健康 的生活习惯要改,比如戒烟,少吃盐,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对于部分人群,要配合药物控制危险因素,比如三高人群。

2、危险因素干预

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首先对于1、2级高血压人群,要饮食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在1-3个月后仍然不能控制住血压的,要开始吃降压药。3级高血压患者,要立刻使用降压药。

调节血脂

血脂异常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上是看风险情况来决定怎么调的。我们都知道, 他汀类药物目前是调节血脂的首选 。

临床上建议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然后根据患者胆固醇降低和耐受的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如果说胆固醇水平并没有达标怎么办?就要开始和其他调脂药物联用,以达到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

降糖治疗

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倍,糖尿病前期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定期检查血糖并控制是很重要的。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都知道阿司匹林在临床上使用时间很久,它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虽然近几年有其他的一些新药,但是阿司匹林的在防治中的基础地位无法动摇。也是一级预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各种心血管防治指南均强调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联合降压、调脂、降糖和抗血小板聚集的综合控制,进而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新民.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有什么区别?[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9(08):30-31.

[2]Alice.应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是关键[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04):117.

92 评论

yechenchao77

因为阿司匹林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国际、国内心血管专业人士、专业学会都推荐:阿司匹林100mg/日【低于100mg,或者高于150mg没有效果或者同时副作用增加】,口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请参考下文】【请楼主注意,就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人说的按每公斤体重给药是无稽之谈】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基本治疗。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阿司匹林。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证据,给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奠定了基础。规范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以下对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地位的变化所谓一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经具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但是还没有发生脑血管病的个体,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2002年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对于一般个体,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并不能预防脑血管病,只有对于已经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个体使用阿司匹林才能有效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基于这一结果,过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都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手段。200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美国女性健康研究的结果,这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给40岁以上女性每天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对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优于对心脏病的预防效果。这一里程碑式的循证医学研究改写了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历史,使得阿司匹林成为特定情况下一级预防的常规手段。因此,不久前中华医学会《中华内科杂志》组织的国内有关专家共识组建议,在45岁以上的女性和已经存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个体应该常规使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006年5月,美国更新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这一新版的权威性指南,同样建议对于45岁以上的女性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中国专家共识组的建议不谋而合。阿司匹林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二级预防指对已经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体预防脑卒中再次而发生所采取的措施。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手段,是控制危险因素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在这个领域,全球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aggrenox(阿司匹林和缓释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在过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建议二级预防首先选择阿司匹林,在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无效时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由于氯吡格雷和aggrenox在二级预防中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非心源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样都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选择。这与今年2月份美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一致。阿司匹林在心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地位对心源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尤其对伴有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应该常规使用口服抗凝剂作为预防卒中再次发生的措施。然而,临床上有许多不能使用抗凝剂的情况,比如存在应用抗凝剂的禁忌证或者实验室监测困难,因此,是否也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作为二级预防措施,目前仍有争议。欧洲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伴有房颤的脑卒中病人,使用阿司匹林也有卒中复发率降低的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样本量的限制,没有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因此,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对于不能够使用抗凝剂的心源性脑卒中病人,也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手段。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意味着在心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可以常规把阿司匹林作为一线药物,还应该强调其它口服抗凝剂的使用。提高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仍是目前临床繁重的任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的治疗作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首先考虑的是溶栓治疗,即静脉rt-PA溶栓治疗仍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线治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狭窄的时间窗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能够静脉溶栓的病人很少,全球实际溶栓的病人不到缺血性卒中病人总数的1%。因此,在溶栓治疗之外,抗血小板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有过两项大型研究,分别是CAST和IST,这两项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脑卒中复发和降低死亡率。与其他国家指南一样,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对于不能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或者溶栓治疗24小时后,应该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与二级预防不同,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并没有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在这个时候不建议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规范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组除了规定在何种情形下使用阿司匹林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规范了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推荐剂量,是依据国际抗栓协作组在2002年所作的荟萃分析。这项包括287项研究13万多人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发现每天75~150 mg阿司匹林是预防缺血性血管疾病合适的用量,低于每日75 mg是无效剂量,高于每日150 mg,由于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以致带来更多的诸如胃肠道刺激症状和出血等不良反应,而不增加疗效。因此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每天使用的阿司匹林是75~150 mg。在急性脑卒中的两项研究(CAST和IST)中,使用的阿司匹林剂量分别是每天160 mg和300 mg,同时参照美国和欧洲的防治指南,中国专家共识组建议,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是100~300 mg,在急性期之后1~2周,改为预防剂量。促使循证医学结果落实于临床实践是医生与患者的共同任务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是一个长期过程,因为阿司匹林长期应用有明显的药效学优势。而且,阿司匹林是最廉价的抗血小板药,在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中也是最廉价的药物,由于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绝大多数心血管病及高危因素患者为中低收入人群,因此推广并规范应用阿司匹林,应当引起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缺血脑性脑卒中防治中,阿司匹林使用的不规范仍是严重问题。临床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①使用率低,在应该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不使用阿司匹林。②剂量过低,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人使用每日50 mg以下的无效剂量。③维持时间短,随意停用阿司匹林,使用其他不恰当的药物代替阿司匹林。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以提高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率,并且规范阿司匹林的使用,是临床医生与患者共同而繁重的任务。

268 评论

活性炭1986

每天吃阿司匹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看中医好,中医以天地人和谐统一为原则,以治病必求于夲,平衡脏腑气血阴阳为宗旨,因人因地因时之三因制宜,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求因,八纲辨证施治,双补气血。吃气血双补丸,练太极拳或练六字气诀。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阿司匹林药学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下面是我整理的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家分享了解。 摘要

    散步的猫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阿司匹林药学毕业论文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课程 教育 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理学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理学

    淡水氤氲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柳叶刀医学杂志阿司匹林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年4月25日,英国牛津郡的牧师

    木头人的老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阿司匹林

    建议LZ从养生方向考虑预防疾病.ASPRING会造成胃肠粘膜溃疡,虽然是有一个极量标准,但长期服用总是对身体不好的.还是从健身,饮食上入手吧.

    特别爱吃大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新爱尔兰医学杂志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其他二药为青霉素、安定)。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阿司匹林的天然原质“水杨

    苏夏夏11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